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蒂勒森有句話堪稱經典:如果上帝沒有必要爲自己而存在,那麼多半是人類爲了利益創造了他。
造神運動不是中國人的專利,但若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找最擅長造神的民族,我大中華民族絕對當仁不讓。比較而言印度人的神太多,輕浮廉價。西方的神高高在上,不接地氣。只有我們的神是從人演化來的,個個都有出身來歷。
爲了造神,李牧野專門從滬上請來兩個在這方面有留學經歷的海歸朋友。一個號稱是印度人,化名悉昌?達拉蒂,另一個自稱是蒙古族叫做扎裡蒙幹。計劃開始前,這哥倆先跟葉泓又見了一面。見面的過程用兩個詞形容很是貼切:相見恨晚,甘拜下風,五體投地。雙方一拍即合,計劃開始執行。
第一步是淳于兵兵出手,在宮白寶的倒黴兒子身上用了個降頭峰。將大鵝腦曬乾的粉末塗在銀針上,趁其不備的時候刺入頭頂再抽出,這人就會患上癲癇抽搐症,一旦發作會表現的痛苦難當。雖不致命,看上去卻是肝腸寸斷。解救的辦法也簡單,用這隻鵝的糞便混入菸絲中,讓中招者嗅一嗅就能解除。
淳于兵兵當年配合葉泓又行走江湖中,沒少了用這招對付一些爲富不仁,爲官不廉之輩。手法早就登峰造極。這一天在學校門前,她化妝成一個體態臃腫的老太太,一走一過的時候故意跟宮白寶那個被寵壞了的兒子稍微碰撞了一下,趁機給這小子來了個摸頭殺。
街市上不知何時開始流傳神醫葉天士後人到此的消息。給人看病,有緣者分文不取,無緣者萬金難求一方。重要的是所有的有緣人最後都被治好了。據說有一個罹患癌症的印度人慕名從印度過來,被葉先生妙手回春,恢復健康後便當場決定跪地拜師,再也不回印度了。葉先生不收,這位精通瑜伽術的大師級人物便跪在門前不走,水米不沾,至今已十五日。
另有說法,這個葉大師不但精通醫術,而且擅長驅邪捉鬼之道。北方民間認爲,好多怪病都是招了髒東西所致。去醫院看不好的病,就得找身上帶仙兒的出馬先生看才能手到病除。這位葉先生就有這樣的本事,比如某某家的兒子在墳包附近撒尿,引來了禍端,肚子忽然腫起個大包,去醫院檢查不出病因,送到葉先生面前,燒了一張符當場就好了。
除了給人看病外,這位葉先生還擅長預測吉凶禍福,尤其精通養生之道,身份證顯示已經是九十多歲的人,看面相卻不過三四十歲的中年人樣貌。紅光滿面,儀態瀟灑。看過的人都說絕對是真的。
葉先生是從海外歸來的,遊歷他鄉七十年,如今回到這裡卻是爲了葉落歸根。有與之同鄉的年長者去找他閒聊,說起解放前十年的事情,無不言之有物,猶如親身經歷。更有甚者,他還認出了一個年過八旬的長者是他妻子的侄子。
李牧野雖然是定下計謀的人,但具體執行的時候卻只能隱身幕後看着老葉他們在臺前表演。
小芬一直覺着這戲安排的有點過了,而且騙術伎倆明顯老套且層次偏低。
李牧野告訴她,這都是最經典的仙人跳勾當,之所以經典就是因爲有效,而之所以有效,則是因爲針對了人性最深層的本能需要設置的陷阱,千萬不要以爲讀了很多書就不會上當,當一個人在健康充滿希望的狀態下時,是完全沒辦法理解那些失去健康死亡迫近充滿絕望的人的心情的。
如果貪婪可以矇蔽智慧,絕望就可以改變信仰。
一傳十,十傳百,三人成虎,以訛傳訛,神醫,神人都是這麼產生的。當信衆基數達到一定數量時,再荒唐的事情也會被當成理所當然的信仰而被接受。
葉大師不但會忽悠人,而且還是有一些真本事的。十三歲以前,他跟一位道門高人浪跡江湖,學過一些道門醫學內外科手段,加上淳于兵兵的黛帕巫女身份傳承來的苗藥醫學,針對一些疑難雜症着實有幾套散手。
最重要是,他做這些事除了針對宮白寶的陷阱外,其餘的全部都不以牟利爲目的。這就厲害了,但凡江湖騙子出來招搖撞騙,不管用什麼手段,最後萬變不離其宗,都是爲了錢。可葉大師甭管是給人看病,還是消災免難,只要是有緣人便必定分文不取。遇到經濟困難的,甚至還會施捨些藥錢。
騙子有這麼幹的嗎?
對於經濟條件有限,病不起活不下去的人而言,這他嗎就是活神仙,萬家生佛嘛。
當然這個有緣人是有些講究的,比如給人瞧病,必定是得了有把握治好的病才能是有緣人。至於看其他方面的問題,同樣也很具有針對性。
爲了創下名頭,裝神弄鬼的江湖把戲是必不可免的,針對的人物則多半是一些爲富不仁,爲官不廉,心中有鬼的傢伙。先略施小計,弄些神異鬼祟現象,再針對其做賊心虛的心理,令其破財免災,而破的這個財,葉大師分文不取,全部捐給看不起病的患者。這叫代天行道,盜亦有道。
江湖路長,人心若海,天公常在,道不遠人。
聽李牧野這麼一解釋,小芬就徹底釋懷了,這不就是江湖浪漫有趣的一面嗎?遊俠兒們的瀟灑和道義全在這裡了。
??????
宮白寶最近倒黴事纏身,五十出頭的年紀,半生打拼下來的家業,千傾地,一根苗,就那麼一個兒子,今年十二歲,眼看着就要長大成人了,卻突然生了一場怪病,不犯還好,一犯病就要了親命了。疼起來叫一揪心,急的他恨不得自己能代替兒子。可惜這種事兒沒法代替。
城裡的兒童醫院在國內已是相關方面的權威,檢查不出毛病來,就又去了首都專業性更強的腦科醫院,依然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又想到去上海,結果一打聽,那邊的醫療水平未必比這邊強。
轉了一圈,最終回到了原點,從他自家老太太那裡得知本地街面上有一位葉先生,岐黃妙手,醫卜星象無所不精,藥醫有緣人,有起死回生的本事,十分厲害。於是立即帶了兒子前去求醫。這是葉泓又第一次親自跟他接觸,之前有過一次是淳于兵兵委託經紀公司聯絡的他,得到了一個離譜的報價後就再沒接觸過。
李牧野在城南海河邊買下一幢老舊民居,花了大價錢在極短時間裡做了一番裝潢改建。明堂福地,前後兩層院子,前有假山草木,後有荷塘水池。周圍暗藏紅外報警裝置和監控攝像安保系統。內部裝飾古色古香,門堂里布置了幾件古董傢俱,不是紫檀便是黃花梨。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身價來。
宮白寶也算是有些見識的主兒,領着兒子一進門就被這院子的氣勢給鎮住了。本來還覺着在自己這一畝三分地上,想找個人給自己兒子瞧病還用張口求人?什麼有緣沒緣的,不給老子的孩子看病就讓你在這裡住不下去。可真到了葉宅才發現這個葉泓又先生太不簡單了。
院子裡盤坐着一位,膚色黝黑,圓腦門,大耳朵,看着不像中土人士。估計這位就是那個虔誠拜師的悉昌?達拉蒂了。宮白寶心中暗自驚訝,這外國人想要拜葉先生爲師,說是在這裡不吃不喝求了十五天了,看來這事兒是真的呀。
葉先生的院子兩列修的是迴廊涼亭,可以給求醫問藥者提供遮風擋雨的便利。已經有很多人等候在那裡。一名中年追隨者坐在廊檐入口的一張桌子後面,這人坐着竟似比尋常人站着還要高大。
每一個病人都要先在他這裡登記排號,葉先生的規矩是每天上限一百個號,發光了就不看了。
宮白寶來之前已得老母叮囑,知道其中規矩。他是不打算遵守的,就算是對葉先生心存了敬畏,對這些排號的本鄉本土人卻是半點都不在乎。領着兒子繞過桌子,徑直走了過去。
中年大漢手臂一橫將他攔住,道:“先排號,然後再進去排隊。”
宮白寶站住身形,先瞧了一眼桌上大漢在宣紙上寫的字,十分漂亮的毛筆字,不禁肅然起敬,解釋道:“我帶兒子來看病的,我兒子得了急病,這裡頭有我的朋友,先來一步給我佔好了地方。”
大漢面色平和,道:“來這裡的人都着急,越是如此就越應該守規矩,你還是先登記再排隊吧。”
宮白寶在這一畝三分地橫慣了,縱然有心收斂,卻難改惡習,見有人當面頂撞,頓時升起無名火,不悅道:“他嗎的,介尼瑪地方不大,規矩還不小,老子在城裡大醫院瞧病也沒掛過號,到了你這兒,就想給我立規矩?你打聽打聽去,我是嘛人,然後再來跟老子談規矩。”說着,就要帶着兒子往裡闖。
魯源霍然起身,跟一堵牆似的把他擋住,道:“你想壞這裡的規矩不是不可以,但必須要我家先生點頭,你等着,我給你問一下。”說着拿起電話來,還沒撥號呢,電話先響了。
魯源故意開了免提。
葉泓又在電話裡說道:“讓這位宮先生進來吧,免得他孩子頭疼起來,對付不了你卻要找別人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