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人想做關雲長

“子龍,汝自公孫太守麾下白馬義從中來,單槍匹馬奔走數千裡,只爲昔日同帳共事之誼,吾也敬汝忠義。”

“雲長,汝這刀法凌厲如斯,毫不拖泥帶水,不知師從何處?”

“在家打棗時胡亂悟出的招式,登不得大雅之堂。”

“雲長說笑矣,汝這一身名震天下的武藝,便是天下諸侯都爲之側目,即便古來無傳承,日後汝關雲長亦能開宗立派。”

“子龍這槍法甚是精湛,不知可有名師授藝?”

“雲自幼拜師學藝,下山之後,便前往右北平投身公孫太守帳下。”

“大丈夫當馬革裹屍,戰死沙場,公孫太守多年鎮守北地,震懾烏桓,亦算當世豪傑。”

“能得雲長一句讚譽,想來公孫太守也會倍感榮幸罷。”

——

“子龍,前些時日汝不是向吾詢問看甚兵書,吾從鄉下一敗落的豪富之家尋來這本《春秋》。”

“雲長,熟讀兵書自是最好,不過汝這一身勇武,舉世無雙,以吾看來,汝這一生怕是大多時候都會領軍陷陣衝鋒罷。”

“兄長自涿郡起兵至今,尚無一處安家立命之所,吾軍兵將不過數千,戰馬更是不過一二百匹,便是騎兵也……卻是委屈子龍矣。”

“雲長何必自怨自艾,劉使君寬厚仁德,假以時日,必能執掌一州之地,到時精兵強將自然不會短缺。”

——

“子龍,汝爲何要離營而去?”

“吾兄長重病臥榻不起,怕是時日無多,吾自幼上山習武,奉養於父母膝前之日尚短,吾虧欠兄長良多。如今倉促離營,吾已向劉使君解釋清楚,還請雲長莫要攔阻。”

“子龍,汝吾相見時日不長,但汝吾之誼,情同手足,既是汝血親有恙,汝自去便是,不過汝北來之時單槍匹馬,如今回返,大可帶上一二十騎,某這便去城內尋一兩個醫者隨汝啓程。”

“雲長……”

——

“子龍,汝不辭而別便是爲投靠江東否?”

“江東吳侯,不遠千里遣人治癒吾兄,某無以爲報,只得暫時投身其營中甘爲牛馬走。”

“子龍,汝報恩之事,大可不必將自個兒陷進去,那劉奇分明就是早有預謀。”

“可吳侯如何知曉吾這區區一名偏將?”

關羽愣住了,的確,此刻趙雲尚未成名,即便是於河北之時曾一槍挑死那麴義,可中原乃至江東的諸侯豈會知曉?

“興許是那吳侯劉奇細作分遣各州之時,僥倖得知汝於北地之威名。”

“聽聞吳侯麾下有神醫張仲景,怕是汝兄便是他出手治癒的罷。”

“嗯。”

“子龍……回來罷。”

“吾於淮北之戰一戰生擒夏侯淵與曹休,已爲天下諸侯視作江東犬牙,焉能再反覆。”

“哎。”關羽長嘆一聲,面色複雜地看着遠去的白馬銀槍英俊男兒。

最後一次畫面,卻是在荊州之時,趙雲橫槍立馬,與紅臉鳳目的關羽於兩軍陣前相聚。

分別之後,便是各爲其主。

“趙子龍,河東之時,汝義釋劉封,已經還了吾兄長對汝之恩義,荊州之時,汝與吾鏖戰一兩百合,並未下殺手,已經和吾做了了斷。”

“汝不欠吾關雲長,亦不虧欠吾豫國。”

“駕”,念及此處,關羽雙腿猛地一夾馬腹,座下戰馬吃痛之下,猛地揚起雙腿,反觀趙雲座下的白馬,竟然在赤兔這馬中之王的攻擊之下,也毫不示弱,亦是回以雙蹄。

“嗒”

“嗒”

兩馬同時倒退一兩步,兩員猛將各自勒緊繮繩在原地穩住戰馬,關羽右臂拖着青龍偃月刀,在戰馬身側足足掄了一個圓,單臂高高舉起的剎那,已經隔着一兩步劈頭蓋臉地朝着趙雲劈落。

“轟”,一聲巨響,趙雲雙手高舉着長槍,硬生生地扛下了這一擊,可他座下戰馬的四隻馬蹄也朝着地面下陷了數寸。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主公啊,汝陷張飛於數員大將重圍之中,卻非要讓趙雲與關羽生死搏鬥,若是但有閃失,怕是悔之晚矣啊。”看着坡下不遠處能夠聽到廝殺動靜的兩道身影,龐統

劉奇微微搖頭,“這天底下有名有姓的武將,孤也算大多都見識了一番,呂布超一流,而子龍和雲長,便是如今這天底下最後希望成爲呂布第二的人,可他們的廝殺磨礪終究是不如呂奉先啊。”

“破而後立,方能更強。”

徐庶撇了撇嘴,他心想,您也不怕折了自己的愛將。

反觀西面一兩百步開外的戰團就呈一面倒的形勢,張飛被黃忠、甘寧、嚴顏、龐德等將圍攻,眼見着就要招架不住之際,太史慈又從身後來襲,張飛的形勢可謂是岌岌可危。

而唯一能夠破局的便是關羽,可攔在他的面前的,卻是趙雲。

“呼呼呼”,破空的尖嘯配合着那突然從躍起的槍頭,劉奇瞳孔微微收縮,他見到兩人交手即分開後,關羽的左肩上已經多出一個血洞,而反觀趙雲,如今一身銀甲上也不過是有着幾道很淺的刀痕。

“以命搏命的廝殺,不愧是當世最強的兩員虎將。”

“可惜了。”劉奇長嘆一聲,勝負已分。

他的目光越過混戰的戰場,看到了劉備後軍方向已經消失的一面將旗,嘴角微微勾勒幾分,“司馬懿啊,司馬懿,世人皆言汝當年帶河內名門司馬氏投靠劉玄德乃是不智,即便是孤,亦曾疑惑許久,畢竟這司馬懿應當是鍾繇、陳羣之輩,有着士族涵養和眼光,如今總算是北去矣。”

“主公,劉備還在鏖戰。”龐統指了指軍中正守着自個兒皇旗廝殺的劉備。

“強弩之末爾,此戰豫軍已亡,劉關張三人無處可逃,傳令北邊,也莫要讓司馬懿走了,曹操亡戲志才、郭嘉、賈詡之後,已無統十萬兵之帥才,若是讓司馬懿北去,或許會成爲吾軍心腹大患。”

徐庶微微拱手一輯:“喏。”

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見曹卸甲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八十章 天子東歸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中火燒連營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退爲難曹孟德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第五百四十章 輪射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七章 克下縣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一百九十七章 他真的是天下第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一百八十章 吾呂布仍是天下第一第三十三章 鄱陽營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開個單章吧第五百章 虎父犬子韓綜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九十五章 袁術稱帝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不佑我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四百二十八章 長江航標和網箱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如附骨之疽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杯毒酒王朝沒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兩百五十三章 武試·馬步射第兩百三十三章 劉表遞戰表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八十六章 呂蒙給自己升官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五百章 虎父犬子韓綜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城長安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手
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見曹卸甲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八十章 天子東歸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中火燒連營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退爲難曹孟德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第五百四十章 輪射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七章 克下縣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一百九十七章 他真的是天下第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一百八十章 吾呂布仍是天下第一第三十三章 鄱陽營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開個單章吧第五百章 虎父犬子韓綜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九十五章 袁術稱帝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不佑我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四百二十八章 長江航標和網箱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如附骨之疽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杯毒酒王朝沒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兩百五十三章 武試·馬步射第兩百三十三章 劉表遞戰表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八十六章 呂蒙給自己升官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五百章 虎父犬子韓綜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城長安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