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

漢中太守府,匆匆被驚醒的張魯陰沉着臉落座到堂內,猛地一拍長案,凝視着堂中六人。

“好一個江東吳衛,爾等於吾漢中驛館刺殺長案貴使,施如此下作手段,左右,且拉出去,斬。”

“喏。”一聲令下,立即便有軍士大步上前,拉着六人準備朝後走去。

“吾馬伯常受吳王俸祿,添爲將軍府東曹掾,太守可想好,當真敢殺吾?”馬順被兩名軍士拖動着朝堂外走去,臉上卻淡定自若。

“江東軍正在城外與吾交戰,汝這廝焉敢用江東軍來壓吾。”張魯心中怒火中燒,猛地站起身來,怒指着馬順,“還愣着作甚,給吾拉出去。”

“哈哈哈……”馬順被拖着繼續朝外走,“吾今日雖死,卻殺得弘諮,那弘諮乃是孫權姊婿,竟死於汝張魯治下的驛館,太守與孫權之盟已由此破裂,若繼續一意孤行,汝殺吾之後,吾荊州大營七萬大軍勢必北上漢中。”

張魯面上青筋暴起,雙拳在袖子裡捏得死死的,臉上肥肉一陣滾動,眼神陰沉不定,一時間卻是有些猶豫。

“吾荊襄馬氏,家有五常,吾二弟仲常,任將軍府少史。”

“吾三弟叔常,荊州州試第一位孝廉。”

“吾四弟季常,天生白眉,已爲吳王請入方山書院就學。”

“吾五弟幼常,已拜臥龍爲師,汝可敢殺吾?”

馬順也非愚蠢之輩,心知再用城外江東軍來威壓張魯,事極必反,可他還有一招可活命,那便是不久之前的襄陽之變。

閻圃卻是堂中第一個反應過來的,立即走到張魯跟前,擡手一輯,“主公,去歲那王粲進言構陷蒯氏一族,蒯氏族滅,卻有蒯越、諸葛氏尚在,後率軍屠弒蒯氏之輩,如鄧方、卓膺、王粲之輩,皆爲此三人所斬。”

張魯麪皮微微一抖,你不就是想告訴我荊襄老馬家,我惹不起嗎?

他心中一陣惡寒,家有五常,竟然各個都有出將入相之才,這馬伯常纔不過三十歲,便能出任將軍府東曹掾,他日必是一郡太守,一州佐官,這等賢才若是被他張魯所殺,且不論吳王劉奇是否動怒,便是他那四個弟弟跑到各自座師面前哭訴,怕又是一樁禍事。

馬順、馬統在將軍府任職,靠山是誰?將軍府長史戴良,這位可是吳王親信。

馬安仁於荊州州試被錄取,成爲荊州治學以來第一位孝廉,而掌管荊州治學的現爲何人?吳中會稽大族出身的荊州別駕虞翻,此人可好相與否?

更別提方山書院的那幾尊大拿,便是現任蜀南都督的諸葛亮,不久前亦是談笑間殺得劉備麾下白毦兵丟盔棄甲。

“一羣妖孽。”張魯心中嘀咕一句,正想開口留這廝一命,卻見堂外早已無人,一名軍士卻是匆匆而來。

他面色微變,莫非這些刀斧手下手過快,已經斬了不成?

“報……稟報太守,郡丞已在門外攔下行刑。”

張魯鬆了一口氣,“快,請郡丞入堂中議事。”

很快,楊松便大步走入堂內,他看了一眼滿臉憋紅,心中仍有怨氣的程銀,朝着張魯一輯,“楊松拜見主公。”

“楊松,吾且問汝,汝爲何攔下刀斧手?”張魯礙於程銀,也順勢將阻攔刀斧手之事推到楊松身上,且聽他如何解釋。

“回稟主公,此人是吾故交馬順,卻是得主公之命,吾特意將其從荊州請來。”

“嘭”坐於下案的程銀猛地一拍長案,長身而起,“既然汝漢中早與江東勾結,又何必引吾長安之兵爲外援?今日之事,莫非就是爾等密謀許久。”

“程將軍莫要動怒,且聽楊松之辯,今日之事,吾定給將軍一個交代。”張魯連忙起身陪笑着看向程銀。他漢中之地,西面劉璋乃是死敵,北臨長安,東臨江東,稍有差池便會得罪幾方勢力,大禍臨頭。

“哼”,程銀冷冷地瞪着楊松,“楊郡丞懼江東雄師,莫非就不怕我西涼鐵騎乎?明日馬超將軍便會率軍抵達城外,爾等若是背信棄義,後果自負。”

他拂袖朝着堂外走去,張魯在背後一直急呼他的名字,他也龐然不顧,徑直朝外走去。

行至府門之前,他便看到了一隊身披鐵甲的軍士將他攔下,爲首一將,赫然便是楊松之弟楊柏。

“給吾殺。”他猛地抽出腰間長劍,一羣軍士一擁而上,程銀勃然大怒,拔劍與其廝殺,不過砍翻幾人便被楊柏一劍刺進腹內,他揮劍朝着楊柏砍去,幾桿長槍卻順勢刺中了他的胸膛,將他身體推動着轟然撞向身後的地面。

“楊柏,汝敢率軍截殺長安貴使,汝欲反乎?”聽到堂外廝殺,張魯率衆大步行至堂外,咬牙切齒地看向楊柏。

楊柏收劍回鞘,朝着張魯擡手一輯,“長安來使已命喪黃泉,主公當早有決斷纔是,這程銀快步離府,分明心懷不軌,主公若願與一方結盟,又何必與這出言不遜的西涼莽夫爲伍?不若開城歸降吳王劉奇罷。”

“主公,當斷則不亂,吾請命將驛館所有西涼護衛全部斬殺。”楊任踏前一步,也知楊柏此舉乃是逼迫張魯做決定,可是他能如何?此刻若是他楊任帶人和楊柏兄弟廝殺,只會引發城內兵變,怕是城外駐守的江東軍聞訊,會直接殺入城內。

張魯嘆了口氣,背過身去,擺了擺手,“楊任,汝自去罷。”

“喏。”楊任立即帶着十幾名軍士大步出門,楊柏楊松等人跟着張魯入堂,後者走到張魯跟前,“主公啊,吾亦是爲主公考慮,江東吳王願上表天子,封主公爲漢中侯,更願將幾位公子全都送入方山書院就學,今日事變,全因馬伯常效仿班定遠之舉,主公倒不如成全其美名,日後亦好與其結交。”

張魯面色陰晴不定,走到案邊,將無數竹簡掀開,回眸冷冷地瞪了一眼楊松,“汝可是又收了江東多少好處?”

楊松帶着楊柏等人俯身下跪,“吾等所作所爲皆是爲主公分憂,主公若不願隨宗室之吳王,莫非還要引狼入室,與那孫權爲伍不成?”

張魯怒不可遏,指着楊松,胸口一陣起伏,但許久,他也未曾開口。

最終,他無力地坐到案上,“也罷,也罷,只要他吳王願保全吾漢中之民,那吾便請附吧。”

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四百七十二章 擺了一道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十四章 奪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五百五十三章 涿縣之戰(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五百三十二章 懾萬衆者,陸伯言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丕眼中的美人兒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殺孔融祭旗第五百零八章 步甲攔重騎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兩百五十一章 龐統渡江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地不夠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六章 奇襲無錫第一百章 陳登渡江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一百九十七章 他真的是天下第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一百零四章 呂氏胭脂馬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叔的嘆息第十三章 勝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兩百零一章 算皇叔一策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他真的是天下第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殺孔融祭旗第一百八十章 吾呂布仍是天下第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
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四百七十二章 擺了一道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十四章 奪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五百五十三章 涿縣之戰(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五百三十二章 懾萬衆者,陸伯言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丕眼中的美人兒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殺孔融祭旗第五百零八章 步甲攔重騎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兩百五十一章 龐統渡江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地不夠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六章 奇襲無錫第一百章 陳登渡江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一百九十七章 他真的是天下第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一百零四章 呂氏胭脂馬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叔的嘆息第十三章 勝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兩百零一章 算皇叔一策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他真的是天下第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殺孔融祭旗第一百八十章 吾呂布仍是天下第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