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第190,191章 子錢的推行

第187章 第190,191章 子錢的推行

眼見衆人對發放子錢一事仍是疑慮重重,莫衷一是。

李然的神色也不由發生了轉變,忽的是變得略有些凝重了起來。

“諸位可知,家國大義,可是要遠大於你我傢俬之利的!”

此言一出,族議會場內的族老們先是一怔,繼而又是一陣集體的爆發。

“什麼話!你李子明才吃多少年飯,今日便膽敢教訓起我等這些老者來了?!”

“哼!老夫我活了幾十載,難道還不識得什麼叫‘家國大義’?!”

這些族老,要說起來可也都是祭氏族內有頭有臉的人物。而他們在商道上的本事,也都算得是數一數二的。

要不是當年這些族老們的勠力同心,祭氏也不可能只在短短數十年間就發展壯大成爲如今的規模,更不可能坐上全天下商賈集團的第一把交椅。

可也正是因爲他們都覺得自己的功績甚大,所以便都是有些倚老賣老的。

李然今年也不過就二十出頭,出生的牛犢便敢用這樣的語氣和口吻跟他們說話?這是不是也太過於“以下犯上”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哼!老夫當年爲國家分憂解難之時,你李子明可還在泥地裡打滾呢!”

“毋庸多言!外姓之人終究是當不得這個家的!此事風險實在太大!若是不成,我祭氏豈不是要直接血本無歸?到時候,難道你是要我們這些老骨頭,全都上街乞討去嗎?!”

“是啊!真可謂是‘非我族類,必有異心’啊,此言誠不欺我也!”

話題一經轉動變,最終竟又落在了李然並非祭氏族人這件事上。

他們認定了李然始終不是祭氏,所以,這法子鐵定是要坑害祭氏的。

一時間,這個看似“不爭”的事實,頓是又引起了在場一衆族老們的集體響應。這些人見狀,並是紛紛出言駁斥李然方纔所提議的內容來。

“然雖非祭氏,可然所爲所作之事,又有哪一件不是爲祭氏謀利的?又哪一件不是爲鄭國謀利?!”

“上至虢地之會,下至薰隧盟會,然所爲之事皆憑自天理良心,其心日月可鑑!”

李然顯然也是有點生氣了,這幫老東西事到如今了,盡還是一羣戴着有色眼鏡看旁人的主。

非但如此,竟還非要冠冕堂皇的給自己粉飾,着實是噁心之至!

而想他李然,自來到鄭邑,入贅祭氏後,一切所爲之事,皆可謂是問心無愧的!

而當祭先看得李然面頰上的神色是略顯激動,知其畢竟還是年輕氣盛,情緒已是有些上頭了。於是,急忙出面打了個圓場。

“都安靜些可好?!如此吵鬧,成何體統?!”

聞得祭先一通呵斥,會場頓時是安靜了下來。

而這,就是所謂家主的威信!

緊接着,只聽祭先繼續是力挺李然道:

“子明所爲之事,大家其實心中都是有目共睹的。若說子明他是懷有二心的?老夫便是第一個不信!”

“此次子明所謂之‘子錢’,雖是令人一時難以理解,但明顯也是着眼於家國大計的!想當年我們的先祖祭仲,輔佐我鄭國五任國君,亦是爲國爲民,夙夜操勞!”

“而今,我等既身爲其子嗣,又豈能只光顧着自己的得失,而不顧家國大義呢?”

祭仲,春期第一權臣,也是祭氏門楣最爲光輝的代表。

當祭先道出他的名字,再道出他的一生之所爲,在場諸位族老一時間也都盡皆是默然不語了。

“子明且放寬心,老夫支持你!”

“但此法終究還是頗有些風險,子明可先調用你手上的財力,屆時老夫再出資一半,權且先試上一試!”

祭先選擇了一個十分穩妥的辦法,並沒有讓所有的祭氏族人都參與。

畢竟這件事在尚未看到成效之前,祭氏也不能當真是傾盡全力。

“宗主!”

“宗主不……”

“閉嘴!”

還有些族老意欲繼續反對,卻是被祭先給當場喝退。

李然深知祭先的謹慎,聞聲當即躬身謝道:

“諾,小婿拜謝岳父大人”

……

於是,子錢之法在得了祭先首肯之後,便開始緊羅密佈的籌備起來了。

其實,要搞這個子錢之法,說到底也是沒什麼難的。因爲子產在朝堂之上也已是放開了政策限制,所以,只要是有人肯入局一試,待得有人是嚐到了甜頭後,那麼其他人也自然而然的,都一起跟着一起入局。

當然,由於一切都還尚處於摸索階段,因此具體的操作,仍是需要由李然親自負責的。

由國家提供青苗,李然提供子錢,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政改革,便在鄭國拉開了序幕。

祭氏別院內,李然與祭樂正在覈算各地子錢所需的具體數目,孫武則是從外面進來,臉上帶着一絲喜悅。

“先生,有眉目了。”

之前李然一直在讓孫武調查豎牛在祭氏內,以及鄭邑內的同黨。

因爲豎牛逃奔魯國,這些同黨一直隱藏在地下,孫武始終調查不出個所以然。

然而,此次隨着子錢一事一經推出後,孫武總算是有了一些新的線索。

“這是近段時間調查出來的名單。”

“都是潛藏在我祭氏的內部之人!”

孫武當着祭樂的面徑直是拿出了名單,也就意味着這件事李然根本沒打算是瞞着祭樂。

而李然也十分爽快的將名單遞給了祭樂,並讓她先行過目。

可誰知祭樂看完名單,臉色頓時不太好看。

“怎麼會有這麼多人?”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孫武送來的名單上足有二十多人!

而且,這些人可都是在祭氏內部掌握着一方實業的!

“可都查明瞭?”

她有些不敢相信。

“都已查明,他們而今與魯國豎牛之間仍舊有着暗中的聯繫。更有甚者,於前些日子裡,這裡面有幾個纔派人去到魯國與豎牛有過會面,叔孫大夫那邊也已是傳來了消息。”

說着說着,孫武又將叔孫豹傳來的簡牘卷宗是一併遞給了李然。

李然打開看了一番,也隨手遞給了祭樂。

祭樂看完,頓時沒好氣的將書簡一把合上,並甚是憤慨的在那言道:

“孟兄所爲之事,這些人可也都是有目共睹的,他們豈能再與他沆瀣一氣?!”

“當真是氣煞了人啊!”

祭樂雙手叉腰,肚子裡的氣頓時不打一處來,秀臉之上滿是不忿。

誰知,李然對此卻表現得十分的平淡。

“這也難怪,畢竟豎牛在祭氏內部已是經營多年,樹大根深。其人雖是被驅逐去了魯國,可畢竟底蘊仍在。”

“有這許多人暗中與他勾連,這其實也並不奇怪。”

“長卿啊,這幾個人,你可都得盯緊些。”

李然在名單上圈出幾個名字,然後將名單再度交給了孫武。

“先生的意思是……”

“這幾個人,似乎與齊國的幾位上卿亦是私交甚篤啊……”

李然這一句話,便讓孫武立刻明白了過來。

豎牛當初在鄭邑作亂時,就曾與齊國之人是暗中勾結,現下這些祭氏族老又與齊國的上卿私交甚篤,這其中難道就沒什麼貓膩?

而且此刻正值祭氏重新制定戰略和規劃商貿大戰的重要時刻,一旦這些人是從中作梗,那祭氏有關中斷其貿易往來的計劃,豈不是等於要搬石砸了自己的腳?

李然自是不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所以名單上圈起來的這幾個人,必須是嚴加看管!

畢竟,攘外必先安內。

——

第191章受阻的原因

李然之所以要先忙着處理祭氏內部與豎牛勾結之事,自然也是爲了能夠讓子錢更爲順遂的推行下去。

可是,在經歷了大半個月的試運行後,子錢發放的效果卻是出乎意料的差勁。

這卻讓李然着實感到有些詫異。

於是,擇了一日,李然領着祭樂與褚蕩一起,是親自前往田野鄉間查看一番。

他在鄭邑雖也能得到各城邑鄉野的信息,可他還是想親自看一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按理說,庶民有了子錢提供的保障,他們沒道理拒絕新政纔是。

來到鄭邑城外的一處鄉野,李然與祭樂攜手乃並肩而行,而褚蕩就跟在他的身後。

舉目望去,乃是一大片耕田映入眼簾,此時正有不少鄉民在其中耕種。

路上來往的鄉民也是不少,李然便攔下其中一人,並是躬身作揖問道:

“敢問老伯,此間田地乃屬何人啊?”

他知道,能夠有如此多人在裡面耕種的,自是那些“大地主”家的。

老伯應聲,便是說了一個鄭邑城中大夫的名諱。

李然看着耕田內的農夫們,又不禁是詫異問道:

“老伯啊,聽聞最近官家新頒了政策,若老伯肯去自行開墾荒田,那便算是您自己的田地啦!屆時按畝取稅,而且還發放了子錢,可供購買一應農具之用度。”

“老伯爲何不自己去墾荒種田呢?”

隨性的祭樂也是十分好奇,從旁亦是瞪着個大眼睛看着那位老伯。

老伯聽得李然如此一問,又上下打量了一番李然,這才放下手中的鋤鎬。

“想必這位大人是城裡來的吧?”

老伯話還沒說完,便是給李然還了一個稽首大禮。

李然急忙將其扶了起來。

這時,田野間的鄉民也看到了這邊的動靜,亦是紛紛放下手中活兒圍了過來。

“晚輩李然,不過鄭國一介行人。”

“只是,此次子錢的發放乃是由晚輩負責,最近晚輩在城中發放子錢,卻不見鄉民前來領取,不由好奇,特來探訪。”

“還請老伯釋惑。”

李然恭敬謙虛的態度,頓時贏得了鄉民的好感。

那老伯頓時直言不諱道:

“大人吶,並非是我等野人直言,不過,那子錢不正是那些大戶人家用來欺我們這些野人沒見識的嘛?”

“我們去借了他們的錢,去買農具開墾荒地種田,到時候卻非但又要用我們種出來的糧食來上繳賦稅,還要拿來還他們的錢。”

“同樣是爲肉食者所勞,這與那些卿大夫們又有什麼區別呢?”

“更何況,此間田畝之主還終究是還要念及我等之身價性命的。我們若是去墾了私田,那日後自己若真落了難,官家又哪裡會管我們的死活呢?”

很顯然,他們給大夫充當佃戶,也只是爲了混口飯吃。而先入爲主的臆斷,又讓庶民們都是患上了嚴重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是的,當一個人受到的壓迫過於深重的時候,所謂的“迫害”反而會成爲一種“恩典”。

而且,要他們領取子錢,開墾荒地。說到底,在他們所有人看來,不也是變相的一種榨取手段罷了?本質上好似還當真是沒什麼區別的。

“老伯這話卻是何意?晚輩當真是沒聽懂。”

“老伯,你們若是開墾荒田以耕種,這些田地便是你們自己的,往後無論收成多少,都是你們自己的了。而所需上繳的賦稅,以及所需歸還的子錢,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罷了,又何至於與現如今是沒有區別?”

李然的眉宇間盡是詫異和不解。

這時,幾個中年漢子從田野間走了過來,徑直來到李然身前一丈外停住,而後朝着李然行過大禮。

“見過大人!”

“見過大人!”

這幾個中年漢子年富力強,中氣十足,說話的聲音自是很大。

李然將他們扶起來後,當即問道:

“你們又是爲何不願執行子產大夫的新政呢?”

只聽其中一個皮膚黝黑的漢子道:

“大人,那子錢分明就是城中大戶誆騙咱們的玩意兒,大人良善,當然不知他們的那些個心思。”

“大人您看,若是我們現在去借了那些大戶人家的錢,去買了他們的農具,並開墾荒田,那我們就只能守着開墾出來的田地所種出來的糧食過活了。”

“現下那子錢借貸看上去還行,可是萬一到了該還他們錢的時候,他們非得說得一二三四五,我們又哪敢與他們爭辯啊?到時候,還不是他們說是多少,我們就要還多少?”

“如此一來,我們屆時一年豈不等於白乾?既然這樣,那我們自是願意還是繼續給大夫們當工得了。”

這位漢子說話的水平不高,但是條理還是很清晰的。

總的來說,他們認定子錢就是祭氏這些豪門在那準備薅他們羊毛的玩意兒。

同樣的,只爲了眼前的利益,便被慫恿着去當新政的“炮灰”,那他們自然是更不願意的。

若當真去開墾荒田,歉了收成。借了子錢又還不上,到那時又該如何是好?還能有誰能給他們留一條活路?

所以,他們當然不去借子錢,也不會去執行新政。

其他的鄉民們聽到這位漢子所言,也皆是不住的在一旁點頭稱是。

“肉食者鄙,根本就不在乎咱們的死活,所以這些東西壓根就都是騙人的!”

“是啊,到頭來還不是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

“這位大人,您人倒亦是不錯的。可就別再幫着他們了,這些人可都沒一個好東西啊!”

縱是李然聽罷,也是不由得於額頭上捏了把汗。他是萬萬沒有想到,鄭國祭氏居然會在庶民的眼中竟會是這樣的形象。

他不禁亦是暗自慶幸,虧得是沒把自己是祭氏家宰的身份在此處說破。

此時,只見又來了幾名婦孺,身邊是牽着幾個剛剛學會走路的稚子,竟也在一旁圍觀。

李然看着她們,看着她們手中的稚子,一時也不禁是有些慚愧。

是的,官家的確是不會理會這些下層庶民死活的。這些庶民之於官家而言,也不過就是一串數字,一臺出產糧食的機器。

即便是李然,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一個事實。

所以,也就無怪乎這些庶民,會對官家抱有如此的敵意,卻反而對他們的主人家“感恩戴德”了。

正所謂“民無信不立”。

雖然這一句話是幾十年後孔子所說的。然而,如今李然所面臨的困境,也大體如此。

可這又能怪誰呢?

怪上面的人?

他們受歷史侷限,看不到更長遠的未來。

那怪下面的人?

他們受盡了權貴們的盤剝,無論是野人亦或是奴僕,又亦或是從奴僕到國民,無論是何種身份的變遷,又何嘗不是一部血與淚的交響曲呢?

所以,要想這個國家真正的獲得長治久安,光靠上面或是下面,都是不成的!

“明白了。”

“原來竟是這樣。”

不枉費李然這一頓打聽,他對眼前的事實終於是有了一個更爲清晰而完整的認知。

下面的庶民並不相信上面的“肉食者”所制定的新政,兩相隔閡,新政能推行得下去那才叫怪了。

“既然如此,還請諸位明日清早,到得鄭邑城門一聚!”

問題既然清楚了,那終歸是要解決的。

而他李然此番之所以要深入鄉野探聽民意,也正是爲了能夠解決其癥結之所在。

在回去的路上,祭樂又翹着小腦袋與身旁的李然問道:

“那麼,夫君這是打算怎麼做呢?”

李然卻只是淺淺一笑,回答道:

“樂兒莫急,待明日你便知道了。”

第594章 孔丘與高張第336章 第388 389章 朔月夜奔第611章 國 高二氏第439章 孔丘遊說齊侯第289章 慶封終於落幕第54章 代子產問話第430章 覲見晉侯第372章 範鞅來訪第355章 范蠡不辱使命第324章 楚王的自省第762章 最後一日第523章 第622 623章 李然的一些反思第512章 揭秘!範鞅的臨終之言第260章 楚王來到乾溪第319章 君臣之道似男女第100章 愛挑事的公孫黑第701章 董安於配享太廟第134章 晉侯的心事第158章 愛吃瓜的大夫們第347章 觀從潛逃第669章 吃虧是福第348章 第407 408章 四國大火的真相第138章 聽人勸,吃飽飯第41章 子服椒的遊說第584章 成邑終究不太平第155章 想學齊桓公?我教你啊第700章 替罪之人第158章 愛吃瓜的大夫們第466章 受蠱惑的鄭國百姓第88章 媵妾不可娶第148章 回家第309章 伍舉也來勸諫了第532章 流言潰一城第274章 暗行衆的運行方式第414章 第486 487章 至聖先師的往昔小事第365章 伯有殺人案的調查第350章 第411 412章 以法治民,何如?第160章 叔孫豹被困第599章 呂齊的命運第468章 子貢的財商第569章 公爲的決心第56章 這個豎牛不對勁第612章 第739 740章 李然親勸公斂陽第652章 李然的復仇大計第682章 單旗矯詔第389章 鞏簡的心聲第666章 邯鄲入局第61章 子產來訪第587章 孟孫何忌的小心思第298章 被迫獻策第73章 這些殺手太執着第557章 子路遭軟禁第203章 第216 217章 楚材晉用?鄭材楚用!第719章 荀躒之死第158章 愛吃瓜的大夫們第318章 再見章華臺第367章 豐段兇案的告破第533章 郈邑政變第625章 想借種?離了個大譜!第74章 餓殍遍野第35章 各懷鬼胎的諸侯國第549章 第664 665章 隳三都!好戲開始了第452章 第538 539章 年輕的子貢第498章 李然好威風第222章 甕城大戰第124章 諜者觀從第685章 曙光初現第660章 晉侯的一句話第441章 會師鄆邑第643章 讓趙鞅來找我吧!第316章 堵陽關遇截第435章 陽虎圍鄆邑第407章 第474 475章 佞言者諂而幹忠第686章 範吉射的潰敗第53章 祭氏之邀第650章 舊的傳統與新的道路第171章 罕虎問政第744章 奔越第13章 樂安孫氏的猛人第525章 第626 627章 舞武同源第237章 第269 270章 什麼叫國際巨星啊?第359章 無頭的冤魂第485章 求證第486章 祭樂真的寄了?第528章 第632 633章 侯犯據郈邑以叛第220章 吳國的游擊戰第215章 三不朽第328章 伍舉老矣,尚能翻車第328章 伍舉老矣,尚能翻車第351章 第413 414章 鄧析的是非之辯第325章 要作燭之武第694章 巧施離間計第566章 反裝忠!公山不狃的大義第166章 還得是趙武第656章 爲取邯鄲設三計第691章 樑嬰父忘恩負義第86章 別甩鍋,自己背好第346章 伍家的命運第296章 祭樂有身孕了第343章 各懷鬼胎的叛黨
第594章 孔丘與高張第336章 第388 389章 朔月夜奔第611章 國 高二氏第439章 孔丘遊說齊侯第289章 慶封終於落幕第54章 代子產問話第430章 覲見晉侯第372章 範鞅來訪第355章 范蠡不辱使命第324章 楚王的自省第762章 最後一日第523章 第622 623章 李然的一些反思第512章 揭秘!範鞅的臨終之言第260章 楚王來到乾溪第319章 君臣之道似男女第100章 愛挑事的公孫黑第701章 董安於配享太廟第134章 晉侯的心事第158章 愛吃瓜的大夫們第347章 觀從潛逃第669章 吃虧是福第348章 第407 408章 四國大火的真相第138章 聽人勸,吃飽飯第41章 子服椒的遊說第584章 成邑終究不太平第155章 想學齊桓公?我教你啊第700章 替罪之人第158章 愛吃瓜的大夫們第466章 受蠱惑的鄭國百姓第88章 媵妾不可娶第148章 回家第309章 伍舉也來勸諫了第532章 流言潰一城第274章 暗行衆的運行方式第414章 第486 487章 至聖先師的往昔小事第365章 伯有殺人案的調查第350章 第411 412章 以法治民,何如?第160章 叔孫豹被困第599章 呂齊的命運第468章 子貢的財商第569章 公爲的決心第56章 這個豎牛不對勁第612章 第739 740章 李然親勸公斂陽第652章 李然的復仇大計第682章 單旗矯詔第389章 鞏簡的心聲第666章 邯鄲入局第61章 子產來訪第587章 孟孫何忌的小心思第298章 被迫獻策第73章 這些殺手太執着第557章 子路遭軟禁第203章 第216 217章 楚材晉用?鄭材楚用!第719章 荀躒之死第158章 愛吃瓜的大夫們第318章 再見章華臺第367章 豐段兇案的告破第533章 郈邑政變第625章 想借種?離了個大譜!第74章 餓殍遍野第35章 各懷鬼胎的諸侯國第549章 第664 665章 隳三都!好戲開始了第452章 第538 539章 年輕的子貢第498章 李然好威風第222章 甕城大戰第124章 諜者觀從第685章 曙光初現第660章 晉侯的一句話第441章 會師鄆邑第643章 讓趙鞅來找我吧!第316章 堵陽關遇截第435章 陽虎圍鄆邑第407章 第474 475章 佞言者諂而幹忠第686章 範吉射的潰敗第53章 祭氏之邀第650章 舊的傳統與新的道路第171章 罕虎問政第744章 奔越第13章 樂安孫氏的猛人第525章 第626 627章 舞武同源第237章 第269 270章 什麼叫國際巨星啊?第359章 無頭的冤魂第485章 求證第486章 祭樂真的寄了?第528章 第632 633章 侯犯據郈邑以叛第220章 吳國的游擊戰第215章 三不朽第328章 伍舉老矣,尚能翻車第328章 伍舉老矣,尚能翻車第351章 第413 414章 鄧析的是非之辯第325章 要作燭之武第694章 巧施離間計第566章 反裝忠!公山不狃的大義第166章 還得是趙武第656章 爲取邯鄲設三計第691章 樑嬰父忘恩負義第86章 別甩鍋,自己背好第346章 伍家的命運第296章 祭樂有身孕了第343章 各懷鬼胎的叛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