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1)

1

入驚蟄了,天色將晚時發的春雨。春雨如銅豆,砸在瓦上、地上、樹葉上,砸出一大片玎玲哐當的聲響。天火擦着地火,轟隆隆的雷一個接一個響在屋脊上。何旺子和大伯歪在火塘邊,一株柳樹蔸燒得好似三魂丟了兩魂,時不時地冒青煙。從房樑上牽下來的一根鐵鉤上掛着一把炊壺,炊壺一身黑垢,在火上保持沉默。

大伯用生鏽的火鉗從樹蔸上打下一塊火屎將煙點燃,吸了兩口,然後嘴巴鼻子裡就跑出一團煙霧。大伯的意思是想讓何旺子去跟茶鋪村的起亮學道士。

何旺子對這個安排顯然不滿意,鄉村的道士披着黑袍子在死人面前哼哼唱唱,還要被人捉弄,丟人。他嘟了嘟嘴,頸子骨斷了似的,連帶着腦袋也耷拉下來。

大伯吐出一口痰,輕蔑地說,跟我做臉色你不夠格,你又不是我生的,我這麼大年紀還爲你操心打算,你別不知好歹。

雷已走遠,尾聲像屁一樣柔軟。火塘沒什麼熱氣了,何旺子打了個冷顫。

何旺子七歲喪母九歲喪父,把父親送上山後,大伯就把懷抱靈牌的何旺子牽回了家。大伯有一雙兒女,兒子是瓦匠在廣東打工,女兒是裁縫也在廣東打工,每年就春節隆重地回來一趟。何旺子在大伯鍋裡吃了一年飯後,大媽將田甩給了鄰人也到廣東打工去了,在兒子做工的工地上給人做飯。大媽走了,大伯守不住城,就做主讓正讀初二的何旺子下學,這何旺子身上鬆快一大截。他讀不進書,他寧可進紅火竈也不願進學校,不僅同學老師嫌他,連窗口打飯的師傅都嫌他,打一瓢還要一瓢,看不懂天色又看不懂臉色,磨人。他還討厭他的同學們隨隨便便就跟他取綽號,什麼妹娃子、小男妖、娘娘腔、矮癟癟等,這些綽號像一坨坨屎拉在他腦袋上,弄得他臭氣熏天。

下學後,大伯就安排他跟人學手藝。當學徒就有人管飯,大伯就可以出門了。學了一年裁縫,釘釦子釘得顆顆對不上眼,縫的褲子一條腿能掃着地,一條腿還吊在小腿肚上。裁縫師傅跟人賠錢賠工又賠小意。還未出師,裁縫一個電話把大伯給打了回來,讓領回去。那就學篾匠吧,學了三個月,手上臉上身上被篾片劃得全是血口子,篾匠師傅從他拿篾刀剖竹子看出這孩子不止腦子少一根筋,心上還缺個窟窿眼,撥一下動一下,也退了他。後又學理髮,在理髮店裡做了兩個月學徒,店老闆就對他大伯搖了手,說,這孩子來店一個月後試着讓他給客人洗頭,客人頭髮還未曾打溼,衣服倒是全溼透了,連襪子都能擰出水來。他來這兩月,我客源丟了一大半,我這哪是招學徒,整個招了一瘟神。大伯從廣東趕回來,在理髮店給了他一巴掌,扇得他在地上轉了兩圈。回了家,大伯折了柳樹條朝他身上抽。大伯說,叫你拖累我,叫你拖累我,這也學不好,那也學不好,死了得了。大伯無論怎麼打,都不打他的頭,大伯怕打頭把他打得更笨了。大伯不打頭,何旺子心裡便不怎麼生恨。

在大伯決定他學道士前,何旺子牽了一年的瞎子。那瞎子是鄰村的一個算命先生,走村串巷給人算命,生意不好,但糊兩張嘴是沒有問題的。只要天不下雨,何旺子每天都會去瞎子那裡。瞎子一手拄着棍,一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推背似的推着他往前走。何旺子斜挎着籤筒,懷裡抱着胡琴,走村串巷,偶爾也到鎮上或鄰鎮上。過一個人家就將手裡的胡琴拉一陣響,嘴裡沒心沒肺地嚷着,算命啦,算命啦。

牽一年瞎子,何旺子連四柱八字怎麼排都不清楚,倒學會了拉胡琴。瞎子手把手教他拉《小妹今年一十七》,還教他唱,小妹今年一十七呀,收拾打扮去看戲,外帶小生意啊,依啊喲,外帶小生意啊。瞎子唱得有滋有味,臉上生出釉光。瞎子還鼓動旺子跟他一塊唱,說,旺子,人活着就圖一快活,有吃飽飽脹,無吃燒火向,命好命歹都是一生,日子過完了都得往墳裡爬,爬到墳裡了就再不能出聲了,所以人活着都得鬧出點動靜來,來唱唱曲熱鬧一下。何旺子就跟他唱起來,小妹今年一十七啊,收拾打扮去看戲,外帶小生意啊……

何旺子走路從不看天,腦袋像皮球似的吊在胸前。瞎子推着何旺子,說,走路要把背捋直。何旺子趕緊把後背一挺,瞎子怎麼知道他是駝着背的?何旺子覺得瞎子有些本事,心裡便有些恭敬他。

他想把這個瞎子繼續牽下去,可是瞎子突然就死了,他拉着胡琴拉着拉着頭猛地一歪人就過去了。瞎子給何旺子留了五千塊錢,說是何旺子一年的腳路錢。握着錢回來,半道上,何旺子看見路邊一根埋在泥裡的竹棍子,忽然覺得胸口堵得慌,便放響地大哭起來。

這個年,何旺子過得有些悲傷。瞎子一死,他覺得心裡的一盞亮又滅了,不知道大伯又如何安排他?自大媽去廣東打工後,堂哥堂姐和大媽都不回來過年了,大伯每晚睡覺在牀上像煎燒餅,翻過來又翻過去。有時睡到半夜,大伯還坐起來罵何旺子的爹媽,狗日的們兩手一甩享清福,給老子弄這麼個包袱?“包袱”睡在對面的小牀上大氣也不敢出。

半夜裡大伯捶着牀叫旺子。

何旺子立刻光着身子豎在大伯牀前。大伯吐出一口痰,說,你個狗日的,老子這次給你的安排,你要再待不長久,弄個三五個月就讓人辭退,你他媽直接去跳大堰淹死了算了,老子這把老骨頭,經不起你這個雜種日的折騰了。聽到沒?

聽到了。何旺子輕聲地說。

去!

何旺子復又回到牀上,剛剛溫熱的被窩現在又是一片冰涼。何旺子裹緊被子,蜷着身子,睜着眼睛看着牆,眼睛裡有團溼漉漉的東西,他用了半宿的工夫硬是生生地給憋回去了。

那天晚上他想,學道士就學道士吧。一根草兒一顆露水,不會餓死的。

2

一夜春雨,村莊又攢出許多綠意來,太陽剛出籠,新鮮得很,照得人眼睛和心裡都亮堂堂的。大伯左手提着兩塊黃澄澄的臘肉,右手提着一大壺糧食酒。何旺子要學道士的事,村小組的人似乎早就知道了。幾個太婆和鰥夫守在村口超市那兒跟大伯打招呼,說,旺子去學道士的?說着還呵呵地笑,有嘲弄的意思。何旺子朝說話的人白了一眼。

馬太婆拄着柺杖,用掉了牙的嘴叮囑何旺子說,旺子,這個要好好學。

何旺子點着頭說,學好了就從你開始。

超市門口頓時響起一陣笑聲。大伯一巴掌輕輕拍在他的腦袋上,說,小狗日的,還學會編排人了。何旺子頭一扭,躲開了大伯。他隨手撇下一根楊樹枝,揚起一甩,路邊隔生的幾株油菜就倒了地。何旺子就這樣,開在路邊的花總逃不開他的悶棍。

在路上碰到了鄰組放財神的六兒。六兒手裡握着厚厚一卷紅紙條,紅紙條上用黑筆歪歪扭扭寫着“財神”倆字。兩個褲兜鼓鼓囊囊的。六兒的嘴巴紅豔豔的,都是蘸口水貼財神,被紅紙染的,有一抹紅還竄到人中上去了,讓何旺子好笑。

六兒也是跟着大伯過生活的,每次看到何旺子便很親切,隔老遠就打招呼,旺子,你今兒怎不牽瞎子?

何旺子說,瞎子死了。

六兒呵呵一笑說,你乾脆跟我一道放財神得了。

大伯也笑着問六兒,六兒,你過個年放財神能掙多少錢?

六兒說,掙一大把。說着就從口袋裡掏出一把錢來,全是五毛一塊的小票。

大伯更加樂呵了,說,嗯,確實多,可以娶一窩媳婦了。

六兒嘿嘿傻笑,老鼠似的一雙眼睛裡放出老鼠眼似的光亮來,說,我家大伯說了,等明年就把翠姑娘給我娶來,她能跟我生個孩子,我們馮家的香火就接上了。大伯哈哈大笑說,你大伯會配,歪鍋配癟竈。蠻好蠻好。大伯笑着,在扭頭看了一眼何旺子後,笑容就垮下來了。大伯說,開過年,你都快十九了。

何旺子不做聲,他對自己的年齡沒有什麼概念。他從未過過生日,以前父母在世時就從不提他的生日,父母成天泡在田地裡一門心思地掙錢,何旺子有先天性心臟病,要花幾萬塊才能治好。後來,父母就沒再提治病一事了,他們打算將錢留着生二胎,在母親去鄉衛生院取環回來的路上,被一種叫血鱔根的毒蛇咬到了腳背,還沒等醫蛇毒的先生到,母親就落氣了。母親一死父親無管無收,天天打牌喝酒,田地裡稗草長齊腰身也懶得管,老本吃完了父親也死了,他是冬夜裡在別人家喝醉了跌到大堰裡淹死的。何旺子曾掰着手指頭盼了一年,可三百六十五天,竟勻不出一天來做他的生日。一年一年就這麼過來了。後來他把自己的生日悄悄定在了大年三十,那天有吃有穿很適合做生日。

大伯繼續說,等翠兒跟六兒生了孩子後,我也把翠兒跟你弄來。你們幺房的香火不能斷,不然,我這大伯將來死了也沒臉見你爹。

說起來,何旺子跟翠兒還同過班,倆人曾共一條長板凳在到處裂縫的小學校裡讀過“ɑ、o、e”。翠兒頭髮枯黃,像曬乾的稻草,眼珠子似抹了糨糊,轉一下就跟扭老電視的頻道一樣得費點勁,脬臉,嘴巴短,連牙齒都包不住,翠兒是傻子,生得也就一副傻樣。何旺子不喜歡她,用粉筆在桌上重重畫了條線,一上課,兩人的胳膊肘就推來推去,弄得袖子上全是白灰。還打架,用課本打,啪啪啪,打得紙片滿天飛。最後倆人就抱在一起扭打,何旺子身子單薄像根芝麻稈,翠兒身子壯實像盤磨,三下五除二就將何旺子壓在了身下。一年後,何旺子甩掉翠兒到二年級去讀“上中下天地人”去了,翠兒還在一年級讀“ɑ、o、e”,連續讀了三年就下學了。

同在一個村裡,何旺子經常看到翠兒。翠兒依舊是嘴脣包不住牙齒,以前翠兒只是臉上發了酵,麪糰似的,現在翠兒的胸跟屁股也跟着一起發酵了,到處扯帳篷般脹鼓鼓的。每次見到何旺子,翠兒那眼珠子就上吊似的往上翻。何旺子就對着她亂拉一陣胡琴,說,你還記着仇呢?

翠兒屁股一擡,脖子一扭“哼”一聲就走了,那眼睛如捲了口的刀子遲緩地剜了何旺子一刀。

瞎子問,是翠兒吧。何旺子說,是呢。瞎子說,她是個俏八字。何旺子說,俏八字?瞎子說,跟誰都配着呢。

聽說翠兒十五歲就尋了人家,是鄰鎮一個比她大十歲的啞巴,嫁過去一年後就替啞巴生了個兒子。翠兒戀家,在別家屋裡待不長,總愛跑回來,啞巴家裡還曾用繩子鎖過她。那時翠兒媽還在,翠兒媽是個護犢子的,提着把菜刀跑人家家裡一刀插人家飯桌上,說,老子姑娘雖是個傻子,可不是畜生,你們再這樣欺負她,老孃剁了你們。啞巴沒辦法好歹哄着翠兒生了孩子,餵奶喂到四個月,翠兒再跑回孃家,啞巴也就懶得去接了,後來這婚就給離了。離了不到倆月,翠兒就又出嫁了,嫁的是個傻子,不到一年翠兒給傻子也生了個兒子,翠兒照樣愛跑回孃家,傻子最後也跟翠兒離了。

翠兒今年二十歲,嫁了四次,生了四個孩子。翠兒媽在翠兒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就患癌死了,死的時候眼睛是睜着的,道士唸了三天經都沒閉上,沒辦法就這麼睜着眼去火化的。剩下個奶奶耳朵聾成門板,聽什麼話都跟車風車一樣,給翠兒做主的是她的姑媽。姑媽不傻也不聾,見了錢更是心明眼亮。

走了很長一段路,大伯像是生了氣,說,六兒的大伯最會敲算盤,娶翠兒最划算,又不用擺酒也不用請客,出幾千塊錢,就可把人領來,她還會生孩子,生的都是兒子。他馮家幺房的香火算是續上了。

3

茶鋪村漫山遍野都是茶樹,春雨洗過,一株株油光水滑。許多茶樹的枝椏間都已綻出米粒大小的嫩芽,泛着綠光。

大伯站在坡地歇了口氣,說,再過幾天就是茶期了,你要幫着師傅採茶,給人做徒弟,要捨得下力氣。

何旺子吸吸鼻子,說,嗯。

過了那道長長的坡,就到了起亮道士的家。四四方方的水泥禾場圍了一圈白色的欄杆,木柵門大開着,兩旁種的是薔薇,一輛銀白色的麪包車光閃閃地停在角落裡,車屁股後面還貼了道符。

一個穿暗紅色棉襖的女人蹲在屋檐下刷牙,看見他們後,朝屋裡喊了聲,起亮,來客了。

不一會兒,一個穿着灰色夾克和藍色牛仔褲的男子便走了出來,手裡拿着一包煙,隔老遠就抽出一支,遞給大伯。大伯兩手沒空只能用耳朵接過。大伯將手裡的臘肉和燒酒朝起亮揚了揚說,小心意。起亮接過,說,莫客氣。

大伯將身後的何旺子扯了過來,朝起亮跟前一推,說,旺子,這就是起亮師傅。

何旺子忽然紅了臉,扭捏着不願到師傅跟前。急了,乾脆轉過身去。

大伯照他的背捶了一拳,又對起亮說,我也不指望他將來能組個班子,你帶他一天是一天,混口飯吃。這孩子,個子矮,腦子笨,就這個樣,能幹什麼呢?將來等我百年了,他就只能進福利院。起亮說,先進屋吧。

屋子收拾得很乾淨,堂屋的正牆上掛着一幅畫,一個鬚髮倒豎的男子,瞪着銅鈴般大小的眼睛,舉着劍,騎着一隻老虎,那老虎四腳踏雲,張着血盆大口,一副要吃人的樣子。看得何旺子肉跳。

畫像前是一張八仙桌,桌上三個盤子裝着橘子、梨子和香蕉,一個銅香爐,爐裡的三支香已經燃盡,中間那支香還有半指長的灰燼未落下,彎彎地吊在香樁上。屋子裡有股濃重的檀木香味。

飯是在堂屋旁邊的一個屋吃的。那個穿紅棉襖的胖女人很是麻利,小半會功夫,熱騰騰的菜就把桌子給鋪滿了。何旺子牽張瞎子時跟着瞎子一道也吃過百家飯。瞎子說,桌上的飯菜是主家的家底也是主家的心情。何旺子覺得道士家底子厚,心情也厚。桌上有臘魚臘肉,魚糕魚丸,有豬蹄燉海帶,還有雞子和蘿蔔做成的火鍋,幾盤小菜炒得有紅有白。

大伯跟起亮邊吃邊聊。起亮有個兒子做木匠,在外面包一些活兒幹。起亮的道士班子原先有八個人,一個出車禍死了,一個到外地打工去了,現只剩六個人,都在六十歲上下。起亮說,做法事,光念經還可以,如果步罡踏斗,道場繞棺就發虛汗,上氣接不了下氣。如今,年輕人誰看得上這門營生,說是什麼老封建,都學手藝出去打工了。等我們這班老的去了,這鄉里以後再死了人,都過不了奈何橋了。

大伯對能否過奈何橋不怎麼看重,他抿了一口酒,問道,現在老了人一場法事做下來要多少錢?

起亮說,現在的人重生不重死,也不會做全套法事,也就三四千塊錢。

大伯說,一個月可做多少場法事?

起亮說,大概四五場吧。

大伯就算了起來,說,一場最低算三千,一個月就是一萬五,你得五千,餘下一萬六個人分,一人也能分個一千大幾,收入可以啊,還不算田地和茶園的。大伯四處打量着屋子,說,你看你們家又是瓷磚又是彩電,還有車,比我們到外面打工強多了。大伯捏着手指頭越說越興奮。

大伯將何旺子一拍,旺子,好好跟起亮師傅學。

何旺子飯還沒吃飽,大伯就把他的碗奪下。大伯從襖子裡面的口袋裡掏出一沓錢來,那是三千塊錢,還是瞎子留給他的。大伯遞給起亮,說,亮先生,你就收下他吧,讓他跟着你,找口飯吃。這是拜師錢,少了點,但我們也只有這個能力。

起亮在剔牙齒,一隻手遮住嘴,但從手上的動作可以看出,食物紮在了他最裡面的一顆上牙裡。何旺子覺得起亮不會答應大伯的要求,可剔完牙的起亮接過了大伯手裡的錢。

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40章 爭鳴 青瓷(馬拉)(6)第40章 爭鳴 青瓷(馬拉)(6)第13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3)第32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4)第49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1)第4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3)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38章 爭鳴 青瓷(馬拉)(4)第55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1)第51章 短篇小說 典當奇聞(聶鑫森)第48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2)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31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3)第45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2)第56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2)第51章 短篇小說 典當奇聞(聶鑫森)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19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2)第34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6)第5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4)第20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1)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55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1)第34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6)第5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4)第16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6)第52章 短篇小說 自助餐(高建剛)(1)第32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4)第48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2)第56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2)第33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5)第38章 爭鳴 青瓷(馬拉)(4)第12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2)第55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1)第48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2)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27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3)第41章 評論:在感性與理智之間(丁亞平)第54章 短篇小說 前三門四號樓(艾克拜爾·米吉提)第1章 閱讀與闡釋第12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2)第20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1)第35章 爭鳴 青瓷(馬拉)(1)第44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1)第1章 閱讀與闡釋第6章 創作談:留在故事裡的人(魯敏)第59章 微·小說 贗品(姜鐵軍)第11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1)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48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2)第43章 技巧 頑強生長的短篇小說(三)(劉慶邦)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57章 微·小說 下館子(相裕亭)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3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2)第41章 評論:在感性與理智之間(丁亞平)第2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1)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16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6)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47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1)第25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1)第25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1)第35章 爭鳴 青瓷(馬拉)(1)第14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4)第33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5)第28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4)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41章 評論:在感性與理智之間(丁亞平)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55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1)第29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1)第38章 爭鳴 青瓷(馬拉)(4)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48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2)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7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1)第45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2)第40章 爭鳴 青瓷(馬拉)(6)第13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3)第11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1)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39章 爭鳴 青瓷(馬拉)(5)第44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1)第55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1)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52章 短篇小說 自助餐(高建剛)(1)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32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4)第14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4)第56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2)第14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4)
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40章 爭鳴 青瓷(馬拉)(6)第40章 爭鳴 青瓷(馬拉)(6)第13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3)第32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4)第49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1)第4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3)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38章 爭鳴 青瓷(馬拉)(4)第55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1)第51章 短篇小說 典當奇聞(聶鑫森)第48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2)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31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3)第45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2)第56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2)第51章 短篇小說 典當奇聞(聶鑫森)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19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2)第34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6)第5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4)第20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1)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55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1)第34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6)第5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4)第16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6)第52章 短篇小說 自助餐(高建剛)(1)第32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4)第48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2)第56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2)第33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5)第38章 爭鳴 青瓷(馬拉)(4)第12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2)第55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1)第48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2)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27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3)第41章 評論:在感性與理智之間(丁亞平)第54章 短篇小說 前三門四號樓(艾克拜爾·米吉提)第1章 閱讀與闡釋第12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2)第20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1)第35章 爭鳴 青瓷(馬拉)(1)第44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1)第1章 閱讀與闡釋第6章 創作談:留在故事裡的人(魯敏)第59章 微·小說 贗品(姜鐵軍)第11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1)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48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2)第43章 技巧 頑強生長的短篇小說(三)(劉慶邦)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57章 微·小說 下館子(相裕亭)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3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2)第41章 評論:在感性與理智之間(丁亞平)第2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1)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16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6)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47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1)第25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1)第25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1)第35章 爭鳴 青瓷(馬拉)(1)第14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4)第33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5)第28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4)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41章 評論:在感性與理智之間(丁亞平)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55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1)第29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1)第38章 爭鳴 青瓷(馬拉)(4)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48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2)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7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1)第45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2)第40章 爭鳴 青瓷(馬拉)(6)第13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3)第11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1)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39章 爭鳴 青瓷(馬拉)(5)第44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1)第55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1)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52章 短篇小說 自助餐(高建剛)(1)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32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4)第14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4)第56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2)第14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