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

一陣陣寒風捲着枯葉,地上打轉着翻滾,到處都是一片肅蕭。

八刺沙滾城外的守軍營壘已經被悉數打破。

雖然據守八刺沙滾的兵力真的很不少。

東喀喇本身的三萬主力軍,彙集了近衛軍、常備軍和伊克塔騎兵的精華力量,這是伊卜拉欣汗的基本力量,是他的統治根基。

配合着卡里姆·哈桑派來的上萬精兵,可惜不見葛邏祿人的兵馬,要不然就是整個東喀喇的大統一戰線——各方勢力雲集一堂,各族人民喜提大團結。

然後就是西喀喇馬黑木派來的援軍,是塞爾柱人派來的援軍,是伽色尼人派來的援軍。

三方人馬彙集一處,精華力量大致也就一萬多人,更多的則是長老團帶領的非正規武力。

塞爾柱的兵力最少,甚至就是這些人馬,也多是從花刺子模人那裡抽調的。可塞爾柱將軍布哈里卻是這支力量當之無愧的領袖。

因爲西喀喇和伽色尼都是塞爾柱的屬國。

伽色尼王朝就是現時代裡中亞地區的另一個重要天方王國。鼎盛時期一度控制了波斯的大部,土庫曼、烏茲別克的部分地區,阿富汗、巴鐵與天竺的北部地區,形成了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軍事封建帝國。

但盛極而衰,百多年前,其王室的分裂和混亂造成了帝國不可逆轉的衰敗。尤其是在丹丹坎戰役裡,伽色尼軍潰敗,圖格里勒·貝格率領塞爾柱人趁勢進軍西亞,踏着伽色尼人的肩膀,建立了強大的大塞爾柱王朝。

而伽色尼王朝則陷入了漫長的衰退期,逐步喪失了在波斯和中亞的大片屬地,呼羅珊、花拉子模相繼落入塞爾柱帝國之手,天竺地區也開始出現若干獨立的***小王朝。

但縱然衰敗了七八十年,可伽色尼王朝依舊不失爲中亞地區的一支重要力量。

直到十幾年前,那時候中原還是徽宗政和年間,又一場王位爭奪戰叫伽色尼國勢再衰。巴赫拉姆沙阿通過向塞爾柱帝國屈膝的方式換來了塞爾柱蘇丹桑賈爾的援軍,並最終擊敗了其他幾位兄弟成爲了伽色尼的蘇丹。可隨後巴赫拉姆又輕率決定脫離塞爾柱的控制,卻反被塞爾柱人擊敗,伽色尼王朝進一步衰弱不說,也叫自己徹底成爲了塞爾柱的附庸國。

此番廝殺,局勢明明跟伽色尼人關聯不大,可伽色尼王朝出動的兵力卻是三國援軍之最,佔總數的一半之多,比脣亡齒寒的西喀喇動員的精銳還要多。

伽色尼人也不心甘情願啊,可誰叫他們當初敗了呢?巴赫朗姆可不敢違背桑賈爾的指令。

三方援軍,精銳和雜兵加一塊足有兩三萬人,但跟隨着他們的腳步,打着‘盛讚’的口號涌到八刺沙滾的民間力量卻是更多。

二者加在一塊,沒有八萬也有七萬!

如此算上伊卜拉欣汗的根底兒,八刺沙滾就足有十萬大軍了。

那麼最後再加上東喀喇的非正規武裝呢?

在伊卜拉欣汗的號召下,在亡國的危機面前,各地可是有很多長老們帶領民兵趕來的。

整個東喀喇在‘盛讚’旗幟下都動員了起來,大批的民間武裝匯聚,一部分已經在之前的戰鬥中化爲烏有,可聚集到八刺沙滾的依舊有五六萬人。

也就是說,整個八刺沙滾,現如今匯聚了十六七萬人馬,對於中亞,這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可惜大部分都是缺乏紀律的烏合之衆,他們再是勇敢,面對宋軍的藥粉和強弓勁弩,也跟泡沫一樣不堪一擊。

一聲聲轟鳴的炸響中,被部署在城外安營紮寨,以護衛主城(八刺沙滾)的民兵們,就跟麻雀見到了炮仗一樣,一丁點的抵抗力都沒有。

被高昌兵和塞北遊騎殺的大敗而逃!

這時,城外天方陣營的營壘已經盡皆告破,從八刺沙滾城頭向外看,外面黑壓壓盡是宋軍及附庸兵馬的旗號,密密層層。一座座營壘組成了一道巨大的鎖鏈,將八刺沙滾城徹底拴死。

伊卜拉欣立在城頭眺望着東方,面上陰沉如水,心裡頭也平靜如水。

他不會爲那些死去的民兵心痛。

作爲一個聰明人,作爲一個曾經的君王,他清楚的知道一個首鼠兩端的人是多麼被人不待見。

伊卜拉欣時刻都提醒自己,自己是一個已經做出了選擇的人,拿定了主意就要斬釘截鐵,千萬別存着那些多餘的‘善良’!

大宋要統治東喀喇,除掉一部分最堅定的反對派,這是毋庸置疑的。

那些死去的喀喇人,他們死的有價值有意義。

他們用自己的死亡,送別了東喀喇的過去,讓餘下的東喀喇人“更好”的迎接新時代的到來。同時他們的死也讓東喀喇人保持住了自己的骨氣與尊嚴。簡直是在給所有東喀喇人做奉獻!

回到城內的王宮。

伊卜拉欣的耳邊似乎還隱隱在回想着士卒們的吸氣聲,低低的議論聲。

適才宋軍並沒有攻城,但即便如此,立在城頭的他也能清晰的感覺到士兵的勇氣在下挫。

大殿上,長老、貴族,東喀喇、西喀喇,乃至是伽色尼人,大家已經吵成了一片,吵的伊卜拉欣一陣陣的頭疼。

索性人就靠進那張華麗的大座椅中,一位宮人伺機正到他的身後,輕柔的給伊卜拉欣按摩起了頭部。

因爲精神壓力太過巨大,近來一段時間,伊卜拉欣的健康情況不是很良好,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他常常頭痛。

大概是被按摩的舒服了,伊卜拉欣半眯着眼睛,人都要睡過去了。

塞爾柱的布哈里也跟個木頭人一樣,一句話不說。

說什麼好呢?

這些爭吵說到底還是針對伊卜拉欣的‘堅守’決策而來的。

隨着宋軍越發逼近八刺沙滾,冬季裡的嚴寒和風雪並沒有擊敗他們,那‘遷都’和‘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聲音在城內就越發響亮起來了。

沒人不怕死不是?

尤其是賽克和集勒兩城被宋軍依次攻破之後,八刺沙滾城內的躁動就更大了。

宋人火器犀利,放到天方世界,這完全就是降維打擊。欺負人都不是這麼個欺負法。

一個不留神城牆就被炸塌了,這叫他們怎麼守?

除非是大神下凡,否則他們根本就沒贏得機會。

而後退一步呢?

八刺沙滾這座要害之地固然是丟了,但東喀喇還有其他的土地。

沒了八刺沙滾,那還有怛羅斯呢,甚至還能跑疏勒去。

對於那些一心想要逃離八刺沙滾城的人言,他們纔不管怛羅斯、疏勒安不安全,有沒有未來,現在他們先逃離八刺沙滾第一!

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荷蘭人很不開心(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明公主做兒媳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麗之亂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獻策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六十一章 大寫的“服”(求收藏)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開篇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
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荷蘭人很不開心(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明公主做兒媳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麗之亂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獻策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六十一章 大寫的“服”(求收藏)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開篇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