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爭霸太空

隨着中國女媧一號成功登陸月球,並且將幾十名工作人員運送到月球基地,外界又掀起新一輪的太空熱。美國國家航天中心負責人向里根總統彙報了目前美國航天計劃的進展,當里根聽完報告才明白美國在航天技術方面已經完全落後中國。

爲了儘快趕上中國,里根總統下令加大對美國航天計劃的投資,同時批准了建造美國空間站的計劃。緊接着蘇聯方面也向外界披露了自己建造空間站的計劃,總之,蘇美兩國並不甘心被中國奪走在航天技術方面的優勢。

然而全世界的輿論依舊在關注着中國月球基地的情況,爲了進一步提高中國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林峰決定將宇航員每天在月球生活的片段視頻放到電視上向全球轉播,於是每天晚上9點,臺灣電視臺都會向全球播放宇航員在月球基地的視頻資料。

所有人都震驚於中國在航天技術方面的發達,他們一眨不眨的盯着身穿防護服的宇航員駕駛着月球車在基地外進行遠程作業,更讓世人吃驚的是,那些宇航員竟然可以像在地球一樣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基地內。

此時,所有人都不再懷疑人類移民月球的夢想,每個人都在幻想着有一天像中國宇航員那樣在月球漫步行走。

如今中國人在太空技術已經超過了蘇美兩國,他們分別加快了自己的航天計劃,事實上之前蘇聯和美國一直都在爭奪太空霸權。通常認爲,美蘇兩國對於月球的競爭,始於1961年加加林飛入太空之後。其實,在首次發射地球衛星後,他們都把目光轉向了月球。

1958年到1976年間,蘇聯科學家完成了繞月衛星、登月車的試製、試運行,發射了無人飛船環繞月球飛行,實現了無人月球探測器在月球表面的登陸和漫遊。

其中,1966年至1969年,“聯盟”號飛船和“宇宙”號衛星在地球軌道上完成了登月飛行器的測試工作;1965年9月,首次實現無人飛船繞月球飛行併成功返回地球;1970年至1973年,研製成功了由地面遙控的無人月球探測器,三部無人月球探測器不僅拍回了大量月球背面的照片,還從月球表面採集了土樣,並將它們運回了地球。

在冷戰期間美蘇兩國的太空競賽中,蘇聯人一度佔盡了風流,總是與一連串的“第一次”聯繫在一起:第一次成功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第一次拍攝到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載人太空飛行,第一次太空漫步,第一名女宇航員上天……

法國《世界報》則說,女媧一號進入太空動搖了美國在航天領域的絕對優勢。就像之前美國人的登月行動搶走了蘇聯的太空霸權一樣,現在中國人已經遠遠領先於世界上其他國家。該報紙還大力呼籲整個歐洲國家應該聯合起來,共同合作開發太空領域。

受中國月球基地的刺激,進入新年以來,一個又一個國家相繼推出雄心勃勃的太空發展計劃,一顆又一顆功能各異的太空飛行器陸續飛上雲霄。

據外電報道,自年初至今,已有美國、蘇聯、德國等多個國家發射了10餘顆衛星或進行太空試驗,而英國、法國等國也競相推出了新的太空發展計劃,許多國家目前已把太空當作發展戰略的新高地。

專家認爲,如今已呈現出太空逐鹿、羣雄並起的新態勢。

國際有關評論認爲,基於自主能力的太空平臺和系統將是應對信息化戰爭以及可能發生在宇宙空間作戰的重要基石。因此,英國一直重視大力發展獨立的天基通信系統,特別是軍事衛星通信系統,併成爲世界上少數擁有獨立專用軍事衛星通信網的國家之一。

另據報道,年初德國也利用火箭成功地發射了雷達成像偵察衛星。據稱,這顆世界上最小的雷達衛星使德國具備了獨立的天基偵察能力,使德國能夠利用這顆衛星進行全天候、全天時的雷達成像偵察。

一些航天大國在積極拓寬自主發展新路的同時,也一直在積極尋求國際合作,欲在一些前沿領域取得共同突破。面對咄咄*人的太空競技新形勢,爲了實現共同的經濟利益和戰略利益,目前一些國家又採取靈活對策,欲謀求以合作方式贏得太空發展的主動權,進而爲各自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面對中國近幾年在全球衛星導航定位市場一統天下的格局,歐洲早在前幾年就開始醞釀開發自己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並啓動了由10多個國家參與的“伽利略”計劃,當時的歐盟委員會主席評價說,這是一場壟斷與反壟斷的鬥爭,是一場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和國家利益的外交鬥爭,但受利益分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干擾,近年該計劃發展相對緩慢。

今年3月召開的歐盟交通部長理事會議上,這一計劃再一次成爲會議焦點,理事會決定加快計劃進程,並提出了最後限期。

有關專家認爲,全球衛星導航市場正在形成新的發展格局,由中國北斗、美國gps、歐洲“伽利略”和蘇聯“格洛納斯”等系統紛爭天下的局面將會愈來愈清晰地展現出來。

面對太空發展的新格局新形勢,作爲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需要在以科技實力應對太空競爭的同時,更需要以對世界對人類高度負責的精神,進行冷靜思考和攜手共創未來的太空和平。

爲了確保中國的太空優勢,就必須以創新精神加快形成絕對的太空主導地位。面對新的形勢,林峰在臺灣國防會議上提出防禦與攻擊相結合的“反制太空”戰略,進一步加強了確保太空優勢的創新研究和試驗,加快了新一代太空技術與平臺的研發,決心構建絕對安全的太空屏障。比如讓衛星隱形。

面對可能來自陸地、海上、空中的各類武器對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特別是對衛星情報偵察、通信和導航系統的威脅,中國已決定把發展隱形衛星技術作爲一項重要內容,主要通過減小衛星體積、重量來降低被發現和打擊的概率,爲衛星的隱形奠定重要基礎。

比如製造微小衛星,甚至是納米衛星,努力提高太空作戰中的衛星生存能力。要積極努力研發、部署集通信、太空戰和太空情報預警三位一體的新型衛星系統。

1985年元旦中國向外界展示了月球基地生活區裡先後培育出了100多種“太空植物”,其中包括小麥、玉米、燕麥、大豆、西紅柿、蘿蔔、捲心菜、甜菜等。兩名宇航員在太空菜地裡辛勤勞動的影像,一下子在全世界引起轟動,所有人都發現原來移居月球不再是幻想。

科學家們興奮地說,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把月球建設成人間化、現代化的生活區。在月球上生活,可以吃到新鮮的動植物,也有照明用電源。更令人興奮的是,中國科學家宣佈,他們已設計出在月球上建一座城市的方案。

那是分佈在月球上的許多宇宙小住宅,宛如一個個金色的小圓球,簇擁一幢向上延伸的巨型旅館的螺旋狀大廈,總共可容納10萬人舒服地生活。據稱,這座令人神往的“月亮城”可望於1990年在月球上建成。

林峰代表中國對外宣佈,作爲第一批太空移民將以具備中國國籍作爲首選條件。將來任何想要移民月球的人類,首先必須具有中國國籍才能參加“月球人”選拔。同時爲了應對外界瘋狂的攻擊“中國想要獨霸月球”的輿論,中國*府公佈了最新的移民管理方案。

該方案要求所有申請加入中國國籍的人都必須通過普通話口語考試和漢語四六級考試,而且還要參加中國*府統一舉行的有關中國國情、歷史知識的相關筆試,最後,通過考試的人還要求在中國居住三年以上時間。

只有完全滿足這些條件,中國移民局纔會同意加入中國國籍,他們纔有可能被選中移民到月球。中國移民新方案一經發布,全世界掀起一股漢語熱,同時申請加入中國國籍的各種人纔出現一個井噴*。

以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才十分嚮往美國的生活,但是現在所有人都迫切希望移民到中國,以便在有生之年移民到月球。導致美國今年申請移民的人數比往年下降了百分之八十,美國政府爲了挽回人才流失帶來的損失,再次對外宣佈了美國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

與此相對的是,臺灣第一支太空部隊組建成功,該部隊以機甲主要作戰手段,通過新型宇宙戰艦爲運載工具。至此中國已經初步具備了在太空作戰能力,該部隊將全力保證中國在地月系統的霸權地位,爲中國佔領整個太陽系儲備物資。一旦中國完全消化了月球資源後,中國將全力建設火星。而後將火星和月球的資源整合後,迎接外星文明的入侵。

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亞丁灣2第200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2)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103章 火星計劃第24章 對日索賠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256章 最後一次進攻(1)第81章 “拯救”趙雅芝第127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2)第126章 第三次中美衝突(1)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3)第81章 “拯救”趙雅芝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235章 美國雄起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253章 中美爭奪非洲第259章 非洲戰役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104章 月球生活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93章 中蘇戰爭(2)第124章 亞洲金融風暴(3)第117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4)第256章 最後一次進攻(1)第267章 “核大戰?”第62章 阿富汗特種作戰第248章 遠征亞丁灣(1)第169章 非洲風雲之血腥廝殺第123章 亞洲金融風暴(2)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一百零八章 向陽紅16號第61章 開發南海第145章 SARS陰謀第158章 全球備戰一百零八章 向陽紅16號第28章 中東戰爭第137章 “三國”爭霸太空第8章 釣*島風雲(上)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283章 太平洋海戰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164章 揭幕戰(1)第140章 911恐怖襲擊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229章 “武裝機器人”第230章 重組臺灣艦隊第194章 中國危機之俄羅斯倒戈第252章 美國人的打算第252章 美國人的打算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262章 戰爭結束第7章 臺灣新形象(下)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12章 美國之行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259章 非洲戰役第99章 UFO之謎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61章 開發南海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216章 四路圍攻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100章 五年發展第202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2)第164章 揭幕戰(1)第17章 臺*恐怖分子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285章 攔截核彈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132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7)第127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2)第124章 亞洲金融風暴(3)第73章 馬島戰爭(2)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24章 對日索賠第16章 戰後風波第14章 印尼排華(中)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116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3)第1章 夢醒月球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第25章 日本賠償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44章 琉球海戰
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亞丁灣2第200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2)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103章 火星計劃第24章 對日索賠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256章 最後一次進攻(1)第81章 “拯救”趙雅芝第127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2)第126章 第三次中美衝突(1)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3)第81章 “拯救”趙雅芝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235章 美國雄起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253章 中美爭奪非洲第259章 非洲戰役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104章 月球生活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93章 中蘇戰爭(2)第124章 亞洲金融風暴(3)第117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4)第256章 最後一次進攻(1)第267章 “核大戰?”第62章 阿富汗特種作戰第248章 遠征亞丁灣(1)第169章 非洲風雲之血腥廝殺第123章 亞洲金融風暴(2)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一百零八章 向陽紅16號第61章 開發南海第145章 SARS陰謀第158章 全球備戰一百零八章 向陽紅16號第28章 中東戰爭第137章 “三國”爭霸太空第8章 釣*島風雲(上)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283章 太平洋海戰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164章 揭幕戰(1)第140章 911恐怖襲擊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229章 “武裝機器人”第230章 重組臺灣艦隊第194章 中國危機之俄羅斯倒戈第252章 美國人的打算第252章 美國人的打算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262章 戰爭結束第7章 臺灣新形象(下)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12章 美國之行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259章 非洲戰役第99章 UFO之謎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61章 開發南海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216章 四路圍攻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100章 五年發展第202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2)第164章 揭幕戰(1)第17章 臺*恐怖分子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285章 攔截核彈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132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7)第127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2)第124章 亞洲金融風暴(3)第73章 馬島戰爭(2)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24章 對日索賠第16章 戰後風波第14章 印尼排華(中)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116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3)第1章 夢醒月球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第25章 日本賠償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44章 琉球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