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華麗致仕

bookmark

直接去庇護李成樑,顯然是愚蠢的行爲。這傢伙做了太多膽大包天的事情,加之不知道收斂,哪怕唐黨內部也有人對李成樑有意見。

保皇黨選他作爲突破口,其實是深思熟慮,很有見地的。

申時行經過短暫盤算,就知道用尋常手段,即便保下了李成樑,也會影響唐黨的聲望,得不償失。

他乾脆反其道而行之,等到保皇黨把聲勢造起來,把招數用老,他才發動反擊。保皇黨想用李成樑鏈接唐毅,進而推翻新政,申時行則是乾脆把新政獲利的人都捲進來。

李成樑是錯的,要糾正錯誤,就要退還土地,就要賠禮道歉,就要把吃到嘴裡的肉吐出來。

這下子可好玩了,原本沉默的人再也坐不住了。

開什麼玩笑,這些年大傢伙誰沒有從殖民擴張中獲利?

就拿遼東來說,每年向朝廷進獻十萬兩黃金。

靠着這一筆黃金,大明儲蓄銀行才能順利發行大明金元。如今大明已經初步建立起三層貨幣體系。

最底層的是銅圓,靠着呂宋的銅礦支持,中間就是銀元,主要是貿易盈餘,還有倭國的白銀,至於最頂層,是金元,基本上就是遼東黃金再撐着。

遼東關係重大,涉及到貨幣安全。十幾年前,西班牙制裁,造成大明白銀短缺,直接使得晉商土崩瓦解。

慘重的教訓,殷鑑不遠。誰也不是傻瓜,一旦動了李成樑,動了對外的殖民的國策,造成貨幣動盪,誰能承擔責任?

哪怕對李成樑有意見的人一琢磨,孰重孰輕,也是分的明白的。

很快一股強大的挺李的力量出現了,他們利用報紙輿論,徹底展開反擊。他們痛批某些朝臣一味空談,不瞭解遼東的情況,竟然將女真視作自己人,爲了蠻夷出頭,欺負自己的將軍,簡直讓人寒心,是在自廢武功,毀掉大明的萬里長城。

甚至有人說這是大明版的風波遺恨,好傢伙,直接被李成樑說成了大明版的岳飛,那害李成樑的,不就是秦檜嗎?

“豈有此理!”

許國暴跳如雷,王家屏唉聲嘆氣,呂調陽也無精打采,他們籌劃了許久,好容易發出的致命一擊。

就算動不了唐毅,也能削弱唐黨的聲勢。

哪知道前一半很順利,結果在制勝的關鍵時刻,讓人家徹底翻過來了。現在很多從變法收益的人猛然驚覺,原來一旦讓保皇黨上臺,改變國策,他們的利益就會收到嚴重衝擊。這些人彷彿從睡夢中醒來,立刻評估唐毅離開之後,可能產生的影響。

大家算來算去,越發驚恐。

他們發現保皇黨幾乎反對唐毅的所有主張,新政該何去何從?所有人都失去了方向,變得迷茫起來。

甚至越來越多的呼聲,要求唐毅繼續留任,千萬不要辭去首輔之職。

“我一定會按時辭官!”

唐毅面對着所有的知縣,認真說道:“從嘉靖年間算起,前後二十多年,宦海生涯。唐某深知戀棧不去,貪圖權位,會帶來多少嚴重的後果!隆慶變法以來,改的東西很多,而最關鍵的就是吏治。吏治改革的核心就是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官吏的培養、考覈、升遷、一直到致仕退休,都要有嚴格的規程,能者上,庸者下,保證選拔的人才能夠真正負擔責任。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做事,而有幸扛起重擔的人,也要知道進退。長時間處在高位,與底層隔絕,不懂老百姓想什麼,不知道天下情況的變化,就難免會出錯誤。從隆慶二年入閣,十幾年的光陰,該做的事情,我都已經做了,有些已經完成了,有些正在關鍵時刻,還有很多剛剛開了個頭兒。”

“隆慶新政,並非是唐某一個人的,而是集合了無數人的心血,未來的朝堂,也絕非某一個人的,而是所有官吏百姓的。你們每一個人肩上都挑着沉甸甸的擔子。有人說知縣是芝麻官,當年我也曾做過一段時間知縣,這個官職可不小,治下幾萬,十幾萬的百姓,無人不仰望,他們的福禍就係在青天大老爺的一念之間。”

“你們做官,要首先對得起治下的百姓,要對議政會議保持足夠的尊重,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議政會議來自民間,他們是民意的體現,只有引導遵循民意,把百姓的福祉裝在心頭,才能做好父母官。”

“大明朝很大,可以說是地大物博,可實際上,真正富庶的地方並不多,哪怕最繁榮的浙直兩省,也有太多貧窮的百姓。光靠着大明的土地,是無法供養這麼多百姓的。尤其是自從萬曆元年開始,大明的戶口就在快速增長,我們必須爲了百姓找到更多的土地,種植更多的糧食。”

“閉關自守是沒有出路的,必須昂首闊步走出去,在對外擴展空間的時候,難免會出現碰撞摩擦,究竟該如何選擇,考驗着當政者的智慧?我認爲應該尋求雙贏,最好的目標是大家都獲益,可是坦白講,實際的事務,和我們的理想是有衝突的。我以爲作爲一個大明的官員,一個接受百姓供養的官吏,必須爲了大明的百姓而奮鬥,這是做官的基本要求,他枉顧大明子民的利益,就應該受到懲罰。”

……

唐毅前後花了三天時間,同各省的縣令進行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

這裡面有進士出身,心學的門下,也有多年的老吏,沒有新政,他們一輩子也當不了縣令,還有很多國子監生,經過多年培訓歷練,成爲了一方百里侯。

大家經歷各異,出身也很不相同。但是唐毅對每個人都是和藹可親,同大家談論政務,往往一針見血,話不多,卻讓每一個人撥雲見日,獲益匪淺。

“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要富民,要讓百姓有生計,有錢賺兒。每一個縣都要發揮優勢,尋找產業項目,擴大貿易交流,互通有無。不能光盯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鄰近的區域要整合,要溝通,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來,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三天的會議結束了,數千個縣令卻獲益匪淺,他們和大明的傳奇面對面。唐毅的和藹,唐毅的睿智,讓他們大開眼界。

尤其是唐毅秉承一顆公心,實在是讓人動容。

以往做事艱難,主要是因爲不論做什麼,都有一些人在旁邊掣肘,拉後腿,添麻煩,當攪屎棍子。

官場規範之後,什麼都有了規矩,就能減少內鬥,把心力都用到一起。

只要大明自己不亂,就沒人能夠撼動我們!

毫不誇張地說,唐毅和所有縣令暢談,徹底掃除了新政的障礙,哪怕保皇黨再上躥下跳,也無濟於事。

整個大的趨勢已經徹底落到了唐毅的手裡,萬曆任何折騰都顯得可笑非常。

萬曆九年,按照唐毅的設想,從上到下,一場聲勢浩大的京察大計展開,不合格的官吏被撤換,年老昏庸的被淘汰。

任期和年齡,越發成爲選用官吏的重要因素,皇帝的權威被完全排除在外。

一轉眼,萬曆十年到了。

唐毅依照自己的約定,請辭首輔大學士,並且辭掉了太師銜,一品大員,變成了普通百姓。

在唐毅的安排之下,內閣完成了改選。

唐毅、曹大章、譚綸、魏學曾、呂調陽、許國六位閣老一起致仕。

申時行晉位建極殿大學士,接替首輔一職,次輔落到了陸光祖的手裡,至於保皇黨碩果僅存的一位閣老,王家屏僅僅是三輔而已。

六位閣老致仕,又重新遞補了四位閣老,使得內閣維持在七個人,這四位閣老分別是陶大臨、王錫爵、羅萬化、沈一貫!

清一色的唐黨干將,光是唐毅的學生,就佔了三個名額。

消息一出,保皇黨上下都氣瘋了,尤其是萬曆,更是怒不可遏。他本以爲趕走了唐毅,就剷除了最大的對手,天平就會向他傾斜。只要沒了唐毅這個妖孽,就再也沒人能壓制皇權了。

可是哪裡想得到,唐毅這個魂淡,在最後竟然全部辭掉官職,連榮銜都不留。

他走的乾脆,一點也不拖泥帶水。

直到此刻,人們終於相信唐毅的承諾,在臺上的時候,唐毅受到百般猜忌,有許多人懷疑他。說他獨攬大權,圖謀不軌,還說他對不起隆慶皇帝,要陰謀篡位,居心叵測……

種種指責,在唐毅辭官的一剎那,全都停止了,銷聲匿跡。唐毅用行動證明了那些都是中傷,沒有一個字是真的。

如今的大明朝,只剩下對唐毅的讚美和不捨。

人們追憶這十年的種種變化,東南的百姓能吃上肉了,中原的百姓能吃飽肚子了,而且十年間,人口增加了三千萬不止,沒有災荒,沒有大片餓死人,沒有了橫徵暴斂的小吏……多了學堂,多了醫院,多了平坦的道路,多了希望……

百姓們成羣結隊,前往相府,遠遠望一望,又滿懷激動離開了,他們捨不得打擾唐毅的安寧。

“長安宦遊,也該結束了。”

唐毅親手翻騰着種種的物件,收拾着書籍衣物,見申時行到來。

“汝默,爲師要走了,接下來的任務就要靠着你了!”唐毅拍了拍申時行的肩頭,申時行咧着嘴苦笑道:“師相,弟子人小力薄,關鍵時候,還要師相幫忙纔是!”

“嗯,天下人都會支持你的!“

第619章 最年輕的侍郎第750章 稻穀飄香第461章 比倭寇還倭寇第145章 一鳴驚人第801章 昏招第247章 問策第556章 太宰之死第19章 人爭一口氣第73章 燈會(續)第778章 收穫的時候第277章 做一次傻瓜第353章 此非人臣能論也第455章 女諸葛第399章 捅婁子第397章 海筆架第393章 燙手山芋第434章 自殺第226章 可憐人第417章 咄咄怪事第25章 破綻第127章 奸細第1012章 流落的寶貝第291章 姑爺第190章 翁婿聯手第189章 撒下魚餌第114章 暴怒的盧鏜第81章 唐毅的猜測第237章 比當才子更有前途的工作第308章 友盡第616章 嚴嵩的陽謀第443章 官小權大很難辦第641章 嚴黨倒了第30章 悽慘的朱大嬸第168章 分配第218章 倒黴的徐公子第503章 嘉靖的賞賜第628章 嚇死個人第543章 命案第105章 河邊悟道第1142章 圖謀弒君第1128章 對撞(上)第241章 拉人下水第744章 唐毅的考題第357章 趁虛而入第964章 內閣諸公第64章 無懈可擊的人第392章 此一去虎穴龍潭第901章 如何做首輔第1092章 仁慈的周王第804章 狂論第670章 上鉤了第6章 下訂單第168章 分配第593章 種惡因得惡果第616章 嚴嵩的陽謀第423章 唯一的機會第304章 帝王心第467章 一紙書信退大兵第812章 唐毅亮劍第761章 岱青臺吉第779章 海瑞來了第481章 唐胡的雙簧第237章 比當才子更有前途的工作第627章 徐階上套了第1144章 戰京城第468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1036章 志向遠大的平安第50章 小店開張第1013章 皇帝很受傷第101章 督標威武第591章 嘉靖怕了第435章 火燒到了嚴黨第886章 “罵神”隕落第777章 很受傷第661章 叛亂第1101章 量安南之物力第742章 我們要看《國富論》第478章 欽差丟了第462章 “花和尚”虛辰第628章 嚇死個人第924章 帝心難測第760章 比賽開始第995章 白銀哪去了第447章 料事如神第553章 求見徐階第138章 有組織真好第149章 找個靠山第444章 轟轟烈烈找祥瑞第245章 文徵明第668章 肉鬆和野戰軍第868章 自我放逐的馬家軍第698章 活死人第865章 火從天降第496章 裁軍第360章 順我者生逆我者死第728章 嘉靖的考題(下)第196章 重大突破第858章 大明的噩夢第677章 彈劾第994章 釣魚的智慧
第619章 最年輕的侍郎第750章 稻穀飄香第461章 比倭寇還倭寇第145章 一鳴驚人第801章 昏招第247章 問策第556章 太宰之死第19章 人爭一口氣第73章 燈會(續)第778章 收穫的時候第277章 做一次傻瓜第353章 此非人臣能論也第455章 女諸葛第399章 捅婁子第397章 海筆架第393章 燙手山芋第434章 自殺第226章 可憐人第417章 咄咄怪事第25章 破綻第127章 奸細第1012章 流落的寶貝第291章 姑爺第190章 翁婿聯手第189章 撒下魚餌第114章 暴怒的盧鏜第81章 唐毅的猜測第237章 比當才子更有前途的工作第308章 友盡第616章 嚴嵩的陽謀第443章 官小權大很難辦第641章 嚴黨倒了第30章 悽慘的朱大嬸第168章 分配第218章 倒黴的徐公子第503章 嘉靖的賞賜第628章 嚇死個人第543章 命案第105章 河邊悟道第1142章 圖謀弒君第1128章 對撞(上)第241章 拉人下水第744章 唐毅的考題第357章 趁虛而入第964章 內閣諸公第64章 無懈可擊的人第392章 此一去虎穴龍潭第901章 如何做首輔第1092章 仁慈的周王第804章 狂論第670章 上鉤了第6章 下訂單第168章 分配第593章 種惡因得惡果第616章 嚴嵩的陽謀第423章 唯一的機會第304章 帝王心第467章 一紙書信退大兵第812章 唐毅亮劍第761章 岱青臺吉第779章 海瑞來了第481章 唐胡的雙簧第237章 比當才子更有前途的工作第627章 徐階上套了第1144章 戰京城第468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1036章 志向遠大的平安第50章 小店開張第1013章 皇帝很受傷第101章 督標威武第591章 嘉靖怕了第435章 火燒到了嚴黨第886章 “罵神”隕落第777章 很受傷第661章 叛亂第1101章 量安南之物力第742章 我們要看《國富論》第478章 欽差丟了第462章 “花和尚”虛辰第628章 嚇死個人第924章 帝心難測第760章 比賽開始第995章 白銀哪去了第447章 料事如神第553章 求見徐階第138章 有組織真好第149章 找個靠山第444章 轟轟烈烈找祥瑞第245章 文徵明第668章 肉鬆和野戰軍第868章 自我放逐的馬家軍第698章 活死人第865章 火從天降第496章 裁軍第360章 順我者生逆我者死第728章 嘉靖的考題(下)第196章 重大突破第858章 大明的噩夢第677章 彈劾第994章 釣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