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章 不可能的事

文奎估計得沒有錯,楊焱生倉皇出逃後,立即糾集了手下的幾名得力干將,表示要造文奎的反。這個想法得到了干將們的一致擁護。

這些過慣了逍遙自在日子的門派子弟,原本就沒有什麼信仰。他們信奉的無非就是吃喝玩樂,哪有什麼爲平民百姓着想的意思?

第二天上午,呂十三坐在家裡,右眼皮“噗噗”直跳。“左跳災,右跳福”。難道有好事來了?

正在呂十三滿心狐疑的時候,他的手下通報,青龍幫幫主楊焱生求見!

對於楊焱生這個名字,呂十三並不陌生。關於他投靠文奎的消息,早就傳得沸沸揚揚。

這個時候,楊焱生竟然以青龍幫幫主的身份,主動找上門來,意欲何爲?

呂十三聽完楊焱生的敘述,直接驚呆!

文奎竟然帶着兩名干將,悄悄來到平江?這不是找死是什麼?如果趁機把文奎抓獲,甚至直接幹掉,來自信州的威脅將會徹底消失。

若不是楊焱生親自來報,呂十三肯定不敢相信。這個文奎,膽子也太大了一點吧?文奎,你是不是根本沒把我們的老大當回事?

呂十三實在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只見他一手抄在胸脯,右一手託着下巴,作沉思狀想了很久,還是有些不放心地問道:“楊幫主,你所說當真?”

“千真萬確。若有半句假話,天打五雷轟!呂將軍,這可是你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呀。平時你們就算打着燈籠也不一定能找到這麼好的機會呀。”

“你讓我想想,我想想——”

……

一個時辰後,張士誠在自己的官祗接見了楊焱生。

聽楊焱生如此這般地介紹,張士誠心動了!這老江湖說得沒錯,機不可失,失不在來。想當初,項羽要是聽了範曾的話,直接幹掉劉邦,他也不會自刎於烏江了。更沒有後來長達四百多年的劉氏江山。

“大王,我是誠心的!之所以要反文奎,就是因爲他太不近人情。像我這樣的人,在哪個隊伍裡沒個三妻四妾?我一個人在外孤獨寂寞,找個相好的又有什麼錯?他竟然想直接要了我的命。你說我爲他賣命,還不是想圖個榮華富貴?他什麼也不給!簡直不是人!”

張士誠眯着小眼睛,仔細瞅了一下楊焱生。從他的臉部表情,他可以判斷,楊焱生沒有撒謊。

“呂將軍,我給你五百精兵,立即包圍三江商行,抄了杜新京的老底。”

“是!”

沒過多久,從呂十三這裡傳來消息,三江商行已是人去樓空,凡是能帶走的寶鈔和銀子都帶走了,只有滿滿一倉庫的貨物還在,看來這是杜新京準備放棄的東西。

此時,在距離三江商行一里地的一座塔樓上,文奎用望遠鏡觀察着三江商行的情況。果然不出所料,張士誠的士兵包圍了三江商行,然後便看見一車一車的貨物被拉走。

文奎把望遠鏡遞給血鷹和李敢,兩個來自江湖的大鱷也是震驚了!文奎真是料事如神,只需要掐指一算,就知道楊焱生下一步想幹什麼。

楊焱生果然冒着被砍頭的風險,直接投靠了張士誠。而且張士誠還接受了他的投誠。

血鷹問:“文帥,下一步我們怎麼辦?”

文奎反問道:“膽敢背叛我的人,你們就怎麼辦?”

“殺無敕!”

血鷹和李敢異口同聲地說道。

“江映紅安排好了嗎?”

“報告文帥,我們準備把她送回家,她不同意。”

“哦?”文奎深感意外地驚歎道:“她爲什麼不想回家?”

血鷹反問道:“她那個不靠譜的老公,爲了十兩銀子,連老婆都要賣。回去又有什麼意義?”

文奎點點頭,對於這件事他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個世界苦命的女人很多,同情也同情不過來呀。

過了好一會,他才說道:“如果她願意參加起義軍,也可以讓她嘗試着去學點醫術,萬一打大仗,醫務人員還是挺缺的。”

“好吧,我去問問她。”

……

Www✿тTk дn✿¢ Ο

天黑的時候,楊焱生回到自己的住處。之所以敢大張旗鼓地回家,他判斷文奎一幫人早已逃之夭夭。況且他的青龍幫弟兄還有好幾百人。這些人都在他的住處附近。萬一動起手來,他不會吃虧。

更重要的一點是,楊焱生的手下,一個個都攜帶了槍支彈藥和手雷等。如果他們和文奎的人交火,甚至還佔着絕對優勢。

只是楊焱生的手下,一旦子彈打完,就找不到地方補充,而文奎的人,似乎有着永遠也用不完的彈藥。每次打完大仗,文奎都會爲他們補充彈藥。這世界並沒有人知道他的武器背彈藥是從哪裡來的。

這天晚上,楊焱生在自己的住處安排了二十名弟子,上半夜十人,下半夜十人,分兩班輪流值守。那些負責值守的徒弟們一個個也很死心踏地。他們知道幫主得罪的人是誰,所以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背叛文奎的後果只有一個:死!

第一夜,風平浪靜;

第二夜,平安無事:

第三夜,天下太平!

……

幾天下來,楊焱生漸漸放鬆了警惕。文奎一定帶着他的人回信州了。既然已要投靠了張士誠,他們也只有接受張士誠的指揮。

張士誠從楊焱生這裡收繳了幾支槍,反反覆覆研究,覺得這種槍目前還沒有人可以造出來。不要說其他的,單是槍管要打磨出來都不太可能。這些槍全都小巧玲瓏,堅固耐用。至少按照目前的工藝水平,沒辦法生產出這麼好的槍管。還有那些子彈,也很難生產出來。

爲此,張士誠把楊焱生叫到府中,問他文奎這些槍支彈藥是哪裡來的,楊焱生也回答不了。反正用沒了就可以補充,平時也不見文奎組織生產。更奇怪的是,這些槍支彈藥都是從文奎家裡搬出來的!

對於楊焱生的話,張士誠肯定是不收相信。寧願相信這世界有鬼,也不願相信楊焱生的嘴!

沒有人生產,也沒有貨運進去,文奎還能整車整車地往外運送軍火。這怎麼可能?

第一九四章 修寺廟第二四九章 有點不適應第一七八章 教訓第一八一章 永不言棄第三四五章 陰謀第三二五章 發展水軍第二五八章 伏擊戰第四二七章 重大變故第二三七章 凌遲第十八章 變臉王第三一二章 不準屠城第二七六章 救人第一九三章 爆炸第二三六章 設下陷阱第六十六章 殺虎第二六四章 攻心爲上第三十一章 我要施粥第一七七章 活捉第一九八章 打探情報第一三四章 其其格來了第三一二章 不準屠城第四三一章 一廂情願第二九六章 吳家大院第二八六章 士別三日第二八六章 士別三日第三一二章 不準屠城第十二章 三八式步槍第二一二章 仁慈不是錯第三二三章 陰溝裡翻船第二一九章 那日鬆第八十三章 金三爺第三七八章 憨厚的老鄉第三四八章 替朋友出頭第四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二八五章 改造人第二四七章 魚水之情第二四四章 原本是兄弟第二九六章 吳家大院第一八八章 好主意第277章 兵痞子第三二八章 攻心爲上第一三七章 蛇毒第三五四章 出擊第三一二章 不準屠城第二三一章 碰上牛人第一四八章 特殊的銀票第二十九章 窮山惡水養刁民第九十三章 做人的哲學第九十章 難題來了第三二六章 買不如搶第三七八章 憨厚的老鄉第一0一章 我要擴張第三0四章 痛打不孝子第四0一章 火器營第三七八章 憨厚的老鄉第一八一章 永不言棄第一五二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五十四章 汽油第三七九章 幻陣第二三八章 處決第一四七章 牆頭草第一四二章 問計第七十三章 終極目標第二二四章 刺殺第六章 隱形判官第三七一章 男人的使命第二三一章 碰上牛人第四0八章 特殊的告別第二百八十三章 結拜兄弟第四00章 應天府第二四六章 出事了第八十五章 聰明的小桃紅第一五七章 秘密通道第二八一章 撕破臉皮第三二三章 陰溝裡翻船第二八九章 通病第一九三章 爆炸第三五六章 做人的哲理第三八九章 奇怪的人第一五三章 戰事起第二三三章 損友第三四三章 消失第九章 送鬼下地獄第二二六章 賊來了第一七四章 火箭彈第一六九章 慶豐糧庫第二九二章 先鋒被滅第八十五章 聰明的小桃紅第二六四章 攻心爲上第三二九章 偷襲第三九二章 摟草打兔子第九十七章 鹽引第三0六章 批鬥大會第一四八章 特殊的銀票第四一九章 便宜岳父第一一八章 很矛盾的決策第八十三章 金三爺第一九二章 慧緣師父第一七九章 家大業大第四一四章 爲官之道
第一九四章 修寺廟第二四九章 有點不適應第一七八章 教訓第一八一章 永不言棄第三四五章 陰謀第三二五章 發展水軍第二五八章 伏擊戰第四二七章 重大變故第二三七章 凌遲第十八章 變臉王第三一二章 不準屠城第二七六章 救人第一九三章 爆炸第二三六章 設下陷阱第六十六章 殺虎第二六四章 攻心爲上第三十一章 我要施粥第一七七章 活捉第一九八章 打探情報第一三四章 其其格來了第三一二章 不準屠城第四三一章 一廂情願第二九六章 吳家大院第二八六章 士別三日第二八六章 士別三日第三一二章 不準屠城第十二章 三八式步槍第二一二章 仁慈不是錯第三二三章 陰溝裡翻船第二一九章 那日鬆第八十三章 金三爺第三七八章 憨厚的老鄉第三四八章 替朋友出頭第四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二八五章 改造人第二四七章 魚水之情第二四四章 原本是兄弟第二九六章 吳家大院第一八八章 好主意第277章 兵痞子第三二八章 攻心爲上第一三七章 蛇毒第三五四章 出擊第三一二章 不準屠城第二三一章 碰上牛人第一四八章 特殊的銀票第二十九章 窮山惡水養刁民第九十三章 做人的哲學第九十章 難題來了第三二六章 買不如搶第三七八章 憨厚的老鄉第一0一章 我要擴張第三0四章 痛打不孝子第四0一章 火器營第三七八章 憨厚的老鄉第一八一章 永不言棄第一五二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五十四章 汽油第三七九章 幻陣第二三八章 處決第一四七章 牆頭草第一四二章 問計第七十三章 終極目標第二二四章 刺殺第六章 隱形判官第三七一章 男人的使命第二三一章 碰上牛人第四0八章 特殊的告別第二百八十三章 結拜兄弟第四00章 應天府第二四六章 出事了第八十五章 聰明的小桃紅第一五七章 秘密通道第二八一章 撕破臉皮第三二三章 陰溝裡翻船第二八九章 通病第一九三章 爆炸第三五六章 做人的哲理第三八九章 奇怪的人第一五三章 戰事起第二三三章 損友第三四三章 消失第九章 送鬼下地獄第二二六章 賊來了第一七四章 火箭彈第一六九章 慶豐糧庫第二九二章 先鋒被滅第八十五章 聰明的小桃紅第二六四章 攻心爲上第三二九章 偷襲第三九二章 摟草打兔子第九十七章 鹽引第三0六章 批鬥大會第一四八章 特殊的銀票第四一九章 便宜岳父第一一八章 很矛盾的決策第八十三章 金三爺第一九二章 慧緣師父第一七九章 家大業大第四一四章 爲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