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銀契嫁妝

bookmark

十八兩萬銀,折重一萬一千多斤,分三輛馬車,每輛馬車加上自重,有四千多斤。

四匹健馬拉一輛車,近四十石的載重,車轍從鋪石路上軋過,“嘎嘎”作響,在當世絕對要算重載馬車了。這種車也只能城裡鋪石路走,走硬土路就要多費一分馬力;一遇雨天,道路變泥濘,更是趴窩——這時候卻惹得集雲居這邊虛驚一場。

南方河曲密集,多舟少車;不過說起來也奇怪,在出行載貨多用車的北方,也只見車軸位於車身居中的兩輪騾馬車。

且不論載重能力,僅考慮穩定性,四輪結構也要遠遠強於兩輪。只是四輪馬車相比兩輪車,不是簡單的再添加一對車輪就行的,其機械結構要復得多。

林縛有意廢掉更能體現官位意識的擡轎,去年就在崇州開出千兩銀子的懸賞,請天下匠師造四輪車。

司天少監姜嶽春後託人送來一套圖樣,崇州那邊正派人照圖樣試造,也不曉得能不能行。總之這種事,急不得,不要指望能一次競功,也許要經過兩三代人的積累,技術纔會成熟。

既然是虛驚一場,這邊自然是撤掉警戒,恢復正常的夜間警衛;林夢得指揮人手,將封裝好的銀箱搬進院子來。

銀子說起來很多,但官錠一枚重五十兩,十枚一封,十封一箱,也就三十六箱銀而已。兩人搬一箱,眨眼工夫,就都搬到前院放好,等到天亮之後再轉移到金川河口去。

林縛請沐國公曾銘新進屋說話,蘇湄與小蠻也出來請安,站在一旁沏茶伺候。

蘇湄也是羞澀,她留下來過夜,也只是好些時間未與小蠻親近了,但給外人撞見,意味就完全不同了。曾銘新對蘇家是有大恩的,蘇湄總不能躲着不出來,任是她平時再落落大方,這會兒也臉帶羞意。

過了片刻,林夢得拿了契書進來,站在邊上,恭敬說道:“得讓老國公爺知道,錢莊籌銀子,眼下確定有兩種方式:一是入作本金,錢莊這邊出據銀契作爲憑證。這銀契一式三份,錢莊與淮東軍司都要鑑押的。錢莊每年覈計盈虧,從盈餘裡拿出部分來,按照各家投入本金數,發放紅息。除了錢莊拆夥,本金一般不能收回,但銀契跟房契、田契一樣,都可以轉售他人,只需跟錢莊、淮東軍司兩處報備一下。第二種方式,是存入錢莊吃錢息,年息暫定六分,以後會根據情況進行調整,可能調高,也可能調低。錢莊開據銀票,日後可以憑銀票隨時從錢莊取走現銀,錢息有一天算一天,可以一年一結,可以留到最後取現時一次結清!”

曾銘新沒有忙着將契書接過去,側頭問林縛:“吃錢息,你們可是照田價來計算的?”

“老國公爺眼光毒辣得很,”林縛笑道,“錢莊之事纔是初行,好些細枝末節,很難一時間琢磨透徹,眼下只能照田事試行……”

“外郡戰火頻生,好些人都聚到江寧來避禍,”曾銘新嘆道,“家財再厚,守在城裡不事經營,也會坐吃山空。買田吃租或放印子錢吃息,都是維持家業的老辦法。好些人都只會抱殘守缺,僵化不知通變,唯淮東能在老辦法上推陳出新,這才幹大事業的氣象啊!別家不如淮東太多了……”

林縛笑了笑,這種話題無論跟誰都沒法深入討論下去。

戰禍頻發之時,外郡大量土地拋荒,唯江寧局勢一直穩定,大量富戶涌入,使得田價一漲再漲。上好的熟田,十三四兩銀子都買不下一畝來,比起林縛初入江寧,田價漲了一倍不止。

江寧城的田主,很少是自家經營的,更多的買來田地交給收租棧經營,田主借田契每年從收租棧收租就是,很少跟佃農發生關係。買田收租,年景好時最多也就能有六分利。

淮東辦錢莊,是新事物,但錢莊的諸多特點,從收租棧、放印子錢、貨棧飛票的已有事物時,都能找到對應的特點。這些都新辦錢莊的現實土壤,任何一樁新興事物,要想獲得成功,都不能是空中樓閣。

就算沒有林縛去推動,再過上些年頭,在收租棧、印子錢、貨棧飛票的基礎上,商品流通進一步的繁榮,與錢莊性質類似的機構也會自發的出現。

“這筆銀子一時半會都不會用上,還是入作本金,”曾銘新說道,以他老辣的目光,也知道淮東錢莊需要更多的本金。投進去吃錢息的銀子畢竟是不穩定的,一旦淮東軍吃了敗仗,吃錢息的那些人,就跟樹倒而散的獼猴似的,巴不急的要離淮東而去,算不上淮東的根基,他又跟林夢得說道,“夢得你再拿一份銀契給我,蘇湄這丫頭,平時不知節儉,我要給她留一份嫁妝!”

林縛等人也萬萬想不到老國公爺會有這樣的安排,蘇湄與小蠻一齊跪下,感動得泣淚,哽咽說道:“國公爺對蘇門有再造大恩,這份恩情,蘇湄與妹妹萬世不忘,不敢再承受更多……”

“傻丫頭,起來說話吧,”曾銘新感慨萬千的說道,“我與你父親肝膽相照,可是你蘇家滿門給抄斬,我無能爲力,我心裡悔恨啊。做再多的事,也只是讓我心裡好受些。這份銀契,本來就是我欠你蘇家的。還有一份銀契……”

曾銘新側頭跟林縛說道:“大越朝已經是病入膏肓了,慶裕帝那會兒,還有中興的機會,陳塘驛一敗,元氣就徹底傷了。現在北邊就靠李卓一人撐着,還有無數人在扯他的後腿,他怎麼能撐住?可惜小輩人不知天高地厚,整日覺得我老頭子一個,半截入土都有腐爛味兒了,還死活賴着不給他們小輩人讓路——我這也是給他們留條後路。”

林縛心裡感慨,世宦顯爵,蛀蟲居多,但也不乏曾銘新這類能清醒看透世局的人物。對他們來說,世爵顯貴的身份反而是一種束縛,使他們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反而只能籍籍無名的與世沉寂。便如元歸政,也是不甘寂寞之人。

林縛開始還琢磨不透元歸政如此的活躍,到底是謀什麼東西;倒是崇觀帝使寧王出鎮江東,有意立寧王爲嫡,才隱約猜到些眉目來。

林縛站起來身,走到蘇湄身邊,一起給曾銘新跪下,說道:“小子林縛與蘇湄一起多謝國公爺所賜的嫁妝!”

蘇湄扯了林縛的衣襟一下,嗔怪的瞪了他一眼;小蠻綻顏而笑,淚水還掛在臉上。

曾銘新捋着銀鬚,哈哈大笑,坦然受了林縛此禮。

待林縛、蘇湄、小蠻起身重新坐下,曾銘新讓隨他一起過來那個青年,走到身前來,說道:“承思,你過來給制置使叩個頭,以後你去崇州,就要靠制置使照應了!不過記着,要守淮東的規矩!”跟林縛說道,“這世間,我要是還有對不住的人,就是承恩跟他娘了。過幾天,我就徹底撒手不管事了,承恩留在江寧,也不會自在,讓他帶着妻兒跟你去崇州……”

林縛點了點頭,也大方受了曾承恩的叩頭之禮。

林夢得很快又取了一份銀契過來,他站在旁邊,也不得不佩服國公爺的氣度。看着這個叫曾承恩的青年,不是曾府諸公子裡的一個,但與曾銘新長得確像,應是曾銘新的私生子,只是沒有給曾府承認應有的地位。

丫鬟與寵姬所私生的子嗣,比妾生子的地位還不如,國公爺握着大權,能照應着。一旦爵位給嫡長子繼承,或者曾銘新故去,就難保各房之間矛盾不激化;家產的爭奪更是血腥、殘酷。

曾銘新此舉也是給曾家安排後路,雞蛋總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來江寧之前,林縛與林夢得定了目標,就是從江寧爲淮東辦錢莊募集一百萬兩銀子。

臨行時,林夢得覺得這個目標千難萬難,就是林家都沒有明確表態會拿多少銀子出來,誰能想到再進江寧第二個晚上呢,沒有在考慮之中的兩家,永昌侯府、沐國公府,倒最先表態支持淮東辦錢莊,而且一下子湊出這麼多銀子來。

如此看來,從江寧募一百萬兩銀,倒不再是什麼難事。

曾銘新從林夢得手裡接過銀契,一式三份,兩套共六張,他將銀契鋪在桌上,提筆醮墨填寫。十八萬兩銀,一分爲二,一份契主填寫曾承恩,一份契主填寫蘇湄。林夢得這邊也蓋上爲淮東錢莊特製的印鑑與林縛隨身攜帶的小印。

這邊事了,曾銘新也就帶着曾承恩先離開。

林夢得也回到前院休息,留下林縛與蘇湄、小蠻在燭下相對。

蘇湄心裡萬種感慨,堵在嗓子眼下,也說不出口,將墨還未乾透的銀契捏在嫩白的手裡,嘆道:“蘇家承情太多,這銀契真不應該收下的……”

“就是,就是,”小蠻淚痕還掛在臉上呢,心情卻是欣悅,在旁邊附和道,“不像有些人,見到銀子什麼都忘掉了,姐姐可還沒有答應嫁給他呢,他跟着叩哪門子頭啊?”

給小蠻這一攪事,蘇湄粉臉頓時羞得通紅,瞅了林縛一眼,見他正盯着自己看,更是心慌的將眼神轉到別處去,倒像是認命似的,將銀契扔到林縛跟前,嗔道:“你沒事插什麼話,倒讓我不好辭謝?這銀契也只能勞煩你收管好!”

林縛腆臉而笑,將銀契接過來摺好。蘇門案還僅有幾人知道,君薰都不曉得,以蘇湄爲契主的銀契還不能入內庫,只能讓小蠻先收着。

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五十二章 江涯爭地第7章 驚瀾第126章 逃第47章 父子談險謀第31章 求援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94章 新婦初妝第8章 伏兵第123章 追擊第80章 鐵橋營第25章 金箭傳令第68章 鏖戰燕雀嶺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106章 驚疑第47章 先機第152章 丹江對峙第40章 封官賞爵第53章 獄島去留第72章 說降第48章 花亭第29章 不殺第49章 東行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65章 河中第130章 夕陽白塔河第16章 公府治政(三)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51章 五月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88章 當機不好斷第65章 買路錢第62章 七月流火息兵事第36章 歷史總是重演第32章 放逐第4章 分歧第16章 淮山棧道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72章 遠交近伐第25章 道不同第73章 花燭夜第51章 泗陽陷圍第42章 再勤王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82章 紅顏禍水第36章 歪理邪言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16章 淮山棧道第83章 圍敵鳳河西第一百二十章 迷局(三)第148章 制衡第八十七章 兵退如潰第四章 朝天湖第75章 北行第14章 東行出海第79章 算計第36章 捉虜賞刀第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21章 子嗣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60章 宮廷陰影第130章 驅狼爲虎第134章 還朝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16章 淮山棧道第七章 官兵來攪局第35章 計定九里山第29章 兒女之議第8章 私糧之利第六章 船行江上第六十四章 後事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134章 鴆酒第22章 跑馬燈第六十三章 傷亡第33章 觀星臺第21章 敵戰奇謀第4章 投效第36章 徐州攻略第41章 勤王北上第九十一章 分贓(二)第162章 漢水登高(二)第32章 放逐第三十一章 論功待賞第61章 特旨之危第4章 分歧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局糜爛(二)第十三章 攪局當然一巴掌第76章 擔憂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62章 遷島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78章 虎毒食子第133章 耐心第9章 拔營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4章 海塘問策
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五十二章 江涯爭地第7章 驚瀾第126章 逃第47章 父子談險謀第31章 求援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94章 新婦初妝第8章 伏兵第123章 追擊第80章 鐵橋營第25章 金箭傳令第68章 鏖戰燕雀嶺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106章 驚疑第47章 先機第152章 丹江對峙第40章 封官賞爵第53章 獄島去留第72章 說降第48章 花亭第29章 不殺第49章 東行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65章 河中第130章 夕陽白塔河第16章 公府治政(三)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51章 五月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88章 當機不好斷第65章 買路錢第62章 七月流火息兵事第36章 歷史總是重演第32章 放逐第4章 分歧第16章 淮山棧道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72章 遠交近伐第25章 道不同第73章 花燭夜第51章 泗陽陷圍第42章 再勤王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82章 紅顏禍水第36章 歪理邪言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16章 淮山棧道第83章 圍敵鳳河西第一百二十章 迷局(三)第148章 制衡第八十七章 兵退如潰第四章 朝天湖第75章 北行第14章 東行出海第79章 算計第36章 捉虜賞刀第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21章 子嗣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60章 宮廷陰影第130章 驅狼爲虎第134章 還朝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16章 淮山棧道第七章 官兵來攪局第35章 計定九里山第29章 兒女之議第8章 私糧之利第六章 船行江上第六十四章 後事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134章 鴆酒第22章 跑馬燈第六十三章 傷亡第33章 觀星臺第21章 敵戰奇謀第4章 投效第36章 徐州攻略第41章 勤王北上第九十一章 分贓(二)第162章 漢水登高(二)第32章 放逐第三十一章 論功待賞第61章 特旨之危第4章 分歧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局糜爛(二)第十三章 攪局當然一巴掌第76章 擔憂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62章 遷島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78章 虎毒食子第133章 耐心第9章 拔營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4章 海塘問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