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一塊心病

太史慈沒想到劉備搞得這麼幹脆,看着一萬人馬出了函谷關往南而去,他一陣惱怒:“這個大耳賊,居然‘私’下里挑動軍心,多帶走了五千人馬,這可是各諸侯派送而來,憑什麼他要帶走?”

法正笑道:“子義又何必生氣,如今函谷關並無危險,這五千人亦非‘精’兵,劉備想要取宛城,五千人馬難以震懾,子義就當送他一份人情吧!”

“不是受邀前往荊州麼?怎麼成了取宛城?”太史慈一驚,忙問道!

法正捻鬚輕笑:“劉表雖有名士之美譽,卻無容人之心,荊州剛剛平定,又豈會再引狼入室?袁術奪取豫州,宛城空虛,劉備此去,奪得宛城,可有容身之所,袁術有了豫州,宛城成了‘雞’肋之地,不會回身攻打,二人乃是各取所需!”

“竟有此事?”太史慈‘摸’着下巴,沒有荀攸的分析,他還相信這個一臉坦誠的大耳朵,不由想起當年高順告誡他要小心這個大耳賊,果真如此!

繞了一個圈,劉備最終沒有留在幽州,輾轉又到了南陽,雖然不是歷史上的新野,但兩地離得卻不太遠,高順得到消息,一陣失笑,莫非這歷史的車輪就難以改變?

袁術去了豫州,極有可能以後將勢力發展到揚州,和當年他佔領壽‘春’、淮南的局勢一樣,董卓也沒有親手除掉,王允的連環計不知道是否在進行,如今的唯一變數就是青州的黃巾軍被管亥率領,聲勢浩大,雖然公孫瓚征討,打得黃巾軍節節敗退,但對整體實力卻毫無損傷!

十一月,青州黃巾軍在公孫瓚的屢次進‘逼’之下終於發起了反攻,十萬黃巾軍在渤海郡駐紮,準備聯合黑山軍共同對付官府,公孫瓚率步騎二萬人迎擊黃巾,二軍於東光‘激’戰,公孫瓚大破黃巾,斬首三萬餘,黃巾軍棄輜重,南渡黃河。

公孫瓚又在黃河邊設伏,待黃巾半渡之時突然出擊,黃巾軍死者數萬,血流成河,公孫瓚俘虜黃巾人口兩萬餘人,車甲財物不計其數,消息傳到長安,拜公孫瓚爲奮武將軍,封薊侯,公孫瓚聲威大噪,威震河北!

見公孫瓚如此勇猛,兩萬人就擊退十萬黃巾,袁紹也感覺到了威脅,正打算再安撫一下公孫瓚,緩和冀州的威脅,卻沒想到袁術前往豫州之時,派公孫越攻打陽城,被周昂‘射’殺,公孫越是公孫瓚族弟,聞言大怒,以周昂乃袁紹部將爲由,要爲其弟報仇,再次率領‘精’兵五萬來至磐河!

由於公孫瓚剛打勝仗,聲威強大,周圍郡縣望風而降,袁紹眼看形勢緊急,爲緩和局勢,拔擢公孫瓚從弟公孫範爲勃海太守,不想公孫範一到勃海,卻立即倒戈,聯合公孫瓚一同討伐袁紹!

袁紹雖然忌憚公孫瓚,只是不想和他開戰,並不是怕了公孫瓚,何況袁紹也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人,見公孫瓚如此咄咄‘逼’人,再也忍耐不住,嚴冬之際親率大軍迎戰公孫瓚,兩軍在界橋南二十里處‘交’鋒。

“公孫瓚雖勇猛,聲勢正威,卻無良將相隨,冀州兵多將廣,恐非袁紹敵手!”郭嘉拿着密信來見高順,雖然公孫瓚新敗黃巾,聲勢浩大,但郭嘉卻並不看好他!

高順點點頭,這一戰雖然震動了整個河北,但結果他是知道的,公孫瓚的人馬雖然常年在塞外鎮守邊關,驍勇善戰,但河北兵強馬壯,人常說燕趙之地多出慷慨悲歌之士,袁紹帳下又人才濟濟,公孫瓚這一次沒有了劉備三兄弟和趙雲的幫助,恐怕會慘敗!

“此二人一戰,恐怕河北再無公孫瓚立足之地,退守薊州,又與刺史劉虞不和,再難有安寧之日!”高順一陣感慨,公孫瓚還是太沉不住氣了!

公孫瓚說爲兄弟報仇什麼的,那都是虛言,不過是剛打敗黃巾軍,又得了許多人馬裝備,便以爲可以和袁紹一較高下,乘機佔領冀州,雖然新勝,但不知鞏固實力,貿然出兵,驕兵必敗,公孫瓚還是太小看冀州的那些人物了!

“最近黑山軍有何動向?”高順問道!

自從上次南邊的黑山軍圍攻上黨之後,高順便讓郭嘉加強了對黑山軍的監視,雖然這些人戰鬥力不是很強,但號稱百萬的人馬,始終是一塊心病,黑山軍一年都在河北境內和袁紹作戰,連番失利,高順怕黑山軍被袁紹打怕了,回頭又來幷州搗‘亂’!

郭嘉言道:“上黨之圍之後,各郡縣人馬都提高警惕,然黑山軍聲勢太大,縱使不來幷州,沿途郡縣民心不安,若不剷除此禍,終爲大患!”

高順看着郭嘉,問道:“奉孝的意思是,我們該剿滅黑山軍?”

當初與荀彧等人商議,對付黑山軍的政策便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要黑山軍不來幷州,高順就假裝沒看到,不想惹上這個大麻煩,但郭嘉突然改變主意,卻讓高順多少有些意外!

郭嘉道:“若在以往,黑山軍或爲幷州屏障,然其圍攻上黨,雖然未果,卻說明已有覬覦之心,如今河北即將生變,大哥若心懷天下,幷州之地,難以爲續,若得河北,則天下可定矣!”

高順看了郭嘉一眼,沉‘吟’不語,他和郭嘉的‘交’情,勝似兄弟,有的話他和郭嘉能說,卻不能和荀彧等人商議,正是因爲郭嘉是全心幫助他,對朝廷的意識十分淡薄,雖然高順不知道荀彧到了幷州,是否還有輔佐漢室的想法,但根據歷史上來看,這種大家族出來的世家子弟,從根子裡就是忠君思想,萬事以皇帝爲第一要素,根深蒂固,難以撼動!

郭嘉知道高順的志向,也想助他中原,但幷州的確不足以支撐高順連續作戰,雖然這幾年的開發有所轉機,但苦寒之地的名號並不是白叫的,照此發展,還需三五年,估計才能勉強趕得上冀州的實力!

幷州的位置也很尷尬,除了能往東進攻河北之外,其他地方都對他征戰中原毫無價值,往北是塞外草原,往西是匈奴和羌族的領地,往南便是司隸,早就被董卓一把火燒得什麼都不剩下,沒有富裕的資金,高順可沒那麼多心思重建洛陽!

眼下只有一個缺口,往東的冀州和幽州,幽州的劉虞是漢室宗親,又深得民心,百姓擁護,師出無名,便只剩下袁紹了,若原先的戰略是積攢資本,招賢納士,那現在局勢變動,就需要擴充實力了,沒有地盤,一切都是空談,這個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劉備其人!

無論是荀彧還是郭嘉,都對袁紹的評價不高,所以河北怎麼看都是囊中之物,要想吃下河北之地,就必須掃清眼前的障礙黑山軍,這麼多賊軍在幷州邊界上蠢蠢‘欲’動,始終也是高順的一塊心病!

這裡是高順的書房,除了高莫以外再無外人,高順突然看了看高莫,吩咐道:“把外‘門’關閉,有人來訪,就說我不在!”

高莫跟隨高順日久,自然知道有要事要和郭嘉商議,一躬身便走出去了!

高順看着郭嘉,略一沉‘吟’,言道:“奉孝,你我二人乃異姓兄弟,也算是知己之友,今有一事要和奉孝商議,還望以實言相告!”

郭嘉神情也變得嚴肅:“大哥儘管說出來便是,出了這間房,此事不會有第二人知曉!”

高順明白郭嘉的意思,就算二人商討不出結果來,郭嘉也不會告訴第三人,便道:“若是獻帝逃出長安,你說我該不該去接到幷州來?”

“嗯?”郭嘉明顯有些意外,他有些驚異,高順爲何突然覺得獻帝會從長安逃出來?對這個毫無準備的問題,郭嘉也皺起了眉頭!

是否迎接獻帝,一直讓高順左右徘徊,按照後代之人的分析,奉迎獻帝便掌握了主動權,朝廷在自己手中把控,曹‘操’在發展初期,漢獻帝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卻也有反作用,曹‘操’必須分出一部分心思來防備獻帝身邊那些想陷害自己的人!

同樣的,還得頂着輿論的壓力,你有了皇帝在手,沒有掌控皇帝卻又不想聽話的人自然就會造謠,所以曹‘操’成了漢賊,不管誰奉天子以令諸侯,這個黑鍋是肯定躲不掉的,就算他高順迎接獻帝,無論他是否有異心,恐怕日後還得頂着漢賊的大帽子!

獻帝的招牌自然是好,畢竟現在還是漢室天下,大多數人要是有選擇,還是忠於漢室,否則曹‘操’後來也就不會徵辟到那麼多人才,甚至連孫權手下的華歆等人都接着朝廷的名義招攬到自己帳下,但壞處也顯而易見,來的人是幫助自己的還是幫助皇帝的?朝堂上的鬥爭,宮廷內的算計,政治方面的問題,非高順所長,他也承認自己不如曹‘操’。

兩相對比,他對人才的需求不像曹‘操’那麼迫切,如今自己的部下,文人武將個個都是‘精’英,甚至可以說就算只有一半,高順也有徵戰天下的自信,所以獻帝這塊招牌對他來說顯得有些不是十分需要,就像當年四世三公的袁紹一樣,他有自己的招牌,不需要漢獻帝再爲他吸納人才,所以袁紹猶豫了,如今,高順自己也猶豫了!

從他當上幷州牧糾結到現在,從歷史軌跡來看,獻帝逃出洛陽的第一站就是弘農,緊接着便是河東、河內,中間又折騰了一年多,這些地方都和他幷州緊密相連,要是不做出迎接的姿態,恐怕被天下人唾罵,若是迎接,後續的問題一大堆,高順一直未有萬全之策,漸漸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第265章 時不待我第215章 再戰呂布第187章 故技重施第370章 試探攻擊第252章 師出有名第393章 誰是肥羊第4章 陷陣之謎第300章 龍歸何處第498章 提前出山第104章 興師問罪第478章 兵分兩路第201章 一戰立威第419章 出謀劃策第24章 羣雄割據第540章 一網打盡第355章 分兵兩路第322章 奉旨拿賊第567章 再議結盟第285章 再破防線第167章 夜襲永樂第619章 兵臨巢縣第35章 吾之子房第662章 結義之情第565章 意外插曲第409章 統一河北第127章 兵至河東第580章 吳下阿蒙第607章 黃雀在後第590章 騎兵來臨第92章 雁門英傑第116章 另立新君第366章 中原動盪第635章 洛陽收徒第373章 名不虛傳第326章 陣前相交第340章 剷除異己第477章 出兵西涼第336章 兵敗身亡第40章 大宛使者第172章 勝利在望第122章 盟國交易第278章 攻守較量第674章 願者上鉤第591章 鳳雛設謀第273章 不得不戰第242章 先登死士第234章 進退兩難第43章 厚積薄發第704章 致命一擊第134章 預料之外第633章 東吳決策第494章 劫後餘生第527章 兵種齊全第298章 大俠童淵第363章 坊間傳聞第687章 竊國之賊第146章 榜單揭曉第614章 一夜突變第336章 兵敗身亡第457章 打造形象第492章 系鈴之人第637章 請你上船第652章 突現其後第34章 儒雅之相第414章 斬殺張勳第106章 勝者爲王第481章 初戰羌兵第308章 低級錯誤第211章 進身之路第646章 大敗蠻軍第361章 苦思無策第370章 試探攻擊第229章 幷州消息第32章 畫一個圈第244章 將計就計第167章 夜襲永樂第252章 師出有名第209章 重振士氣第562章 誰是高手第154章 大煞風景第150章 勸邀法正第678章 威震長阪第23章 棄暗投明第476章 組建水軍第489章 順取漢中第347章 彭城之戰第662章 結義之情第538章 呂布之死第81章 一見鍾情第203章 一進一出第372章 引蛇出洞第669章 以少勝多第103章 邊境貿易第505章 前車之鑑第551章 遼西自大第552章 益州來使第90章 掌握主動第132章 最貴禮物%第376章 橫刀立馬第94章 揚馬立威
第265章 時不待我第215章 再戰呂布第187章 故技重施第370章 試探攻擊第252章 師出有名第393章 誰是肥羊第4章 陷陣之謎第300章 龍歸何處第498章 提前出山第104章 興師問罪第478章 兵分兩路第201章 一戰立威第419章 出謀劃策第24章 羣雄割據第540章 一網打盡第355章 分兵兩路第322章 奉旨拿賊第567章 再議結盟第285章 再破防線第167章 夜襲永樂第619章 兵臨巢縣第35章 吾之子房第662章 結義之情第565章 意外插曲第409章 統一河北第127章 兵至河東第580章 吳下阿蒙第607章 黃雀在後第590章 騎兵來臨第92章 雁門英傑第116章 另立新君第366章 中原動盪第635章 洛陽收徒第373章 名不虛傳第326章 陣前相交第340章 剷除異己第477章 出兵西涼第336章 兵敗身亡第40章 大宛使者第172章 勝利在望第122章 盟國交易第278章 攻守較量第674章 願者上鉤第591章 鳳雛設謀第273章 不得不戰第242章 先登死士第234章 進退兩難第43章 厚積薄發第704章 致命一擊第134章 預料之外第633章 東吳決策第494章 劫後餘生第527章 兵種齊全第298章 大俠童淵第363章 坊間傳聞第687章 竊國之賊第146章 榜單揭曉第614章 一夜突變第336章 兵敗身亡第457章 打造形象第492章 系鈴之人第637章 請你上船第652章 突現其後第34章 儒雅之相第414章 斬殺張勳第106章 勝者爲王第481章 初戰羌兵第308章 低級錯誤第211章 進身之路第646章 大敗蠻軍第361章 苦思無策第370章 試探攻擊第229章 幷州消息第32章 畫一個圈第244章 將計就計第167章 夜襲永樂第252章 師出有名第209章 重振士氣第562章 誰是高手第154章 大煞風景第150章 勸邀法正第678章 威震長阪第23章 棄暗投明第476章 組建水軍第489章 順取漢中第347章 彭城之戰第662章 結義之情第538章 呂布之死第81章 一見鍾情第203章 一進一出第372章 引蛇出洞第669章 以少勝多第103章 邊境貿易第505章 前車之鑑第551章 遼西自大第552章 益州來使第90章 掌握主動第132章 最貴禮物%第376章 橫刀立馬第94章 揚馬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