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異端邪說(2)

“怎麼不會……”張越對劉進拱手拜道:“楊朱爲我,故無君無國,縱拔一毛以利天下也不爲!”

當初,楊朱學派盛行天下之時,信奉楊朱思想的學者、貴族,人人都是吝嗇之徒。

無論國家還是天下,發生了任何事情,他們都是不聞不問。

因爲,楊朱貴我,貴己。

至於其他人?

管你去死!

楊朱又提倡保真全性,講究及時行樂。

更可怕的是,這個學派還提倡自己來主宰自己的命運與生活。

簡而意之就是,管你誰當皇帝,誰坐天下!哥自己過自己的,你別來煩哥就行了。

而對於統治者來說,這樣的學說與思想,簡直就是死敵!

“今鬱夷之事,豈非楊朱之學所倡?”張越冷笑着說道:“那李氏等豪族,仗家上之勢,不許鬱夷縣鑿井架桔槔,此拔天下以利己,不是楊朱之說是什麼?”

劉進聽着一楞,似乎是這個道理?

張越又道:“殿下若是不信,可以去問問那李循之屬,可願獻其家訾,以解鬱夷百姓之倒懸?”

“若是不願,那就一定是楊朱之子了!”

“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爲也,侵肌膚以獲萬金則爲之……”

這也是楊朱學派的一個特徵,假如要拿自己的東西,去幫助別人,一毛不拔,不過若是對自己有利,那麼捨身亡命也會去做。

說起來,也是嘲諷。

當初,孟子說:楊朱不拔一毛以利天下,無君也,墨子兼愛,無父也,無君無父,禽獸也。

但他的徒子徒孫們,卻爭相當了起了禽獸,而且是楊朱那種禽獸。

劉進終於意動,楊朱無君,對劉氏而言,是生死大敵。

哪怕是他再幼稚無知,也知道,應該將楊朱學派趕盡殺絕。

“孤馬上去博望苑……”劉進起身說道:“若果真如此,孤當勸諫父上,盡逐此類無君無父之禽獸!”

張越立刻拜道:“殿下高義!”

“不過……殿下,請帶上臣與趙過……”張越笑着道:“如此,以防彼輩狡辯,消滅證據!”

博望苑裡的穀梁學派,這些天一直在私底下撒播一些謠言。

張越也聽說了一些。

譬如有人在私底下傳播,他與衛律有關係的事情。

言下之意,就是他與匈奴有關係。

這種謠言當然不值一駁。

且不說,他出生的時候,衛律就已經是國家的大臣了,當他還不識字的時候,衛律就已經叛國投敵。

但若不給穀梁一點教訓,別人還會以爲他很好欺負!

生活在漢室這樣的社會中,軟弱等於好欺負,若沒有反擊,別人會得寸進尺的!

劉進想了想,道:“好吧!”

……………………………………………………

李循最近心情很爽。

特別爽!

他的老家鬱夷最近兩個月遭災了!

這真是太妙了!

每次災患,都是一場盛宴。

那些泥腿子,那些農民,一旦遇到災害,就只能賣兒賣女賣田賣房賣自己。

幾年前,雍縣遭災,雍縣的豪族,都是吃的滿嘴流油。

許多人的身家,一下子就暴漲了數倍。

甚至有人的家奴,在一年內就從不過二三十人,增加到數百。

而家奴是財富的源泉。

他們將爲主人耕地、勞作。

吃的最少,乾的最多。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子孫也是家奴。

這可比養牛羊之類的畜生還划算。

如今,鬱夷遭災,只要運作得當,那他家今年就至少可以兼併數千畝土地,得到數百家奴。

而鬱夷李氏,說不定就可以藉此機會富貴數代甚至十幾代!

不過……

鬱夷縣裡有些不開眼的官吏,卻似乎在想着救災。

簡直是混賬!

泥腿子的死活,與他們有關係嗎?

這麼急着想要救災,不是法家的酷吏,就一定是想要政績想瘋了的小人。

但……

“那鬱夷的護粟校尉趙過,今日進了長安城,據說是被長孫徵辟了……”李循在心裡想着,就有些着急了。

若這個事情被那個農稷官捅到長孫面前,就有些不好了。

想了想,李循就吩咐一個下人:“去將我書房之中收藏的那幾個寶貝拿來……”

“諾!”下人領命而去,沒多久,就將幾件美輪美奐的青銅器與玉器送到了他手上。

這些寶物,都是舊時秦宮裡的御用品。

太子據的親信,小舅子,李妃的兄長李禹一直眼熱這幾件寶貝,但他捨不得。

如今,爲了自己家族的興盛,他也是不得不割愛了。

拿着這幾件寶貝,李循就穿戴整齊,走出房門,然後在博望苑中找到了正與人下着五格棋的李禹。

“李公安好……”李循等着對方下完棋,才上前拜道:“請借一步說話!”

李禹看了看李循,又看了看他手裡提着的那些東西,笑道:“李兄這是怎麼了?”

但心裡面卻是火熱的很。

自從他的堂兄李陵兵敗浚稽山,投敵叛國後,曾經顯赫的隴西李氏,如今已經臭不可聞。

隴西與北地的軍功貴族們,更是恥與李氏爲伍。

父祖的威名,已然掃地。

李禹自己也是破罐子破摔了。

將軍們恥與李氏爲伍?他就乾脆投入穀梁的懷抱,鼓吹和平。

而家世的衰微,又讓李禹開始貪圖寶物。

無論黃金珠玉還是土地美人,他都喜歡。

“李公,在下有事相求……”李循將自己手裡提着的那些玉器與寶物,塞到對方手裡,拜道:“萬望明公出手相助!”

李禹接過這些東西,笑了起來:“說說看,什麼事情?”

李循拜道:“我家在鬱夷,頗有訾產,如今鬱夷縣有事,我恐有小人以此爲難我家,望李公在家上面前爲我美言一二……”

李禹一聽就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

講道理,這種事情,如是在李氏全盛時期,他是唾棄的。

隴西北地的軍功貴族家庭,也不屑去做這種事情,將軍功名旦在馬上取。

只要率軍得勝,要什麼有什麼!

只是……

現在李氏早已是昨日黃花,所以……

他微微笑着,道:“李兄再給我五百金,此事我就應下了!”

李循聽着,心都在滴血!

但人爲刀俎我爲魚肉。

而且,此事若是做成了,鬱夷李氏的富貴就將永葆。

所以,一咬牙,拜道:“在下馬上寫信回家,不日將五百金送至明公家宅!”

“善!”李禹聽了,立刻就道:“我這就去見家上……”

只要收了錢,李禹的信用還是很高的。

第兩百四十二節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打打第八百零六節 帝王唯心第三百三十節 甲亭的變化第四百三十七節 奈何張越有高達 【除夕快樂】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六百九十九節 怪獸(3)第五百零四節 矯正(3)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七百五十五節 官商(1)第八百八十三節 穩得不行第四百七十節 開除左傳儒籍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五百九十九節 砍瓜切菜(4)第四百八十三節 負荊請罪(1)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五百六十節 鄂邑公主第七百三十節 義無反顧的長孫第五百三十七節 金日磾(1)第一百零二章 桑弘羊(1)第六百五十二節 協商(1)第七百七十一節 端正態度第一百一十八章 黨同伐異(1)第七百九十七節 霍光的手段第六十四章 陰謀第八百一十一節 權衡第四百五十六節 心軟的天子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二十七章 新發現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五百七十一節 合輯百越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七百四十一節 膨脹的長孫第十一章 神秘老人(4)第四百零八節 對策(3)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六百五十節 震撼(1)第三百八十節 狐鹿姑的選擇第兩百零五章 鉤弋夫人(2)第四百六十四節 迎戰(3)第六百九十節 我願百花齊放第五百八十九節 橫掃宵小(3)第五百九十六節 砍瓜切菜(1)第五百六十九節 貿易(2)第兩百四十三節 兵主?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四百三十節 義不容辭孔安國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七百八十五節 誘之以利(1)第八百八十節 騎虎難下第四十二章 皇長孫第六十六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1)第六把九十一節 教科書般的哄天子第七十三章 風雲(2)第六百九十四節 財政危機後記(1)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第八百九十九節 騷動的長安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七百八十三節 戰爭準備(1)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八十八章 請治一縣第八章 神秘老人(1)第二十三章 餘波 (1)第四百六十九節 合縱連橫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弊第八百零五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七百二十八節 寧爲漢犬,不爲夷王第四百三十六節 鄉黨子弟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五百六十三節 引導輿論(2)第七百三十節 義無反顧的長孫第八百八十二節 天子之怒第五百四十二節 金日磾眼中的張越第十五章 留候之後?第七百二十八節 寧爲漢犬,不爲夷王第五十五章 圓周率?這麼巧!第四百七十五節 不堪一擊(2)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四百三十六節 鄉黨子弟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八百六十六節 強勢(3)第六百九十二節 推銷(1)第四百四十五節 掀桌子(1)第五百九十五節 快刀斬亂麻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三百八十五節 墨家門徒?第三十九章 戰爭論(2)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三百八十八節 助攻第六百零九節 阻攔第一百六十九章 數字與符號第六百零二節 生當五鼎食第四百四十二節 恐怖的少府(3)第二章 變色龍
第兩百四十二節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打打第八百零六節 帝王唯心第三百三十節 甲亭的變化第四百三十七節 奈何張越有高達 【除夕快樂】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六百九十九節 怪獸(3)第五百零四節 矯正(3)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七百五十五節 官商(1)第八百八十三節 穩得不行第四百七十節 開除左傳儒籍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五百九十九節 砍瓜切菜(4)第四百八十三節 負荊請罪(1)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五百六十節 鄂邑公主第七百三十節 義無反顧的長孫第五百三十七節 金日磾(1)第一百零二章 桑弘羊(1)第六百五十二節 協商(1)第七百七十一節 端正態度第一百一十八章 黨同伐異(1)第七百九十七節 霍光的手段第六十四章 陰謀第八百一十一節 權衡第四百五十六節 心軟的天子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二十七章 新發現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五百七十一節 合輯百越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七百四十一節 膨脹的長孫第十一章 神秘老人(4)第四百零八節 對策(3)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六百五十節 震撼(1)第三百八十節 狐鹿姑的選擇第兩百零五章 鉤弋夫人(2)第四百六十四節 迎戰(3)第六百九十節 我願百花齊放第五百八十九節 橫掃宵小(3)第五百九十六節 砍瓜切菜(1)第五百六十九節 貿易(2)第兩百四十三節 兵主?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四百三十節 義不容辭孔安國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七百八十五節 誘之以利(1)第八百八十節 騎虎難下第四十二章 皇長孫第六十六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1)第六把九十一節 教科書般的哄天子第七十三章 風雲(2)第六百九十四節 財政危機後記(1)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第八百九十九節 騷動的長安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七百八十三節 戰爭準備(1)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八十八章 請治一縣第八章 神秘老人(1)第二十三章 餘波 (1)第四百六十九節 合縱連橫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弊第八百零五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七百二十八節 寧爲漢犬,不爲夷王第四百三十六節 鄉黨子弟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五百六十三節 引導輿論(2)第七百三十節 義無反顧的長孫第八百八十二節 天子之怒第五百四十二節 金日磾眼中的張越第十五章 留候之後?第七百二十八節 寧爲漢犬,不爲夷王第五十五章 圓周率?這麼巧!第四百七十五節 不堪一擊(2)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四百三十六節 鄉黨子弟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八百六十六節 強勢(3)第六百九十二節 推銷(1)第四百四十五節 掀桌子(1)第五百九十五節 快刀斬亂麻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三百八十五節 墨家門徒?第三十九章 戰爭論(2)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三百八十八節 助攻第六百零九節 阻攔第一百六十九章 數字與符號第六百零二節 生當五鼎食第四百四十二節 恐怖的少府(3)第二章 變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