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背後高人

公孫瓚無路可逃,雖然躲進了自造的十八道防線之內,兵糧充足,但被攻破是遲早之事,高順並不心急,他穩紮穩打,能從內部瓦解公孫瓚的兵力,纔是上策!

各地諸侯開疆擴土,僅餘的管亥所率領的黃巾軍卻讓高順大出意外,一年時間,先是乘着陶謙與曹操大戰之際,乘虛奪取了徐州東部的地盤,緊接着又用聲東擊西之計,突然北渡黃河,南皮境內告急!

袁紹本是派袁譚平定青州,卻沒想到還未等袁譚有所動作,反而被黃巾軍搶佔先機,渡過了黃河,青州北部一片大亂,南皮境內再造賊患,樂安、高唐等地都有黃巾軍的影子,幾萬黃巾軍涌入,讓袁譚焦頭爛額,只得向袁紹求救!

高順看罷消息,對郭嘉說道:“黃巾軍進退有度,攻取時間拿捏得極好,這並非管亥能爲之事,只恐其背後有高人指點!”

郭嘉也點頭道:“或許如此,若是管亥有此本事,青州之地恐早被其拿下了,如今黃巾軍有十萬之衆,聲勢浩大,青壯也有七八萬,這兩年蓄積實力,突然爆發,恐有所圖!”

高順卻皺起了眉頭,他實在猜不到這個時候誰會跑去幫助黃巾軍,此時的黃巾早已不是起義之初的正義之師了,被扣上反賊的帽子,惡跡斑斑,連百姓都唾罵不已,稍微有點見識的人也不會這個時候選擇加入黃巾軍!

徐州有陳登父子,袁譚帳下也有許攸、荀諶等人,皆非等閒之輩,卻讓黃巾軍如此輕易奪取了地盤,此事恐怕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這個背後隱藏的高人,引起了高順的興趣!

“派人儘快調查此人身份,看看管亥背後,究竟是何人推波助瀾!”高順思前想後,還是猜想不到,只好讓郭嘉派人去打聽!

高順得到消息的同時,袁紹也得知青州告急,昨日一戰,他挖了十幾日的地洞,才攻入公孫瓚第二道防線,卻想不到毫無動靜的高順也同時攻了進來,而且方法比他的簡單多了,這讓袁紹憤懣不已,高順智取,棋高一着!

而此時袁譚送來的消息,更是讓他暴跳如雷,袁譚部下精兵強將無數,卻被一羣殘餘的黃巾軍殺得節節敗退,怎能讓袁紹不怒?

不過他並未回援,對於黃巾軍,袁紹和曹操等人的意見一樣,雖然人多勢衆,但都是烏合之衆,兵器不利,鎧甲不足,根本難以抵擋官兵,他只是覺得袁譚不過是大意失敗,只要小心應付,對付這些黃巾軍並不成問題!

袁紹向袁譚送信,命其調集兵力,儘快將黃河以北的黃巾軍擊退,至於平復青州,不必急於一時,他此時正和高順競爭,哪裡能輕易離開易京?

不過袁紹卻未細想,袁譚有許攸等人輔佐,除非到了萬不得已,形勢緊急,怎會輕易向袁紹求助,這不是白白惹得袁紹不高興?所以袁譚向袁紹寫信,也是百般無奈之舉,連許攸幾人都束手無策之時,才向袁紹報信!

臨淄城內,以爲粗豪的大將坐立府內,左右都是一些面容彪悍的將領,爲首之人滿面鬍鬚,敞着胸懷,一撮胸毛濃密黝黑,健壯的胸肌高高突起,一件錦緞做成的汗衫隨意穿在身上,此人便是青州黃巾首領管亥

“先生,你看俺已聽從先生之計從北海搬遷至臨淄,接下來俺們應該做什麼?”管亥雖然一臉橫肉,看上去兇悍一場,但卻對坐在左首的以爲文弱書生十分尊敬!

那人一雙三角眼閃着晶亮的光芒,三道長鬚卻又讓他看上去儒雅端正,若是有西涼軍在此,定會大吃一驚,沒想到被董卓通緝的李儒居然從西跑到了北海,與黃巾軍串通一氣,成爲了管亥的座下軍師!

李儒揪着自己的長鬚,淡然言道:“自顧帶兵,名不正則言不順,你我雖有青州一半之地,又佔據臨淄治所,然始終被朝廷化爲叛逆,難成大事!”

管亥卻不以爲然,梗着粗壯的脖子:“俺只管帶領俺的兄弟們吃飽喝足就行,管他朝廷怎麼看待!”

李儒眉頭微皺,這半年來管亥對他言聽計從,但這股匪氣卻始終難改,但他別無去處,所有的希望都在管亥身上,只好耐心解釋:“主公有所不知,若無朝廷敕封,則諸侯可隨時出兵攻伐,如此對我等極爲不利,若要壯大實力,久存於亂世之間,必先正名!”

管亥知道李儒也是爲他着想,但對這種官府的事情他一竅不通,索性擺擺手:“既然先生如此說,就一定有你的道理,俺都聽你的,你說咋辦?”

李儒言道:“如今天子在李之手,此人與吾有些交情,聽聞馬騰、韓遂二人再次發兵攻打長安,我寫一封書信,主公命人送到李手中,我替李解去西部威脅,李定會向獻帝討得職位,青州刺史一職,非主公莫屬!”

“哈哈哈!”管亥一陣大笑:“沒想到先生千里之外,還能爲李解憂,到時候俺當了刺史,先生就是二把手,青州你我二人說了算!”

縱使管亥出生黃巾,但也有官癮,聽說李儒能用一封書信就能替他求來官職,管亥樂見其成,當下便答應了李儒,等李儒寫好書信,派了幾名心腹之人喬裝打敗,直奔長安而去!

“軍師,俺們已經打過了黃河以北,接下來是否要佔領南皮?”管亥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打得袁紹的兵馬狼狽逃竄,在李儒輔佐之下節節獲勝,最近可謂意氣風發,志得意滿!

李儒答道:“佔據黃河沿岸,乃是第一步,今徐州兵力疲憊,無力東征,袁紹遠在幽州,攻取南皮乃是良機也!”

管亥聽罷,立即站起身來:“那俺們還等什麼?弟兄們已經在前面等着了,請軍師一同前往,與袁紹的兵馬作戰,還需要軍師幫忙才行!”

管亥雖然魯莽,但並非愚笨之人,能從朝廷數年的征討中生存下來,他自然也有自己的本事,他知道沒有李儒,自己萬萬不是冀州兵的對手,有了李儒出謀劃策,他便只管帶兵打仗,向來無往不利!

李儒卻不着急,對管亥說道:“近大軍已過河北,南皮定有精兵把守,不似當初偷襲那般容易,若得南皮之地,還需從長計議!”

管亥點頭道:“好,軍師你只管慢慢想,俺先去看看兄弟們訓練的怎麼樣了

!”

這一年多的征戰,管亥也繳械不少兵裝,尤其是在徐州,更是在府庫中得了許多鎧甲兵器,大部分兵馬都被武裝起來,管亥又聽從李儒的建議,將青壯挑選出來,組成精兵,日夜訓練,其他的老幼,分配田地糧食,開發生產!

李儒看着管亥出了大門,暗歎一口氣,管亥雖然有十萬兵馬,英勇非常,卻胸無大志,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今後將走到哪一步,但當年跟隨董卓,害死了許多朝廷大臣,李儒成爲天下共伐之人,除了黃巾軍的地盤,當真是天下之大,無有立足之地!

三日之後,管亥留守兵馬看住臨淄,率領三萬大軍浩浩蕩蕩渡過黃河,向北進發,直逼南皮,境內百姓聞聽黃巾軍捲土重來,爭相奔走,拖家帶口往冀州遷移,有的索性逃往幽州!

管亥在風翔安營紮寨,聽從李儒之計,向南皮逐步靠近,卻派出一部人馬連夜向西,聯合高唐的人馬殺奔平原,徑直撲向鉅鹿和鄴城!

袁譚本在集結兵力守衛南皮,還未出兵,便被哨馬探知黃巾軍精兵攻打平原,想要攻取鉅鹿,威脅鄴城!

袁譚大驚,急忙着急許攸和荀諶商議:“父帥遠在幽州,冀州空虛,若被黃巾所破,如何交代?”

許攸言道:“鉅鹿乃黃巾首領張角起事之地,黃巾軍所向,恐爲此處,公子當速速發兵援助,只要守住平原,擊退黃巾賊,冀州無憂也!”

荀諶雖然覺得黃巾軍孤軍深入有些異常,但想到鄴城空虛,黃巾軍效仿當年黑山軍圍攻鄴城,也不無可能,便道:“且不論黃巾軍前往鉅鹿還是鄴城,平原乃是關鍵,公子早日發兵!”

袁譚猶豫道:“只是黃巾軍大軍就在城外,我若發兵前往,南皮空虛,恐爲其所得!”

許攸笑道:“黃巾軍此不過是聲東擊西之計也,風翔之賊軍,恐怕已無多少,其主力定在平原,公子儘管放心前去!”

荀諶似乎想到什麼,對袁譚說道:“不如先分部分人馬前往平原解圍,再派哨馬暗中打探黃巾軍大營,若是營中空虛,再發兵不遲!”

許攸見袁譚和荀諶都不贊成他的意見,面色有些不喜,但自己所說一切也只是推斷,不好發作,只好拂袖而去,袁譚派了兩千人馬前往平原,又安排哨馬前往風翔打探消息!

知道天黑,哨馬纔回,言道風翔大營多爲空虛,根本沒有兵馬在內,大營周圍,也有稻草人虛立,巡邏士兵,人數極少,而且黃巾頭領管亥早已不在大營之中,恐怕已去攻打平原!

袁譚一聽,安心的同時卻也更加着急,黃巾軍全都去圍攻平原,已經前後耽擱了兩日,又無消息傳來,恐怕難以支撐,當下立即點起兵馬,連夜往平原進發!

許攸見自己所料不差,袁譚又白白耽擱半日時間,目送袁譚離去,在城牆上揪着鬍鬚冷笑不已,袁譚若是早聽自己之言,此時已到平原,若是因此平原被黃巾佔領,這罪責可都是袁譚和荀諶所致!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376章 橫刀立馬第717章 焉知是計第190章 虧本生意第71章 滿載而歸第219章 戲裡戲外第276章 兵敗溴水第450章 先鋒之許第581章 白白受罪第406章 勝券在握第670章 鼓舞士氣第500章 偏偏是你第644章 兵至劍閣第23章 棄暗投明第5章 胸懷大志第144章 名正言順第293章 殺賊立威第598章 龍飛鳳舞第17章 風起雲涌第636章 一路疑團第316章 清除兵哨第65章 善有善報第571章 荊州水軍第445章 難得清閒第688章 梟雄末路第28章 忠義之士第576章 兵不厭詐第687章 竊國之賊第570章 十里長堤第383章 折衷之策第184章 虛驚一場第321章 燕人張翼德第7章 胸懷大志第333章 自亂陣腳第548章 賣個破綻第572章 無可奈何第287章 連夜奔波第257章 民心所向第197章 大受打擊第605章 螳螂計劃第119章 超出預期第245章 專攻爲守第392章 魚死網破第45章 討董檄文第637章 請你上船第191章 張繡心情第609章 再燒湖陽第716章 廬陵之戰第451章 首戰斬將第132章 最貴禮物%第61章 傳國玉璽第647章 援軍交替第691章 開元建朝第416章 選材方案第62章 當朝三公第611章 第二把火第333章 自亂陣腳第681章 連成一線第243章 誅除國賊第202章 東門斬將第419章 出謀劃策第274章 雁過拔毛第360章 無力迴天第720章 絕不放棄第409章 統一河北第211章 進身之路第323章 帝王之都第325章 一戰何妨第628章 完勝周瑜第148章 本末倒置第586章 苦思對策第3章 改編陷陣第92章 雁門英傑第118章 廣告招商第346章 志在必得第126章 忍氣吞聲第516章 天意弄人第421章 周郎妙計第192章 左右兩難第25章 小試牛刀第316章 清除兵哨第506章 博望玩火第44章 幷州五龍第703章 鏖兵南郡第583章 一人之過第355章 分兵兩路第492章 系鈴之人第533章 好演員第207章 詐降之計第336章 兵敗身亡第200章 殺賊保家第134章 預料之外第164章 借刀殺人第593章 對弈之人第353章 早有準備第597章 江夏之兵第528章 桃園秘辛第105章 禮尚往來第4章 陷陣之謎第341章 必殺之器第475章 捆綁利益
第376章 橫刀立馬第717章 焉知是計第190章 虧本生意第71章 滿載而歸第219章 戲裡戲外第276章 兵敗溴水第450章 先鋒之許第581章 白白受罪第406章 勝券在握第670章 鼓舞士氣第500章 偏偏是你第644章 兵至劍閣第23章 棄暗投明第5章 胸懷大志第144章 名正言順第293章 殺賊立威第598章 龍飛鳳舞第17章 風起雲涌第636章 一路疑團第316章 清除兵哨第65章 善有善報第571章 荊州水軍第445章 難得清閒第688章 梟雄末路第28章 忠義之士第576章 兵不厭詐第687章 竊國之賊第570章 十里長堤第383章 折衷之策第184章 虛驚一場第321章 燕人張翼德第7章 胸懷大志第333章 自亂陣腳第548章 賣個破綻第572章 無可奈何第287章 連夜奔波第257章 民心所向第197章 大受打擊第605章 螳螂計劃第119章 超出預期第245章 專攻爲守第392章 魚死網破第45章 討董檄文第637章 請你上船第191章 張繡心情第609章 再燒湖陽第716章 廬陵之戰第451章 首戰斬將第132章 最貴禮物%第61章 傳國玉璽第647章 援軍交替第691章 開元建朝第416章 選材方案第62章 當朝三公第611章 第二把火第333章 自亂陣腳第681章 連成一線第243章 誅除國賊第202章 東門斬將第419章 出謀劃策第274章 雁過拔毛第360章 無力迴天第720章 絕不放棄第409章 統一河北第211章 進身之路第323章 帝王之都第325章 一戰何妨第628章 完勝周瑜第148章 本末倒置第586章 苦思對策第3章 改編陷陣第92章 雁門英傑第118章 廣告招商第346章 志在必得第126章 忍氣吞聲第516章 天意弄人第421章 周郎妙計第192章 左右兩難第25章 小試牛刀第316章 清除兵哨第506章 博望玩火第44章 幷州五龍第703章 鏖兵南郡第583章 一人之過第355章 分兵兩路第492章 系鈴之人第533章 好演員第207章 詐降之計第336章 兵敗身亡第200章 殺賊保家第134章 預料之外第164章 借刀殺人第593章 對弈之人第353章 早有準備第597章 江夏之兵第528章 桃園秘辛第105章 禮尚往來第4章 陷陣之謎第341章 必殺之器第475章 捆綁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