第234章 萬里行

萬世江山。

胡亥真的沒有想過。胡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如今在走的是還政於民或者說一直在準備着等到民智開啓到足夠的時候,踏出還政於民的那一步。

無論是大秦皇家學院、岐山學院還是如道路規則、律法的變更等等,乃至這咸陽大戲院的建立,胡亥一直在做的都是爲了開啓民智,爲自己還政於民做準備着。

當然,這個時間,也許需要幾十年,乃至百多年的時間,不過,胡亥相信自己還是可以等的那時候的。

所以胡亥這個時候最擔心的反而是自己的後代不走自己定下來的還政於民的道路。別人不知道,但是胡亥很清楚,明年各個軍團的主將都將陸續履新,也就是說基本上都會被調離各自的軍團。

這件事情本來應該在去年就做的。但是因爲那個時候正要舉行賜名“皇家”的爭奪賽,而且早就定下了今年大軍南征的策略,所以胡亥就將這個事情延後了。

在自己在位的這幾十年內,胡亥相信還沒有任何一個將領敢同自己對着幹來一場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戲碼,更不可能聽調不聽宣的軍閥。這一點自信胡亥還是有的。

所以,對這個各個軍團履新防止擁兵自重的事情如今來說並不是頭等大事。只需要在後面慢慢形成慣例即可。

有了這個慣例,再加上皇室獨掌的分工極其明確的龍衛府和黑冰臺,還有一些自己如今正在佈局的將來有可能影響到大秦方方面面的各類事物或者商業,胡亥並不擔心會有人能夠輕易的推翻大秦江山。

他擔心的是自己的後代得意忘形忘記了權力的來源,而違背了自己定下來的國策。最終亡在百姓的手中或者腐朽在歷史的cháo流中。

看來自己要開個先例,死的時候留好遺詔遺囑來約束好子孫亦或是整個大秦皇族啊。

但是,人死如燈滅。這個約束到底具有多大的效力,怕是也只有天知道了。

不過,現如今,聖天子親征讓六國遺族灰飛煙滅的事情是第一次,但是肯定不會最後一次。讓秦人提前千餘年將黃頭髮黑眼睛的民族烙印在歐洲蠻夷的血脈中,這樣的事情,只有自己親力親爲了。

……

隔着珠簾,下方大堂內的戲臺更加清晰。

“皇兄,那個萬里行是怎麼回事?你還沒告訴真兒呢。”好不容易從腦殘粉狀態清醒過來的贏真,自然不知道這短短的片刻功夫,胡亥心中已經飛躍了數萬裡,上千年。

“萬里行,自然就是行萬里了。”胡亥笑着道。

大秦各處的馳道經過五年的時間建設,更加便捷和通暢。南越幾郡的幾條大的勾連通道也都陸續在三十萬百越蠻夷的辛勤勞作下完成。

這其中付出了多少人命,胡亥沒有問過,他也不想問。這是一個沒有人權的時代,如果自己事事都按照後世的那一套標準來行事,除了會得到少許仁德的名聲外,其餘任何實質xing的好處都是看不到的。

南越數郡的大道,胡亥的重視程度僅次於從薊縣出發的五條馳道。不過南越數郡的大道,因爲地形的緣故,雖然早在二世二年就開始修築,但是也直到去年纔將路網真正的形成而已。

道路的大發展再加上大秦總體的政局從元年的六國叛亂之後再沒有出現任何的戰亂在國內,唯一需要jing惕的也不過是每年的天災而已。而在四年之後的五年時間內,雖然各地每年都有一些小災,但是大的天災倒是不曾發生過。

一切的一切,也都促成了大秦的商業活動和人口在短短的五年時間內開始形成井噴之態。

這樣的情況如果胡亥不下達明確的詔令加以制止的話,想來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都會持續。

畢竟,過往的五年雖然大秦軍隊沒有大規模的調動,但是先前世家勳貴們組織的“劫掠隊”可是沒有閒下來。不過劫掠隊的名號也已經換了,而是成了有規模有組織的武裝商團。

這,自然是出自胡亥的授意。

武裝商團活躍的地方不是大秦國內,而是經過西域朝着更西的地方探索着。而新設的各個船廠,基本上都不是國家獨贏的,胡亥是分片給了大秦各地就近的勳貴世家乃至富戶豪門們以股份。

將這些人拉入大秦的各行各業,綁上大秦的戰車,那麼一旦大秦遭遇什麼兵災或者別的,那麼爲了防止自己的利益被損害,被綁上大秦戰車的勳貴世家們爲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唯一的選擇就是站在大秦一方來保護大秦,因爲只有保護了大秦,他們的利益才能保證。

如煙臺船廠、黃縣碼頭、邯鄲鐵場、高麗船廠以及已經被提上議事ri程的太原煤窯,九原煤窯和鐵場,這些大型的工程,在胡亥的授意下,戶部cāo刀,基本上大秦衆多的勳貴世家富戶豪門們都認籌了一些相應的股份。

而認籌了相應的股份,今後各個鐵場、煤窯、船廠的產出,有股份的勳貴世家都會每年得到固定的分紅,甚至除了鐵場出產的鐵乃至鋼全部由朝廷統一安排使用外,其餘如煤窯、船廠等,有股份的勳貴世家都擁有優先以及優惠購買的權力。

開始還有勳貴世家以爲皇帝在變相的索要他們家族的錢財,但是當這個有分紅等等措施出來之後,每一家卻是都要求多買一些,甚至有的小族將全族身家都壓上去的。如鐵場。

畢竟,鐵,只有不夠用,沒有說賣不出去的事情。

一旦入股,那可是世世代代守着一個聚寶盆了。只要大秦還在,只要鐵場還在,任何時候,他們都會有着進項。而且,這也是大秦聖天子陛下加蓋有皇帝玉璽的被聖天子陛下稱作合同的物事來保障他們的利益。

大秦今後歷代皇帝,除非這些勳貴世家犯了造反大罪,否則不得以任何理由和藉口將這些勳貴世家的股份吞掉或者讓他們退出股份。

當然,退出股份就要按照當時的鐵場實際總值來估算金錢,給予有股份在手的勳貴世家。

商人以逐利而聞名。

胡亥要做的就是提前培養大秦的商人體系。並將他們都綁上大秦的戰車。

當然,商人逐利往往會忘記道德乃至沒有底線。

所以,新的大秦律雖然依然有限制各種行商的律條,但是胡亥知道,這些律條遲早都會廢除。所以,大秦律中已經加上了對商人不講信用、欺詐、以次充好、聚斂擡價、發不義財等等行爲的認定和懲處。懲罰除了沒收全部家產充公外,更是要在三代內保留當項罪名。

也就是說,一代人犯錯,要讓你三代子孫都擡不起頭來。

這個懲罰措施可以說是要斷人生路了。但是這是大秦,不是後世,沒有所爲標榜的minzhu,所謂的人權。minzhu,皇帝就是minzhu,人權,皇帝讓你有,你就有,皇帝讓你沒有,你就什麼都沒有。

有了懲處自然就有獎賞。

戶部和禮部從二世八年開始就會對爲國爲民、而又將信譽、作風優良的鉅商富賈給予表彰。這個表彰當然只是榮譽上的,而沒有實際上的獎勵。

賜爵,賜牌坊!

這就已經足夠了!有了名聲,做爲商人還怕賺不了錢?

二世八年的第一批表彰對象爲首者正是始皇帝曾經親自賜座的巴郡寡婦清了。除了她,還有大概百位的商人得到了這個榮耀。

這對所有人都是一個激勵,也是一種鞭策。

因爲,這表彰不是朝廷定下來的,朝廷是一方面,其中佔大頭的還是各地百姓的風評。

孝廉制度在二世六年就已經在大秦全國各地實施,教化百姓,開啓明智,倡導禮義仁智信。雖然剛剛起步,但是成果卻是可喜的。

民風本就淳樸,不會說假話。再加上各地孝廉和百姓的風評以及黑冰臺的實際cāo作調查。基本上每個人都是有據可查。

而萬里行,正是胡亥在二世八年率先在咸陽提出來的試點。

準確點來說,萬里行,是一家車行。類似後世公交集團的車行。

萬里行,由戶部直轄,所有的馬車都是箱式長車。關中逾百家的勳貴世家家家有入股,ri常的經營卻是由戶部來派員來進行,監督則是御史府和宗正府監察司來負責。

最初的時候,萬里行開通的線路就是咸陽城下屬郊區以及東西南北四個城區的短途線路。票價一個銅板,百姓反應極佳。如今經過一年的發展,萬里行已經開通了咸陽通往內史郡各個縣治的馬車。每ri裡都會有數十輛的馬車行駛在咸陽以及內史各個縣治的道路上。

準確點來說,萬里行將會大秦的公交總集團。

接下來,胡亥就準備在大秦各個郡分別設立萬里行車行,同樣戶部直轄,各軍富戶豪門入股。最終完成一個可以覆蓋大秦所有郡縣的龐大運輸網絡。如此一來人口自然會有所移動,但是對於對土地有着獨特感情的華夏先民來說,這點人口流動不會造成多大的損害,反而對促進各地交流和商品流通有着巨大的現實意義。

ps:五章完成!如果滿意,還請點一下贊。

第20章 初相見第145章 畜生第11章 迎戰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134章 大軍回城第23章 對策第12章 接陣第1章 秦風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292章 相見第96章 菏澤故道第252章 意外第34章 戰陳縣(二)第114章 王庚第77章 紅色信報第79章 大秦尚坊第6章 夜宿何宮第12章 接陣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27章 兩追兩逃第179章 算計第139章 河東官道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45章 土地之議(三)第25章 三省第68章 短兵相接第277章 隔閡盡消第96章 東北來信第31章 咸陽燃燒的八卦之火第5章 陰謀陽謀第95章 她認識我?第257章 再臨阿房宮第212章 大朝會第九十七章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12章 接陣第21章 程邈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84章 你們信否?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19章 項字大旗第159章 到咸陽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46章 死戰第286章 惜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27章 兩追兩逃第156章 二十年前之事第72章 滿池春色第30章 決死第48章 號角蒼茫第62章 雍城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32章 戰第89章 韓信領軍第237章 這都什麼事兒啊?第36章 你可以叫我孽!第204章 鬼谷座下第42章 劫掠歸來第63章 韓信升官(一)第181章 因愛癲狂第257章 人心第288章 趙佗第89章 韓信領軍第45章 淮河兩岸第278章 歸程第208章 殺之!第191章 試射第79章 機會第244章 嫉妒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126章 項梁到第114章 老秦再聚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27章 尉繚相助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120章 鳥獸散第156章 二十年前之事第33章 踏足東北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29章 所第269章 廢閹第86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二)第35章 變故生第161章 祭天第187章 大朝會第1章 石鐵頭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47章 龍且第189章 蓬勃關中第82章 武舉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
第20章 初相見第145章 畜生第11章 迎戰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134章 大軍回城第23章 對策第12章 接陣第1章 秦風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292章 相見第96章 菏澤故道第252章 意外第34章 戰陳縣(二)第114章 王庚第77章 紅色信報第79章 大秦尚坊第6章 夜宿何宮第12章 接陣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27章 兩追兩逃第179章 算計第139章 河東官道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45章 土地之議(三)第25章 三省第68章 短兵相接第277章 隔閡盡消第96章 東北來信第31章 咸陽燃燒的八卦之火第5章 陰謀陽謀第95章 她認識我?第257章 再臨阿房宮第212章 大朝會第九十七章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12章 接陣第21章 程邈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84章 你們信否?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19章 項字大旗第159章 到咸陽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46章 死戰第286章 惜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27章 兩追兩逃第156章 二十年前之事第72章 滿池春色第30章 決死第48章 號角蒼茫第62章 雍城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32章 戰第89章 韓信領軍第237章 這都什麼事兒啊?第36章 你可以叫我孽!第204章 鬼谷座下第42章 劫掠歸來第63章 韓信升官(一)第181章 因愛癲狂第257章 人心第288章 趙佗第89章 韓信領軍第45章 淮河兩岸第278章 歸程第208章 殺之!第191章 試射第79章 機會第244章 嫉妒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126章 項梁到第114章 老秦再聚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27章 尉繚相助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120章 鳥獸散第156章 二十年前之事第33章 踏足東北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29章 所第269章 廢閹第86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二)第35章 變故生第161章 祭天第187章 大朝會第1章 石鐵頭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47章 龍且第189章 蓬勃關中第82章 武舉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