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

韓義當即大喜過望,躬身長輯一禮:“吳侯不愧是漢室宗親,天子皇伯,此番回返洛陽,吾定在陛下面前爲二位請功。”

“此乃吾等身爲臣子的分內之事爾,還請車府丞回返長安之後,告知陛下,吾劉繇乃大漢宗室,定然不會坐視不管,倘若陛下有任何吩咐,當即可遣人告知與吾,吾必以死效之。”劉繇反而腳步匆忙地來到堂中,朝着韓義躬身一輯道。

“吳侯忠義,某定不負所托。”韓義滿臉激動地緊緊握住劉繇的手臂。

隨後,韓義將天子東歸的事宜全部告知兩人。

劉繇回到座上,雙眉緊鎖,“天子既是東歸,爲何不詔令南北諸侯前去朝見呢。”

韓義滿臉苦澀,“如今諸侯征伐,四處山賊四起,民不聊生,陛下非是未曾下詔,反而是無人敢應詔。”

劉繇面色陰晴不定,一巴掌猛地拍在岸上,“一羣亂臣賊子,天子詔令,竟然無人奉詔,真是人人該殺。”說完,他便是捂着胸口一陣劇烈咳嗽,面色更是變得無比蒼白。

劉奇面色微變,立即上前伸手幫他捋平胸口。

“吳侯還請息怒,放眼天下,像吳侯這樣的肱骨之臣,已然不多,倘若陛下再失吳侯,便再無倚靠。”韓義面色一變,他突然想起奏摺上,劉繇因爲孫策南下一戰之後,留下傷病的彙報。

好不容易有個全力支持天子的忠臣,若是再有個好歹,那豈不是前功盡棄。

不過,他也無法繼續和劉繇交談下去了,原本這秣陵城中的細作就比平日多了不少,身爲獻帝使臣,他們一行人本就惹人注目,他又豈敢在此地逗留太久。

親自將韓義送出府門之後,劉奇再派人將其用馬車送走。

回到堂內,此刻,劉繇臉上,哪裡還有任何的任何蒼白,有的,只是略微顫抖的手臂。

“奇兒,徐元直爲你所留書信中,早有預料今日之事,你以爲,江東該如何?”

劉奇沒有絲毫猶豫,微微拱手,“自當朝貢當今天子。”

“糊塗。”劉繇一臉怒其不爭,“吾乃守城迂腐之輩,這江東基業大多都是你打下來的,如此汗馬功勞,豈能拱手相讓,況且……”

“莫非,興建別宮之後,父親當真想做那忤逆之臣?”劉奇面上多出幾分饒有興致的笑容。

劉繇搖頭,“自然不是,江東四郡,僅有四百萬之民,有山越、賊寇作亂,可養之兵,不過數萬,且西有劉表,北有袁術,吾豈敢有異心。”

“只是……”劉繇一臉肉疼,“爲父倒是捨不得那許諾的兩千兵馬,如今江東之地,大多是新營兵馬,一旦抽調兩千人北上,怕是……”

“父親勿優,昔日與那孫策作戰之時,不時有千餘兵卒未曾歸降,下放礦場,此番,這千餘兵卒,可隨軍北上,況且,吾已下令各郡都尉,於月前興兵繳賊,如今,各地俘虜賊寇算上,亦可湊足千人,如此,兩千兵馬可成矣,既可不損吾江東之兵,又可應天子之需。”

劉繇當即大喜,“善。”

他招手之下,劉奇落座到他身側。

“奇兒,好在天子無意南下,否則,你我可要多一掣肘。”劉繇臉上滿是感慨,他既是有些希望天子渡江北來,又擔憂他奪了自己的權柄。

“父親此言差矣。”劉奇微微搖頭失笑。

“這又是爲何?”劉繇滿臉不解。

“春秋時,管仲以“尊王攘夷”,挾持周天子以令天下諸侯,遂得齊國首霸,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若是天子願意渡江北來,孩兒倒是求之不得。”

“可如今,天子已然不想南下。”劉繇會意,但隨即也有些愁眉不展。

“天子顧慮所在,亦是吾等漢室宗親擔憂所在,世祖當年起兵,中興漢室,乃漢室宗親奪取王圖霸業,劉氏族人,自可繼承皇位,天子雖年幼,但他身旁多有前朝老臣相佐,此間道理,自然是曉得。”

劉繇微微點頭,便又聽到劉奇開口。

“此外,天子倘若當真願意南下,北地諸侯,那隨行楊奉怕是最先倒戈,此外,曹孟德、袁本初、劉表、袁術等人,亦不會坐視不管,他們之中,或許有人眼光短淺,但他們麾下,倒也是有幾位能臣幹吏。”

“原來如此。”

“父親,接下來幾日,便是孩兒大婚,這幾日,還請父親歇息幾日罷,府中衆多官吏在職,父親若是繼續這般勞碌,怕是他們都會到孩兒跟前哭訴。”

劉繇微微一愣,“哭訴如何?”

“無事可做,失職矣。”

劉繇當即大笑,隨後拍了拍劉奇的肩膀,“吾兒即將大婚,亦算成年,爲父當年爲你表字子興,汝可知,爲父初見亂世,便是將你當成漢室中興之人,視若世祖當年。”

“孩兒曉得。”

“下去吧,爲父尚且能支撐數載,內務之事,你無須理會,軍事之上,你務必事事躬親。”

“喏。”

劉奇出了府邸,當即招來劉五,“那各方使臣隨行各有部分士卒,那天子使臣之中,騎都尉徐公明可在營中?”

“全部安置在秣陵城外大營,與吾軍新營兵馬相近。”劉五低頭答道。

“備車,吾欲前往大營。”

“已至深夜,少將軍意欲何爲?”

“自當是爲尋那徐公明。”

“徐公明不過一騎都尉,且又是楊奉部將,隨天子使臣前來,少將軍此去,如何留之?”

“自當以封侯拜將相待之。”

劉五張了張嘴,似乎從未見過劉奇這般意氣風發,他只能取了戰馬,帶着二十名親衛跟隨劉奇馬車前往大營。

當一行人抵達大營前之際,便有賀齊率親衛前來接應,劉奇入了大營,於中軍大帳落座,全柔、於麋俱在。

“主公深夜前來,所謂何事?”全柔倒是比較直率,落座後,便開口問詢。

“是爲一良將爾。”劉奇笑了笑,招手之後,劉五立即來到跟前,劉奇吩咐了兩句,劉五當即會意,奔出大帳之後,即可趕往旁邊的那座大營。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四百八十七章 孟德要開瓢?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敗第兩百零五章 杜氏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三百一十三章 拖刀計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五百三十二章 懾萬衆者,陸伯言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四百六十九章 丁奉賺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遼東諸島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八十四章 汝可知大禍臨頭矣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遼東諸島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七章 克下縣第五百一十章 吳中五帥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兩百三十三章 劉表遞戰表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四百一十八章 周瑜敗李嚴第五百零五章 馬超來降,匈奴寇邊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四百九十三章 貂蟬產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五百四十一章 于禁降吳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瑜:金蟬脫殼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如附骨之疽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杯毒酒王朝沒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一百一十三章 涼薄袁氏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兩百七十四章 殿試第兩百零二章 神將殺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四百八十七章 孟德要開瓢?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敗第兩百零五章 杜氏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三百一十三章 拖刀計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五百三十二章 懾萬衆者,陸伯言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四百六十九章 丁奉賺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遼東諸島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八十四章 汝可知大禍臨頭矣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遼東諸島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七章 克下縣第五百一十章 吳中五帥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兩百三十三章 劉表遞戰表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四百一十八章 周瑜敗李嚴第五百零五章 馬超來降,匈奴寇邊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四百九十三章 貂蟬產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五百四十一章 于禁降吳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瑜:金蟬脫殼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如附骨之疽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杯毒酒王朝沒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一百一十三章 涼薄袁氏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兩百七十四章 殿試第兩百零二章 神將殺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