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戰事膠着

伊朗當局在戰前準備了二萬五千多口棺材,下了“滅之朝食”的決心。在伊朗發動的人海攻擊中共有二萬七千多人在此次“齋月行動”中喪生,近六萬人受傷。伊朗以單純的人海戰術發動了攻勢,暫時穩定了防線。黃沙被人的鮮血浸成溼漉漉的。

伊朗和獵戶人各自都在加緊的籌備,一場更大規模的相互廝殺又將爆發。

巴士拉是伊拉克最大的港口,位於阿拉伯河右岸,距波斯灣一百二十公里。市北七十四公里處的庫爾納傳說中是亞當與夏娃的伊甸園所在地,並有“東方威尼斯”之美稱,工業以石油化工爲主,也是伊拉克椰棗的重要產區。

得到中國援助的伊朗決定發動新一輪的反擊,這次伊朗將主攻目標定在巴士拉,從而給獵戶人以致命的打擊,這裡現在是獵戶人南線指揮部所在地,假如能夠消滅了敵指揮部將大大打擊敵人的士氣。進而說不定能夠收復南線的失地。

伊朗集中了第四裝甲師、第九十二裝甲師、第七十七步兵師等精銳部隊共十二萬大軍整裝待發,隨時準備向伊拉克發起“聖戰”,伊朗當局在戰前準備了二萬五千多口棺材,下了“滅之朝食”的決心。同時中國空軍300多架空天飛機爲其擔任空中掩護任務。

獵戶人爲了防備伊朗的進攻,隨即將敵第九裝甲師、敵第十裝甲師、敵第三步兵師和第十一步兵師等十萬大軍部署在巴士拉,並在巴士拉以北地區築起二十公里長的堅固防線,一條二十米寬的水障、地雷嘗鐵絲網、坦克、火炮將這一帶設置成稠密的火制地帶。

10月4日凌晨,由伊朗發動的自爆發戰爭以來最激烈的以十二萬人對十萬人的步兵戰——“齋月行動”打響了。頭裹印有“爲伊斯蘭而戰”的紅色花巾的伊朗革命衛隊的毛拉們在夜幕下,越過多石的邊境,潮水般衝入獵戶人在伊拉克的防線。

革命衛隊的第七師在“真主安拉”的呼喊聲中滾過地雷區、越過塹壕、撕開鐵絲網向巴士拉猛撲。第七十七步兵師在預備隊的支援下,從霍拉姆沙赫爾沿一條六公里寬的狹道緊隨革命衛隊挺進。密集的人海在坦克的掩護下涌向巴士拉的防線。

隨後中國空軍飛抵巴士拉上空與敵人的防空部隊和空軍展開激烈交火,敵人的飛碟大隊也趕來阻擋中國飛機的攻擊,雙方在巴士拉上空你來我往,不時有某架飛機被空空導彈擊落。雖然中國空軍暫時佔據了數量上的優勢,但是由於獵戶人的飛碟在,中國和伊朗一方一時間還無法取得戰場主動。

天空中的廝殺似乎也感染了地面上雙方交戰的人員,對屠殺、對人海戰術已麻木的僕從軍士兵瞪着血紅的雙眼完全無視“生靈”的意義,近二千輛裝甲車和三百門火炮狂笑着,成千上萬的炮彈瀉在伊朗的軍隊中,慘號聲、粗沉的喘息聲、淒厲的驚呼聲響成一片,一隊隊的伊朗士兵倒下了。同時,波斯灣哈爾克島的油泵設施在噴氣式飛機的轟炸下化作一堆堆廢鐵。

10月6日,兩個師的攻擊被伊拉克部隊擊退。

10月8日,終於突入伊拉克境內五英里,然而,缺少裝甲兵、空軍和後援又得而復失。

10月13日夜十點,伊朗又一次慘烈的失敗。

10月18日夜九點,驟然響起的尖厲刺耳的炮聲撕破了五天的死寂。伊朗全線衝擊,“齋月行動”的最後一役在伊朗的孤注一擲下打響,革命衛隊的少年隊也拖着槍衝入了戰場,最小的才九歲啊!一個稚氣未脫的小孩一手捂着被地雷炸飛的右腿,淒厲地哭號着呼叫着:“媽啊!媽媽……”向故鄉的方向爬去。

但是在獵戶人頑強的防守下他們的防線未被突破,巴士拉絲毫未損。

據統計,伊朗共有2萬多人在此次行動中喪生,近6萬人受傷,而獵戶人則損失大約5萬人的僕從軍,至於獵戶人自己的本部部隊幾乎沒有損失。他們只是在和中國人的空戰中損失幾十艘戰鬥飛碟,這點損失對於獵戶人來說可以說是忽略不計。

10月23日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和伊朗再次完全以單純的人海戰術2萬多人在巴格達正面的曼達利發動了攻勢,以人同現代軍事裝備和技術相抗衡的結局是不言而喻的。又一場一味採用人海戰術的無謂的攻勢行動被獵戶人擊退了。這次戰鬥伊朗付出四千人喪生的代價,獵戶人亦有三百人喪命。

在一場場的現代武器與人的撕殺後,血腥的鹹味隨沙漠的季風向人襲來。已經戰紅了眼的伊朗人又在策劃了一場人海攻勢,10月26日夜間,爲減少殺傷,伊朗人決定乘夜向被獵戶人佔領的哈馬丹挺進。在79式坦克的支援下,步兵向防守哈馬丹的帝國僕從軍發起帶進攻。雙方約五萬多人又在這兒展開了撕殺。

很快一切就平靜下來了,一具具變形的屍體停放在硝煙的燻烤中。伊朗僅僅奪回了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即使這樣也讓伊朗國民感到驕傲。獵戶人似乎小覷了伊朗人,曾經經歷過長達8年的兩伊消耗戰的伊朗人,在這次戰爭中表現出讓所有人吃驚的韌勁。

雖然前期戰爭他們遭遇了一系列慘敗,但是很快他們就在中國、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幫助下站穩了腳跟,甚至還在局部地區展開了反擊。這些都大大出乎了獵戶人的預料。在和伊朗交手之前,獵戶人相繼征服了沙特、伊拉克、以色列、阿聯酋等等宗教國家。

這些國家雖然也給獵戶人帶來了一些困擾,但是絕對沒有像伊朗這樣“視死如歸”、寸土不讓的情況出現。甚至伊拉克方面可以用一觸即潰來形容,這些國家在受到獵戶人攻擊的時候,輕易就喪失了抵抗的信心。唯有伊朗人在中國的支持下和獵戶人展開慘烈的廝殺。

截至此時,戰爭使伊朗的人民和國家疲憊不堪,傷痕累累,要不是中國在背後支持,伊朗早就崩潰了。僅傷亡人數,伊朗共有八萬多人喪生,二十萬人負傷,四萬五千多人被俘。而獵戶帝國損失大約6萬多人的僕從軍,其中主力部隊尚在。

特別是北線,由於伊朗方面將主要兵力集中在西線和南線,導致北線的兵力不足,因此他們一直處於被動防守的一方。獵戶人在戰爭初期從阿塞拜疆出發,直接佔領了伊朗的整個裡海西岸的全部領土,伊朗部隊只能扼守贊詹一線,阻止敵人進犯德黑蘭。

11月6日伊朗總統內賈德再次發佈了反擊獵戶人的命令,代號爲“曙光”的攻勢開始了。

爲了發動這場攻勢,伊朗做了兩個多月的準備,集結了十五萬軍隊。獵戶人爲對付伊朗的攻勢,也集中了約十萬人的大軍,將所有的精銳部隊和各式先進武器聚集在邊境附近,並修築了四條防線,戰爭的方案是採取引誘伊朗坦克深入,然後以直升飛機襲擊,增加新型坦克,加強反攻力量,大規模的殺傷對方的有生力量。

10月6日,伊朗孤注一擲地將最後一批預備隊的大部分兵力都投入作戰,以六個師的兵力在巴格達東南阿馬拉沙漠地帶四十公里的戰線上發起了進攻。這次進攻伊朗一改單純的人海戰術,而採用了空軍、坦克和炮兵掩護,步兵層層推進的立體空間作戰。

獵戶人在伊拉克的部隊一方面依託數道防線在地面上進行頑強的抵抗,另一方面每天出動超過二百架次的飛機,並密集使用直升機羣對伊朗的進攻梯隊實施狂轟濫炸。一場持續十一天之久的死亡遊戲在乾涸的沙漠中展開,黃沙被人的鮮血浸成溼漉漉的。

伊朗方面瘋狂的進攻,暫時佔據了戰場的上風,但是獵戶人也不是吃素,爲了抵擋伊朗人的攻擊,獵戶人甚至調集了2000多架機甲部隊參與到廝殺中,要不是有中國部隊的支援,伊朗人損失肯定很嚴重。

戰後,伊朗方面宣稱:“此戰已達到預期目標,共打死兩萬名歐洲僕從軍士兵,收復了三百一十二平方公里的土地,並佔領了約四百平方公里的伊拉克土地。”相對應的是,獵戶帝國軍方稱,打退伊朗多次進攻,打死敵軍一萬五千人,俘虜一千人。雙方自稱的戰報至戰後都未有準確的數據。

戰爭持續進行着,伊朗在攻勢連連受挫下,士氣不僅未被擊破,反而卻更加驚人地“勇敢和團結”,頻頻向伊拉克發起衝擊,爲此獵戶人因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看來要想從伊朗打開局面只有另謀計劃了。

獵戶人眼看着在伊朗打不開局面,使得他們的整個殖民計劃受到影響,爲此阿勒克斯公爵直接命令馬尚大將暫時停止在伊朗國內的行動。同時,獵戶人的特使紛紛來往於非洲、亞洲、美洲地區,很明顯他們在醞釀一場新的陰謀,阿勒克斯想要開闢另一條戰線。

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36章 廣交會(下)第89章 建設月球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15章 印尼排華(下)第267章 “核大戰?”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112章 1994年中國國防白皮書第263章 簽字儀式(1)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4章 小康計劃一百零九章 索馬里風雲1第37章 中英會談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186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5)第74章 新式武器第282章 加勒比海戰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62章 阿富汗特種作戰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74章 新式武器第19章 跨過1970第75章 “國際警察”(1)第43章 戰爭來臨第5章 財政會議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284章 登陸北美第98章 國際新局勢第13章 印尼排華(上)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12章 美國之行第22章 中國“心臟”第258章 最後一次進攻(3)第1章 夢醒月球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98章 國際新局勢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47章 戰後餘波第4章 小康計劃第24章 對日索賠第265章 偷天換日計劃第171章 英國倒戈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244章 北極戰略二百五十章 全面反攻第155章 5年發展計劃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3)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189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2)第252章 美國人的打算第二十七 穩定發展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230章 重組臺灣艦隊第67章 太空計劃第34章 軍事演習第4章 小康計劃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215章 俄羅斯參戰第95章 中蘇戰爭(4)第17章 臺*恐怖分子第162章 前哨戰第78章 平凡日子第32章 西沙海戰(下)第70章 收復藏南(2)第30章 “喪心病狂”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273章 戰後重建第36章 廣交會(下)第189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2)第164章 揭幕戰(1)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88章 國慶閱兵第159章 全球會議第88章 國慶閱兵第78章 平凡日子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二百八十一章 美洲聯盟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125章 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第136章 日本的機會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一百零八章 向陽紅16號第199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1)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84章 清算“印尼”第94章 中蘇戰爭(3)第104章 月球生活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亞丁灣2第94章 中蘇戰爭(3)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
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36章 廣交會(下)第89章 建設月球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15章 印尼排華(下)第267章 “核大戰?”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112章 1994年中國國防白皮書第263章 簽字儀式(1)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4章 小康計劃一百零九章 索馬里風雲1第37章 中英會談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186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5)第74章 新式武器第282章 加勒比海戰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62章 阿富汗特種作戰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74章 新式武器第19章 跨過1970第75章 “國際警察”(1)第43章 戰爭來臨第5章 財政會議第244章 北極戰略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284章 登陸北美第98章 國際新局勢第13章 印尼排華(上)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12章 美國之行第22章 中國“心臟”第258章 最後一次進攻(3)第1章 夢醒月球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98章 國際新局勢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47章 戰後餘波第4章 小康計劃第24章 對日索賠第265章 偷天換日計劃第171章 英國倒戈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244章 北極戰略二百五十章 全面反攻第155章 5年發展計劃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3)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189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2)第252章 美國人的打算第二十七 穩定發展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230章 重組臺灣艦隊第67章 太空計劃第34章 軍事演習第4章 小康計劃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215章 俄羅斯參戰第95章 中蘇戰爭(4)第17章 臺*恐怖分子第162章 前哨戰第78章 平凡日子第32章 西沙海戰(下)第70章 收復藏南(2)第30章 “喪心病狂”第96章 中蘇戰爭(5)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273章 戰後重建第36章 廣交會(下)第189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2)第164章 揭幕戰(1)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88章 國慶閱兵第159章 全球會議第88章 國慶閱兵第78章 平凡日子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二百八十一章 美洲聯盟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125章 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第136章 日本的機會第15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2)一百零八章 向陽紅16號第199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1)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84章 清算“印尼”第94章 中蘇戰爭(3)第104章 月球生活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亞丁灣2第94章 中蘇戰爭(3)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193章 與中國危機之“亞特蘭蒂斯人”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