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

寢宮東暖閣中。

趙構看着眼前的幾位重臣,首輔趙不試,中軍都督府都督王淵,時任兵部尚書陳遘,御史中丞李綱,前首輔宗澤,以及秘書卿趙鼎。

六名朝廷重臣,面對他關於太子屬位的詢問,有贊同立嫡立長的,有保持沉默——此係帝王家事,非臣子所能言。反正是沒誰提議皇次子的。

趙構沒有太爲難他們,直接道出了自己關於太子儲位的決定。

不是母妃更加受寵,自己本人也更活潑膽大的趙瑗,而正是邢皇后所生的皇長子趙琯。

“皇長子乃中宮所出,即嫡又長,立爲太子,天經地義。況且大郎性情溫和,爲人持重,此爲君者之大善。”

“朕登基數年,兵戈不絕,天下鹹有安寧之時,雖賴將士勇猛,奮揚威怒,以教四海震怖之,但新土弊端極多,朝廷根基淺薄,非耗數十年之功,難見其效。”

“此一如昔年大秦滅六國時,非“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不足以安天下。”

“故而,朕當爲天下擇選一溫和持重之君,規萬世之業,固後世之基,好叫天下人鹹服。而非一類我之人,窮兵極武,致使百姓空竭,萬民罷弊。……”

下方,趙不試、王淵、陳遘、李綱,以及蒼髯皓首的宗澤,還有陪同一邊的趙鼎,六個人先是面面相對,繼而有四個人露出了真摯的笑容來。

他們自然不認爲年紀不大的趙構就要死了,而是覺得趙構已經認識到了連連興兵的弊端,哪怕現如今的天下並沒有因爲朝廷的連年動兵而疲敝衰弱,但如此下去,真的弊端太大。

你縱然兵鋒無敵,拿下了十倍於今日的地盤,可你不能有效的整合統治這些地盤,又於國於民有什麼利益呢?

趙構現在有了這般的認知,真是叫他們太高興了。

“陛下雄才偉略,總攬英雄,駕御豪傑,寥寥數年混一四海,拓土攘夷,刷中原二百年之辱,遺後嗣之安強,如此功此績,千古一帝是也。更兼征伐天下而不勞民力,歷代帝王皆無有能及之,遠非秦皇漢武可比。”

趙不試先一步出列,正色稟道。

趙構聽了都笑起來了。“首輔誇讚太甚,叫朕都不好意思了。”卻並沒有就此話題再說下去,讓這幾位大臣們好好辯論上一場“自己與秦皇漢武的功過”。

而是嚴肅的告訴在場的六人,各人回家後可以不經意間走漏一點的風聲。

六名大臣每一個都是官場上的老油子,聽到了如此吩咐,心中全都一凜。

看來皇長子的太子儲位還沒有做牢固啊。

皇帝叫他們如此做,那明顯是要觀察一下邢皇后與皇長子聽到這消息後的反應,當然,同時也會看一看潘貴妃和皇二子聽聞了風聲後的作爲。

看前者,會不會得意忘形;看後者,會不會一蹶不振!

“臣等遵旨。”

……

延福宮。

進進出出的內侍婢女往來不斷,但卻沒人敢弄出一丁點的聲音。不管是裡頭的,還是外頭的,一個個都屏氣凝神,恨不得直接能消失了去。

牀榻上躺了足有一個月的宋徽宗似乎已經到了人生最後的時刻。

從一場小病開始,慢慢的病狀愈發沉重,直到十日前猛地惡化……

鄭太后眼淚都要哭幹了。

她不止是爲宋徽宗哭泣,還爲自己哭泣。

沒有兒子的她,人生大半輩子都困在這小小的皇城之中。宋徽宗要真的撒手而去,她的人生就更加晦暗了。

哪怕她在明面上被趙構捧得再高。鄭太后還能借此干涉朝政嗎?

她可從沒有這般想過的。

“娘娘,陛下來了。”貼身宮女在鄭太后耳邊小聲的說着。

鄭太后愣了好一會,人才反應過來。

“父皇已然臥牀難起,母后定要保重身體啊,若再有閃失,兒子焉有臉面以對天下?”

行禮後,趙構看着一臉枯槁的鄭太后勸說着。殿外的尚宮已經有稟告,鄭太后今日起身後只進了半碗米粥。這樣的飲食如何能行?

跟在他身後的趙鼎,看着樣貌衰敗的鄭太后只覺的心驚肉跳。他可不比趙構,回汴京後天天都來延福宮探望,已經適應了鄭太后的一臉枯槁像,並不覺得心驚。

趙鼎上次進延福宮面見鄭太后還是趙構北巡之前呢。

現在一看,鄭太后如今的面容與當初可不是天壤之別了。

而沒有生病的鄭太后都是如此,那已經臥牀多日的太上皇又該是什麼模樣?

趙構依舊在溫聲細語的安慰着鄭太后,他當初設計時是萬沒有想到宋徽宗的一場大病竟然連帶着把鄭太后的身子骨也一併熬得乾淨。

這要是延福宮內死了個太上皇的同時,還一併喪了個當朝太后,民間不掀起一波風浪纔怪。

“臣等叩見陛下!”

幾名太醫被宣召了來,還有一併在病牀前服侍的景王趙杞和安王趙楧。

趙杞是老六,趙楧排行第二十五。趙杞的母親是後宮中一併不出頭的充儀,同時他也是趙佶一衆兒子中迄今還留在京城的最年長者。

之前的老大、老三和老五都已經南下了。而趙佶的第二和第四子,早殤。

現在就景王趙杞爲長。

“六哥、二十五弟,快平身!”

趙構上前扶起了趙杞。看着年紀並不大的趙杞,兩鬢處竟然有了不少白髮,不由的感慨趙佶的運氣。都說天家無父子,結果這趙佶身邊還真有一個孝順兒子。

皇城司對留京的皇子們都有很細緻的監察,趙杞無論是在自家王府,還是在趙佶的病榻前,端的都是孝子。

趙構先前命他在大宗正司勾當,看來還真沒有出差。

孝子賢孫樣兒的宗室宗親,大宗正司可不就是最好的去處。

安慰安慰太后,寬慰寬慰病榻前的兄弟,再問一問太醫,然後親手端着藥碗爲病入膏肓的趙佶服藥,這就是趙構來延福宮的流程。

今天本也該這樣。可就在趙構正寬慰趙杞、趙楧的時候,忽然的,內間裡響起了一聲驚叫,然後就看一個內侍屁滾尿流的爬出來稟報:太上皇不好了!

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真太牛逼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五十六章 變化(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四十八章 突圍(求收藏)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五百四十六章 對塞北下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番外3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須把秘方拿到手——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五百四十章 便宜兒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自成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禎帝:祖宗保佑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
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真太牛逼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五十六章 變化(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四十八章 突圍(求收藏)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五百四十六章 對塞北下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番外3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須把秘方拿到手——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五百四十章 便宜兒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自成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禎帝:祖宗保佑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