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程邈

新的九品官制取代如今大秦朝堂上以爵位高低來論職位尊卑的辦法,原則上已經在朝野上下取得了共識。

之所以能夠在月餘時間就達成這樣的效果,除胡亥強硬的態度外,馮去疾、尉繚、蒙恬、嬴騰四人的大力支持,取了很大的作用。

九品官位,正在緊張的勾勒中。包括三公九卿在內的所有大秦官吏,都要重新排位擬定品級,這是一個異常複雜的過程,需要兼顧方方面面的異議。

作爲神州大地第一個開創帝制的王朝,大秦統一天下的十餘年間,在秉承周制的前提下,始皇帝大刀闊斧的進行了方方面面的激進改革。

很多制度是建立了,甚至對後世數千年王朝演變更替的過程中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是在這個時候,無疑大多制度也僅僅是提出來建立了,卻是處於最原始的摸索階段。

激進的改革,摸索着前進,執行的不利,最終造成的後果就是原本歷史上的悲壯一幕,開創亙古未有之偉業的大秦不過持續了十餘年,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作爲後來人,胡亥雖然知道很多治國施政的措施和方略,但是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適合如今大秦現狀的。

偌大的帝國想要長治久安,想要強盛,改革是需要,但是前提是這改革必須是要最適合的。

胡亥也在摸索,一股腦提出連串的改革措施,作爲皇帝的胡亥如果想要強制的推行。確實可以。但是政策朝令夕改,造成的後果就是國將不國。

所以,九品官制即便已經在大秦朝野上下取得了共識,胡亥也沒有正式的詔告天下。

不僅僅是爲了安排各個品級的官吏名冊,更重要的是這九品官制的確立,只是爲了後面科舉取士而安排。

科舉取士替代世家貴族蒙蔭取士,可以說是完全剝奪了大秦所有世家貴族既得的權益,對大秦已經在逐漸形成的世家貴族體系的衝擊將是無與倫比的。

世家貴族之所以是世家是貴族,是因爲他們能夠優先佔據朝堂之上的位置,這是他們保持自己家族財富和繁衍的第一手段。是他們的核心利益。

胡亥用科舉取士,等若挖了大秦所有世家貴族的祖墳。

在這一點上,胡亥有足夠清醒的認識。

所以,一步步來,溫水煮青蛙,纔是最爲穩妥的辦法。

畢竟偌大的帝國想要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好在胡亥還有時間,更有足夠的耐心。

……

程邈半邊屁股坐在錦凳上。忐忑的看着伏案疾書時而皺眉、時而停筆沉思的年輕皇帝。

大秦如今朝中再冊的御史有五十多人,程邈正是這五十餘人中的一個。

除御史大夫、御史丞、御史中丞這三大御史府的巨頭外。其餘普通的御史說是有監察彈劾百官的權力,但是滿朝的御史中真正這樣做的卻是沒有一個。

制度建立了,能不能很好的執行,纔是衡量一個制度好壞與否的標準。

朝中御史尚且如此,大秦數十郡中的監御史可想而知。

在頓弱之前,馮劫擔任御史大夫的時候,大多數時候其實都在跟李斯擡槓。盯着的也大多都是李斯一系的官員。當然,雙方沒有如後世那般撕破臉明刀明槍的對着來,畢竟。即便馮去疾和馮劫父子兩聯手也不是李斯的對手。

位卑職微的程邈實在是想不明白皇帝怎麼就想起了自己,而起還是皇帝書房中召見。

這對自己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程邈實在是不知道。

“陛下,孔院丞、田院丞來了。”一身白袍的龍冰走進書房嬌聲稟報道。

從龍嬌和龍媚兩人懷上皇帝子嗣成爲嬪妃之後,龍冰和龍雪兩姊妹就被調到胡亥身邊。爲了便於區分這對雙胞姐妹花,胡亥命龍冰着白袍,龍雪着黑袍。畢竟。兩女實在是太過相像,站在一起如果兩女自己不說,胡亥是根本分辨不出來誰是誰的。

年餘時間過去,原本還能在龍冰身上的看到的青澀之氣已經完全褪去。成爲一個明眸皓齒曲線玲瓏的俏美人。兩姐妹,早已經是咸陽宮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對兩姐妹的將來,朝野上下也早就心中有數。此等佳人,也只有皇帝纔有福消受。

聽到龍冰的稟報胡亥似乎纔回過神來,擡眼看到程邈微微一怔,隨即記起先前有人似乎給自己請安過,只是那個時候自己正在看馮去疾呈上來的官制品級名冊,順嘴應付了兩句就忘記了。

“讓兩位愛卿進來吧。”胡亥對龍冰點點頭,然後扭頭看着程邈不確定的道:“程愛卿?”

“下臣御史程邈參見陛下!”

程邈這個時候如果還反應不過來,那麼他也真的只能做一輩子小小的御史了。

“哦哦哦,剛剛朕疏忽了,平身,快快平身。”胡亥撫了撫額頭,連聲道。

“陛下心憂社稷,實乃我大秦之福,天下萬民之福也!”

程邈這話雖然有拍馬匹之嫌,但是卻實在是他此刻的心理話。早就聽聞如今的皇帝勤於政事,英明不遜始皇帝,今日雖然只是看了這麼一會,程邈就知道,傳聞根本不是誇大,甚至還有縮減。

正說間,孔鮒和田仁兩人進了皇帝書房。

“下臣孔鮒參見陛下!”

“三位愛卿不必多禮,都平身吧!”

“謝陛下!”

待到三人落座,胡亥看着程邈道:“聽聞當初秦侯所獻之小篆乃是愛卿所創?”

秦侯是誰,在座的三人都很清楚。已故丞相、位極人臣的李斯是也。

“回陛下,此乃秦侯所創,下臣只是略盡微薄之力爾!”

胡亥問是不是他所創,程邈自然不會傻到一口就說這是自己所創,雖然這小篆確實是他程邈創立獻給李斯,再由李斯獻給始皇帝的。

“嗯。”胡亥點點頭,沒有繼續深究這個問題。

小篆產生的各中故事,大秦朝野上下都是一清二楚。更何況胡亥本就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深究。

“朕欲讓程愛卿會同孔愛卿、田愛卿以及學院各院丞再次改良小篆,讓它更易於讀寫,三位愛卿以爲如何?”胡亥直接點明瞭自己今天召他們三人過來的本意。

第164章 朝會第15章 恩同再造第223章 戰起第262章 神秘女子第93章 餘孽?第87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三)第33章 南下,南下!第96章 東北來信第55章 怒火沖天第79章 大秦尚坊第288章 趙佗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8章 黃雀現(中)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51章 灞宮第29章 楚國項梁?第57章 灞上大營第65章 對錯第131章 重甲騎兵第31章 大軍西進第49章 廣場之上第99章 疑慮生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267章 鶡仙兒第48章 馳援第84章 九原公第208章 神秘來客第217章 奇怪組合第280章 提拔和敲打第55章 血色淮河第42章 自責第70章 嬴樂康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218章 玉足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81章 大秦尚坊(三)第90章 皇兄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152章 故人之後第17章 陳縣第37章 又見妖精第196章 再見蘇由第60章 困獸第3章 流言第126章 能戰否?第19章 九品官制第252章 雲中城第8章 章邯歸心第268章 歸鄉第106章 忙碌的五月第136章 水患第180章 書房議事第35章 戰陳縣(三)第200章 成軍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22章 趙國彭越第132章 誰更狠第37章 兵臨湟溪關第128章 西進第21章 程邈第73章 上蔡首戰第209章 師傅第213章 蘇婉第220章 揮師西域第7章 子嗣第68章 短兵相接第23章 戰起第165章 三公齊現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70章 嬴樂康第15章 恩同再造第51章 生死第7章 誅殺趙高第22章 教習第39章 曆法成第181章 因愛癲狂第2章 詔第13章 潰敗第56章 處置第138章 戰鼓起第34章 戰陳縣(二)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213章 太原郡第199章 五大軍團第296章 是誰?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38章 大秦的脊樑第41章 瀾滄江第73章 元宵節第222章 追逐第307章 卷終第196章 再見蘇由第72章 滿池春色第292章 相見第117章 黃縣第12章 接陣第266章 宣戰第136章 等爾破城
第164章 朝會第15章 恩同再造第223章 戰起第262章 神秘女子第93章 餘孽?第87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三)第33章 南下,南下!第96章 東北來信第55章 怒火沖天第79章 大秦尚坊第288章 趙佗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8章 黃雀現(中)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51章 灞宮第29章 楚國項梁?第57章 灞上大營第65章 對錯第131章 重甲騎兵第31章 大軍西進第49章 廣場之上第99章 疑慮生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267章 鶡仙兒第48章 馳援第84章 九原公第208章 神秘來客第217章 奇怪組合第280章 提拔和敲打第55章 血色淮河第42章 自責第70章 嬴樂康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218章 玉足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81章 大秦尚坊(三)第90章 皇兄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152章 故人之後第17章 陳縣第37章 又見妖精第196章 再見蘇由第60章 困獸第3章 流言第126章 能戰否?第19章 九品官制第252章 雲中城第8章 章邯歸心第268章 歸鄉第106章 忙碌的五月第136章 水患第180章 書房議事第35章 戰陳縣(三)第200章 成軍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22章 趙國彭越第132章 誰更狠第37章 兵臨湟溪關第128章 西進第21章 程邈第73章 上蔡首戰第209章 師傅第213章 蘇婉第220章 揮師西域第7章 子嗣第68章 短兵相接第23章 戰起第165章 三公齊現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70章 嬴樂康第15章 恩同再造第51章 生死第7章 誅殺趙高第22章 教習第39章 曆法成第181章 因愛癲狂第2章 詔第13章 潰敗第56章 處置第138章 戰鼓起第34章 戰陳縣(二)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213章 太原郡第199章 五大軍團第296章 是誰?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38章 大秦的脊樑第41章 瀾滄江第73章 元宵節第222章 追逐第307章 卷終第196章 再見蘇由第72章 滿池春色第292章 相見第117章 黃縣第12章 接陣第266章 宣戰第136章 等爾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