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響未說話,書房之中的氣氛卻一下子緊張了起來,這一刻,李斯等人也不多言,等着嬴政開口。
他們都清楚,在大秦之中,一旦涉及那位如日中天的太子儲君,事情就不會小,那位的恐怖與能耐,他們多少都有些瞭解。
而且這一次還是那位親自前來咸陽宮,這其中更是不可能小了。
見到李斯等人都在等待,嬴政也沒有多做耽擱,這件事事關國計民生,多耽擱一會兒就會有一會兒的損失。
“儲君入咸陽宮,告訴寡人他得到消息,隴西郡以及北地郡之中,已經連續一個月來點滴未降,已經形成了乾旱的趨勢!”
嬴政凌厲的目光從每一個人的身上掠過,最後落在李斯身上,語氣肅然,道:“寡人,不久前接到隴西郡以及北地郡郡守送來的奏報,對於此事略有提及,兩相驗證之下,只怕是兩地出現旱災的可能性極大。”
“兼之我大秦剛剛滅韓,而且儲君滅韓手段有些慘烈,一旦乾旱坐實,只怕是輿論四起!”
“諸位都是我大秦的社稷之臣,寡人也就不瞞諸位了,太醫令告訴寡人,華陽太后最多隻有一個月的時間了。”
.........
嬴政的此話一出,書房中諸臣的神色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他們都清楚,地龍翻身,乾旱,滅絕韓王一脈,以及華陽太后薨逝,單獨任何一個發生都不是大事,但是現在四件事連續發生,必然會形成恐怖的輿論直指大秦,直指秦王政以及太子嬴高。
整個書房之中沒有絲毫的聲音,不管是李斯還是王綰都在心中思考,他們要理清楚這幾件事對於大秦,以及當下局勢的影響,然後再針對性的做出應對。
半響之後,李斯率先開口,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王上,臣以爲當下先行暫緩對於趙國的戰事,先行穩妥處理這些災難,等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再行慎重思謀滅趙方略。”
“趙國乃強國,不是韓國可比。”
李斯的開口,打破了咸陽宮書房之中的氣氛死寂,羣臣都將目光看向了李斯與嬴政,他們都是聰明人,自然清楚李斯話中的意思。
以大秦現在的處境,確實不適合繼續推進對趙國的戰爭,一旦戰爭爆發,往往會發生一件微小的事情就會導致整個局勢變得被動的情況。
更何況,趙國是一個強國,大秦想要滅趙,必須要傾盡全力一戰。
“王上,李相所言甚是,滅趙需要我大秦全力以赴,臣附議!”這一刻,王綰也是開口附和。
見到李斯與王綰的意見相合,羣臣紛紛開口,道:“王上,臣等附議!”
“嗯!”
聽到李斯的話,一直到現在,嬴政已經考慮出清楚了,他心裡也清楚,事到如今,只有這樣處置了。
現在是東出的關鍵時刻,必須要更爲謹慎。
“既然如此,王綰前往隴西以及北地兩郡坐鎮,李斯坐鎮咸陽,提防輿論,一旦有輿論四起,立即撲滅!”
嬴政眼中閃爍一抹凌冽,語氣肅然,道:“寡人坐鎮咸陽宮,居中統籌,然後兼顧華陽太后一事。”
“諾。”
點頭答應一聲,羣臣都出去了,他們雖然心中多少有些想法,但是他們都清楚,就算是發生了乾旱,也需要等到王綰回來,才能會有結論,大秦朝廷不可能因爲一件尚未發生的事情就調動糧草前往兩郡。
離開咸陽宮書房,李斯眼中滿是凝重,相比於其他人,他更瞭解嬴高,自然是清楚,既然嬴高提出來了,十有八九便是真的。
走出咸陽宮,李斯朝着馭手,道:“去儲君的府上,讓人提前將老夫的拜帖送過去。”
“諾。”
軺車隆隆而行,李斯決定拜訪一下嬴高,對於解決之策,他心中有了一個大致的想法,但是對於嬴高,他多少有些好奇。
對於此人越瞭解,就會發現,大秦儲君越神秘。
嬴高的府上。
“儲君,李相送來拜帖!”鐵鷹拿着李斯的拜帖,朝着嬴高開口,道:“是否要拒絕?”
鐵鷹可是清楚,嬴高與李斯嫡女的關係,更清楚李斯的權力之大。
“不用了,既然是投了拜帖,想來孤是拒絕不了的!”
嬴高輕笑一聲,朝着鐵鷹,道:“你去替孤迎接一下李相,想來李相也苦熬到了。”
“諾。”
望着鐵鷹離去,嬴高眼中浮現一抹笑意,他與李斯沒有矛盾,不管是歷史上李斯如何選擇,但是目前爲止李斯稱得上一聲能臣。
始皇帝千古功業之中,也有李斯的一份,這個人是一個人傑。
對於李斯前來,嬴高多少有些猜測,對於李斯的目的也瞭如指掌,他也想要見識一下這位千古名相的手段。
“臣李斯拜見太子儲君!”李斯走進書房朝着嬴高行禮,道:“冒昧前來,還望儲君見諒。”
“李相不必多禮!”
嬴高伸手示意李斯落座,然後朝着一旁的鐵鷹,道:“鐵鷹奉茶之後,守住書房,孤與李相談點事情。”
“諾。”
點頭答應一聲,鐵鷹給李斯倒了一盅茶水,然後退出了書房,此刻書房之中只剩下了嬴高與李斯。
“李相入孤府邸,可是有何見教?”
看着滿臉笑意的嬴高,李斯也是輕笑,道:“見教不敢當,臣在咸陽宮書房之中聽到王上說的一些事情,特來向儲君求證。”
“此事關係重大,還望儲君如實相告。”
“哈哈哈.......”
看着李斯的神態,嬴高不由得莞爾一笑,隨及打趣,道:“李相心中不知已經有了猜測與決定麼?”
“對於李相這樣的人而言,不是更相信自己的眼睛與得到的消息麼?”
聞言,李斯沒有回答此事,而是臉上的笑意更爲的濃郁,朝着嬴高一字一頓,道:“儲君從出手以來,從未有過敗績,所有預料無一不準,對於儲君,臣還是極爲的相信的。”
“目下正是我大秦東出的關鍵時刻,不容有失,故而臣才冒昧登門,還望儲君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