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血戰羅門(七)

良久之後,他拿起信箋重新細讀一遍:

“陳凡吾徒:

爲師來自球九州之上古夏國,乃大禹第十三代嫡系子孫,父帝賜名履葵,字羽。

先祖受命於堯帝,治水救民,歷經十三年而功成,萬民敬仰,九州共賀,堯遂禪讓帝位,又歷時十三年,平定黎苗,天下大治,立國大夏。

吾雖生於深宮,長於陽翟,自幼立爲太子,但不喜俗務,醉心修道煉丹,研習六藝,十六修至先天化氣,六十到達合氣後期。

弱冠之年,父帝駕崩,吾繼承大位,不思政務,常想託國事於朝中諸臣,孤身出宮遊歷天下,遠離紅塵,尋仙訪道,逍遙於天之間,快活于山野之中,卻被母后所阻。

從此以後,吾鬱鬱寡歡,性情愈暴,不思進取,自拋自棄,不修政德,沉醉於酒色,熱衷於武力,對子民橫徵暴斂,對臣工喜怒無常,對諸侯東征西討,致使民怨沸騰、天下大亂。

湯興於孟諸,吾知其心有反意,召而囚之於夏臺。湯聲淚俱下,長跪反思,對天發誓,世代忠於大夏,並獻世子爲質,吾信其所言,不慎放虎歸山。

湯迴歸孟諸,隨即號令天下諸侯共討大夏,天下響應如雲,吾頓成孤家寡人,大敗於鳴條,放逐於南巢。

大夏已亡,商湯爲帝,日月更替,乾坤顛倒,吾日夜反思,夜夜噩夢,在位五十餘年,天怨民憤,自知罪孽深重,不由心如死灰,奄奄一息,卻因禍得福,彌留之際大徹大悟,跨入丹道,履葵已死,劫後重生的只是夏後子。

湯知吾神勇過人,擔心大夏再次復辟,派丹師前來滅吾遺族,九弟羅勸吾帶領遺族遠遁避禍,自己卻代吾赴死,羅於吾乃同生一母,相貌酷似,湯不疑有它,乃諡吾“桀”,即後人所稱“夏桀”。

吾知夏亡於民,非亡於湯,天意不可違,爲保夏禹血脈,率遺族隱於厚土,定居陽城,草建大禹村,自稱夏族,不求復國,但願族人能夠繁衍生息。

到達厚土之後,爲贖大罪,決心洗心革面,發誓挽救百萬生靈,於是化身千萬隱於民間,走遍千山萬水,救萬民於水火,百年後頓悟靈道,一夜即成靈身,忽聞修士界大劫已至,唯有挺身而出,扭轉乾坤。

劫難雖解,爲師卻身受重傷,無奈返回大禹村,但見村中房屋腐朽,雜草叢生,空無一人,震驚之餘卻感功力漸失,並隱居此,感於九弟之恩遂以羅爲姓,自號羅羽子,其間授徒五人,五徒後創立羅門。

爲師早年曾師從宮中天巫,粗通神卦,自知羅門天生陰陽失衡,日後難己興旺,如若傳遍六藝,百年之後天降奇禍,滅門在即,遂將平生所學留於有緣人。

陳凡吾徒,爲師曾卜一卦,汝應天而生,無父無母,無兄無弟,無兒無女,無親無友,一生坎坷,劫難重重,但心志堅毅,胸懷大志,日後必能大成。

從前的罪孽爲師已經償還,可以問心無愧含笑而去,唯有兩件憾事耿耿於懷,寄望於吾徒完成:一爲尋訪族人,九龍玉牌乃夏族所有,先祖大禹所傳,持牌者即爲族長,慎重收藏;二爲自己未能飛昇仙界,爲師隱於此百年,後五十年功力全散,形如常人,望汝能在仙界與兩位師兄團聚。

羅門多難,吾徒雖非羅門弟子,但須時時守護。今後修行日高,更須上察天心,下體民心,通透人心,無德者必遭天譴,富有四海者如暴桀,卻失德而亡,切記!切記!”

“從暴君到聖人,唉!浪子回頭金不換,倉海桑田、人生無常。”陳凡長嘆一口氣,心情卻非常平靜,在厚土的時間雖不長,但所見到的奇人異事層出不窮,現在已經見怪不怪了,不由放下信箋,跪而拜:“師父,不管您從前是一代暴君夏桀,還是一代聖人夏後子,徒兒都不在乎,有生之年一定實現您的兩個願望。”

話音剛落,耳邊又傳來天籟之音,異香撲鼻而來,這一次沒有瞬間消失,而是持續不斷,手中的信箋卻隨之化爲粉末,小平臺上忽然又出現一張信箋。

取過細看,開頭寫着:“陳凡吾徒,爲師既不傳道法,也不傳六藝,更不傳靈丹至寶,只講心道。”

“心道?老瘋子曾經說過四道,難道還有心道?”陳凡驚訝萬分,於是繼續看下面的內容:

“修行六道,天道爲終,道門六藝,幻術爲尊,世間萬物,人心爲本。

蒼穹宇宙、虛空星辰、六道萬法、仙凡世界、億萬生靈,諸般萬相,林林總總,構成眩眼奪目的大千世界、芸芸衆生。

修行之路漫漫坎坷,一道更比一道高,一技更比一技強,若想修至天道,千年太短、萬年不長,不知古來幾人能悟道?

爲師功力盡失後,五十年來始終居住在羅島的漁灣,日看湖水,夜觀天象,常思世間萬相,臨終前有所頓悟,瞬間忘卻了一切修行法門,忘卻了所有的道門六藝,只剩下一顆心在體悟,天道至理盡在我心,諸般萬相俱爲幻影,一切都源於自己的心。徒兒謹記:

只要我心明,大千世界皆明,只要我心亂,世間萬物皆亂,只要我心清,芸芸衆生皆清,只要我心濁,億萬生靈皆濁。

心道包涵一切功法、技藝,爲師初悟心道,未能深入,徒兒若能領悟併發揚光大,即可逍遙於天之間,翱翔於蒼穹之中,超脫於仙凡兩界。”

“心道?心明、心亂、心清、心濁?”默記三遍,陳凡喃喃自語,感到太過深奧,似懂非懂,疑慮甚多,手中的信箋不知不覺化爲粉末。

天籟之音突然變得高亢,精神不由一振,擡頭一看,忽見對面的牆壁上出現了一個碩大的“心”字,筆走龍蛇,隨心所欲,不拘一格,似連非連,似斷非斷,似“心”非“心”,既雄渾又陰柔,渾然天成,隱含了無窮至理。

陳凡眼迷心明,已經完全沉浸於其中,彷彿面對虛空蒼穹、燦爛星辰,又似看到億萬生靈、芸芸衆生,這個“心”字猶如一個大千世界。

周圍的一切瞬間印入心中,“看見”了靈墓裡走過的通道、墓外焦急不安的羅秀生、四周茂密的樹林、上長長的雜草、跳躍鳴叫的昆蟲、遠處吼叫的湖水、水中沖天的巨浪,甚至於平常呼吸的空氣,就連神識也無法穿透的黑霧也一覽無遺,它們似乎都有旺盛的生命力,都有自己的生活規律,一切秘密都畢顯無遺。這種境界與慶湖所遇有所不同,沒有使用任何功力,也沒有運用任何法門,更沒有施展任何神識,完全是憑內心的本能來體悟。

忽然心神一亂,所有的景象完全消失,因爲他剛纔“看見”湖中的巨浪開始減弱,?霧開始消散,而且速度很快,知道幻石陣即將消失,韋寧生三人馬上攻入羅島。

心神回體,異香與天籟之音早已不見,就連對面牆壁上的“心”字也無影無蹤,陳凡回頭跪在蒲團上磕了三個頭,恭恭敬敬說道:“師父,強敵將至,徒兒去也!”

話音剛落,九龍牌緩緩伸出,他隨即收入懷中,起身走至大門,天籟之音重新響起,喜悅中隱含絲絲永別之意,平臺與神像也隨之下沉。

“師父!”陳凡頓時熱淚盈眶,猛然回頭抓住平臺連連呼喊。

平臺繼續下沉,神像已經與陳凡齊平,陳凡看着他緩緩的消失在下,面的石塊也緩緩合上,緊接着天籟之音忽然消失,大門也開始關閉,陳凡連忙閃出門外,他知道靈墓已經全部封閉,從此以後無人能夠進入其中。

他不敢停留,迅速通過兩門,到了臺階的頂部,身形一閃,隨即躍上墓頂,感到靈墓在輕輕顫動,並且傳來一陣陣輕微的響聲。

“華兄,快去北岸,韋寧生他們馬上就到。”身後的羅秀生長舒了一口氣,但神情緊張萬分。

“好,華某去會會兩位家主。”抹去臉上的淚水,陳凡哈哈大笑,不由豪氣滿懷,對即將到來的大戰充滿了期待,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日讀仙凡道,夜飲五糧醇,仙凡奇妙事,雲空任我行———————————

nk"

第八節 查案第九節 長老會第九節 萬鵬嶺第二節 重劫第十節 鳳凰臺第二十一集 第一節 喜相聚第十一節 血案第十六集 青洲尋親 第八節 禍不單行第二節 忽現敵蹤第四節 陰陽頂第十八集 備戰 第七節 訛詐第十二節 殿主親政第五節 天劍池第二節 帝月第三節藏龍嶺第一節 請支持新書第十六集 青洲尋親 第一節 擒龍第九節 孔雀園第十七集 追兇 第八節 查案第五節 無價之寶第五節 五柳集鎮第一節 擒龍太玄七靈說明第十七節 決戰山谷(下)第十一集 再回容洲 第十節 詭異第六節 火兔第十九集 苦戰 第二節 五色至尊第四節 忍痛決別第八節 萬劫旗第四節 玉清子(下)第六節 蒼山子第六節 報警第八節第七節 返回黃山第十二集 大災 第六節 金童玉女第二節 蟲災第十二集 大災 第四節 四峰合一第八節 鐵船出海第五節 無價之寶第十七集 追兇 第三節 大羅遇險第六節 再戰天波第十五集 紛爭 第一節 天馬歸宗第十九集 苦戰 第十二節 驚天一鞭第十七集 追兇 第四節 風洋帝南第三節 衆靈密會第三節 雙金會第六節 小谷潛修第六節 衆靈求護第六節 初戰天波第二節 重劫第三節 滅仙大陣第十八集 備戰 第八節 再入地洞第三節 偶遇第三節 小天王第七節 返回黃山第六節 桑公千虹第二節 龍鱷第二十一集 第五節 地心之力第八節 萬劫旗第二十一集 第十節 鳳凰臺第四節 兩怪面世第六節 恩威並重第七節 賭約第二十一集 第一節 喜相聚第十四節 飛昇神丹(全)第二節 返回慶湖第十五集 紛爭 第五節 歡迎第三節 分析第十二集 大災 第八節 尋龍第十五集 紛爭 第十二節 以退爲進第十三節 百草隱秘第三節 遇故人第三節 大羅遇險第二節 翠雲哭靈第九節 欺龍第四節 忍痛決別第三節 黑辰驚魂第四節 麒麟第一節 赤荒隱秘第十二節 飛昇 (中)第九節 洗劫第十一節 洪水驚魂第二節 帝陽的世界第十節 迷惑第十四集 靜修 第四節 五靈大劫第一節 夜空妖影第九節 獅馬鬥第九節 龍劫第六節 海難第三節 遇故人第三節 遇故人第四節 陰陽頂第二節 忽現敵蹤第五節 三鬼第九節 小人擋道第十四節 龍吟龍吟第二節 圍剿(下)第三節 青洲戒嚴第十一節 血戰羅門(九)第三節 青洲戒嚴
第八節 查案第九節 長老會第九節 萬鵬嶺第二節 重劫第十節 鳳凰臺第二十一集 第一節 喜相聚第十一節 血案第十六集 青洲尋親 第八節 禍不單行第二節 忽現敵蹤第四節 陰陽頂第十八集 備戰 第七節 訛詐第十二節 殿主親政第五節 天劍池第二節 帝月第三節藏龍嶺第一節 請支持新書第十六集 青洲尋親 第一節 擒龍第九節 孔雀園第十七集 追兇 第八節 查案第五節 無價之寶第五節 五柳集鎮第一節 擒龍太玄七靈說明第十七節 決戰山谷(下)第十一集 再回容洲 第十節 詭異第六節 火兔第十九集 苦戰 第二節 五色至尊第四節 忍痛決別第八節 萬劫旗第四節 玉清子(下)第六節 蒼山子第六節 報警第八節第七節 返回黃山第十二集 大災 第六節 金童玉女第二節 蟲災第十二集 大災 第四節 四峰合一第八節 鐵船出海第五節 無價之寶第十七集 追兇 第三節 大羅遇險第六節 再戰天波第十五集 紛爭 第一節 天馬歸宗第十九集 苦戰 第十二節 驚天一鞭第十七集 追兇 第四節 風洋帝南第三節 衆靈密會第三節 雙金會第六節 小谷潛修第六節 衆靈求護第六節 初戰天波第二節 重劫第三節 滅仙大陣第十八集 備戰 第八節 再入地洞第三節 偶遇第三節 小天王第七節 返回黃山第六節 桑公千虹第二節 龍鱷第二十一集 第五節 地心之力第八節 萬劫旗第二十一集 第十節 鳳凰臺第四節 兩怪面世第六節 恩威並重第七節 賭約第二十一集 第一節 喜相聚第十四節 飛昇神丹(全)第二節 返回慶湖第十五集 紛爭 第五節 歡迎第三節 分析第十二集 大災 第八節 尋龍第十五集 紛爭 第十二節 以退爲進第十三節 百草隱秘第三節 遇故人第三節 大羅遇險第二節 翠雲哭靈第九節 欺龍第四節 忍痛決別第三節 黑辰驚魂第四節 麒麟第一節 赤荒隱秘第十二節 飛昇 (中)第九節 洗劫第十一節 洪水驚魂第二節 帝陽的世界第十節 迷惑第十四集 靜修 第四節 五靈大劫第一節 夜空妖影第九節 獅馬鬥第九節 龍劫第六節 海難第三節 遇故人第三節 遇故人第四節 陰陽頂第二節 忽現敵蹤第五節 三鬼第九節 小人擋道第十四節 龍吟龍吟第二節 圍剿(下)第三節 青洲戒嚴第十一節 血戰羅門(九)第三節 青洲戒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