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攘外安內

洛陽城頭,曹旭的目光同樣注視着遠處諸多氣象連成一片的軍營。

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力量體系,自然會形成不同的制度。

在這個神魔橫行的世界裡,力量更多的取決於上,一支軍隊如果不能形成的氣象,那麼是無法上戰場的。

無論哪支軍隊,哪個將領想要造反什麼的?曹旭翻掌之間,就能夠鎮壓。所以權力下放,也是應有之意。

這時,一名仙風道骨的中年道士走進,躬身下拜,說道:“參見陛下。”

“免禮平身。”曹旭說道。

“謝陛下。”中年道士說道。

“張天師,鎮魔殿準備的如何了?”曹旭問道。

張天師說道:“回稟陛下,鎮魔殿內部已經清理完畢。隨時聽候陛下的調遣。”

鎮魔殿是一件自成時空體系的洞天法寶,從漢代第一任張天師傳承至今,鎮壓了無數邪魔外道,一步步演化而成。

“好。”曹旭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半月之後,朕將親率大軍,直搗魔巢,鎮魔殿要做好準備,隨時供應大軍後勤需求。”

張天師應聲稱“是”。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軍後勤,向來是重中之重。

在許多人看來,不經過數年休養生息,積攢國力,大乾根本無力討伐妖魔。

但是,曹旭卻將目光轉向了洞天法寶。

有一件洞天法寶支撐,許多事情都可以變不可能爲可能。

普通的儲物法器並不是什麼太過於稀缺的東西,但是上升到了一國大軍的程度,就非洞天法寶不可了。

半個月後,大乾大軍出動,兵鋒一路向東,直指泰山。

人道與妖魔之爭,就此拉開了序幕。

泰山之巔,黑山魔君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擡頭望向了東方。

只見厚重雲層涌了過來,剎那間便是烏雲密佈,電閃雷鳴,一顆猙獰的龍頭出雲層之中伸了出來。

“黑山,那位大乾人皇已經向你殺過來了。”龍華妖皇說道。聲音之中,滿是掩飾不住的恨意。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黑山魔君冷靜的說道。目光轉向西方,那道貫通天地的人皇紫氣,正攜帶着浩浩蕩蕩的人道大勢而來。

想起了這些日子那種被窺伺的感覺,黑山魔君不由的皺起了眉頭,他數次施展大法觀天測地,都未有所獲。但是半步天仙的心血來潮,卻不可能無緣無故的發生。

這是一個變數,而且是一個能夠帶給他致命危險的變數。

“難道又是一名天外來客嗎?這個世界的人道氣運反撲,竟然會厲害到這種程度?”黑山魔君心中思考着。

……

隱於虛空之中的鎮魔殿內,白素貞手中浮現生死簿的投影,一道道先天靈光被生死簿收攝了氣機之後,歸入到了天地輪迴之中。隨着數量的增加,她對這個世界生死權柄的掌控,正在一點點的增強着。

大軍東征,是殺伐之路,生死之路。

黑山魔君手下各個鬼王掌控的幽冥鬼騎,幽冥鬼卒,甚至還有黃泉魔騎,以及被龍華妖皇驅使而來的妖族,與大乾的軍隊,可謂是血戰不斷。

大乾新軍在這種殘酷的情況下,卻是越戰越勇。

當然,如果不是有鎮魔殿這件洞天法寶在後邊撐着,無論是傷員的救治,還是武器的維修,後勤的補給,都能夠及時到位,也不會有現在的情況。

中軍大帳之中,燈火通明。

曹旭手持着軒轅聖劍,一條青色的蛟龍,正在劍身上盤旋舞動。他能夠明確的感覺得到,隨着大乾疆域的擴張,軍心的凝聚,這柄劍的威力正在一天天的變強。

“陛下,傅御史求見。”門外傳來了親衛的聲音。

“宣。”曹旭說着,收起了手中的軒轅聖劍。

“臣傅採林拜見陛下。”傅採林走進大帳後說道。

“免禮平身,坐。”曹旭說道。

“謝陛下。”傅採林說道。

“說一說吧,這麼晚了,有什麼事情急着找朕?”曹旭說道。

“這是關於佛門的一些情報,臣不敢擅專,請陛下聖裁。”傅採林說着,取出了一份奏摺遞了上來。

曹旭接過後,翻看了一邊,嘴角泛起了一絲冷酷的笑意。

這份奏摺的關鍵字是,“前楚蜀王,吐蕃,舉事……。”

佛門,還真是自己作死啊。

“朕知道了,愛卿費心了。”曹旭說道。

傅採林退下後,曹旭彈出一滴血液,附在了軒轅聖劍上,藉助其大乾治下,無所不知的特性,轉瞬間穿梭虛空,已經到了峨眉山上方。

峨嵋天下秀,《峨眉郡志》雲:“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豔也,故名峨眉山。”

說起來,歷經數世輪迴,曹旭還未曾認真欣賞過這座天下名山的風光。

此時雖然是深夜,但是峨眉山上還是有着星星點點的燈火。

不過,曹旭此時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了隱藏在虛空之中洞天法寶之上。

佛門最後的底牌,是一個象徵苦海鉢盂。

寂靜的夜裡,一輪綻放着七彩神光的大日,忽然出現在了峨眉山的上空。

劍氣斬破了空間,留下了深深的痕跡,許久之後,方纔彌合。從這一劍就可以看得出,軒轅聖劍的威力,提升的不是一星半點。

“阿彌陀佛。”一聲佛號傳來,一個古香古色的鉢盂從虛空之中浮現,迅速的與下方以峨眉山金頂寺爲中樞的大陣勾連在了一起。

顯化出了一尊金身法相,頭戴五佛金冠,身披袈裟,手執如意,神態莊重,趺坐象背上。正是大名鼎鼎的普賢菩薩。

“佛門大菩薩法相,先接朕一劍試試。”曹旭的話音未落,一道通天徹地的七彩劍氣已經斬了下來。

冰冷的殺機瀰漫,天地之間所有的變化都似乎被這一劍所終結。

金頂寺之中,諸多剛剛從睡夢中驚醒的和尚,呆呆的看着這天降的一劍,連逃避的念頭都升不起。

懸浮在金頂寺上方的鉢盂急速的旋轉了起來,普賢菩薩的法相雙掌合十,將從天而降的七彩劍氣夾在了掌中。

第二十四章 洛陽第三十八章 紫氣浩蕩三萬裡第六十八章 嘉靖三年第三十三章 交鋒第十七章 三個月後第四十八章 本卷結束第十六章 天山(五千收藏,加更)第十一章 交易第二十章 取經第七章 冰蠶和緣由第四十三章 二年第四十二章 地獄之火,黃泉之淚第四十六章 大婚第四十章 衡山第三十七章 師妃暄第六章 育苗移栽第十五章 黑白第五十三章 城內城外第十九章 三百招第三十二章 師姐妹第六章 麒麟神元第二十二章 衛道第五十三章 三元合一第五十一章 鐵心島(補更,上月30月票)第三十二章 何方天意第二十一章 擂鼓山下第十八章 長安第十二章 虎頭蛇尾第五十二章 兵臨洛陽第六十五章 七傷拳第七十一章 戰鬥進行中第二十二章 天地不仁第二十八章 天道之輪第三十四章 落幕第七十四章 入京第三十七章 月亮之上第二十二章 天地不仁第三十八章 大幕拉開第八十五章 入世扶龍第六十章 破碎金剛的猜想第三十五章 換個馬甲第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九章 欲謀紫霞第五十九章 戰神圖錄第八十一章 事不過三第七章 人皇(補更,上月210月票)第五十六章 斬龍第十九章 蕭峰第十章 交鋒第八十六章 籠子第三十九章 傳國玉璽第四十一章 萬象第二十八章 定局第十三章 官階第五十六章 三請三辭第二章 好男兒,真漢子第三十八章 龜甲洛書(補更,9.25)第三十六章 三百回合(首訂900加更)第七十章 馳援少林第二十六章 報酬第五十八章 東征西討第四十四章 玉液還丹第三十五章 地牢第二十七章 風起雲涌第六十二章 火燒第五十章 劍元(補更,爲舵主“歲月擋不住愛”)第二十一章 擂鼓山下第十九章 菩薩畏因第六十一章 邀請第七十二章 封山第二十章 紛紛擾擾第三十九章 雪緣(補更,9.26)第二十七章 風起雲涌第十四章 兩界融合第四十九章 劍池(補更,首訂1200)第四章 邪帝舍利第八十三章 遊記第四十八章 鑄劍第六十四章 變化第四十四章 玉液還丹第二十三章 天帝寶庫第二十二章 衛道第一章 樂陽村第七章 出關第二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二十三章 神意第四章 凌雲窟第十七章 說不出口第二十三章 道教中人(第三章)第十一章 朱蛤第七十三章 三年之後第二十六章 心魔第十五章 武林大會第二章 躍馬橋第三章 虛空之旅(補更,上月150月票)第五章 驀然回首第十七章 純陽至尊功第一章 樂陽村第八十七章 太玄經
第二十四章 洛陽第三十八章 紫氣浩蕩三萬裡第六十八章 嘉靖三年第三十三章 交鋒第十七章 三個月後第四十八章 本卷結束第十六章 天山(五千收藏,加更)第十一章 交易第二十章 取經第七章 冰蠶和緣由第四十三章 二年第四十二章 地獄之火,黃泉之淚第四十六章 大婚第四十章 衡山第三十七章 師妃暄第六章 育苗移栽第十五章 黑白第五十三章 城內城外第十九章 三百招第三十二章 師姐妹第六章 麒麟神元第二十二章 衛道第五十三章 三元合一第五十一章 鐵心島(補更,上月30月票)第三十二章 何方天意第二十一章 擂鼓山下第十八章 長安第十二章 虎頭蛇尾第五十二章 兵臨洛陽第六十五章 七傷拳第七十一章 戰鬥進行中第二十二章 天地不仁第二十八章 天道之輪第三十四章 落幕第七十四章 入京第三十七章 月亮之上第二十二章 天地不仁第三十八章 大幕拉開第八十五章 入世扶龍第六十章 破碎金剛的猜想第三十五章 換個馬甲第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九章 欲謀紫霞第五十九章 戰神圖錄第八十一章 事不過三第七章 人皇(補更,上月210月票)第五十六章 斬龍第十九章 蕭峰第十章 交鋒第八十六章 籠子第三十九章 傳國玉璽第四十一章 萬象第二十八章 定局第十三章 官階第五十六章 三請三辭第二章 好男兒,真漢子第三十八章 龜甲洛書(補更,9.25)第三十六章 三百回合(首訂900加更)第七十章 馳援少林第二十六章 報酬第五十八章 東征西討第四十四章 玉液還丹第三十五章 地牢第二十七章 風起雲涌第六十二章 火燒第五十章 劍元(補更,爲舵主“歲月擋不住愛”)第二十一章 擂鼓山下第十九章 菩薩畏因第六十一章 邀請第七十二章 封山第二十章 紛紛擾擾第三十九章 雪緣(補更,9.26)第二十七章 風起雲涌第十四章 兩界融合第四十九章 劍池(補更,首訂1200)第四章 邪帝舍利第八十三章 遊記第四十八章 鑄劍第六十四章 變化第四十四章 玉液還丹第二十三章 天帝寶庫第二十二章 衛道第一章 樂陽村第七章 出關第二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二十三章 神意第四章 凌雲窟第十七章 說不出口第二十三章 道教中人(第三章)第十一章 朱蛤第七十三章 三年之後第二十六章 心魔第十五章 武林大會第二章 躍馬橋第三章 虛空之旅(補更,上月150月票)第五章 驀然回首第十七章 純陽至尊功第一章 樂陽村第八十七章 太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