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

1972年底,過了年趙雅芝就十九歲了,林峰和認識也三年了,他們正式交往也兩年了。可是林峰還沒有正式到她家拜訪過,趙雅芝雖然嘴上不說什麼,但是心裡已定有別的想法。

於是趁着年底工作清閒下來,他特地打電話給趙雅芝說了他要去家裡拜訪的事情。趙雅芝聽了十分高興,連忙跑向廚房對她的母親說:“媽,今天我有個臺灣朋友要過來”

趙母有些疑惑的看着滿臉紅暈的女兒問道:“臺灣的朋友?在飛機上認識的?阿芝出門在外要小心,你長得這麼漂亮,小心居心叵測的人。”

趙雅芝看見趙母越來越離譜,連忙打斷說:“哎呀,不是這樣的,阿峰人很好的,我們認識都三年了”就在這時外面傳來趙父的聲音:“阿芝快來把門打開!”

母女倆個暫時中斷了談話,打開房門,父親、大哥、二姐、三姐和五妹走進房間。趙雅芝的父親平時對她們兄妹幾個要求很嚴格,他先坐在椅子上,接過趙母遞過來的茶水問道:“剛纔你們母女倆在屋裡說什麼了,我們還沒到家就聽屋裡吵吵?”

趙母看了一眼趙雅芝說:“也沒說什麼,就是阿芝說她有個臺灣朋友今天要來看她,我就囑咐她要小心,當心外面的壞人。”

趙父一聽就說:“阿芝,你把你朋友的詳細的情況和我們說說,我們也好幫你把把關”聽到這話,趙雅芝的大哥二姐三姐五妹均找了地方坐下來,於是趙雅芝就一五一十將她自己和林峰的交往過程說了出來。

聽完趙雅芝的講述,趙父皺着眉頭說:“阿芝這個林峰是臺灣政府的官員,而且是個軍人,他的官很大嗎?”

“我也搞不清楚他到底是多大的官,對了你們記得前年印尼排華的時候,援救華僑的國軍指揮官嗎?那就是阿峰,不久之後我就聽說他就升將軍了”趙雅芝認真地說。

“四姐,你說的是真的?我姐夫真是將軍?”小妹趙雅倩急急地問,趙父、趙母大夥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趙雅芝安撫住激動地小妹說:“嗯是,真的,這是阿峰親口告訴我的。”

“那他多大了?”趙雅芝的大哥趙雅敏問道,在他的印象當中,想當上將軍最起碼也得四十歲吧。

趙雅芝略一沉思道:“阿峰比我大了四歲,過了年他應該是二十三歲”聽了趙雅芝的話全家都驚呆了,二十出頭的將軍,這也太瘋狂了吧。

趙父接着又問道,事關女兒的幸福不問清楚不行:“他家裡還有什麼人?家世一定很顯赫吧?”趙雅芝輕輕一笑,她感覺到父母的緊張,說:“他是孤兒,現在臺北家裡只有他一人”

“孤兒?”頓時這個答案讓趙家其他成員變得目瞪口呆。

最後趙家也沒商量個什麼結果,不過他們倒是都對林峰產生了濃厚興趣。時間就在趙家焦急的等待中消逝,等快到晚上的時候大門外響起一陣敲門聲。

趙雅芝急忙往外走,大哥趙雅敏緊跟着也出去了。林峰有點忐忑的站在趙家的門口,無論前世今生這都是林峰第一次拜訪女朋友的家人,又查看了一下禮物,深吸一口氣才敲響了趙家的大門。

不一會兒,房門打開趙雅芝氣喘吁吁的站在門口,身邊站了一個和她長有些像的男子,不用說這就是她大哥。不等林峰說話趙雅芝就說:“阿峰這是我大哥,大哥這就是林峰,我男朋友”

林峰見狀連忙說:“大哥你好,我來看看伯父伯母”

趙雅敏連忙說:“你好你好”由於知道林峰是個將軍所以趙雅敏有些拘謹。

這時大姐趙雅蓉聽到聲音出來了,趙雅芝介紹完之後,林峰連忙上前問好:“大姐你好,我是阿芝的男朋友林峰”

趙雅蓉打量了一下林峰心裡暗暗點了一下頭,心說雖然長得不是太帥,可是看着成熟穩重,是個值得依靠的人。

兄妹三人將林峰讓進屋,林峰先給趙雅芝父母行禮,她父母對他第一印象挺好,覺得小夥是個有禮貌的人。大家都寒暄完了,林峰把禮物拿過來分給大家,這些禮物都是林峰託蔣家的人買的,都是好東西,小妹趙雅倩最是高興也對這個三姐夫最滿意。

這個時候最性子急的二姐趙雅磬問林峰:“阿峰,我聽阿芝說你在臺灣是政府官員,而且還是將軍?”

林峰溫柔地看了趙雅芝一眼說:“是的,去年提升的軍銜,我現在是臺灣地區特種部隊的司令員,掌握着臺灣最精銳的部隊,同時我還是立法院的一名立法委。但是我想這些身份不應成爲我和阿芝之間交往的障礙,我想請伯父伯母放心我會用一生好好的愛惜阿芝,等阿芝過了二十歲我就向她求婚。”

說完林峰臉色誠懇地看着趙父趙母,趙父看看一臉幸福的趙雅芝說:“阿峰我給你說阿芝這個人外柔內剛,如果她決定和你在一起的話,我們家長是攔不住的。我和她媽媽不會阻止你們交往,從今天開始你們的關係算是正式確定下來了。希望你以後好好照顧阿芝”

林峰頓時喜出望外說:“謝謝伯父!”接下來一家人就開始忙活了,趙母越看林峰越歡喜,而且越來越有丈母孃看女婿的架勢。

隨後的幾天林峰一直待在趙家,直到過完元旦林峰才乘坐飛機返回臺灣。在過去的一年,是臺灣執行經濟計劃的第三年,也是臺灣基礎建設最重要的一年,1972年臺灣有無數的機場、公路、鐵路建成使用。

這些交通網將極大的促進臺灣經濟的發展和各地的交流,使全臺灣緊密聯繫在一起,1972年依然是臺灣經濟飛速發展的一年,人均收入首次突破600美元大關,雖然與日本和美國相比臺灣依舊落後很多,但是隨着臺灣工業的崛起特別是鋼鐵這一行業,從1970年之前需要進口,到現在除了滿足臺灣本地的需求外還能出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

1972年臺灣的鋼鐵產量將達到1400萬噸,這和英國的鋼產量差不多,今後臺灣地區將稍稍提高至三千萬噸的規模後就不再增加,這基本上滿足臺灣本地的各種需求,同時還可以出口幾百萬噸。這些出口的鋼材都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特種鋼材,目前世界上除了臺灣哪也生產不出來,今年剛已上市就被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全部以高價買走。

其次,就是在大陸航空人才的幫助下,臺灣已經具備生產發射衛星的能力1973年二月份臺灣將發射第一顆通信衛星,之後還將和大陸中央政府合作將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建立起來。這是1973年最重要的事之一,然後就是臺灣的經濟建設將進入關鍵的一年,從1973年臺灣每年將獲得日本賠償金當中的兩億美金,這對臺灣來說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

這也是之前早就和周*來總理說好的,日本今後每年將賠償中國12億美金,50年還完不用還利息。

1973年重點建設的是臺灣的石油化工產業,海底採油設備及技術都已經準備好,73年臺灣將開採釣*島附近的石油和天然氣。釣*島附近的海底蘊藏着豐富的石油資源,儲量據估計將高達800億桶,超過100億噸。

而且這裡適合建立導彈和潛艇基地,甚至只要在這裡建設雷達陣地就可以對日處於戰略主動地位。1972年臺灣的軍事實力也將是徹底爆發的一年,臺灣經過的1972年的機構改革和部隊的去粗取精,整體實力上升一個臺階。

中國防務公司將爲臺灣部隊提供陸海空三軍的武器裝備,1973年也是臺灣完全實現武器自主化的第一年。首先陸軍將裝備國產的70式“饕餮”主戰坦克,這款坦克將作爲未來一段時間中國陸軍的主力裝備,其防護性能將遠超這個世界上任何一款坦克,它可以抵禦穿甲彈的直接攻擊,甚至模塊式炮塔頂部防護也能對付集束炸彈的頂部威脅,對反坦克地雷和核生化武器也有獨到的防護措施。

這些都得於以臺灣超強鋼材生產的裝甲。當然他最強大的地方是他裝備了最新熱成像系統、車長獨立熱成像儀、真彩平面顯示儀、數字化地形圖、熱控制系統和最新的數字化指揮、控制、通信裝備,這套系統的核心部分就是旅級及旅以下數字化指揮系統,車際信息系統能在整個裝甲部隊內實時傳送己方、敵方坦克的位置和行動數據,在車長的顯示器上,能看到敵友各方的配置和行動。

更高一級戰鬥情報的獲取則得力於21世紀旅及旅以下部隊戰鬥指揮系統。除了坦克之外自行火炮、直升機、各種槍械等常規武器都將裝備到一線部隊。空軍方面則是要對現役的一代飛機進行更新換代,目前美國正在進行三代機的更新換代,美國今後空軍將以三代機爲主體。

而中國還處在一代機時代相差太多。林峰的防務公司直接爲空軍拿出的具備第四代戰機性能的“海東青”戰鬥機,它具備超機動性,超音速巡航,超視距空戰和隱身能力,當今世界任何國家的雷達都不具備發現它的能力。

可以說今後中國空軍將佔據制高點,還有通過“鯤鵬”運輸機改進而來的“九鳳”預警機,此外海軍除了已經服役的“臺北號”防空驅逐艦,今後將陸續服役巡洋艦、潛艇,林峰打算八十年代裝備航母。

第234章 “我是一個兵”第100章 五年發展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亞丁灣2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24章 對日索賠第1章 夢醒月球第29章 “假冒風潮”第47章 戰後餘波第19章 跨過1970第284章 登陸北美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285章 攔截核彈第210章 西亞攻略(1)第236章 春季攻勢之南線狂飆第95章 中蘇戰爭(4)第120章 合作發展第139章 大中華聯盟第166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上)第92章 中蘇戰爭(1)第19章 跨過1970第259章 非洲戰役第246章 一統全球戰略(2)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207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3)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74章 新式武器第21章 1971年之解凍第94章 中蘇戰爭(3)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258章 最後一次進攻(3)第278章 制裁美國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180章 歐洲風雲之德國分裂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235章 美國雄起第227章 戰略反攻之南海大海戰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134章 亞洲聯邦(1)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214章 戰事膠着第177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2)第45章 戰爭尾聲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第62章 阿富汗特種作戰第67章 太空計劃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二十七 穩定發展第125章 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第186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5)第74章 新式武器第124章 亞洲金融風暴(3)第120章 合作發展第79章 掌控馬六甲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第269章 海底追捕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3)第235章 美國雄起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89章 建設月球第31章 西沙海戰(上)第262章 戰爭結束第30章 “喪心病狂”第183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2)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90章 爭霸太空第253章 中美爭奪非洲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3)第224章 決戰上海(1)第177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2)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41章 核動力航母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34章 軍事演習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21章 1971年之解凍第29章 “假冒風潮”第267章 “核大戰?”第118章 又見亞特蘭蒂斯人第17章 臺*恐怖分子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202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2)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119章 決定合作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135章 亞州聯邦(2)
第234章 “我是一個兵”第100章 五年發展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亞丁灣2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24章 對日索賠第1章 夢醒月球第29章 “假冒風潮”第47章 戰後餘波第19章 跨過1970第284章 登陸北美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285章 攔截核彈第210章 西亞攻略(1)第236章 春季攻勢之南線狂飆第95章 中蘇戰爭(4)第120章 合作發展第139章 大中華聯盟第166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上)第92章 中蘇戰爭(1)第19章 跨過1970第259章 非洲戰役第246章 一統全球戰略(2)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207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3)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74章 新式武器第21章 1971年之解凍第94章 中蘇戰爭(3)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258章 最後一次進攻(3)第278章 制裁美國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180章 歐洲風雲之德國分裂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235章 美國雄起第227章 戰略反攻之南海大海戰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134章 亞洲聯邦(1)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214章 戰事膠着第177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2)第45章 戰爭尾聲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第62章 阿富汗特種作戰第67章 太空計劃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二十七 穩定發展第125章 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第186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5)第74章 新式武器第124章 亞洲金融風暴(3)第120章 合作發展第79章 掌控馬六甲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第269章 海底追捕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3)第235章 美國雄起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89章 建設月球第31章 西沙海戰(上)第262章 戰爭結束第30章 “喪心病狂”第183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2)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90章 爭霸太空第253章 中美爭奪非洲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3)第224章 決戰上海(1)第177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2)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41章 核動力航母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34章 軍事演習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21章 1971年之解凍第29章 “假冒風潮”第267章 “核大戰?”第118章 又見亞特蘭蒂斯人第17章 臺*恐怖分子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202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2)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119章 決定合作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135章 亞州聯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