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二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1)

“麻煩大了!”

“西域從此多事矣!”

席間將校們紛紛交頭接耳,被樓蘭王子被廷尉切掉小勾勾的事情震驚的有些說不出話。

“要不,乾脆就趁這個機會,併吞樓蘭,立爲樓蘭郡!”素來態度比較激進的王申生當即就跳起來建議。

對一部分大漢軍官來說,別說樓蘭了,連大宛這個藩屬國他們也想幹脆滅了得了。

反正這些渣渣,哪怕嘴上說的再恭順,其實心裡面也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譬如樓蘭王國這些年來,也沒有少和匈奴人眉來眼去。

他們雖然也出兵協助漢軍在西域的行動,但遇到匈奴人就縮了。

而且,很多人都知道,樓蘭人一直在同時向漢匈納貢。

只是因爲現在漢室強大,所以納貢次數多一些而已。

對於這支三心二意,還要隨時防備他們反水的渣渣,早就有人打過算盤,乾脆滅亡,在當地建立郡縣得了。

“不可……”一直作爲李廣利軍師存在的李哆輕輕搖頭道:“若漢室併吞樓蘭,恐怕會讓西域諸國兔死狐悲,全部倒戈匈奴……”

“更可能傷害漢與烏孫的感情……”

匈奴諸國之中,最強大的就是烏孫了!

烏孫人控弦幾近十萬,戰鬥力也很不錯,素來是西域的霸主。

靠着最近三十餘年的交流和對烏孫的滲透,漢室漸漸和烏孫國內的反匈奴派系達成了一致,初步建立了盟友關係。

當初,遠征大宛時,烏孫就派了兩千騎兵過來盡了一下盟友義務——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烏孫騎兵的出現,卻震懾了康居人,使得本來要救援大宛的康居軍隊不敢越界,坐視漢軍在大宛國內攻城略地。

目前來說,漢與烏孫的關係發展迅猛。

特別是太初四年,解憂公主嫁到烏孫,延續了漢與烏孫的聯姻後。

這位楚王的孫女,以其美貌與才智,在烏孫國中輾轉騰挪,爲漢與烏孫兩國的迅速接近做出了巨大貢獻!

特別是在烏孫新昆莫號稱肥王的翁歸靡即位後,因爲對解憂公主的喜愛,以至於愛屋及烏,喜歡上了漢室的詩書音樂和禮儀。

烏孫與漢之間的立場分歧迅速消弭。

而相互的立場卻無比接近。

於是,從細君公主開始,直到解憂公主,自元封六年開始實施的挖匈奴牆腳計劃,在兩位大漢帝姬的接力下現在已經無限接近成功了。

尤其是解憂公主!

她與烏孫昆莫生了三個兒子,具備了未來即位的可能!

從這個角度來說,漢室現在在西域戰略,是絕對不允許任何可能破壞漢與烏孫聯盟的事情發生的。

王申生的主意,顯然一定會破壞此事!

烏孫人又不傻,看到樓蘭被吞併,烏孫人難道不會去想‘萬一未來漢朝在我身上故技重施怎麼辦?’。

且漢室貿然併吞一個沒有顯露反態的屬國,於情於理於法都不可接受!

正所謂不教而誅是爲虐。

堂堂大漢,煌煌中國,豈能做這種事情?

諸夏民族和中國天子也不屑於去做這種事情!

因爲這是砸自己招牌,失信於天下的事情。

再大的利益,也驅動不了天子同意這樣做。

與之相比,恐怕天子寧肯先承受失去樓蘭,絲路斷絕的苦果,再發兵征討,扶持一個新國王。

……………………

聽着部下們的討論,李廣利心裡面也是焦急萬分。

倘若樓蘭老王真的在這個節骨眼上去世。

那他的全部計劃與籌劃統統要落空!

甚至,很可能一切都要逆反了!

別說征討車師了,漢家能保住樓蘭不倒戈就已經是成功了!

這讓他萬分難受!

自餘吾水之戰受挫,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找個軟柿子捏捏,順便給部下撈些軍功和好處。

籌劃數年,甚至在蒲昌海地區,收買了大量車師貴族充當內應和帶路黨。

本以爲能愉快的收割一波人頭,順便重挫乃至於摧毀匈奴在東西域地區的統治和力量。

哪成想,原本完美的計劃,卻因爲樓蘭王王位的變遷而毀於一旦。

更難受的是——若果真如此,那麼漢室在西域方向的力量就會變得危險和空虛。

漢軍可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維繫在樓蘭的地位,穩固在樓蘭的存在。

別說去找車師麻煩了。

到時候,怕是匈奴人要跑來樓蘭挖牆腳了!

只要想到,自己養了十多年的小棉襖可能要被人ntr,頭上可能綠油油,李廣利就握緊了拳頭!

“樓蘭決不能有變!”李廣利幾乎是咬着牙齒,吐出這句話。

若被匈奴ntr了樓蘭,作爲大漢帝國地位最高的將軍和西域、漠北方向的負責人。

李廣利知道,自己可能會成爲天下的笑柄。

那些笑話和鄙夷他的人,指不定在背後會編排出什麼來呢?

當初,他初征大宛遇挫,被迫退回敦煌,長安城的儒生和一些貴族就在私底下說什麼‘貳師將軍不過中人之姿,都尉之才,奈何陛下拔苗助長……’這種話。

搞得他哪怕後來得勝歸來,在民間輿論眼裡,也是一個花架子。

更誇張的是——有些傢伙還在私底下造謠說:貳師將軍兩徵大宛,前後出塞十餘萬人,歸入玉門關者不足萬人這種話出來。

這些渣渣造謠造的天下人都以爲他在大宛虐待士兵,致使漢軍十不存一。

這不胡扯嗎?

兩徵大宛,固然出塞十餘萬。

但真正的主力是六萬步騎,其他人都是輔兵和民夫。

而且,說他虐待士兵,這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他爲了拉攏軍心,可謂費勁了腦筋!

爲了讓士兵們吃好穿好,他直接和天子打報告,強行從太僕和少府衙門弄去了十萬頭牛供給軍需!

還將在大宛繳獲的戰利品,統統分給士兵。

自己就拿了一把寶劍。

結果,坊間輿論造謠說他虐待士兵,導致死傷慘重,出塞十餘萬,回到玉門關的只有一萬多人。

這簡直就是斷章取義。

確實,跟他回到玉門關的部隊只有一萬多。

但那是先頭部隊好不好!

而且,他光是上報給朝堂的立功軍官名單就多達一千五百人。

換言之,若真的只剩下一萬多人歸塞,那這一千五百名功臣哪裡冒出來的?

就更不用說,倘若真的損失如此慘重。

即使天子能饒他,漢軍各部能饒他?那些失去了親人的貴族和地主們能饒他?

一次損失十萬兵力!?

而且還都是青壯!

真若如此,整個居延和酒泉的邊塞軍隊恐怕都要無人了。

難道現在在居延、酒泉和敦煌的漢軍士兵,都是亡靈不成?

但李廣利也沒有辦法。

首先他是統兵大將,長期在外。

十幾萬大軍的衣食住行都要他管,他甚至還得管西域各國的那些狗屁倒竈的事情,沒有功夫在長安和人打嘴炮。

其次,他也不能辯駁。

原因還是因爲他手腕重兵,天子能放心他,他自己也不放心啊!

當年蕭何都要自污,他現在這個壞名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對他也是保護。

所以他也就聽之任之了。

不過,他內心深處又是一個很敏感,極有自尊的人。

每次回長安,聽到那些閒言細語,他都恨不得提刀砍人。

若再被人栽一個無能、坐視樓蘭傾覆,敗壞國家大局的罪名在頭上,這三人成虎他就真的百口莫辯了!

一念至此,李廣利就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回長安,馬上去面見天子,請求立刻返回居延來處置樓蘭之事了。

可是……

這樓蘭的問題,似乎是一個死結。

怎麼解決呢?

李廣利一時間也沒有轍。

忽然,李廣利聽到那位張侍中說道:“君候,下官有一個愚見,或能解樓蘭困局……”

李廣利立刻擡起頭,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長身拜道:“願請侍中賜教!”

第兩百三十六節 遊俠(2)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七十章 陷阱與死心第二十九章 鄉黨第四百二十三節 再獲名臣第八百五十三節 犯錯誤了第五百三十二節 高山仰止第八百八十二節 天子之怒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家利益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三百八十三節 徵辟丁緩(1)第八百二十三節 尷尬的韓說第五百六十節 鄂邑公主第四百五十三節 吾何執?吾執射第六百八十二節 折服(1)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弊第六百九十三節 推銷(2)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一百七十一章 考察(1)第四百五十八節 君心難測第一百章 蒐羅人才(2)第四百六十七節 多才多藝第五百一十節 諸夏(2)第兩百五十二節 烏合之衆【萌主加更1/3】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五百四十四節 對手(2)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第七百零三節 帝國藍圖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兩百四十三節 兵主?第八百二十節 異變(1)第七百五十四節 關中富商第三百一十三節 公無渡河(2)第三百八十五節 墨家門徒?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十章 神秘老人(3)第四百六十節 任務 【當爹了~】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兩百一十二節 富足 (2)第八百五十六節 糜爛的雁門(2)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將趙破奴!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六百四十五節 可怕的臨淄城(1)第八百六十六節 強勢(3)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七十七章 醞釀反擊第四百四十一節 恐怖的少府(2)第八百九十九節 騷動的長安第三百五十六節 巫蠱之禍?(3)第三百六十五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2)第八百二十九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1)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六百六十五節 張布斯(5)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八百六十四節 強勢(1)第七百二十一節 紈絝逞兇第兩百九十一節 小麥豐收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四十三章 教育(1)第六百二十一節 軍事大家張子重第一百六十九章 數字與符號第五百六十二節 引導輿論(1)第四百八十一節 驕傲的天子第八百九十九節 騷動的長安第六百六十一節 張布斯(1)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信公主(1)【求月票】第七十一章 呼之欲出第兩百九十一節 小麥豐收第三百七十五節 少府卿公孫遺第一百二十章 良師益友第五百二十八節 要有槍桿子!第三百六十四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1)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六百二十三節 快去抱大腿!(補更2/4)第八百七十九節 各方反應第四百一十九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3)第七十六章 暗殺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兩百三十四節 博弈(2)第五百零八節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第六百三十節 烏孫來使(2)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七百四十一節 膨脹的長孫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兩百四十七節 江充末路(2)第六百四十三節 定策(3)第兩百五十節 公考(1)
第兩百三十六節 遊俠(2)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七十章 陷阱與死心第二十九章 鄉黨第四百二十三節 再獲名臣第八百五十三節 犯錯誤了第五百三十二節 高山仰止第八百八十二節 天子之怒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家利益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三百八十三節 徵辟丁緩(1)第八百二十三節 尷尬的韓說第五百六十節 鄂邑公主第四百五十三節 吾何執?吾執射第六百八十二節 折服(1)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弊第六百九十三節 推銷(2)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一百七十一章 考察(1)第四百五十八節 君心難測第一百章 蒐羅人才(2)第四百六十七節 多才多藝第五百一十節 諸夏(2)第兩百五十二節 烏合之衆【萌主加更1/3】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五百四十四節 對手(2)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第七百零三節 帝國藍圖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兩百四十三節 兵主?第八百二十節 異變(1)第七百五十四節 關中富商第三百一十三節 公無渡河(2)第三百八十五節 墨家門徒?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十章 神秘老人(3)第四百六十節 任務 【當爹了~】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兩百一十二節 富足 (2)第八百五十六節 糜爛的雁門(2)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將趙破奴!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六百四十五節 可怕的臨淄城(1)第八百六十六節 強勢(3)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七十七章 醞釀反擊第四百四十一節 恐怖的少府(2)第八百九十九節 騷動的長安第三百五十六節 巫蠱之禍?(3)第三百六十五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2)第八百二十九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1)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六百六十五節 張布斯(5)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八百六十四節 強勢(1)第七百二十一節 紈絝逞兇第兩百九十一節 小麥豐收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四十三章 教育(1)第六百二十一節 軍事大家張子重第一百六十九章 數字與符號第五百六十二節 引導輿論(1)第四百八十一節 驕傲的天子第八百九十九節 騷動的長安第六百六十一節 張布斯(1)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信公主(1)【求月票】第七十一章 呼之欲出第兩百九十一節 小麥豐收第三百七十五節 少府卿公孫遺第一百二十章 良師益友第五百二十八節 要有槍桿子!第三百六十四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1)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六百二十三節 快去抱大腿!(補更2/4)第八百七十九節 各方反應第四百一十九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3)第七十六章 暗殺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兩百三十四節 博弈(2)第五百零八節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第六百三十節 烏孫來使(2)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七百四十一節 膨脹的長孫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兩百四十七節 江充末路(2)第六百四十三節 定策(3)第兩百五十節 公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