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

“御林軍,向朕靠攏。”劉備雙手持劍,這是他名震天下的雙股劍,他此刻早已是隨手將身上的龍袍解下,露出下方一身玄色的甲冑,他衝鋒在前,實則身前早已是多出數百騎穿着和他一樣甲冑的魁梧軍士。

“殺啊。”左側,關羽提着手中長刀,丹鳳眼微微眯起,他有意放慢腳步,否則座下的赤兔馬只怕會疾馳而走,將身側不遠處的劉備甩得老遠。

“給俺衝。”右側,張飛冷麪寒霜,一雙豹眼死死地盯着遠處中軍王旗之下的劉奇,只要擒殺那一人,只要擒殺吳王劉奇,他便能力挽狂瀾,守住兄長的基業了吧。

三個人,如同三把尖刀,可劉備卻隱隱衝殺在最前方,便是矛尖,關羽張飛稍微落後,便是小刃,他們身後浩浩蕩蕩的數萬鐵甲豫軍,便是戟杆,這也就是司馬懿琢磨了許久的戰術。

“若論戰陣,東吳有徐庶、龐統這等博學多才之士,還有那智多近妖的諸葛孔明,而且他們兵馬多過吾軍數倍,若是以戰陣與其鏖戰,力竭之後,他們便可以各路鐵騎爭相沖陣,到時吾軍唯有敗亡一途爾。”

劉備當時也就詢問道:“軍師,那吾軍該如何取勝?”

昔日主公身邊只有關張二位將軍之時,征討黃巾,大小數十戰一直取勝,名揚天下之際,如何爲戰?”

劉備長嘆了一口氣,“朕武藝尋常,但朕有二弟三弟死命相護,他二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尋常蟊賊,也就一刀一矛隨意打發了,可當朕行進中原、淮南之地後,處處遭遇數倍於己的大軍圍追堵截,朕亦有兵力相仿之際,但多爲底氣不足,謀略遜色,爲敵所敗。”

“如此,那吾等此番便不用謀略。”司馬懿笑道,“以關張二位將軍爲陛下左右兩翼護佑,三路進兵,如同一把三叉戟,必能所向披靡。”

“軍師,倘若敵軍以中路突破,圍攻俺大哥,俺與二哥當如何是好?”

“以前汝二人是怎麼做的?”司馬懿耐着性子詢問道。

“大哥與吾二人桃園結義,戎馬天下,俺就算是不要這身家性命,也得保俺大哥周全。”

“那麼此番汝與關將軍也各自回馬相救。”

“可如此以來,吾軍衝勢一垮,怕是會爲敵軍各路擊破。”劉備很想說,自己唯一的翻盤點就在關羽和張飛兩人身上,若是沒了兩人,他拿什麼和東吳一衆猛將抗衡呢?

“二位將軍只需朝着中軍靠攏,陛下便可抽身後退,引敵軍追擊。”

“哈,俺明白了,軍師可是要俺與二哥兩面夾擊,斬斷敵軍突進兵馬後腰,將他們給困死在軍中。”

“非也,沙場征戰,數十萬大軍混戰一團,以數萬兵馬圍困數十萬人?便是淮陰侯在世,秦武安君再生只怕也無從下手。”

“那該如何?”

“主公,吾後軍有一支步卒精銳,乃是當年追隨關將軍的數千校刀手,如今被周倉將軍統帥,可爲斷後精銳,即便是數千騎兵衝陣,也可抵擋一時。”

劉備一手撫須,“軍師言下之意,可是要朕以身引誘敵軍來攻,朕二弟三弟可率軍長驅直入,直取吳王劉奇。”

“不錯,二將軍、三將軍聯手,便是呂布也不一定是敵手,東吳猛將雖衆,可數十萬大軍調度,各營之間難免有些配合差誤,這便是某算計到的可乘之機。”

劉備沉吟片刻,“軍師,此役朕不準備收兵,若以汝之見,此戰可有幾成勝算?”

“砍倒劉奇王旗,若是敵軍不擊自潰,當可大獲全勝;不過江東軍軍紀嚴明,各營猛將尚在,只怕很難。”

“那便只有擒殺那吳王劉奇,方能力挽狂瀾爾。”

劉備長嘆一聲,“那明日朕於兩軍陣前,便出言激將一番那劉奇。”

“陛下聖明。”

——

在臨陣之際,劉備雙臂高舉着,甫一開始,他身前的數百騎兵便被沖垮了,東吳軍作爲先鋒的是數千鐵騎,從各軍糾集而來的鐵騎,一支沒有番號,沒有統一指揮的騎兵,可這些騎兵之中混雜的武將卻是極多。

吳懿、吳班、費虎、尹禮、申儀、申耽、楊任、孟達、劉璝……盡皆是些不入流,甚至他劉備都沒有聽說過的武將,可他們畢竟是能統帥數千兵卒的將領啊,一窩蜂地殺出來,也並非是他麾下的鐵騎可以抵擋的。

“保護陛下,保護陛下。”才短暫交兵不過半燭香,劉備所在的中路軍便已經是岌岌可危。

“殺啊。”

“衝啊。”

兩路鐵騎,銀白甲冑的是太史慈的驍騎營,而另一側玄黑甲冑的則是趙雲麾下的驍龍營。

兩萬精騎浩浩蕩蕩地以箭矢陣朝着劉備軍兩翼殺出,一時間,兩翼直接潰敗。

太史慈衝陣十分迅猛,他自個兒也換上了一身新式複合甲,雙臂連續揮舞,身後的三千重騎根本不管不顧,只是時不時地揮舞一下手上的朴刀即可,他們身上的甲冑,和座下馬匹身上披着的戰甲,在面臨四周刀槍圍攻之時,根本連一點兒皮都傷不到。

“果真不出吾所料,交兵必敗。”統帥着後軍的司馬懿滿臉苦澀,他在被劉備安排在陳留府內思考如何與東吳決戰的那幾個月裡,反覆沙盤推演上百次,可沒有一次能夠取勝。

唯一的取勝之機已經被北面給阻斷了,曹劉水師,上千艘戰船,一萬五千水師士卒,那就是一個笑話,昨日夜裡,從黃河入海口長驅直入的東吳水師,豈是一般英勇,在風向轉變之際,如同劍魚一般的十幾艘車船竟然自行點着火,將這數千萬錢打造的十幾艘車船送到了曹劉水師的面前。

一切手段若不是爲了取勝那就等於徒勞無功,他總算是領會到吳王劉奇去歲寫在東吳軍軍中操典中的這一句話了。

而身爲劉奇舊部,更是心腹大將的朱桓顯然是將這一句話牢牢地記在了心裡。

以十幾艘車船和數百名船伕的代價換取曹劉水師和偌長的黃河水道,這便是一場大捷。

“陛下,非是仲達不盡全力,而是此戰早已無力迴天。”司馬懿轉頭看向了北面,東郡失守,但還有幾座縣城尚在豫軍的手中,而統帥這一路兵馬的,便是他的四弟司馬馗。

“回救陛下。”

“保護陛下。”

當兩路兵馬朝着劉備中軍撲去,沒了張飛和關羽統帥兩翼兵馬抵擋東吳鐵騎,潰敗的速度驟然拔升,眼看着兩道鐵甲洪流追着關羽張飛而去。

中軍所在的劉備,下令舉着自己王旗的軍士朝前衝去,而自己卻是立於軍中,任由中軍所在的周倉帶着大批校刀手將自己護在身後。

對面,王旗被一名身材魁梧的武將一刀斬下,來人身後緊跟着一萬穿着龍紋甲冑的軍士,他乘騎着戰馬的身後也有一面戰旗,上面書寫着“虎賁”二字。

“虎賁營,隨吾擒殺劉備。”董襲爆喝一聲,一馬當先,帶着身後整齊朝前逼近的軍陣,朝前推去。

兩軍交戰,劉璝在馬上被張飛一矛捅死的剎那,五六名武將已經乘騎着戰馬朝着張飛衝來。

張飛冷笑一聲,眼角餘光看到一兩裡外的劉奇王旗,猛地一夾座下馬腹,戰馬吃痛之下,猛地朝前一躥,他從幾員武將的合圍之中殺出,帶着所部數千軍士朝着劉奇中軍殺去。

另一側,關羽也是迂迴之後,一刀砍翻一員武將,提刀逼退甘寧,和張飛一左一右,隔着上千步朝着劉奇中軍逼去。

“關羽休走。”甘寧滿臉暴怒,自己不敵關雲長乃是事實,但這人也太過狂妄,竟然想擺脫自己殺向吳王所在的中軍。

他憤怒之下,追着關羽的尾巴就一直攆,可關羽座下赤兔馬轉眼間就將他給甩出幾十步,他看着茫茫人海,滿臉無奈。

“或許,還當真有幾分取勝的機會。”司馬懿所在的位置已經是戰場的邊緣,這一場大戰,他本就無須坐鎮中軍和後軍指揮調度。

他身側皆是司馬氏培養的死士,隨時可以抽身而退。

關羽和張飛短短半個時辰便奮力殺出了一里地,而劉奇的王旗,也始終沒有朝後挪移。

張飛被纏住了,一名持刀的白鬚老頭,這刀法使得滴水不漏,兩人交手數十合,他便心知此人厲害,當即不和他纏鬥,撥馬便走。

但他這麼一走,身後的軍士就像是刀割麥子一般,齊刷刷地從馬背上朝着地面栽倒。

“嗖”,他低頭避開一箭,伸手一摸,頭盔上的花翎卻被射掉了。

“好厲害的箭術,這老頭莫非就是那長沙名將黃忠?”張飛心中顫慄,他和曹操廝殺多年,也唯有許褚和典韋能讓他感受到幾分威脅,可這老兒竟然也能讓他如臨大敵,這東吳軍中究竟有多少勇將?要知道,他視爲生平大敵的太史慈,可還沒有出現呢。

另一側,關羽也覺得甘寧這廝難纏,尤其是嚴顏和龐德聯手迎戰他,在鬥了三四十合不分勝負之後,甘寧一加入戰團,他立即撥馬便走,哪裡敢繼續鏖戰。

兩人被纏鬥了一番,身後跟進的軍士早已是折損大半,各自有着幾百人。

可最先殺到中軍,一矛捅倒劉奇王旗的,赫然便是張飛。

沒等他瞪大豹眼朝着四面張望,發現劉奇的身影,便瞧見幾裡外的斜坡之上,竟然又升起一面王旗。

“狡兔三窟,好一個劉奇,這廝當真可惡。”張飛氣得渾身發顫,斜着裡,一道寒星襲來,他擡矛擋下,下一刻,一匹快馬已經是載着一員穿着銀甲的武將持槍朝他殺來。

“張翼德,可認得爺爺太史慈否?”

“太史小兒,爺爺沒空和汝糾纏。”張飛撥馬便走,他和太史慈的武藝相差一個等級,可想要分出勝負,那也得一百五十合開外,此刻他廝殺了許久,哪裡還有閒工夫被這傢伙拖延,要知道,身後黃忠那老兒可還在追他呢。

wWW _TTKΛN _℃ O

另一側,關羽沒能衝到劉奇的王旗之前,他率先發現了遠處斜坡之上的戰車隊,雙眼一眯,便主動朝着斜坡殺來,他從左側繞上去,避開了正面列陣的數千朴刀手,可在這坡下,也早有人等候他多時。

“趙子龍?”關羽座下的赤兔馬停下了衝刺的馬步,對面白龍駒座上的趙雲勒馬揮槍,一臉嚴肅地打量着他,“關將軍,趙某在此已經等候多時矣。”

關羽狐疑地朝着遠處廝殺的那一面“趙”字將旗望去,“那後方領軍廝殺的乃是何人?”

“乃是吾副將李嚴。”

關羽氣得面色鐵青,“趙子龍,陛下待汝不薄,汝何故背棄忠義,投靠逆賊劉奇。”

“關將軍,多說無益,這天下,早已民不聊生,若有人能夠重整漢室河山,唯吳王爾。”言罷,趙雲挺槍上前,一槍便刺中關羽的刀面。

“鐺”,關羽雙手舞動長刀,兩刀連劈,將長槍逼退的同時,趙雲雙眼一眯,手持長槍的右臂一抖,槍身翻轉之間,七顆蛇頭分別咬向關羽身上七處要害而來。

“來得好。”關羽怒喝一聲,也不示弱,竟然是雙手從地上拖動長刀,一刀直劈,硬接下了這一槍。

——

“這麼快,便敗了嗎?”司馬懿看到了遠處廝殺的亂軍之中那一面立於斜坡之上的王旗,自然也知曉,一開始吳王劉奇便打算好撤往那一處,中軍的大旗不過是一個幌子。

“吾這雕蟲小技,想來也是瞞不過龐士元和徐元直。”司馬懿自嘲一笑,撥馬回走,“陛下敗了,吾等先回皇宮將皇后與太子接走罷,也算吾司馬氏保全他劉備一條血脈,以全他劉備對吾司馬氏的恩情。”

言罷,司馬懿命軍士丟了自己的將旗,數千軍士簇擁着他,浩浩蕩蕩地朝着北邊的皇城陳留逃去。

“主公,那司馬懿當真逃了。”劉奇身側,徐庶含笑舉着手中羽毛扇說道。

龐統一手撫須,“元直先生只怕早已是安排好兵馬埋伏在北逃的路上了罷。”

徐庶眯着眼,“荊州軍、涼州軍應付劉備兵馬即可,吾淮南軍負責收緊這包圍中原的口袋,當然也負責打掃戰場。”

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第兩百二十二章 周泰毀浮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遼東諸島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孫權還活着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八十六章 呂蒙給自己升官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兩百零一章 算皇叔一策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一百二十章 曹操來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典,突圍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典,突圍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退爲難曹孟德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南大營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一百四十八章 焚寨!奪船(第七更,求首訂)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四百一十章 青州的百里狼煙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
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第兩百二十二章 周泰毀浮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遼東諸島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孫權還活着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八十六章 呂蒙給自己升官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兩百零一章 算皇叔一策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一百二十章 曹操來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典,突圍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典,突圍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退爲難曹孟德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南大營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一百四十八章 焚寨!奪船(第七更,求首訂)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四百一十章 青州的百里狼煙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