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寶回到了村裡,沒有直接回家,就到了張光虎家裡,張光虎一家人正在院子裡吃晚飯:“光虎,還在吃夜飯呢!”
“恩,是啊,你剛回來吧,還沒回家吧,鄭華,快給天寶盛飯。”
鄭華是張光虎的妻子:“恩,好的。”
“既然在你家,我還真是餓了,我就恭敬不如從命啊!”
“這就對了嘛!”
他們一邊吃飯一邊開始聊着!
“光虎,我想問一下,你今天去,事情辦得咋樣啊?”
光虎緊縮着眉頭,有點失落地說:“天寶啊,今天別提了,我在街上逛到了下午,然後去張大用家,他不在家,他老婆說出差了,可能要過兩天再回來,我可能要過兩天了再去!”
“恩,可以!凡是慢慢來,急不得。”
“那你呢!你那邊什麼情況啊?”
“我這邊已經搞定了,王振中同意了,給我們村一個指標。現在就看你財政部的那邊了。”
“恩,你放心,大用這個人還是蠻好說話的,再說了,我們是老同學了,好辦事。”
“恩,那就好,你儘快去。”
又過了兩三天,張光虎來到張大用家,這次遇見了張大用:“大用啊,好久沒見到你了,你還是那樣的年輕啊。”
“你也是啊,想當年一起讀書的時候,你總是班上成績最好的,平時總幫助我講題,感謝你那時候對我的照顧啊。”
“哪裡啊,小事情啊,都過去那麼多年了,同學嘛,本來就要相互幫助嘛。”
“我今天特意到你家來和你這個老同學拉拉話。我的一點小小心意,你收下啊。”張光虎把茅臺酒放到了張大用的面前的桌子上。
“唉,光虎,你啊,不要送禮啊,以後要玩就直接來我家啊,代什麼禮物啊!”他一邊說一邊把酒從桌上提往桌下!
“老同學,難得一見,小小心意,不算禮物。我拿都拿來了,難道你還叫我拿回去啊。”
“好吧,這次我就收下了,下次再拿來我堅決不收。”
“恩,好吧。”
“天寶啊,我聽說你前幾天來過一次,那時候我到縣裡面出差去了,我沒有在家,讓你跑二次了,真是不好意思,你有什麼事就直說吧。”
“就是我們村準備一條路,我代表我們全村人們的意思,想找你幫一下忙啊。”
“我這兒到是好說,就是不知道鎮長是什麼意思啊。”
“鎮長哪兒,我們去說過了,他說批准了,就是要看你這邊財政局是否有活用的資金,能夠批下去,購買物資。”
“最近是財政還有些吃緊,過兩個月,我就能給你們批下來,但是你們要弄申請書等等資料啊。”
“恩,這個是自然了啊,還有這個事情不要張揚出去,一般人來是很難批的,我看在我們老同學的情分上,就幫你了。”
“恩,知道了,謝謝你了!我回去了。”
“吃飯了回去,我家老婆正在做飯呢。”
“不了,我有點急事,要回家。感謝了啊,老同學。”
張光虎凱旋而歸,回到村裡和村長張趙志和會計張天寶一起商量了,然後又往常一樣開會,通知了大家,大家一致認同這個項目。然後就是三人去鎮**跑了好多次,終於把手續做好,項目生申請成功了!
項目申請成了,但是讓張趙志三人頭疼的問題有來了,**同樣是自出物資和技術,通電工程的時候,村裡的年輕力壯的勞動力都沒有出去打工,現在呢,出去了一大半,那麼出工就成了問題。這個問題改怎麼解決呢!還有一個問題是修路佔了人家也有些村民的土地,這個問題也讓他們頭疼的很,不知道如何是好啊!
從二月份開始申請這個項目,已經兩個月了,這已經是四月份了,張趙志三人都希望早一點落實,但是這個棘手的問題讓他們難辦,四月初的一天,三人約好了在坐在村委會的辦公室裡討論這個問題。張趙志:“天寶啊,光虎啊,現在萬事俱備,只欠開始乾的問題了,可是出工問題還不知道怎麼解決呢。”
張光虎猛吸了兩口煙:“我在家也想了這個問題,依我看啊,就全部一起幹,按人數平均計算每家該出多少工,沒有出工的就出錢補給出工多的,相當於工資,現在大多數家庭的家裡沒有勞動力,勞動力都出去打工了,在外面掙錢了,可以支付的起這筆錢!”
張趙志聽了張光虎的發言:“我覺得光虎的意見有道理,可以參考。天寶啊,你也發表一下看法啊,人多力量大了嘛!”
張天寶抓了抓頭,然後慢慢地說:“讓我說啊,我覺得我們不如按人數平均把人物分下去,每家每戶抓鬮決定是那一段,分到各家各戶,只要他們按照標準完成就行了,沒有勞動力的家庭,不管他們是拿錢承包出去,還是要自己幹,讓農民自己決定。”
張趙志:“我覺得你們說的都有道理,我這會還真拿不定主意了,該用你們兩誰的意見呢。”
張天寶推了推眼鏡:“我認爲光虎的意見呢,是可以實施,但是有一個問題是,大家一起幹,雖然出工,沒有出工的出錢,如果這樣的話,有的人出工,努力幹活,有的人出工不出力啊。如果採用我的意見話,就可以有效地做到公平公正,但是必須儘量把任務分的均衡才行。”
張光虎都覺得言之有理:“說的很對,我覺得這樣比較好啊。”
張趙志也表示贊同:“那就採用這種方案吧,明天通知開會,大家商量沒有意見的話,就按這個方案開始幹了啊。”
張天寶:“這個問題用這個方案處理,我覺得不錯,但是另一個問題就是佔土地的問題,還真不知道怎麼處理啊,你們也發表一下意見啊。”
張光虎感嘆道:“這個問題啊,你說賠償土地吧,拿什麼賠償啊,不賠償啊,土地可是農民的命根子啊。”
張天寶:“也不能這麼說,以前土地是我們的命根子,現在不一樣了啊,大多數人都出去打工了,很多土地都荒了,修路嘛,是千秋大事,如果修好了,最受益的還不是路旁邊有土地的人,方便他們託運貨物,如果路從他們土地上經過的話,那麼他們可以在路的旁邊修房子。”
張趙志:“你們兩個說的都有道理,我看這個事情還得開個會,讓大夥討論討論。”
張天寶和張光虎二人都表示同意。
第二天通知開會,第三天在村委會開了會,就關於出工問題大家一致同意把任務分到各家各戶。第二個問題討論很激烈,土地被佔的人要求要土地賠償,他們覺得土地是他們的飯碗,沒了怎麼辦。沒有被佔土地的人要求不用賠償,因爲他們覺得被佔土地的人雖然是被佔了一小部分土地,但是,他們的地將來會在公路旁,其餘的土地拿來修房子或幹其他的事情,交通都方便了,也佔了便宜。
正在大家都僵持不下的時候,張趙志發言了:“既然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見,這個事情也確實難以處理,修路是關乎我們張家村的大事,不能因爲佔了一點土地就放棄這個機會,我知道,土地對每一個農民來說就是命根子,但是要想富先修路。你們的土地雖然佔了,但是也方便了你們。我覺得現在就投票表決,少數服從多數。”
投票結果下來了,同意的佔全村人的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的人不同不賠償。
張趙志接着說:“投票的結果是不賠償的佔多數,要求賠償的佔少數。事情就這樣決定了,你們個人有什麼覺得我做的不公正的地方,可以去上面告我。”
會議就這樣的結果散了,雖然有三分之一的很鬱悶,他們有怨言,但是事情已經定了。
張趙志回到家裡,已經是下午啊,依然在院子裡的凳子上坐着休息,顯然這段時間爲了修路的事已經疲憊不堪,抽着煙:“維芳啊,你說我今天這樣做,對不對啊。”
“這個問題確實難處理啊,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
“哎......是啊。肯定有很多人對我有意見啊。”
“要做大事,肯定會得罪很多人,只要你身正,不怕影子斜啊,做到無愧於心就好。”
”恩!”
張正東家抽到的一處任務不算是很艱鉅的,但也不輕鬆,田恩芬每天都在地裡拼命幹活,現在又有任務了,擔子更加重了。張趙澤外出打工不到一年了,如意地進了張祥波介紹的管樁廠,也沒掙到多少錢。想把土地承包出去,可是有沒有錢,就只有自己一個人去完成任務了。
在張家村修公路期間,張正東八歲,在村小學讀二年級,妹妹三歲。田恩芬就只有帶着張卓婭去修路,不修路的時候就帶着張卓婭到地裡幹活。張正東每天放學了回來就給媽媽做飯。放星期的時候也和媽媽一起去修路和幹農活,就這樣披星戴月,早出晚歸,經過三個月的艱苦勞作,也完成了分給自家的任務。
就在2000年下半年,張家村的第一條公路終於通了,雖然是土路,但是這對張家村來說是一件標誌性的事情,標誌着以前完全靠人肩挑背磨的日子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