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節 摸着石頭過河

端坐在縣衙之中,張越和劉進,仔細聽着陳萬年和他的屬官們的報告。

不時提出問題,而對方自也解答如流。

這令劉進非常滿意。

“陳卿這些日子辛苦了……”等陳萬年報告完畢,劉進就道:“孤定當會上報皇祖父,爲卿等請功!”

“不敢!”陳萬年等人雖然聽得心裡面雀躍不已,但還是很謙虛的表示:“一切皆是陛下聖德垂憐,殿下用政寬厚,臣等只是守職而已!”

不得不承認,陳萬年的馬屁技術一點也沒有因爲新豐繁瑣的政務而拖累,相反,他甚至還有所進步了。

這讓張越聽着也是無可奈何。

不過……

無傷大雅。

總不能說別人追求進步也是錯誤吧?

張越微微閉上眼睛,在心裡將陳萬年和他的屬下方纔彙報的事情整理了一下。

然後就大概的理清了自己與劉進離開新豐後這些天來新豐的變化,主要是新化城的變化和各種事務的總結。

首先是少府考工室那位‘成源成大兄’,一點也沒有敷衍張越這個小弟。

人家說建工坊,就真建了起來。

而且,規格直接是朝着超大型複合工坊來的。

據說,最終建成的工坊,將集合生產、製造和手工業,將有上千工匠和數十名少府官吏及其家人搬來新豐。

甚至,他還從少府卿那邊搞到了上千萬的啓動資金。

本來,是不可能這麼誇張的。

畢竟,少府的吝嗇與小氣,天下皆知。

想從少府嘴裡掏錢出來,可比去大司農衙門,找桑弘羊要錢還難!

而這次少府卿能這麼大方,也是託了張越的聲勢的福。

打着‘支援新豐建小康’的旗號,成源在少府卿上下一路綠燈。

休說是考工室對此表示沒有任何意見了。

就連少府卿六丞也紛紛表示沒有問題。

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唯一的要求,就是讓自己家的那個‘不成器’的‘不孝子’能到新豐工坊這裡‘鍛鍊鍛鍊’。

這種內舉不避親的高風亮節,立刻就感動了成源,自然滿口答應。

於是,這新豐工坊還沒有開始建設。

少府六丞十三司的頭面人物的子弟,就已經霸佔了未來工坊的大小職務。

這讓張越也是有些無奈。

“得想個辦法,讓這其中的沒有能力的紈絝子們主動離開才行……”張越在心裡尋思着。

畢竟,這個工坊可是張越的命根子。

它未來的發展直接關乎新豐縣建小康事業的成敗。

關係戶們可以有,但站着茅坑不拉翔和不能做出貢獻的渣渣,還是走吧!

當然,不能太粗暴,得注意方式方法。

最好是讓他們中的大多數,主動選擇離開,且是沒有怨言,歡天喜地的離開。

這可真是張越傷透了腦筋。

不過,卻也不算太難辦就是了。

畢竟,張越覺得,真正沒有能力,純粹只是來混日子的渣渣,應該不會很多。

少府卿的官僚們雖然腐朽,但也應該沒有蠢到敢在這種事情上面敷衍的地步。

要知道,在這新豐坐鎮的可是皇長孫啊!

而少府各有司,名義上是國家官員。

實際上卻只是劉氏的管家、家臣。

換言之,劉進一句話就能決定他們的烏紗帽的去留。

而託少府在新豐縣城裡大興土木的福,京兆伊附近甚至左馮翊和右扶風轄區的商賈豪強們紛紛跟進,在新豐城裡跑馬圈地。

一下子就擡高了新豐縣縣城的地價。

特別是少府工坊周圍五百步內的地價,如今已經漲到了五萬錢一畝的水平。

這個價格,幾乎媲美長安九市的地價了。

哪怕是縣城的其他區域,現在地價也已經不低於一萬錢每畝了。

“現在來新豐投資置業的大小商賈,幾乎有四百多人了……”張越回想着方纔陳萬年報告的事情,微微握緊了一下拳頭。

現在,舞臺已經搭好了。

能不能留下這些投資商,甚至進一步刺激他們繼續擴大在新豐的投資,就得看自己和新豐工商署未來的努力了。

作爲一個來自後世的公務員,張越就算沒吃過豬肉,但長期耳聞目濡這些,也早就熟練掌握了各種招商引資和擴大規模的技巧。

雖然那些經驗,不能直接放在這個時代。

但有些道理是相通的。

商人們來新豐投資,不是來做慈善的,是來賺錢的。

只有讓他們看到好處,得到利潤,才能刺激他們繼續擴大投資。

“陳縣丞……”張越看着陳萬年吩咐道:“將已經在新豐官署備案的商賈資料留下一份,本官今夜要看……”

“諾!”陳萬年立刻點頭應是,讓人將已經整理好的商賈資料,送到張越面前。

好傢伙,足足有兩個箱子。

其中,皆是記錄這些來新豐置業投資的大小商賈的戶籍資料、訾產資料和背景資料。

張越隨便看了看,就非常滿意的點點頭。

在漢室做生意,經營工商的人的戶籍是單獨列爲市籍的。

甚至大多數商業活動,都被限定在只能在市集之中開展。

百年來這些規定,早已經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不過……

連秦代的嚴刑酷法和嚴格管制之下,尚且都有寡婦清等大富商崛起,甚至在政壇上得到一席之地,有說話的地方。

在漢室,就更是如此了。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特別是經過當年楊可的教育,如今漢家商人們,只要富裕了起來,都會想方設法,將自己的戶籍從市籍挪出來,變爲地主、官員。

反正,在漢室五銖錢大神連死刑都可以買,爵位也可以換。

區區換個身份,簡直不要太輕鬆!

故而現在的漢室商賈們,基本上都已經完成了身份的洗白。

像袁廣國這樣的豪商,甚至可以列爲九卿座上賓。

但問題來了——按照法律規定,非市籍不可以經商。

怎麼辦呢?

聰明人很快就想到了解決辦法,別戶一系爲商賈,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搞到現在,天下商賈,大部分都有兩個甚至更多的馬甲。

譬如說,現在在張越手下,擔任枌榆社遊徼的太學生王吉,他哥哥就是蜀郡有名的大商人!

還有太宗名臣張釋之,也有一個特別有錢的商人仲兄。

不止如此,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漢室儒家各個學派的主要贊助者,也都是商賈們。

而這樣的社會風氣和環境,讓漢季的士大夫學者患上了嚴重的人格分裂症。

一方面,人人都在唾棄商賈,鞭笞這些爲富不仁的渣渣和暴發戶。

而在另一方面,很多人都有親戚、朋友、故舊經商,而且,自身受到這些富商的資助。

故而,抑鬱症在這些人中發作率極高。

甚至是名士、文豪的標配。

久假而不歸的詛咒,蔓延在整個漢季士大夫之中,讓人毛骨悚然,聞之變色。

張越卻沒有這些糾結。

商人也好,資本也罷,無論它們有多麼骯髒和惡臭。

在張越眼裡,都只是一個工具。

用來積累社會財富,提高生產力的工具。

他也知道,在這個時代,去拷問自己的內心‘我有一個商人朋友,我還經常幫他的忙,我這樣是不是很不道德?’,純屬無病呻吟。

簡單的來說,就是活的太好了,也活的太空虛了。

將這些資料略微過了一遍,張越就差不多知道了,這些來新豐投資置業的,都是些什麼人了。

除了袁廣國和他的小夥伴們——主要是買了新豐債券的商人們外,絕大多數,其實都是長安城的一些公卿貴人的白手套。

譬如張越就在這些簡牘看到了好幾個姓張和姓霍以及姓暴的商人。

不要懷疑,他們肯定和張安世、霍光、暴勝之、上官桀等脫不開干係。

不用看別的東西,就看住址就知道了。

長安尚冠裡、長安戚里、長安陽樹裡……

所以,這些人只是來捧場的,隨便做個樣子,砸點小錢的,也不在乎能不能賺回來,純粹只是來撐一下張越的。

真正看到了商機,來新豐投資的,其實也就三五十人。

張越放下這些簡牘,想了想,道:“去爲我請桑令吏來……”

“諾……”

片刻後,早就等在門外,準備着彙報工作的桑鈞,帶着工商署的官員們,擡着簡牘走了進來。

“臣工商署令鈞拜見長孫殿下,張侍中……”桑鈞微微恭身,面帶笑容。

他的工商署,已經在數日前,得到了大司農方面的批覆,可以掛牌了。

而工商署的成立,意味着他掌握了一個刷政績的最佳場所!

作爲漢家第一個歸地方管轄,同時又受大司農指導的專業工商機構。

目前工商署的職責,也已經被明確了下來。

按照大司農方面的公文,新豐工商署負責‘監督市集、平準物價、徵收稅賦,並執行鹽鐵、酒類官榷。’

而成立這個工商署的目的,則是爲了‘建小康、興太平,改易制度,以便人民’。

大司農方面甚至將新豐工商署的成立,當成了自己的政績來宣揚了。

按照桑弘羊的解釋是:易雲:通其變,使民不倦。故三代不同法,五代不相復禮,陛下秉行聖德,澤被八荒,恩及鳥獸,欲闕太平!今新豐改易制度,以立工商署,實乃順人心、合天意,行聖道。

總之,就是拿着大司農支援新豐,爲新豐建小康提供政策扶持和保護當幌子。

還別說,這次輿論就沒有什麼反對聲音了。

連一直嚷嚷着‘請烹弘羊’的一些人,現在也明智的閉上了嘴巴。

不過,桑鈞知道,他們只是暫時沒有發聲。

一旦新豐這邊出了問題、漏子,或者有把柄落到他們手裡,他們一定會跳起來的!

所以,桑鈞根本不敢懈怠和驕傲。

…………………………

“桑令吏來啦……”劉進看着桑鈞,笑着道:“令吏請坐……”

張越也是笑着看向桑鈞。

方纔陳萬年的報告裡,也說了桑鈞許多好話。

雖然可能有些話是看在桑鈞的老爹桑弘羊面子上說的。

但最起碼可以證明一件事情——桑鈞和他領導的工商署,這些日子來做的還不錯。

桑鈞聞言,連忙拜道:“臣謝殿下賜……”便坐到張越下首,讓官吏們將文牘都擡了過來,然後就開始一一介紹起工商署成立後這些日子來,他的工作與工商署的籌備情況。

總的來說,現在的工商署草創,一切制度和規矩都要摸着來。

桑鈞呢也不敢自作主張,於是基本沿襲了過去大司農的鹽鐵官署和市集市吏的規章制度。

張越聽完桑鈞的敘述,便先對劉進一拜,然後對桑鈞道:“令吏所做,確實穩妥,只是……”張越笑了笑,道:“步子要邁大一點,膽子也要再大一點,工商署是新機構,新事物,不要怕犯錯!摸着石頭過河嘛……”

“侍中教訓的是……”桑鈞聞言,立刻恭身答道:“只是卑職等見識淺薄,還請侍中提點一二……”

“這樣……”張越想了想,摸着剛纔陳萬年呈上來的名單,道:“過兩日,本官與令吏去視察和考察一下少府工坊的建設,請令吏順便召集一下,諸有意在新豐置業的商賈名流,就在工坊附近,舉辦一個宴會,本官到時候再安排其他事宜……”

說完,張越就對劉進拜道:“屆時,還需請殿下也駕臨,略作激勵!”

劉進聽着,雖然心裡面有些猶豫,對於商賈,他是本能的有些反感和抗拒。

但想了想,還是點頭笑道:“孤一定前去……只是,侍中打算做什麼?”

“臣想在新豐建一個工業園區……”張越笑着拜道:“就以少府作坊爲核心,打造一個產業鏈,使參與者,人人得利,國家更得稅收之利……”

“嗯……”劉進有些不明白,什麼叫工業園區,什麼又叫產業鏈。

張越也知道,這個事情一時半會解釋不清楚,於是道:“殿下,若此事成功,則未來新豐田稅和口賦的收入,甚至只會佔到每歲收入的三成!”

工商業當然是暴利!

若計劃的好,運作得當,哪怕只是上馬一個簡單的密集產業。

瞬間就能爆發出無窮威力。

若是以前,張越可能不敢搞。

畢竟,桑弘羊玩鹽鐵官營,就已經被噴了個半身不遂了。

但打着‘建小康’的旗號,卻是可以搞了。

因爲,在公羊學派的理解之中,欲建小康、興太平,開創新世界。

維新變法必不可少,改易制度,更是一定要做!

王莽的新王朝爲了迎合這個觀點,甚至將整個世界都改了一遍。

與之相比,在新豐建設一個封閉的手工業產業園,就算不得什麼了。

若其中的產品是有利於農業的,那就更不是問題了。

張越現在就是打算打一個這樣的擦邊球。

作爲公務員,他最擅長的也是打擦邊球了。

行走在邊緣之中,在鋼絲上跳舞。

只要能一直走下去,並且獲得成功,那麼,新豐的一切就將變成標配,變成標杆。

很快就能在思想上撕開一個口子。

更重要的是,還是掌握住資源。

劉進一聽,可以將田稅和口賦在新豐財政收入中降到三成,立刻就來了興趣。

這位長孫殿下,如今的政治立場,已經差不多偏到了孟子和荀子的主張上去了。

他不再相信,可以靠道德就把事情做好,讓人民生活變好。

相反他已經認識到了,想要天下人的生活變好,一定要有錢。

沒有錢,哪怕是孔子,也要困於陳蔡之間,餓的前胸貼後背,瑟瑟發抖,惶惶不可終日。

而只要有錢……

那就能做很多很多事情!

所以一聽張越的話,他就立刻同意了:“孤屆時一定抽時間前去……”

天氣一冷,我這頸椎和肩膀就疼的厲害!~唉~~~~~~夏天,我思念夏天~

第二十八章 睚眥必報張子重第兩百三十九節 江充之死(2)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四百八十六節 釣魚執法第八百四十七節 別離(2)第一百三十章 拐帶太學生第三百三十九節 三世發展理論(1)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八百六十六節 強勢(3)第五百零一節 趙柔娘成了皇后義女第八百七十四節 橫掃(2)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六百四十五節 可怕的臨淄城(1)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六百七十節 抉擇(1)第四百一十九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3)第七百九十二節 入甕(1)第一百二十八章 證僞(2)第三百三十三節 有其師必有其徒(1)第四百五十六節 心軟的天子第五百五十八節 王氏外戚第七百四十三節 暴怒的太常第六章 瑾瑜木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二十四章 餘波(2)第八百零六節 帝王唯心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誘(1)第五百五十四節 告狀的藝術第四章 神奇的空間(1)第八百二十九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1)第四百八十節 天子的野望第一百四十章 賞賜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四百八十節 天子的野望第一百八十六章 官僚(1)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節 天下誰屬(2)第三百節 天樑第八百一十四節 衛皇后的驚喜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第三百二十七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2)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家利益第五百八十三節 演技派(1/3)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兩百八十三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2)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八百五十九節 有良心的歷史發明家(1)第七百零四節 融資手段第七章 我非螻蟻!第五百一十二節 希望之地(2)第七百一十六節 諸子齊聚(2)第六百四十七節 沒節操的齊郡太守第兩百零七節 學潮(1)第三百六十一節 粉碎巫蠱(3)第一百八十一章 豪強、商賈(1)第六章 瑾瑜木第五百五十八節 漣漪第八百七十九節 各方反應第兩百零二節 帝王心術(1)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四百四十節 恐怖的少府(1)第七百二十五節 保安軍第八十九章 侍中領新豐令第五百二十三節 難題(2)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三百九十七節 嬰兒保衛戰(2)第六百四十三節 定策(3)第八十七章 用之則爲龍第三百零二節 煽風點火(1)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子召見第五百二十五節 開導(2)第五百三十六節 只想當大佬第四百四十八節 嚇傻了第兩百六十二節 從神秘走向科學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三百九十七節 嬰兒保衛戰(2)第三百三十六節 兩小無猜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一百六十三章 朱安世(2)第五章 神奇的空間(2)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第兩百三十七節 公孫敬聲的陽謀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第七百零九節 郡兵(1)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五百七十六節 新的培育方法第四百八十八節 疫情(1)第兩百七十一節 軍訓(1)第一百八十章 塞私貨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
第二十八章 睚眥必報張子重第兩百三十九節 江充之死(2)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四百八十六節 釣魚執法第八百四十七節 別離(2)第一百三十章 拐帶太學生第三百三十九節 三世發展理論(1)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八百六十六節 強勢(3)第五百零一節 趙柔娘成了皇后義女第八百七十四節 橫掃(2)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六百四十五節 可怕的臨淄城(1)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六百七十節 抉擇(1)第四百一十九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3)第七百九十二節 入甕(1)第一百二十八章 證僞(2)第三百三十三節 有其師必有其徒(1)第四百五十六節 心軟的天子第五百五十八節 王氏外戚第七百四十三節 暴怒的太常第六章 瑾瑜木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二十四章 餘波(2)第八百零六節 帝王唯心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誘(1)第五百五十四節 告狀的藝術第四章 神奇的空間(1)第八百二十九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1)第四百八十節 天子的野望第一百四十章 賞賜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四百八十節 天子的野望第一百八十六章 官僚(1)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節 天下誰屬(2)第三百節 天樑第八百一十四節 衛皇后的驚喜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第三百二十七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2)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家利益第五百八十三節 演技派(1/3)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兩百八十三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2)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八百五十九節 有良心的歷史發明家(1)第七百零四節 融資手段第七章 我非螻蟻!第五百一十二節 希望之地(2)第七百一十六節 諸子齊聚(2)第六百四十七節 沒節操的齊郡太守第兩百零七節 學潮(1)第三百六十一節 粉碎巫蠱(3)第一百八十一章 豪強、商賈(1)第六章 瑾瑜木第五百五十八節 漣漪第八百七十九節 各方反應第兩百零二節 帝王心術(1)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四百四十節 恐怖的少府(1)第七百二十五節 保安軍第八十九章 侍中領新豐令第五百二十三節 難題(2)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三百九十七節 嬰兒保衛戰(2)第六百四十三節 定策(3)第八十七章 用之則爲龍第三百零二節 煽風點火(1)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子召見第五百二十五節 開導(2)第五百三十六節 只想當大佬第四百四十八節 嚇傻了第兩百六十二節 從神秘走向科學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三百九十七節 嬰兒保衛戰(2)第三百三十六節 兩小無猜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一百六十三章 朱安世(2)第五章 神奇的空間(2)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第兩百三十七節 公孫敬聲的陽謀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第七百零九節 郡兵(1)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五百七十六節 新的培育方法第四百八十八節 疫情(1)第兩百七十一節 軍訓(1)第一百八十章 塞私貨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