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節 大殺器孫子兵法

張越提起筆墨,在衆人的注視下,龍飛鳳舞一般,在竹簡之上快速的寫着。

大約過了兩刻鐘,一部一直以來深藏在張越記憶裡的書稿,就正式面世了。

放下手裡的毛筆,張越輕輕吹了一下竹簡上的墨跡,笑着道:“此《孫武兵法十三章》,便贈與諸君,聊表心意!”

衆人聞言,都是激動萬分。

哪怕是作爲帶頭大哥的上官安,也是興奮難耐!

當世,知識就是財富,就是權力,就是官職。

而在所有類別之中,兵書最貴!

留候得黃石公授書《太公兵法》的故事,更是漢季最勵志的心靈雞湯之一。

但在現實中,留候常有,而黃石公難得。

便以流傳度最廣的《司馬鑲且兵法》爲例,在整個漢室,能持有這部兵書的人,不足三千之數。

而其他諸如吳起、孫武、孫臏等兵家大能的著述,持有者人數,呈直線下降。

絕大多數兵書,都被持有者,秘而不宣,藏於家宅深處,視爲傳家寶!

故而,兵書比經書,更寶貴!

像是一部完整的《孫臏兵法》價值千金!

而張越的便宜祖宗留候張良的那部《太公兵法》,只要有人肯拿出來交易,有的是人願意傾家蕩產相求。

知識,特別是戰爭領域的理論指導知識,在漢季是少數人中的少數人的壟斷之物。

也是因爲這個緣故,張越的那部文字淺白的《戰爭論》才能迅速被人接受,並立刻風靡整個漢軍內外。

沒有辦法,在這個知識被壟斷的時代,不會有人挑肥揀瘦,有獲取知識的途徑就很不錯了!

只是,興奮過後,衆人開始冷靜下來。

“叔父……”上官安輕身而拜,道:“承蒙叔父厚愛,不吝以兵書勉我等,小侄與衆人,皆是感恩不盡!”

“然而……”上官安,擡頭問道:“這《孫武兵法十三章》,小侄似乎從未有聞……”

當世,孫子兵法這部後世爲人耳熟能詳的著作,其實還未成形,也未有那麼高的地位。

在事實上來說,現在的漢季,留存的是《孫吳兵法八十二篇》。

但很遺憾,這部兵書,繆誤很多,在現實軍事應用上意義不大。

所以,地位不是很高。

反而是孫武的後輩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被漢家大將們廣爲稱讚,紛紛拜讀,以爲是用兵者必讀之書!

張越聽着,呵呵一笑。

他拿起自己寫就的簡書,道:“這《孫武兵法十三章》乃是吾祖所留,秘藏於家中,以爲傳家之物,所涉兵法戰略,自成一派,以我觀之,應是孫子真本!”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

張越所說的‘吾祖’是誰?

這還用想嗎?

當然是留候張良!

而張良是漢季最成功的軍事家之一。

其與韓信的地位,是一般無二的。

更重要的是,當初,高帝曾命張良、韓信主持了一次對全國兵書的大整理。

若此書乃是張良留給自己子孫的傳家寶,那麼……

每一個人的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只是,如此秘寶,這‘叔父大人’居然也捨得拿出來,送給大家?

衆人有些不太敢相信。

張越見着,卻是笑着將手裡的簡牘塞到上官安手中,道:“當今天下,各家持門戶之見,敝帚自掃,吾甚痛之,故自微寒起便堅持以書授人,不取分毫!”

如今,長水鄉甲亭的書亭甚至已經成爲了整個關中的一道風景線。

特別是隨着張越地位拔高,他不斷派人,從長安送回大批書簡,包括儒、法、黃老以及歷代名臣之作。

全部免費公開,允許任何士子自由抄錄。

這一舉措,大大促進了漢家的文藝繁榮與文化發展。

知識第一次在漢季得以公開傳播。

目前雖然規模不大,受益者也不多。

但,至少撬開了一口子,讓知識和書籍得以公開傳播。

現在,張越打算撬開另外一個被封閉的世界。

讓軍事理論,也走入尋常百姓家。

當然,這注定是一個漫長而充滿艱辛的工程。

甚至可能充滿挑戰!

因爲,在漢季不知道有多少廢物和蠹蟲是靠着祖先留下來的經書與典籍,躺着混吃等死的。

譬如,鄒氏春秋、夾氏春秋的傳人,以及長安的很多腐朽貴族,都是靠着壟斷經書和知識而維繫存在。

張越這麼玩,等於砸他們的飯碗。

但,這些渣渣,戰鬥力連五都沒有,所以張越也就無視了他們的掙扎與不滿。

張越輕輕撫摸着自己手裡的這部書稿,道:“而此書,雖是祖傳,但若藏於深宅,等於浪費先人的心血,孫武先生於九泉之下,恐怕也難瞑目!”

“況且,諺曰:寶劍贈英雄,諸君皆是英武丈夫,此書贈與諸君,也不算埋沒!”

張越的這一番話,聽得衆人,既是欽佩不已,又是自感驕傲。

連張侍中也說吾等是英雄?

那吾等,恐怕不是英雄也是豪傑了。

不過,在臉上,大家還是非常謙虛的表示:“慚愧!慚愧!侍中(叔父)之贊,晚輩等委實不敢受之!”

然後才由上官安作爲代表,從張越手裡,接過那部剛剛寫就的書稿。

上官安當然難耐自己內心的好奇心,悄悄的打開竹簡,看了一眼。

然後,他就挪不開眼睛了。

實在是……

太震撼了!

擡首的第一行,就直接放了大招。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他輕聲呢喃着,瞳孔之中,猛然放射出無窮色彩。

“這簡直就是當代兵書之最!”

“無有能出其右者!”

只是看完第一章的數百字,上官安就激動的大叫起來。

然後,他對着張越頓首匍匐而拜:“叔父之贈,簡直價比萬金,小侄與衆君,恐怕是窮盡此生也難報叔父恩德之萬一!”

沒有辦法!

那數百字的闡述,幾乎如漿糊灌頂,又似晨鐘暮鼓,讓他感覺整個人都被洗禮了。

特別是那一句: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簡直是一語中的!

其他人看着上官安的神色,對視一眼,然後,圍了上去。

然後,所有人都呆滯了。

簡書上的文字,實在是太震撼了!

每一個字都充滿了美,充滿了智慧!

張越看着,微微一笑,對於這個情況,他早有預計。

因爲,這部所謂的《孫武兵法十三章》就是後世的孫子兵法。

經過無數代軍事家完善、提煉和簡化後的版本!

其中,對它貢獻最大的人叫曹阿瞞。

嗯,就是哪位人妻曹!

人妻曹雖然人品不太好,但其在軍事上的造詣,在整個三國時期,都是頂尖的。

而阿瞞同學,生平最喜《孫子》之說,於是花費了無數時間和精力,以其一生戎馬生涯的經驗與心得爲基礎,將兩漢之間流傳的各個版本的孫子兵法,加以簡練和重編,合爲十三篇。

並親自做注,作序。

於是,孫子兵法才一躍而爲歷代武經之首,號稱爲將者必讀之物。

而在如今,這樣一部經過無數年發展和演繹的兵書,自然一經問世,就是石破天驚。

輕輕鬆鬆的就俘獲了這些隴右將門子弟的心,讓他們從此不可避免的沾上張越的標籤。

這可比一萬金,十萬金還要寶貴,還要有價值!

張越很清楚,這世間最寶貴的就是人心!

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兩百六十九節 明主(2)第四百八十四節 負荊請罪(2)第八百零五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王之制(2)第八百零四節 太孫(2)第七百一十六節 諸子齊聚(2)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九百零一節 異變(2)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六百七十七節 調)教(2)第七百九十三節 入甕(2)第五百零七節 嚴禁公款吃喝第兩百七十五節 李廣利來訪(2)第四百一十一節 崩壞的世界(2)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將趙破奴!第十三章 紈絝二世祖第三百一十八節 新生(1)第三十三章 有朋自遠方來(1)第七十三章 風雲(2)第七百九十二節 入甕(1)第三百九十節 迷茫與振奮的人們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五百五十八節 漣漪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一百八十六章 官僚(1)第三百五十三節 長樂宮宴(4)第五百四十二節 金日磾眼中的張越第十一章 神秘老人(4)第七百六十七節 劉進的轉變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窗第五百八十六節 大漢禁軍(2000月票加更)第六百五十二節 協商(1)第五百六十七節 白手套第兩百九十六節 面聖(3)第六十二章 災難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五百零七節 嚴禁公款吃喝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三百六十四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1)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七百三十四節 傳奇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七百六十五節 拍馬大策(2)第七百五十一節 超級豪車第兩百零五章 鉤弋夫人(2)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怨分明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節 使團(2)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一百九十一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1)第兩百二十三節 上任(3)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四百一十三節 好大喜功第七百七十一節 端正態度第兩百八十三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2)第五十章 收小弟第一百四十章 賞賜第三百七十四節 兩難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七百四十節 銀河帝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回家(1)第八百零六節 帝王唯心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六百七十節 抉擇(1)第七百六十六節 張越的最終野望第四百七十五節 不堪一擊(2)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五百三十二節 高山仰止第四百一十三節 好大喜功第四百八十七節 衣錦歸鄉第四百七十七節 震撼(2)第一百四十一章 波雲詭異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七百七十節 三年平羌第兩百六十四節 諸夏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三百八十二節 劉進的感激第四百八十三節 負荊請罪(1)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三十九章 戰爭論(2)第五百六十二節 引導輿論(1)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三百零九節 碾壓(1)第八百一十九節 莫欺少年窮第七百六十七節 劉進的轉變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八百零三節 太孫(1)第六百四十六節 靈感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四百零八節 對策(3)第七百四十二節 手持斧鉞,口銜仁義
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兩百六十九節 明主(2)第四百八十四節 負荊請罪(2)第八百零五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王之制(2)第八百零四節 太孫(2)第七百一十六節 諸子齊聚(2)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九百零一節 異變(2)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六百七十七節 調)教(2)第七百九十三節 入甕(2)第五百零七節 嚴禁公款吃喝第兩百七十五節 李廣利來訪(2)第四百一十一節 崩壞的世界(2)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將趙破奴!第十三章 紈絝二世祖第三百一十八節 新生(1)第三十三章 有朋自遠方來(1)第七十三章 風雲(2)第七百九十二節 入甕(1)第三百九十節 迷茫與振奮的人們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五百五十八節 漣漪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一百八十六章 官僚(1)第三百五十三節 長樂宮宴(4)第五百四十二節 金日磾眼中的張越第十一章 神秘老人(4)第七百六十七節 劉進的轉變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窗第五百八十六節 大漢禁軍(2000月票加更)第六百五十二節 協商(1)第五百六十七節 白手套第兩百九十六節 面聖(3)第六十二章 災難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五百零七節 嚴禁公款吃喝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三百六十四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1)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七百三十四節 傳奇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七百六十五節 拍馬大策(2)第七百五十一節 超級豪車第兩百零五章 鉤弋夫人(2)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怨分明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節 使團(2)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一百九十一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1)第兩百二十三節 上任(3)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四百一十三節 好大喜功第七百七十一節 端正態度第兩百八十三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2)第五十章 收小弟第一百四十章 賞賜第三百七十四節 兩難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七百四十節 銀河帝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回家(1)第八百零六節 帝王唯心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六百七十節 抉擇(1)第七百六十六節 張越的最終野望第四百七十五節 不堪一擊(2)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五百三十二節 高山仰止第四百一十三節 好大喜功第四百八十七節 衣錦歸鄉第四百七十七節 震撼(2)第一百四十一章 波雲詭異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七百七十節 三年平羌第兩百六十四節 諸夏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三百八十二節 劉進的感激第四百八十三節 負荊請罪(1)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三十九章 戰爭論(2)第五百六十二節 引導輿論(1)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三百零九節 碾壓(1)第八百一十九節 莫欺少年窮第七百六十七節 劉進的轉變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八百零三節 太孫(1)第六百四十六節 靈感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四百零八節 對策(3)第七百四十二節 手持斧鉞,口銜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