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

遼東沿海,內海的潮汐略微欺負,數百艘戰船之上,幾面大旗迎風招展。

“承淵,聽聞陸都督乃是首科探花出身,未曾想他二載之後,便可指揮數萬大軍攻掠一州之地,爲一軍統帥。”身材略微俊朗的武將身上穿着玄色的甲冑,他按着腰間寶劍,看着前方黑漆漆地大海,一臉複雜。

“陸都督入仕之後便任將軍府參軍,隨後追隨蒯司馬入益州作戰,多有建功,於西涼之役,更是統領一軍,生擒敵將龐柔、馬休,後因功被擢拔爲一郡太守。如今六部新建,他回返建業之後,便被吳王授兵部郎中,加平北將軍,代遼東都督,統領吾軍跨海征討遼東,乃是戰功升遷,吾東吳軍中,當無人能有非議。”

“怕是太過年少。”

“這倒也是,立功,吾三人皆是軍中大將之後,如今各領一營數千兵馬,怕是也爲不少人詬病。”

“怕他們非議作甚?吾等任校尉,統帥一營,乃是吳王授命,吾等乃吳王門生,放眼整個東吳,孰人敢非議?”

兩人正要繼續交談,卻聽身側不遠處的戰船上傳來一聲大喝,“陸都督有令,命東海都尉丁奉爲先鋒,副軍校尉呂凱爲副先鋒,各率五千兵馬,自秦皇島登陸。此前已得戰報,曹操已命度遼將軍閻柔、其子曹彰統帥一萬五千兵馬攻下遼西郡沿岸令支、新安平一線,陸都督命汝等將水師戰船留於秦皇島,率軍攻下遼西郡沿岸縣城,阻擊曹軍,接應後續兵馬登岸。”

丁奉和呂凱對視一眼,幾乎同時躬身一輯,“吾等領命。”

待到傳令兵走後,呂凱從船舷上的跳板奔走而過,回到自己所在的樓船。

“揚帆”

“揚帆”

隨即,前隊的戰船迅速揚帆,隨着風向朝着地圖上的秦皇島襲去。

——

沿岸,此刻張南率領數千殘兵正一路敗退。

“將軍,不能再逃矣,曹軍勢大,吾軍還是向曹丞相請降罷。”

張南滿臉嚴峻,“如今鄴王與刺史都在右北平,吾軍只是一偏師,但吾軍向東吳求援,他們若是出兵,亦必定自海上而來,若是吾軍敗陣之後,沿海遼西諸縣皆爲曹軍所奪,到時曹操必有所防範,東吳水師也定然難以登陸……”

張南看着臨近海邊,拎着長刀勒馬回頭,面視着遠處如同潮水一般匯聚而來的曹軍士卒,他面上滿是絕望之色。

“列陣。”他的副將滿臉焦急地看了一眼遠處,下令指揮着身前的數千兵卒列陣,而對面卻足足有着上萬大軍,爲首一將赫然便是統帥這一部鮮卑精銳的度遼將軍閻柔。

“張南,汝已走投無路,何不歸降曹丞相,以汝武勇,何必追隨冢中枯骨之袁尚、袁熙,那遼東王公孫度,早已棄爾等於不顧,汝等憑一郡之地,如何與吾軍爲戰?”

“汝若是願意歸降,某自上表曹丞相,封汝爲列侯,封遼西郡太守。”

“遼西郡大部如今尚在公孫度之手,吾這太守之位,怕是也有名無實罷。”張南的聲音在軍陣中響起,他面上不苟言笑,神情也十分緊張。

“張將軍,吾軍虎豹騎已攻入右北平,吾方纔得到戰報,焦觸將軍已率軍歸降,曹丞相封他爲右北平太守、加列侯,此外,吾軍攻下右北平之際,聽聞呂翔、呂曠已率軍護持袁譚、袁熙逃亡遼西郡,吾軍將繼續發兵攻打遼西郡,汝若願意,可爲吾軍先鋒。”

張南滿臉複雜地看了一眼四周的軍士,“張南並非不懂審時度勢,但吾乃袁將,倘若歸降於曹丞相便立即倒戈攻打袁譚、袁熙二位公子,是爲不忠不義,非某所願爾。”

閻柔面色稍微緩和幾分,“既是如此,那張將軍便率軍前往鄴城,面見曹丞相,爲曹丞相統帥北軍,安定冀州各郡如何?”

張南心中大定,眼見着對方臺階也給了,若是再不降,那身後這羣殘兵敗將怕是要隨他一同陣亡於此,可也就在這時,一匹快馬從東北方的曠野之上策馬行來。

“報……稟報將軍,敵襲,東北面自秦皇島方向突然發現大量敵軍。”

“何方敵軍?”閻柔面色大變,當他目光轉向對面之際,海面上竟然也有快船行來。

“稟報將軍,是東吳軍。”站在海邊的軍士也趁機朝着張南匯報。

張南面色陰晴不定,他此刻還未給對方答覆,現在也面臨兩難的抉擇,順勢歸降快要奪下右北平的曹操,還是繼續追隨袁譚、袁熙?

“殺啊。”也正在此時,不遠處的山嶺之中殺出大批穿着黑甲的軍士。

“某乃東吳丁奉,誰敢上前一戰。”丁奉年僅十六,卻素有武勇,此前在江東備考之際,便被吳王劉奇調遣入太史慈軍騎軍中受訓,武藝也增進不少,他率軍殺出,一馬當先,竟是直接殺向閻柔所在的將旗。

“列陣,迎敵。”閻柔面色大變,他一面防範着張南,一面看着對面漫山遍野殺來的來敵。

“張南,袁譚、袁尚將亡,汝若再猶豫不決,可是要做那呂布一般的三姓家奴乎?”

張南渾身一顫,聽到這話,咬牙之下,竟是猛地舉刀轉身面向海面,“所有軍士,轉身守住海面,曹丞相素來重用賢臣良將,吾等追隨曹丞相,日後封侯拜將亦不在話下。”

閻柔心中大定,可當他看向前方之際,卻見前軍一陣丟盔卸甲,那殺入軍中,猶如一把尖刀利刃般的丁奉,竟是迎面朝他殺來。

“豎子好膽。”只聽一聲大喝,閻柔身側一名鮮卑大將策馬出陣,迎戰丁奉。

“哧”不過數合,閻柔便聽到一聲慘叫,那名鮮卑勇士直接落馬慘死。

“東吳呂凱在此,衆軍士,隨吾斬將奪旗。”另一側,早已是跟着丁奉登岸的呂凱也率軍從一側殺出,兩面夾擊,竟是從曠野之上朝着海邊合圍而至。

“不好,海面上的戰船之上全是稻草人,只是佯兵。”又在此時,閻柔聽到一聲大喝,卻見那後軍的張南面色陰晴不定,竟是朝着自己後軍舉起了長刀。

“吾張南受鄴王忠義,焉能降賊,衆軍士,隨吾誅殺閻柔。”

“殺啊。”數千殘兵敗將猶如猛虎一般,朝他後軍反撲而來。

閻柔幾乎瞪目欲裂,一手指着張南破口大罵,“張南,汝這廝焉敢反覆無常,背信棄義?”

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三十章 破賊第三百零三章 蒯子柔,請吧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一百二十章 曹操來了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灌湯包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一百二十六章 襲取歷陽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第四百五十七章 火爆場面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手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六十章 同遊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六十章 同遊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五百四十章 輪射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瑜:金蟬脫殼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
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三十章 破賊第三百零三章 蒯子柔,請吧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一百二十章 曹操來了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灌湯包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一百二十六章 襲取歷陽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第四百五十七章 火爆場面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手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六十章 同遊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六十章 同遊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五百四十章 輪射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瑜:金蟬脫殼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