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

建安八年臘月,除夕將至,江東建業,長江兩岸一片銀霜素裹。

天子別宮,劉奇擢玄紅王袍安坐於寶座之上,左側有一斷案,安然坐着世子劉斌。

“宣大都督太史慈覲見。”

“宣遼東都督陸遜覲見。”

“宣雪州都督馬超覲見。”

“宣韓州都督張遼覲見。”

“宣瀛洲都督蔣欽覲見。”

……

“宣內閣吳王相孫邵、太傅是儀、大司馬徐庶、御史中丞步騭覲見。”

“宣吏部尚書虞翻、戶部尚書張昭、禮部尚書喬玄、兵部尚書吳憲、刑部尚書毛玠、工部尚書劉曄覲見。”

“宣近衛六營驍戰營、驍騎營、虎衛營、虎賁營、山越營、丹陽營衆將覲見。”

偌長的名單唱名完畢,數百步朝堂之中,分成文臣武將兩列站定,浩浩蕩蕩的一二百人匯聚於此。

“吾等拜見吳王。”

劉奇看着殿內的一衆臣子,雙手微微一擡,“衆愛卿平身。”

“謝吳王。”衆人各自起身,整理好袖子站好,手中各自拿着一塊朝牌。

“且入座罷。”

“喏。”衆人各自退到一側座下,不時,便有兩隊侍女端着熱騰騰的糕點、果盤入內,安放於羣臣長案之上。

“建安七年,趙雲、馬超一舉蕩平河套匈奴,俘虜匈奴三十餘萬百姓,牛羊百萬頭,戰馬二三十萬匹,如今於長安附近建立關中馬場。”

“建安八年初,汝蔣欽、周泰率軍蕩平瀛洲,邪馬臺國女王卑彌呼上表稱臣,今日之後,安南海外諸國使臣,貴霜帝國使臣,西域諸國使臣,鮮卑使臣都會聚於這大殿之上,此全乃列爲之功。”

“主公戎馬十載,剿滅諸夷,爲吾大漢收復失地,開疆拓土數萬裡,當有高祖、世祖之武功爾。”殿內,薛琮站起身來朝着劉奇一輯賀道。

“正是如此。”

“主公武功,遠勝列祖列宗爾。”

一時間,殿內羣臣紛紛點頭稱是。

“可他曹操,十日之前,已與劉備秘密聚於黃河之上,他曹劉聯手興建黃河水師,一二載內,便打造戰船上千艘,樓船一百餘條,水師士卒更有一萬五千之衆。”劉奇冷笑着環視一眼殿內羣臣,眼中殺機閃爍。

“區區一萬五千水師,焉敢在吾東吳水師面前班門弄斧。”話音剛落,朱桓拍案而起,“主公,末將願領所部水師,沿東海入黃河,半月之內,必蕩平曹劉水師。”

“殺雞焉用牛刀,主公,某凌操領淮河水師已久,近日隨蔣欽、周泰二位都督征討瀛洲,麾下兒郎半載未戰,怕是這身子骨都疏鬆矣,還請主公下令,末將願爲先鋒。”

“哈哈哈……”話音剛落,殿內一些大嗓門的武將紛紛破口大笑。

的確,他們現在怕誰?便是那安南以西,號稱披甲二三十萬之貴霜帝國,也不敢在新任安南都督諸葛亮面前捋他虎鬚。蕩平匈奴,幾萬步卒押着三十餘萬匈奴百姓撤入關中安置,牛羊數以百萬計,他鮮卑諸部浩浩蕩蕩聚集鐵騎而來,足有五六萬騎,卻也不敢在趙雲、馬超、黃忠三員大將面前放肆。

便是此前徐晃那一萬步卒,也嚇退了曹純虎豹騎,如今天下各州已定,在座衆人只覺得趁勢北伐,已經急不可待。

劉奇目光一轉,起身看向文臣一列,“戶部尚書。”

“臣在。”張昭立即站起身來,恭敬地舉起手中的朝牌朝着劉奇一輯。

“戶部可有多少餘糧,若爲戰,可明歲開春,可徵召多少民夫、戰船。”

“回稟主公,今歲秋收,吾東吳諸州,收納糧草三百餘萬石,此刻荊州襄陽、關中長安、青州北海、徐州下邳、遼東襄城,已備下五個百萬石以上屯糧大倉。”

他環視一眼左右羣臣,“民夫多以安南諸夷、匈奴精壯、瀛洲精壯、韓州、夫餘精壯,當有三十五萬之衆,若是再徵召各州民夫,卻是多有不便,臣以爲,開春有違農時,不若徵召各地守軍押送這些勞力作爲輜重後隊即可,屯田兵先不予徵召。”

“那汝張昭可告訴孤,孤東吳上下,若聚集五十萬精銳北伐,可供幾時糧草?”

“當有二載餘糧,若是鏖戰已久,爲保各地安陽生息,當在一歲之內結束中原征戰。”

劉奇一手撫須,回視一眼右側的一衆武將,“爾等可都聽見了?”

“回稟吳王,吾等都聽見了。”一衆武將紛紛擡手一輯應道。

“那孤且問爾等,孤欲北伐,一統中原,爾等可願與北地曹劉一戰?”

“唰”穿着甲冑的衆將紛紛起身來到殿內,朝着劉奇單膝下跪,“吾等願爲吳王先鋒,斬將奪旗,生擒曹操、劉備。”

“孫邵。”

“臣在。”孫邵此刻已是有些老態龍鍾,卻仍舊有着久居上位的威儀。

“擬表呈送天子,再張榜告示天下,書八個大字,興復漢室,北伐中原。”

“喏。”

劉奇擡頭看向殿外,“將工匠坊打造了三載的大漢疆域沙盤擡上來。”

“喏。”

不多時,殿外數千名軍士一齊而動,各自擡着桌椅和一個個分開的方形沙盤朝着殿內走來,拼接,偌大的大漢疆域囊括安南、海外朱崖郡、夷郡、瀛洲、北地雪州、韓州半島,再有天下十三州之地,小至郡縣,河流山川應有具有,便是這寬敞的大殿之內,也被直接佔據。

劉奇伸手牽着劉斌走下臺階,來到殿內,“爾等身側有各營營旗,各營統帥各取一旗,在沙盤之上,將爾等駐地給孤標註上去。”

“喏。”一衆武將湊到沙盤邊上,各自取了一面小旗,不多時,便在天下各州一一插好。

也就在劉奇準備指點江山之際,北地接連發生兩件大事。

建安八年臘月,魏王曹操稱帝,定都鄴城,建立魏國,以曹丕爲太子。

同年同月,豫王劉備稱帝,定都陳留,建立豫國,以劉封爲太子。

天下人目光匯聚東吳之際,劉奇已經定下三路北伐中原,一路佯攻幽州的軍略。

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一百六十六章 淮北之戰——斥候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十二章 軍侯朱桓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四百五十六章 試行一月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師退夏侯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八十五章 大功告成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不佑我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一百九十七章 他真的是天下第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一百八十八章 騎戰,曹純與虎豹騎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一百零四章 呂氏胭脂馬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不佑我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一百六十九章 淮北之戰——孫策,汝妻吾養之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一百八十章 吾呂布仍是天下第一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降者,王累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三百七十一章 西涼之錦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五十章 夜襲衝營,太史慈趕到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三百四十二章 遊騎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八十六章 呂蒙給自己升官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
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一百六十六章 淮北之戰——斥候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十二章 軍侯朱桓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四百五十六章 試行一月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師退夏侯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八十五章 大功告成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不佑我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一百九十七章 他真的是天下第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一百八十八章 騎戰,曹純與虎豹騎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一百零四章 呂氏胭脂馬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不佑我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一百六十九章 淮北之戰——孫策,汝妻吾養之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一百八十章 吾呂布仍是天下第一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降者,王累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三百七十一章 西涼之錦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五十章 夜襲衝營,太史慈趕到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三百四十二章 遊騎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八十六章 呂蒙給自己升官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