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遊騎

“哧哧哧”一朵朵血花飛濺在太史慈白色的披風之上,他那一身由劉奇賞賜的甲冑上,也多處不少血水。

他身上沒有任何傷勢,一槍將一名軍侯胸膛刺穿,雙手在馬上舉起他的屍體朝着身側一砸,挺槍刺來的一排軍士帶着驚恐之色,被屍體砸倒。

“司馬懿,哪裡走。”太史慈氣勢一往無前,身後數十騎親衛,跟他殺出步卒軍陣,來到曠野之上只剩下十三騎,他仍追着逃竄的司馬懿帥旗而去。

“太史將軍之勇,吾等不及多矣。”潘璋此刻左臂已經用紗布包裹好,他立於馬上,看着太史慈那十餘騎再次追上幾百步外的司馬懿軍陣,不斷衝殺的身影,眼中滿是羨慕之色。

中軍之中,徐庶停下廝殺的馬步,“傳令張承,命他率麾下驍騎營追擊,這汝南境內小河不少,但河水並不深,騎軍可分散追擊。”

“喏。”

不多時,張飛那數千新卒便被擊潰,張承在亂軍之中接到戰報。

“衆軍侯,各率一部騎卒散開,用遊騎戰術。”

“喏。”

遊騎,偵察、巡邏、突擊之用矣。

此刻,數千精騎分散爲數十隊,朝着四面八方散開,分頭追擊潰散的司馬懿軍各營兵馬。

“徐盛、朱治,汝二人各領一軍,攻佔平輿以北諸縣。”

“喏。”

“潘璋,還能戰否?”徐庶關憂地看了一眼左肩纏着紗布的潘璋。

“末將尚能殺他三百回合。”

“甚好。”徐庶微微頷首,左肩受傷會影響潘璋的勇武,但他如今還有膽氣,便是極好的。

“汝取項縣。”

“末將領命。”

“呂岱何在?”

呂岱提劍行至近前,“軍師。”

“汝取陽安。”

“喏。”

“軍師,汝以爲,司馬懿將退兵何處?”

“伯常以爲,他退往何處?”

“卑下以爲,他當去上蔡。”

徐庶微微頷首,“那邊兵圍上蔡,司馬懿不出戰,吾軍亦無須攻城,只需命潘璋、徐盛等將攻打陳國即可。”

“軍師高瞻遠矚。”

“伯常,儘快將打掃戰場,此戰,吾軍並未大勝。”

“喏。”

深夜裡,江東數萬大軍奔向各地。

司馬懿收攏敗卒,撤回上蔡城內,清點兵馬,不過萬餘之兵。

夏侯蘭擡手一輯,“軍師,吾等可命各營軍侯往城外接應,不少敗卒還需吾軍收攏。”

司馬懿微微頷首,“此事便交由夏侯將軍。”

“末將領命。”

司馬懿坐在堂內歇息,一邊朝着堂下的麋竺詢問,“子仲吶,糧草可有募集?”

“半月之糧,明日便可送入城內。”

司馬懿沉吟頃刻,“下半夜之前,必須送入城內。”

“軍師,前日下了一場雨,山道不少低窪處還未乾涸,吾軍又無江東軍木牛流馬,實在難行。”

“明日送來,這軍糧,怕是難以入城。”司馬懿嘆了口氣,望着堂外,“若吾是徐元直,必前騎軍肆掠汝南各地,擾亂吾軍糧道,再分兵攻取各地諸縣,蠶食吾軍勢力。”

麋竺眼中有些感傷,動嘴本要寬慰幾句,門邊已有軍士趕來。

“報……稟報軍士,江東騎卒以數百人一隊,追殺吾軍各營,後隊撤往上蔡的軍士……不是被俘便盡數死於太史慈之手。”

司馬懿雙眼微紅,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痛心疾首,“吾愧對主公。”

“軍師,當務之急,吾軍該如何行事?”麋竺起身恭敬一拜道。

“吾軍兵敗,撤軍上蔡,吾已命人傳訊三將軍,命其回師汝陽,吾軍可以此二城守住汝南西北諸縣,若是再撤,失上蔡而失南陽,失汝陽,則陳國不保。”

“軍師,吾軍不若棄守襄陽罷。”

司馬懿震驚地看了一眼麋竺,“那蔡氏母子,以主公皇叔身份相托荊州大事,吾軍若棄之,雖可聚集兵馬,守住南陽、汝南、陳國之地,但必會失信於人,主公一生,仁義遍佈天下,豈會應允此事。”

“此不過權宜之計爾。”

“報……軍師,襄陽呈來急報,房陵兵敗,陳到將軍不知所蹤,鄧方、卓膺二位將軍陣亡,白毦兵精騎與五千襄陽兵盡沒。”

司馬懿站直的身子朝後晃動兩下,“房陵之地,雖無險峻,附近亦是山林諸多,他陳到有兩千白毦精騎,又有鄧、卓二位將軍相助?爲何會敗。”

此刻,堂下的麋竺已經從軍士手中接過書信,看了一眼之後,面色慘白,“軍師,那南陽諸葛亮,如今官拜左軍師,都督房陵軍事。”

司馬懿輕嘆一聲,“臥龍鳳雛,未曾想,這二人俱都出仕江東,如今房陵失守,江東軍可從三面合圍襄陽,蔡陽之地,卻是直接棄守,想來,是有意逼迫吾軍北撤。”

“自蔡陽可奪新野,那蔡陽大營的龐士元亦是知兵之人,豈會不知此事,想必定是有意棄之。”

司馬懿在堂內走動兩步,“子仲,依汝所見,江東軍意欲何爲?”

“當攻下汝南,兵進陳國,往許昌爾。”

“哦?”司馬懿驚訝地看了他一眼,“爲何往許昌?”

“吳侯劉奇,秣陵築別宮,聚天子之龍氣,此人野心勃勃,路人皆知,他往許昌,不過是求天子正名爾。”

司馬懿雙眼一眯,“不對,他劉奇是想覆滅吾軍。”

“軍師此言,可有根據?”

“去歲徐州淮北之戰,江東軍肯安然退卻,俘虜數十萬之民而歸,吾軍潰卒前些日回營之時,曾見淮河岸邊,那些原本空無一人的城池,如今又多了人煙,汝可知爲何?”

“是江東軍放歸那些淮北之民?”

“非也,是吳侯劉奇,需要淮北民心。”

司馬懿嘆了口氣,“他肯讓徐州以北,與曹操息戰,便是會全力對付吾軍,曹操爲對付孫權,而放任不管,殊不知,若吾軍戰敗,他秦關以南,將全歸江東,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吾軍如今,怕是已和中原各路諸侯系在一條繩上矣。”

“子仲,此次北上許昌,汝可有找到許昌馬場?”

“卻是找到,不過馬場中餘有草料馬糞,馬匹全都消失無蹤。想來,是那曹操提前得到消息,有意北遷。”

“子仲啊,曹孟德有恃無恐之究,全因江東無馬。”

“可昔日江東亦無戰船,蔡瑁經營多年的水師,亦在赤壁爲江東所敗。”

“此乃劉表無能,吾主若有他荊襄數郡七八載之根基,豈有今日之禍?”司馬懿拂袖轉身,“子仲,替吾磨墨罷,吾有上中下三策,即刻呈往蔡陽,交與主公。”

“喏。”

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孫權還活着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丕眼中的美人兒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七十八章 軍用沙盤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七章 克下縣第四十七章 王朗大敗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到的放逐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杯毒酒王朝沒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三百九十七章 進退張弛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瑜:金蟬脫殼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八十章 天子東歸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參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一百八十章 吾呂布仍是天下第一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瑜:金蟬脫殼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兩百四十四章 水戰先鋒!甘寧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六十九章 四方招賢館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三十五章 小霸王渡江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五百四十九章 去見曹操最後一面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殺孔融祭旗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
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孫權還活着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丕眼中的美人兒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七十八章 軍用沙盤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七章 克下縣第四十七章 王朗大敗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到的放逐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杯毒酒王朝沒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三百九十七章 進退張弛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瑜:金蟬脫殼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八十章 天子東歸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參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一百八十章 吾呂布仍是天下第一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瑜:金蟬脫殼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兩百四十四章 水戰先鋒!甘寧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六十九章 四方招賢館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三十五章 小霸王渡江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五百四十九章 去見曹操最後一面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殺孔融祭旗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