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戰後影響

(二更求花)

(二更求花)

黃偉他們的艦隊拖着傷痕累累的身軀回到了火星,他們受到了英雄般的的待遇。“黃長官”黃偉聽到旁邊人羣中有人呼喊自己的名字,扭頭一看原來是先行回來的戰友,他張開手臂向對方走了過去,來人一把將黃偉抱住然後泣不成聲的說:“長官他們呢?剩下的人呢,都在哪裡?”

活下來的戰友並不憎恨乘坐偵察飛船先行撤退的戰友,因爲在遇到緊急敵情時巡邏隊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負責讓偵察船回來傳送情報。但是偵察船裡的戰友看到戰後自己的艦隊損失了超過多半,內心還是很痛苦的,很多戰友就是爲了掩護自己而犧牲的。

黃偉看着失聲痛哭的戰友,想起永遠也回不來的部下,心下不禁有些悲涼,一想到對方強大的軍事力量他心頭就蒙上一層陰影。黃偉實在無法想象一旦敵人突破了己方軍隊的防禦自己的親人將要面臨何種慘景,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親人在敵人的屠刀下瑟瑟發抖,聽到了炮火下到處呻吟的國民。

突然,一股怒火衝上心頭,衝散了縈繞在心間的悲憤之情,他發誓覺不讓一個敵人踏上自己的家園。轉過身,黃偉重重的拍打了一下正在痛哭的戰友的肩膀,然後用堅定的語氣說到:“不要悲傷,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去痛哭了,擦亮我們的戰刀,緊握手中的槍,我們一起爲犧牲的隊友報仇。”

“說的不錯,士兵們、國民們,巨大的災難就要來臨了,但是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邁去的坎兒,黃上校我爲你和你的部下感到驕傲”林峰面色嚴肅的對黃偉他們說。

“司令員來了”“首長來了”“林將軍好”

看到林峰出現,現場的氣氛頓時熱烈起來。林峰是現代中國軍人心中的一座豐碑,他戰無不勝的神話激勵着當代軍人不斷的前進。

林峰看着圍在周圍的羣衆和軍人說到:“國家和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能不能順利度過這次危機,就要靠我們團結一心的努力。敵人已經來到了家門口,我們作爲共和國的軍人就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抵抗侵略、保衛家園,今天總共有163名士兵實踐了自己保家衛國的諾言,我爲他們感到自豪和驕傲。

只要我們上下一心,再加上這些驍勇善戰的士兵,我相信最終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根據國防部的最新命令,晉升黃偉爲共和國少將,任命他爲第一驅逐艦隊的指揮官”說完林峰親自向黃偉頒發了晉升證書。

“好好努力,多多殺敵”

“謹記司令員教導!”

隨後黃偉將這次戰鬥的經過詳細的整理成冊交給了參謀部門,火星戰區軍方隨即展開針對性研究,同時各部隊開始了頻繁的換防。林峰認真看了參謀部上報的防禦計劃,總體上他還是十分滿意的,這份計劃完全貫徹了軍委關於“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指示。

按照這份計劃,整個戰場放在小行星帶附近,我軍依託小行星佈置第一道防線。在小行星的運行軌道上佈置大量‘空間地雷’,這些巨型地雷都是以小行星爲母體,隨其運行在小行星軌道上,一旦有大規模敵人闖入小行星帶時,它們就像漂浮在水中的水雷一樣,一不小心都有可能陰溝裡翻船。爲了加大打擊範圍,林峰專門讓人研製了許多模擬小行星的空間地雷,分別將它們大量佈置在小行星帶上。

小行星帶的防禦只是第一道防線,最重要的一道防線是位於小行星帶內緣。第二道防線是由中國主力太空艦隊組成,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將對方的阻擊在小行星帶的外緣。小行星帶內緣距離火星大約0.8個天文單位,如果中國的太空艦隊全速行駛的話,只需要四五個小時就可以往返一趟。但是戰時肯定不可能永遠保持最快狀態,按照參謀部和後勤部門的推算,來往於戰場和火星之間運輸船和艦隊平均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可以實現往返。

這樣基本是可以滿足戰時高強度的戰爭消耗,這也是建立第二道防線的基礎。一旦敵人突破了第二道防線,那麼林峰就要做好火星近地軌道的防禦,這第三道防線的主要武器就是位於火星近太空的各種衛星武器和地面上的高能炮臺。假如敵人來到了火星的近地軌道,林峰還要防範敵人對火星表面的打擊。

參謀部一共佈置了三道防線,這三道防線一旦崩潰了,火星就要進入殘酷看登陸與反登陸作戰。

對於參謀部提出的這個防禦計劃,林峰還是很認同的,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先守住自己的地盤無疑是十分明智的。雖然中國軍方已經和對方打過幾次交道,但是對於對方真正的實力地球人還是比較模糊。大多數的軍方將領認爲對方要比中國的實力大得多,他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首先考慮防守是正確的。

整個軍方內部大部分是傾向於防守至上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將領覺得中國應該趁着對方立足未穩的時候主動出擊對方,爭取一舉重創對方。

經過慎重考慮林峰還是否決了一部分激進代表的建議,偷襲對方的風險太大。這麼多年來獵戶帝國能夠縱橫四海說明他的軍隊實力還是很強的,如果帶隊前來的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將領,那中國的偷襲計劃很可能成了“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的典型。

林峰的擔心還是十分正確的,獵戶帝國遠征艦隊接到前方發回的戰報後,阿勒克斯公爵隨即命令封德倫大將先行前往火星,臨行前阿勒克斯公爵叮囑封德倫大將不要急於和對方發生戰鬥。

“你的任務就是牽制對方在火星的力量,防止他們支援地球,只要我們順利攻下地球,火星就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事實上阿勒克斯對於封德倫還是比較放心的,他生性謹慎從不輕易冒險,想他這樣的將領也許很難在戰場上取得大勝,但是同樣他也不容易被人打的大敗,他就是前往火星擔任牽制任務的最佳人選。

封德倫告別了艦隊指揮官後,就開始思索自己要如何做才能完成任務。從前方反饋回來的情報顯示,對方的武器也許沒有自己這一方先進,但是也沒相差太多。再加上對方是主場作戰,後勤補給相當便利,而己方除非在短時間內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一舉佔領地球,才能解決自己的補給問題。

如此看來奪取地球將是整個艦隊的中心任務,而阻止火星支援地球是主力拿下地球的必要條件。假如讓對方的火星源源不斷的支持地球的話,封德倫相信用不了多久自己的艦隊就會支撐不下去。

因此他只要將火星的主要兵力牽制在火星使其不能專心支援地球,封德倫的任務就算完成了,想通之後,封德倫就制定了穩紮穩打的策略。他覺得只要自己將主力艦隊放在火星前線,穩穩前行,堂堂正正的用兵,對方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狙擊自己的,如此他也就算完成公爵閣下交給他的任務。

不提封德倫如何部署兵力,單說林峰將交火的消息的傳回地球之後,地球上的局勢更加混亂了。

美國政府撤回在世界各地的駐軍,包括在歐洲盟國的軍事力量,此舉使得美國盟友一片叫罵聲,但是局勢到了目前這個狀況,各個國家都是在謀求如何在戰爭中保存自己,沒有人去關心自己的盟友如何。

特別是再次看到中國傳回的戰鬥畫面之後,大多數軍事強國家更是堅定“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信念。一些國防力量薄弱的、平時依靠他國的國家頓時變得懊悔起來,國內的平民都在埋怨自己國家的領導人,這些領導人也很鬱悶,誰能想到地球會突然攤上外星人入侵的事情?

現在的地球上軍火成了最吃香的行業,甚至現在即使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得到武器,特別是中國生產的武器。許多還沒有走出廠房就已經被歐美等國瓜分了,除了中國的盟友還能分一杯羹外,其他國家根本就買不到中國的武器。

美國人這時候也不顧惜自身的資源了,爲了得到中國更多的武器,美國政府已經將國內積累多年的資源全部賣給了中國,沒辦法,誰叫中國的武器受歡迎。特別是中國已經淘汰的第一代機甲,剛一出來就被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給包圓了。

目前這些國家都在積極的備戰,雖然歐聯邦曾經策劃過整個歐洲的防禦計劃,但是由於各國分歧太大,最終不得不走回原來的老路:大家各顧各的。

這次受中國發布的第二次軍情的影響,世界各國更加陷入一種癲狂狀態,除了中國及其盟友相當淡定之外,一些小的國家竟然開始謀劃加入華盟的行動。這些小國認爲與其絞盡腦汁的搞一些沒有希望的努力,還不如直接併入華盟算了。現在整個華盟的防禦都是由中國負責,他們認爲只要加入了華盟,自身的安全基本是就有保證了,據說整個華盟領導人的家人都已經轉移到火星去了。

第227章 戰略反攻之南海大海戰第60章 軟文化發展第183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2)第277章 夏威夷王國復國第116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3)第29章 “假冒風潮”第76章 “國際警察”(2)第162章 前哨戰第123章 亞洲金融風暴(2)第33章 巡視南海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1章 夢醒月球第16章 戰後風波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136章 日本的機會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169章 非洲風雲之血腥廝殺第263章 簽字儀式(1)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224章 決戰上海(1)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159章 全球會議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3章 合作愉快!第179章 歐洲風雲之納粹秘密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219章 收拾北極熊(2)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14章 印尼排華(中)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269章 海底追捕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84章 清算“印尼”第22章 中國“心臟”第179章 歐洲風雲之納粹秘密第116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3)第60章 軟文化發展第224章 決戰上海(1)第213章 西線之伊朗戰役第8章 釣*島風雲(上)第127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2)第2章 初臨臺灣第73章 馬島戰爭(2)第283章 太平洋海戰第61章 開發南海第24章 對日索賠第146章 射日計劃(1)第228章 “菲律賓復國鬧劇”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123章 亞洲金融風暴(2)第69章 收復藏南(1)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262章 戰爭結束第219章 收拾北極熊(2)第81章 “拯救”趙雅芝第19章 跨過1970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243章 當前形勢第189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2)第116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3)第233章 阿勒克斯之嘆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二百八十一章 美洲聯盟第8章 釣*島風雲(上)第17章 臺*恐怖分子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197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1)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246章 一統全球戰略(2)第198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2)第32章 西沙海戰(下)第275章 戰後十年發展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101章 第一次伊拉克戰爭第282章 加勒比海戰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35章 廣交會(上)第207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3)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238章 癲狂的歐洲人第29章 “假冒風潮”第60章 軟文化發展第131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6)第135章 亞州聯邦(2)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120章 合作發展第44章 琉球海戰第255章 得中東者得天下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
第227章 戰略反攻之南海大海戰第60章 軟文化發展第183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2)第277章 夏威夷王國復國第116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3)第29章 “假冒風潮”第76章 “國際警察”(2)第162章 前哨戰第123章 亞洲金融風暴(2)第33章 巡視南海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1章 夢醒月球第16章 戰後風波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136章 日本的機會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169章 非洲風雲之血腥廝殺第263章 簽字儀式(1)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224章 決戰上海(1)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159章 全球會議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3章 合作愉快!第179章 歐洲風雲之納粹秘密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219章 收拾北極熊(2)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14章 印尼排華(中)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269章 海底追捕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84章 清算“印尼”第22章 中國“心臟”第179章 歐洲風雲之納粹秘密第116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3)第60章 軟文化發展第224章 決戰上海(1)第213章 西線之伊朗戰役第8章 釣*島風雲(上)第127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2)第2章 初臨臺灣第73章 馬島戰爭(2)第283章 太平洋海戰第61章 開發南海第24章 對日索賠第146章 射日計劃(1)第228章 “菲律賓復國鬧劇”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123章 亞洲金融風暴(2)第69章 收復藏南(1)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262章 戰爭結束第219章 收拾北極熊(2)第81章 “拯救”趙雅芝第19章 跨過1970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243章 當前形勢第189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2)第116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3)第233章 阿勒克斯之嘆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二百八十一章 美洲聯盟第8章 釣*島風雲(上)第17章 臺*恐怖分子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197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1)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246章 一統全球戰略(2)第198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2)第32章 西沙海戰(下)第275章 戰後十年發展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101章 第一次伊拉克戰爭第282章 加勒比海戰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35章 廣交會(上)第207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3)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238章 癲狂的歐洲人第29章 “假冒風潮”第60章 軟文化發展第131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6)第135章 亞州聯邦(2)第172章 火星保衛戰之10號據點爭奪戰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120章 合作發展第44章 琉球海戰第255章 得中東者得天下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