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節 劉進的轉變

將兩個小丫頭,好不容易哄睡着。

張越便與劉進坐在行宮的花園中,曬着暖暖的太陽,說起了話。

“殿下,臣打算這兩日回一趟長安……”

“卿回長安?”劉進聽着,問道:“可是要送南信小姨與當利君?”

“這只是其中之一……”張越趴在竹子編成的躺椅上,翻了個身子,道:“除此之外,臣還要就新豐今年的事情,向陛下做一個簡短的彙報……”

“然後還需要去拜見趙老將軍……”

“哦……”劉進想了起來,貌似,他還兼着‘大漢一統天下寰宇圖’的編纂領導工作呢!

雖然,他其實早已經沒有過問這些事情了。

張越要不說,他都快忘記了!

“那需要孤也回去一趟嗎?”劉進問道。

“殿下倒是不急……”張越道:“可以等到下旬再回長安……”

“也是!”劉進點點頭。

這個時間點,他可不想回長安去觸黴頭!

因爲,每年這個時候,天下諸侯王的使者,都要齊聚長安,爲賀新年做準備。

而爲表隆重,這些所謂的使者,一般都是諸侯王子,甚至世子。

這些傢伙,一個塞一個的極品!

從前他就唯恐避之不及。

現在更是視若蛇鼠,能不見面,便不見面。

“殿下……”張越忽然道:“爲賀陛下登基御極臨朝稱制四十七週年之聖日,臣已經吩咐新豐各級官吏,發動人民,爲陛下慶賀……”

劉進聽着,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甚至是尷尬。

但終究,卻也沒有反對,只是道:“卿拿主意就好了!”

只是心中,卻是羞愧不已。

這倒不是他羞愧於自己在孝道上落伍……

而是,他覺得,自己的皇祖父,根本就無福消受這樣的‘禮物’。

萬民慶賀天子?

那可是太宗孝文皇帝,也不曾有的事情。

太宗孝文皇帝都沒有的待遇,自家的祖父能有?

打死他也不信啊!

只是……

“張侍中爲了孤,真的是鞠躬盡瘁啊……”劉進望着張越,內心感慨着,頗爲慚愧。

很顯然,他將這個事情理解爲張越爲了幫他上位,而施展的手段。

是爲了儘快將他這個長孫的頭銜變爲太孫,確定名分。

想到這裡,劉進便內心感激,看着張越,道:“只是辛苦愛卿了……”

“談不上辛苦……”張越也沒有鬧明白,但這並不妨礙他假裝明白,笑着道:“殿下沒有責怪臣自作主張,臣便已經很知足了……”

這卻是更讓劉進自責了。

在他的印象裡,張子重乃是嫉惡如仇,一身正義的真正士子!

更是博纔多學,堪稱儒門未來領袖的精英。

卻爲了他,而不惜名聲受損。

甚至於,不惜讓世人輕慢。

什麼叫忠臣?

這就是啊!

一時間,劉進腦海中浮現了無數他曾在書中看過的歷代名臣故事。

伍子胥、管仲、子產……

想着這些名臣的事蹟,又念着他們晚年,苦苦勸諫,而君王卻不聽,最終導致悲劇的收場。

他就在心裡暗暗道:“孤決不可學那齊恆、夫差……”

張越卻哪裡知道這些?

他看着劉進,總覺得這位長孫殿下好像有些異常……但也不好詢問,於是,便明智的閉上眼睛,假寐起來。

這麼好的太陽,不多曬曬,怎麼對得住自己?

可惜,這落在劉進眼裡,反而印證了他的猜想。

成爲了張越爲了他嘔心瀝血,不惜所有,卻不肯與他分說的證明。

於是,劉進垂下眼簾,心中道:“孤不能再逃避了……”

曾經,他一直在逃避。

逃避着權力也逃避着自身的訴求。

因爲,他不願意去與父親劉據直面。

更不想爲了一個太孫的名頭,鬧得雞犬不寧,父子離心。

所以,哪怕是其父親自找他談話,想要爲他造勢,爲他上位太孫鋪路,也被拒絕。

因爲他知道,太孫那個位子。

在祖父還在世的時候,他若坐上去,那對父親的影響,只能用難以預估來形容。

天無二日,地無二主。

一個國家,出現了兩個合法繼承人時,總有一個要失意。

即使是父子,縱然是手足,也難免如此。

但如今,他卻終於主動下定決心,直面這些一直以來逃避的事情。

不止是爲了他自己。

也是爲了在他身邊的人。

由是,他輕聲對張越說道:“張卿,不如孤與卿一同回去吧……”

“孤正好,也想要去給皇祖父和皇祖母問安了……”

“殿下……”張越幾乎被嚇了一跳:“您……”

劉進的性子,張越知道。

這位長孫殿下什麼都好,就是太看重感情和親情,捨不得傷害任何人。

哪怕是石家和衛氏的爛事,現在他都已經瞭然於胸,但他卻沒有告訴自己的祖父和祖母。

只是選擇了遠離。

所以,在面對大朝議後,洶涌而來的朝野追捧和獻媚。

這位長孫殿下,選擇了逃離,跑來了新豐,避開了朝野的爭相效忠和靠攏。

這個決定不能說錯。

只是,終究讓張越有些遺憾。

皇長孫和皇太孫,那是兩個身份。

縱然劉進現在距離太孫的寶座,不過一步之遙,終究也是夜長夢多。

只有坐上去了,纔算名正言順。

而劉進從長孫變太孫,對新豐的發展的推動力,自然是有着莫大的推動力!

旁的不說,就是下面的官員,看到領導是皇太孫,那起碼士氣和工作積極性就要加一個buff。

而新豐的政策和其他制度,推動起來,也會順利無比。

特別是,那些新納入新豐系統的地方。

臨潼、萬年、鴻門的地主士紳、貴族官員,都不再將成爲障礙。

每一個人都會傾盡所有的來協助和輔助張越,以期能夠成功擠進太孫的身邊,成爲一個潛邸之臣,買一張未來的船票。

這是人心,也是人性!

劉進看着張越愕然的模樣,輕聲一笑,道:“孤想明白了……”

他從躺椅上站起來,面向前方:“孤曾聞……”他扭頭看着張越,低聲道:“國者,天下之大器,重任也!”

張越聽着,瞪大眼睛,那是荀子的名言!

而荀子是漢代儒生最不願意提起的一個人。

因爲荀子不僅僅是儒生中的異類,他的主張,從實踐和身體力行出發,這叫習慣了平時傷春秋悲明月,臨了一死報君王的儒生哪裡肯接受?

就連公羊學派,也是對荀子頗有微詞。

更因爲,荀子代表着儒家曾經的一個黑歷史,一個過往的恥辱,一個不願被提起的傷疤!

荀子入秦,代表着儒家主動向法家靠攏,向大佬求饒,向強權低頭。

荀子之後,秦博士之中,開始出現儒生。

秦始皇勒石自頌的那些碑文,封禪泰山的祭文,秦二世的詔書和命令……

大半都是儒生們草擬的。

連孔家的人,也給秦始皇和秦二世服務過。

這些事情,如今是秘而不宣,全天下都以爲,儒生是秦政的受害者。

焚書坑儒的悲慘和悲劇,更是被儒生們渲染的人盡皆知。

這就讓張越很是給儒家點了一個贊。

這一手顛倒黑白,錯亂時空和自我加戲,讓張越都目瞪口呆。

甚至懷疑後世的猶太人乃是從儒家偷師的。

這種將自己打扮成白蓮花的招數,簡直是太漂亮了!

也正是因此,荀子在漢季成爲了一個類似禁忌的存在。

特別是自太宗以來,儘管,當時的儒生基本都是靠荀子遺澤,才能存活和復興的(現在的儒家主流各派系,都可以追溯到荀子身上,很多古文學派的ppt創業者,都是打着荀子的旗號在活動。)然後,他們也只談到這裡而已,對於荀子的思想和荀子的理論,從來閉口不談。

所以,劉進忽然開口,吐出荀子名言,張越才感到震驚。

因爲,這意味着,這位長孫殿下,開始將自己讀書的涉獵範圍擴大。

不再侷限在穀梁和法家、黃老學派的部分典籍內,反而開始向着那些被人故意遺忘和淡忘的領域進發。

這可真的是……

很牛逼了!

別以爲這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事實上,在封建社會,百分之九十的皇室子弟,都是被文官們有意隱瞞和封鎖了起來的。

魯哀公還只是說:寡人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寡人未嘗知哀也,未嘗知憂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

但,後世帝王,卻有很多連魯哀公都不如。

譬如著名的何不食肉糜。

以及更經典的……飛機難道不是一個人坐的嗎?爲什麼有這麼多人?

而劉進卻突破了封鎖,主動找到了荀子的書來看。

這對於皇室成員來說,毋庸置疑是非常牛逼的表現。

他至少證明了,他從此具備了不被人操縱,擁有自我思考和自我判斷的能力。

這很重要!

最起碼,能夠避免崇禎的錯誤。

這給了張越一個大驚喜!

他原本就在計劃着,在什麼時候,悄悄的將幾本荀子的書,塞到劉進的案几上呢。

現在看來,卻是不需要他費這個功夫了。

便聽着劉進說道:“孤曾在建章宮中盟誓……”

“要爲天下帶來太平,爲往聖繼承衣鉢……”說到這裡,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張越。

雖然現在,人人都說,長孫有大志,乃是真正的仁聖君子。

許多士大夫和百姓,更是將他視爲希望。

但只有他知道,那是自己剽竊自眼前這位大臣的東西。

想着當初,因爲衝動而發的誓言,再着臣子貴族和人民,因此對他產生的期盼和希望。

劉進便微微昂起頭來,挺起胸膛,道:“如今大任在即,孤安敢退避?”

他對張越伸出手來:“卿可願佐孤,踐此社稷大任?”

張越雖然有些疑惑,不知道劉進是受了什麼刺激,居然肯主動爭取自己的地位和權力。

但,他豈能不知道此事的好處和帶來的影響?

立刻就是翻身拜道:“臣願竭盡一切,輔佐殿下,爲天地立心,爲萬民立命,爲萬世開太平,爲往聖繼絕學!”

“矢志於此,雖九死其猶未悔!”

雖說,張越知道,皇帝是賊。

但在現在的情況來看,無論是他,還是這個帝國,都還離不開一個開明專制的君王,也需要一個開明專制的君王。

直到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直到帝國庶民和工商的力量,足以左右國事。

那是纔是君王垂拱,市民工商共和之時。

而開明專制,沒有比劉進更合適的人選了!

劉進看着張越,伸出手來,將張越拉起來,道:“孤得卿佐,如湯武之得伊尹,若武丁之得傅說,若文王之遇太公……”

“孤必不負卿,不負天下!”劉進認真的道,他從未如現在這般認真過!

第六百八十六節 黃金的魔力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兩百零八節 學潮 (2)第兩百九十節 大boss要來了!第三百八十一節 空間的新變化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家利益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八百二十節 異變(1)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八百七十三節 橫掃(1)第五十四章 自取滅亡?第八百二十七節 組建班底(2)第七百九十四節 入甕(3)第六百五十三節 協商(2)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四十一章 嘴炮無雙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二章 變色龍第兩百八十二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1)第八十六章 拍馬技術哪家強?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一百二十章 良師益友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求訂閱】第一千三百二十節 使團(3)第四十章 曾經的屈辱第四百四十一節 恐怖的少府(2)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子召見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四百一十三節 好大喜功第四百五十三節 吾何執?吾執射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七百四十七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1)第一百零九章 地圖(1)第三百五十二節 長樂宮宴(3)第七百四十節 銀河帝國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1)第三百三十三節 有其師必有其徒(1)第五百二十六節 開導(3)第七百二十五節 保安軍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兩百六十三節 無限自衛權第八百二十八節 書呆子外戚第八百零八節 天子教孫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四百四十九節 劉胥請罪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第六百六十八節 交易(1)第六百五十三節 協商(2)第兩百九十二節 安排第六百二十節 大殺器孫子兵法第六百五十五節 共識(1)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兩百二十二節 上任(2)第七百二十九節 跨國婚介第五十四章 自取滅亡?第八十七章 用之則爲龍第兩百零三章 帝王心術(2)第兩百七十節 餘波第五百二十四節 開導(1)第兩百六十五節 再入空間第八百一十七節 技術人生(1)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兩百二十四節 反應(1)第七百九十九節 漩渦(1)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八百三十一節 選才(1)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七百二十九節 跨國婚介第四百四十節 恐怖的少府(1)第兩百九十九節 爾虞我詐(2)第六百七十二節 變化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五百四十節 互相試探(1)第六把九十一節 教科書般的哄天子第六百零二節 生當五鼎食第一百四十五章 任命第三百零九節 碾壓(1)第三百九十二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五百七十一節 合輯百越第七百八十九節 蚩尤第八百六十三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金人!【第六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鄉校(1)第九百零一節 異變(2)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五百二十一節 劍拔弩張第六百八十三節 折服(2)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六十六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1)第三百零九節 碾壓(1)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八百一十七節 技術人生(1)第三百五十四節 巫蠱之禍?(1)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
第六百八十六節 黃金的魔力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兩百零八節 學潮 (2)第兩百九十節 大boss要來了!第三百八十一節 空間的新變化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家利益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八百二十節 異變(1)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八百七十三節 橫掃(1)第五十四章 自取滅亡?第八百二十七節 組建班底(2)第七百九十四節 入甕(3)第六百五十三節 協商(2)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四十一章 嘴炮無雙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二章 變色龍第兩百八十二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1)第八十六章 拍馬技術哪家強?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一百二十章 良師益友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求訂閱】第一千三百二十節 使團(3)第四十章 曾經的屈辱第四百四十一節 恐怖的少府(2)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子召見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四百一十三節 好大喜功第四百五十三節 吾何執?吾執射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七百四十七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1)第一百零九章 地圖(1)第三百五十二節 長樂宮宴(3)第七百四十節 銀河帝國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1)第三百三十三節 有其師必有其徒(1)第五百二十六節 開導(3)第七百二十五節 保安軍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兩百六十三節 無限自衛權第八百二十八節 書呆子外戚第八百零八節 天子教孫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四百四十九節 劉胥請罪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第六百六十八節 交易(1)第六百五十三節 協商(2)第兩百九十二節 安排第六百二十節 大殺器孫子兵法第六百五十五節 共識(1)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兩百二十二節 上任(2)第七百二十九節 跨國婚介第五十四章 自取滅亡?第八十七章 用之則爲龍第兩百零三章 帝王心術(2)第兩百七十節 餘波第五百二十四節 開導(1)第兩百六十五節 再入空間第八百一十七節 技術人生(1)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兩百二十四節 反應(1)第七百九十九節 漩渦(1)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八百三十一節 選才(1)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七百二十九節 跨國婚介第四百四十節 恐怖的少府(1)第兩百九十九節 爾虞我詐(2)第六百七十二節 變化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五百四十節 互相試探(1)第六把九十一節 教科書般的哄天子第六百零二節 生當五鼎食第一百四十五章 任命第三百零九節 碾壓(1)第三百九十二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五百七十一節 合輯百越第七百八十九節 蚩尤第八百六十三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金人!【第六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鄉校(1)第九百零一節 異變(2)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五百二十一節 劍拔弩張第六百八十三節 折服(2)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六十六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1)第三百零九節 碾壓(1)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八百一十七節 技術人生(1)第三百五十四節 巫蠱之禍?(1)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