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亞洲聯盟

中國發表了最新的國防白皮書在全世界引起一片熱議,中國去年財政收入高達200萬億人民幣的收入,其中國防支出了20萬億人民幣,佔到財政收入的10%。這麼龐大的國防經費再度刺激到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敏感神經。

事實上這白皮書都是中國拿出來糊弄他國的,因爲包括中國太空部隊在內的大量先進裝備都沒有出現在白皮書上,其中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亞盟軍事力量的建立。

1994年元旦,亞盟53個成員國在中國香港召開第13次首腦會議,本次會議的主題就是討論中國提出的建立亞盟下屬的聯合部隊,初步規劃部隊總人數在10萬人。

經過一週的緊張討論亞盟通過了中國的提議,這也標誌着亞盟開始從一般的經濟型組織正式向軍事、政治型轉變。

根據會議的協商的結果,亞盟軍司令部設在泰國首都曼谷。

該司令部下屬的軍事委員會將是亞盟最高軍事指揮機構,由參加亞洲軍事一體化指揮系統的成員國總參謀長組成。

每年開會三次,負責就亞洲防務問題向亞盟部長理事會提出建議,並對下屬各主要戰區司令部實施領導。軍委會主席由軍委會成員推選,任期3年。其日常事務由各國總參謀長任命的常駐軍事代表組成軍事代表委員會負責辦理。軍委會下設國際軍事參謀部,負責實施軍委會的政策和計劃,此外還設有3個軍事指揮機構:中亞盟軍最高司令部、印度洋盟軍最高司令部、亞太地區盟軍最高司令部。

目前亞洲53個成員國中,中國作爲亞洲和世界上的超級大國註定了他將要在這次軍事變革中國扮演舉足輕重的作用。

進入90年代後,隨着華沙條約組織的解體和冷戰的結束,中國迅速調整戰略,以“全方位應付危機戰略”取代“前沿防禦戰略”,通過組建亞盟軍事力量和推行“和平夥伴關係計劃”竭力向中東歐和非洲地區拓展影響,在世界安全事務中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根據新一輪的會議規定,亞盟聯軍在原定的10萬人基礎上擴充到25萬人,共編成三個戰略集團軍,分屬三個不同的司令部指揮,同時還有一支兩萬人的快速反應部隊,和大量亞盟各成員國的後備役部隊。

根據西方人的報道亞盟越來越像一個“聯邦國家”,爲了應對亞洲越來越強大的武裝力量,北約1994年1月10~11日,北約16國在布魯塞爾召開首腦會議,主要討論了北約在新形勢下的新戰略和內部調整,與中國、中東歐國家關係以及波黑衝突等問題。會議提出了《和平夥伴關係計劃》,並發表了《首腦會議聲明》。

在北合會外長會上,俄羅斯外長科濟列夫宣佈俄正式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並簽署了北約與俄的《雙邊軍事合作計劃》和《定期公開磋商制度框架文件》。

科濟列夫還發表講話表示俄不反對北約東擴,稱北約東擴“既符合俄羅斯國家安全利益,符合整個歐洲的安全利益”,“北約作爲唯一的軍事集團可與中國建立的統一亞洲相抗衡”。

1994年2月2日中國在掌握了亞洲的經濟命脈之後,又瞄準了亞洲的軍事力量,隨着亞盟聯軍的建立,中國對亞洲地區的控制更爲嚴密。

正當世界各國紛紛議論亞盟軍隊成立的時候,遠在巴爾幹地區的薩拉熱窩再次成爲引發地區衝突的策源地。

2月5日中午,薩拉熱窩市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導致波黑內戰發生重大變化。戰爭最初在以穆、克族爲一方和塞族爲另一方之間展開,不久穆、克族關係破裂,彼此間也發生激戰。各方先是搶佔本族居民佔多數的地區,繼而塞、穆族之間在東部的塞爾維亞與波黑邊界一線、西北地區及首府薩拉熱窩,塞、克族之間在北部靠近克羅地亞邊界地區爭奪地盤。

各派武裝不斷開闢新戰場,戰火迅速在波黑3/4的土地上蔓延。三族共有20多萬人參戰,其中穆族11萬、塞族8萬、克族5萬。

塞族由於得到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1992年4月由前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組成)的支持,加之其參戰部隊中有4萬是前南人民軍1992年5月撤離時留下的波黑籍塞族官兵,裝備有坦克、大炮、飛機等重武器(穆、克兩族在戰爭初期基本無重武器),在軍事上佔有明顯優勢。

到1993年底,%的塞族控制全國約70%的領土,%的克族控制約20%的領土,%的穆族只控制約10%的領土。

爲制止波黑戰爭,聯合國安理會自1992年5月起先後通過對波黑塞族和南聯盟實施全面制裁、向波黑派駐維和部隊、在波黑建立“禁飛區”、爲穆族設立“安全區”等一系列決議。北約對波黑實施全面封鎖並對“安全區”提供空中保護。聯合國和歐共體還曾多次進行調解,但均無結果。

北約對波黑的干預從對塞族進行軍事威脅升級到實施有限空中打擊,於1994年2月上旬向塞族發出限期從薩拉熱窩周圍撤走所有重武器的最後通牒。

中國由於在歐洲地區影響力較低根本不能像北約那樣發揮重要作用,爲了擴展中國在歐洲的影響力,中國*府決定支持站在歐洲對立面的塞族武裝。

爲了加強塞族武裝力量中國秘密向塞族提供了一批巴基斯坦生產的輕重武器。背後有了中國支持的塞族武裝開始公然拒絕北約的要求。

與此同時北約以“違禁”爲由擊落了塞族飛機4架。3月在美國敦促下,穆、克兩族簽署建立聯邦和聯邦軍隊的協議,使波黑戰場再度形成穆、克族聯合對付塞族的新態勢。

4月,穆族發動春季攻勢,從“安全區”主動出擊,試圖收復失地,打通各控制區的聯繫。塞族予以反擊,並圍困“安全區”之一的戈拉日代。

北約迅即作出反應,對戈拉日代的塞族陣地進行首次空襲,遏制了塞族的攻勢。

二戰結束後,曾經飽受戰爭之苦的人類一度曾認爲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人類戰爭的最後一幕,但是隨着戰後半個多世紀的實踐證明,人類要想和平相處還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隨着波黑內戰的再次爆發,全世界有一次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下。可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中東又發生了一起人間慘案。

1994年2月25日,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希布倫市一名手持自動步槍的以色列猶太移民在易卜拉清真寺內,向正在做祈禱的千餘名巴勒斯坦人開槍掃射,當場射死29名巴勒斯坦人。而兇手巴魯克?戈登斯坦在案發後被憤怒的巴勒斯坦人打死。

還有26名巴勒斯坦人及2名以色列人在其後的騷亂中死亡,另有約300人受傷,造成震驚世界的大慘案。這事件被稱爲易卜拉欣大慘案。

慘案發生以後,亞盟新聞發言人迅速向外公佈了亞盟的最新決定:爲了維持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亞盟決定向該地區增派兩萬人的聯合部隊。

這是亞洲聯合部隊成立以來第一次在亞洲地區派駐軍隊。這支亞盟聯軍由1萬名中國軍人和他國軍人混合編組而成,最高指揮官是一名中國少將。隨着亞盟部隊部署到中東地區,使得該地區的緊張局勢得到緩解。

按照以前的傳統,中東地區出現問題之後都是歐美國家率先做出反應,中東國家也習慣於接收美國的調停。

但是,這一次亞盟打着“亞洲的事情,亞洲人自己解決”的口號,斷然將歐美國家排除在外。這令美國分外惱火,自從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就對波斯灣的石油垂涎三尺,可是現在中國人竟然藉着亞盟組織想要將美國勢力驅除出波斯灣,這是美國人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答應的。

目前美國在中東的盟友除了以色列、沙特、科威特三國較爲穩定外,其他國家都不同程度的倒向了中國一方。隨着中國打着亞盟的旗幟進入到波斯灣後,美國人在這裡的影響力將會越來越小。

美國以前最好用的一枚棋子——以色列,在經過中國的一頓教訓後已經變得比原來歷史上老實多了,況且它旁邊還有一個和中國有着密切關係的巴勒斯坦看着。

中東地區的石油確實很重要,但是對於中國有很多新能源技術的國家來說,石油也不是必不可少的資源。

中國爲了避免將整個石油國家推到自己的對立面一直禁止在中國範圍以外的地方使用新能源技術。

中國之所以要控制中東石油,就是爲了制衡歐美國家。這些國家除了美國本國蘊藏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外,其他大多數國家都是石油進口國,一旦中國全面控制了波斯灣,這些國家就等於是砧板之魚,任由中國拿捏了。

不過,林峰也知道歐美國家是不可能眼睜睜看着中國進入波斯灣的,雙方新一輪的龍爭虎鬥將在波斯灣地區上演。

第16章 戰後風波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257章 最後一次進攻(2)第131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6)第87章 收復蒙古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216章 四路圍攻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285章 攔截核彈第25章 日本賠償第67章 太空計劃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52章 中越戰爭(2)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262章 戰爭結束第72章 馬島戰爭(1)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145章 SARS陰謀第131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6)第232章 “連本帶利”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221章 收拾北極熊(4)第43章 戰爭來臨第29章 “假冒風潮”第104章 月球生活第48章 登月計劃第84章 清算“印尼”第190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3)第200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2)第69章 收復藏南(1)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221章 收拾北極熊(4)第217章 中國戰略出路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265章 偷天換日計劃第3章 合作愉快!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70章 收復藏南(2)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155章 5年發展計劃第79章 掌控馬六甲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第119章 決定合作第131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6)第119章 決定合作第89章 建設月球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84章 清算“印尼”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270章 反潛破敵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211章 西亞攻略(2)第162章 前哨戰第1章 夢醒月球第29章 “假冒風潮”第75章 “國際警察”(1)第162章 前哨戰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104章 月球生活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亞丁灣2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第34章 軍事演習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186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5)第51章 中越戰爭(1)第18章 林峰的“春天”第263章 簽字儀式(1)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38章 林峰大婚第118章 又見亞特蘭蒂斯人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150章 龍三角衝突(1)第218章 收拾北極熊(1)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182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1)第164章 揭幕戰(1)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4章 小康計劃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第12章 美國之行
第16章 戰後風波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257章 最後一次進攻(2)第131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6)第87章 收復蒙古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216章 四路圍攻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285章 攔截核彈第25章 日本賠償第67章 太空計劃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52章 中越戰爭(2)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第262章 戰爭結束第72章 馬島戰爭(1)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145章 SARS陰謀第131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6)第232章 “連本帶利”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221章 收拾北極熊(4)第43章 戰爭來臨第29章 “假冒風潮”第104章 月球生活第48章 登月計劃第84章 清算“印尼”第190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3)第200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2)第69章 收復藏南(1)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221章 收拾北極熊(4)第217章 中國戰略出路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265章 偷天換日計劃第3章 合作愉快!第147章 射日計劃(2)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70章 收復藏南(2)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155章 5年發展計劃第79章 掌控馬六甲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第119章 決定合作第131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6)第119章 決定合作第89章 建設月球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84章 清算“印尼”第27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270章 反潛破敵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211章 西亞攻略(2)第162章 前哨戰第1章 夢醒月球第29章 “假冒風潮”第75章 “國際警察”(1)第162章 前哨戰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104章 月球生活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亞丁灣2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第34章 軍事演習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186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5)第51章 中越戰爭(1)第18章 林峰的“春天”第263章 簽字儀式(1)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38章 林峰大婚第118章 又見亞特蘭蒂斯人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150章 龍三角衝突(1)第218章 收拾北極熊(1)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182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1)第164章 揭幕戰(1)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4章 小康計劃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第12章 美國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