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2)

現在他們回過頭來找老吳。他們把畫舉到老吳眼前,希望老吳能夠回憶起當年的事情:當年,老吳是怎麼在舊貨攤上得到這幅畫的,是多少錢買來的,那個舊貨攤當時擺在哪裡,現在還在不在,那個賣舊貨的是個什麼樣的人,住在哪裡,現在有沒有搬家等等。

總之,現在小吳夫婦的希望就在老吳的嘴皮子上了。他們緊緊盯着老吳的微微張開的嘴,他們堅信不移,那個黑洞裡有他們朝思暮想的東西。

老吳第二次中風後,不僅坐上了輪椅,說話也含糊不清了,但還能夠看東西。他看到那幅畫後,微微張着嘴哆嗦了半天,勉強說出了兩個字:“了勒?”

小吳夫婦聽得出這是個疑問句,但是他們不知道“了勒”是什麼,懇請老吳再說一遍。老吳說了,還是“了勒”。小兩口又煞費苦心地猜了半天,始終沒有明白“了勒”是個什麼。老吳見兒子媳婦如此痛苦,心中很是不忍,又努力說了另外兩個字——“老喜”。小吳夫婦還是沒聽懂,但畢竟比“了勒”要好猜一些,他們後來明白過來了,老吳說的不是老喜,而是老史。老吳是讓他們去找老史呢。但他們是最怕老史的,當初老吳從醫院回家後,曾給老史打電話,但打過去卻是個空號,那不是因爲老史搬家了,而是小吳把老史的電話號碼偷偷地改了兩個數字,老吳老眼昏花,沒有看出來,照着錯號打過去,老史就不在電話的那一頭了。

其實,老史一直沒有搬家,但他和老吳中斷了聯繫。在開始的一段時間,老史也和老吳罵老史一樣罵過老吳,過了些時候,他也不罵了,再過些時候,他不提老吳了,再到後來,他連老吳的模樣都記不起來了。

小吳夫婦本來是最不願意提到老史的,但是事到如今,老吳不會說別的,只會說老史,他們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退一步安慰自己,實在不行,就找老史吧。找到老史可能出現的麻煩就是老史要分一半去,但是不找老史的結果,就是他們永墜無底之洞,永遠生活在疑慮和焦躁不安之中,兩者相比,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前者。

尋找老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史雖然沒有搬家,但問題是小吳夫婦從來就不知道老史住在哪裡,只是知道在從前的時候,父親有個老友,就住在不遠的某個地方,他們常常在公園裡見面,下棋,吹牛,對罵——這些事情那麼遙遠了,遙遠得似乎已經是幾個世紀前的事情了。

小吳夫婦知道,憑着從前的一點記憶,是很難找到當年的印跡的,現在他們又把目標對準了老孃,老孃那時候曾經到那個公園去找過老爸,她應該還記得那時候的情形。

老吳的老伴就帶着兒子媳婦去尋找從前的記憶了。她已經步履蹣跚,小吳夫婦心急,嫌她走得太慢,就攙扶她一起走。老孃感嘆說,唉,我活到這麼老了,頭一次有人攙我。小吳夫婦聽了,面露慚愧之色。

公園雖然還在那個地方,但早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公園了。他們在老吳和老史當初經常活動的場所轉了幾圈,哪裡會有老史的影子呢,老史在不在了還不知道呢。

但是他們沒有泄氣,第二天他們又來了,現在他們不用老孃帶了,他們已經認得這地方了,他們會再來,再來,他們會很有耐心。

老天沒有辜負他們的耐心。

老史還在。

就在小吳夫婦設法尋找老史的這段時間裡,老史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根據老史的種種表現,醫生告訴老史的家人,老史已經患上早期老年癡呆症了。

這個病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老史對從前的許多事情忽然一一地記了起來,有許多是早就忘記了的,甚至忘得乾乾淨淨的,現在全都想起來了,比如老吳,他其實早就忘記了老吳,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對家裡人說,我要去找老吳。

家裡人都愣住了,他們不知道誰是老吳,早年唯一知道老吳的是老史的老伴,但是老史的老伴前年已經去世了。不過老史纔不管別人認不認同他的記憶,既然想起老吳來了,就要去尋找老吳。一想到要尋找老吳,他立刻就想起了從前的那個公園,一想起從前的公園,從前的許多事情也都想起來了。

老史現在對從前的事情真的太清楚了,真是歷歷在目。

就這樣,老史和小吳夫婦在從前的那個公園裡碰見了。可是,小吳夫婦怎麼會認得老史呢?他們看到一個老人行動遲緩,兩眼卻放射着炯炯的光彩,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就是老史。

可是老史認出小吳來了,因爲老史的早期記憶太好了,他認出小吳的臉來了,他以爲小吳就是老吳,老史激動地上前握住小吳的手說,老吳,我總算找到你了。

經過一番說明,老史才知道,面前的這張熟臉不是老吳,是小吳,不過那也不要緊,既然找到了小吳,再找老吳也就不難了。

而小吳夫婦在驚喜之中又懷着很大的擔憂。雖然找到了老史,但是畢竟事隔這麼多年,只怕老史早已經不記得當年的攤主了,更何況,從文廟攤主那兒購得,這也只是老吳自己從前的說法,萬一老史不承認,萬一老史說出另一個事實,他們該怎麼辦呢?

還好,他們的擔心多餘了。老史對於當年購畫那件事的說法和老吳的說法基本一致。這要感謝他的病症,如果不是這樣的病症,他恐怕難以記得這麼清楚。唯一遺憾的是,老史和老吳都不知道當年賣畫給他們的攤主姓甚名誰,他只是他們人生中遇到的一個匆匆的過客,而且一掠而過,絕塵而去,後來再也沒有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

後來事情的發展,大家也都想象得到,小吳夫婦和老史一起去了文廟。文廟也早已經不是當年的文廟了,它現在是真正意義上的古玩市場了,比起當年的規模,真是鳥槍換炮了,攤位都變成了堂皇的商店。

只是因爲要找的人不知姓不知名,他們只能挨家挨戶地找過來,當他們到達某一家店鋪的時候,他們說出來的話,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或者讓人心生疑慮,或者讓人反過來對他們窮追不捨。

這真是大海里撈針啊!

但小吳一直以來都是抱着大海撈針的態度在做這件事,現在做到了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時候,他們一定會繼續撈,他們必須得繼續撈。於是,他們走進一家店,出來,又走進另一家店,再出來,再走進一家店,把同樣的話說了無數遍。

最後他們到了一家名叫“閒趣”的古玩店。小吳夫婦看了看這個店名,心裡不免有點失望,心想,這不是餅乾嗎?那閒趣店還確實是蠻閒的,只有夥計一個人。小吳夫婦又堅韌不拔如此這般問了一遍。夥計肯定是不知道的,他們說的那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他還沒上小學呢。

但是有一個人聽到了,他就是當年的那個攤主。聽着小吳夫婦和老史反覆敘述這件事情,他終於回想起一些往事來了,只可惜此時此刻,他躺在二樓的房間裡,患了糖尿病,最後導致了併發症,雙腿癱瘓,全身衰竭。因爲一輩子搞古玩生意,他實在太熱愛這個事業,所以他不肯進醫院,寧可待在這個狹窄的二樓空間,每天可以感受到幾乎伴隨了他一輩子的那種親切的有點腐朽的氣息。

他幾乎已經是氣若游絲了,但是耳朵還靈,他在牀上聽到了樓下的對話,他想讓他們上樓來,但是他喊出來的聲音卻很輕很輕,樓下的人根本聽不見,他就耐心地等待。

現在樓下的小吳夫婦和老史再也沒有辦法了,但是在絕望中他們又看到了一點希望,他們看出來這個店夥計雖然年輕,但是爲人很熱心,也很周到,最後他們死馬當作活馬醫,給小夥計留下了聯繫方式,拜託他留個心,聽聽風聲,如果有什麼信息,請他聯繫他們。

小吳夫婦在街頭和老史分手的時候,以爲老史會提出來去看看他們的父親老吳,但是老史並沒有提出來。小吳夫婦以爲老史和他們一樣被這幅畫迷住了心思,其實他們錯了。老史的病情使得他只能記得從前的事情,卻不知道現在他應該做什麼。他不能把從前和現在聯繫起來。

在閒趣店,小吳夫婦和老史說的那些話,店老闆都聽到了,所以他雖然躺在牀上,卻不着急,後來他一直等到小夥計上樓來伺候他吃晚飯,他讓小夥計給小吳夫婦和老史打電話。

小吳夫婦和老史分別接到了他們急切期盼或者頗覺意外的電話,小夥計在電話裡告訴他們,他們要找的人就是他的老闆,他姓呂。呂老闆請他們明天上午到店裡見面。

真是天大的驚喜。

小吳夫婦立刻感覺到,他們離事情的真相越來越近了。但是其實另外還有一個事實也正在越來越緊迫地逼近他們,他們因爲對這幅畫太投入,完全沒有意識到。

許多年來,小吳夫婦爲了這幅畫損失慘重,花費了大量精力和大筆開銷不說,最要命的是,他們耽誤了孩子的學習。本來他們的孩子學習成績中上,再努一把力就是上游,就能上最好的高中,結果因爲夫妻倆爲了求一幅畫的真假,丟了對孩子的幫助和教育,孩子成績一落千丈,並且迷戀上了網遊,但是直到這時候,小吳夫婦還執迷不悟。

現在,他們終於找到了當年的攤主。這麼多年,他們經歷了多少周折,走了多少彎路,但是這些彎路沒有白走,因爲最終他們明白了誰是真正的繫鈴人。

現在,很快,就是明天,他們就要從攤主那裡得到最後的答案了。經過這麼多年的折磨,小吳夫婦已經精疲力竭,鬥志衰退,他們對畫的價值早已經不那麼看重了,他們所想要的,就是一個塵埃落定的結果。

今天似乎是給這段人生畫上句號的最後一個晚上,過了今天,這幅畫或許就再也不屬於他們了,因爲如果它是真跡,他們會賣了它,來彌補這些年來爲了證明它所造成的家庭經濟虧空;如果它是假的,他們不會再把它當個事情,他們會把它當成一件廢品束之高閣,就像從前他們在搬家之前的那些日子裡,它一直安安靜靜地待在家裡的小閣樓上。

今天這個最後的夜晚,他們要把畫拿出來看最後一眼。

畫不見了。

當小吳夫婦在網吧找到兒子的時候,一眼就看出來,兒子財大氣粗,那畫,想必是兒子卷跑了。

倒是小小吳比他們鎮定,寬慰他們說,爸,媽,彆着急,畫沒有賣掉,它在典當行裡,三個月之內都能贖回來。

這孩子,小小年紀連典當東西都學會了。

小小吳又說,人家說了,你們是菜鳥。見父母親發愣,他內行地告訴他們,你們的畫上應該有隻鳥的,可是現在沒有鳥,沒有鳥的東西不值錢的。

小吳夫婦面面相覷一會兒,他們終於不再戀戰,當即決定解甲歸田,回家把重心重新放在孩子身上,他們現在認識到了,孩子纔是他們的未來。

至於這幅畫上到底有沒有鳥,是不是曾經有過鳥,後來鳥又到哪裡去了,或者從來就沒有鳥,他們再也沒有去想過。

第二天,在那個約定的時間和約定的地點,小吳夫婦沒有來,老史也沒有來。老史沒有來的原因,是因爲他已經忘記了這個約定。正如醫生說的,這是典型的早期老年癡呆症的症狀,越遙遠的事情越記得,越是眼前的事情忘記得越快。老史就是這樣。當天下午他和小吳夫婦去文廟找人,沒有找到,他在回家的路上就把找人的事情忘記了。晚上接到古玩店夥計的電話,老史欣然答應,但是擱下電話,他就將這件事情忘記了。

小吳夫婦和老史一直沒有來,店夥計急得上上下下跑了幾趟,他怕老闆怪他沒有打到電話,怪他辦事不周到,不得力。他給老闆解釋說,老闆,我肯定打過電話,都是他們本人接的,而且都答應得好好的,今天一定準時到,可是,可是——他越說心越慌,好像真的是他沒有通知到位,最後他慌得話都說不下去了,漲紅了臉站在那裡。

老呂的心情卻恰好和他相反,他開始是有點擔心,不過不是擔心小吳夫妻和老史不來,而是擔心他們會來。隨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漸漸地感覺到,他們可能不會來了,他們看起來是不會來了,最後他知道,他們肯定不會來了,這時候,老呂心情平靜下來了,而且越來越平靜了。他們不來纔好,如果他們來了,他反而無法面對他們了,因爲昨天晚上他一直在想着這件事,努力地回想那幅畫的內容,他回想起了畫上幾乎所有的東西,但是唯獨有一樣活貨他不能確定,那就是一隻鳥。

畫上到底有沒有一隻鳥呢?

在老呂沒有能夠確定真相之前,對於已經失去了事實的真相,他無法歸還。

老呂讓小夥計到他的牀底下拉出一個大紙箱子,紙箱裡放滿了筆記本。許多年來,老呂有個習慣,凡做成一筆生意,他除了記賬,其他許多相關的內容也都會詳細地記錄下來,如果能夠找到當年的那個筆記本,或者就會真相大白了。

小夥計幫老呂找到了那一年的筆記,可惜的是,這本筆記本被水浸泡過了,那上面的鋼筆字全部融化成了一個個的墨團團,一點也看不清了。

擺地攤的頭一年,沒有經驗,字畫什麼的就擱在一塊布上,布就攤在地上,忽然來了一陣暴風雨,老呂只顧搶字畫,其他東西都被淋溼了,包括這本筆記本。

多年後的這一天上午,老呂一擡頭,看到一隻鳥從他的窗前飛過去了。

原刊責編 李佳怡本刊責編郭蓓

【作者簡介】範小青:女,1955年生於蘇州。迄今已發表作品900餘萬字,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褲襠巷風流記》,中篇小說《顧氏傳人》等。現任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

第35章 爭鳴 青瓷(馬拉)(1)第29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1)第24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5)第6章 創作談:留在故事裡的人(魯敏)第59章 微·小說 贗品(姜鐵軍)第18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1)第34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6)第59章 微·小說 贗品(姜鐵軍)第14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4)第10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4)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14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4)第13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3)第4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3)第33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5)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57章 微·小說 下館子(相裕亭)第46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3)第20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1)第31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3)第56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2)第61章 微·小說 小三(三石)第6章 創作談:留在故事裡的人(魯敏)第35章 爭鳴 青瓷(馬拉)(1)第6章 創作談:留在故事裡的人(魯敏)第20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1)第18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1)第8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2)第7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1)第11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1)第8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2)第21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2)第6章 創作談:留在故事裡的人(魯敏)第50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2)第18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1)第31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3)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51章 短篇小說 典當奇聞(聶鑫森)第21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2)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52章 短篇小說 自助餐(高建剛)(1)第10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4)第21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2)第10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4)第20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1)第25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1)第43章 技巧 頑強生長的短篇小說(三)(劉慶邦)第27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3)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15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5)第16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6)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27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3)第17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7)第5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4)第50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2)第32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4)第25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1)第4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3)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45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2)第49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1)第4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3)第3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2)第39章 爭鳴 青瓷(馬拉)(5)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11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1)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60章 微·小說 兩隻玉鐲(胡玲)第2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1)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49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1)第27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3)第49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1)第21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2)第19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2)第26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2)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20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1)第14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4)第18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1)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18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1)第25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1)第60章 微·小說 兩隻玉鐲(胡玲)第39章 爭鳴 青瓷(馬拉)(5)第27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3)第17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7)第54章 短篇小說 前三門四號樓(艾克拜爾·米吉提)第32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4)第40章 爭鳴 青瓷(馬拉)(6)第1章 閱讀與闡釋第39章 爭鳴 青瓷(馬拉)(5)第41章 評論:在感性與理智之間(丁亞平)第48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2)第6章 創作談:留在故事裡的人(魯敏)第16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6)
第35章 爭鳴 青瓷(馬拉)(1)第29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1)第24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5)第6章 創作談:留在故事裡的人(魯敏)第59章 微·小說 贗品(姜鐵軍)第18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1)第34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6)第59章 微·小說 贗品(姜鐵軍)第14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4)第10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4)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14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4)第13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3)第4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3)第33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5)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57章 微·小說 下館子(相裕亭)第46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3)第20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1)第31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3)第56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2)第61章 微·小說 小三(三石)第6章 創作談:留在故事裡的人(魯敏)第35章 爭鳴 青瓷(馬拉)(1)第6章 創作談:留在故事裡的人(魯敏)第20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1)第18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1)第8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2)第7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1)第11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1)第8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2)第21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2)第6章 創作談:留在故事裡的人(魯敏)第50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2)第18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1)第31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3)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51章 短篇小說 典當奇聞(聶鑫森)第21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2)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52章 短篇小說 自助餐(高建剛)(1)第10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4)第21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2)第10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4)第20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1)第25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1)第43章 技巧 頑強生長的短篇小說(三)(劉慶邦)第27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3)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15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5)第16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6)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27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3)第17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7)第5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4)第50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2)第32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4)第25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1)第4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3)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45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2)第49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1)第4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3)第3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2)第39章 爭鳴 青瓷(馬拉)(5)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11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1)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60章 微·小說 兩隻玉鐲(胡玲)第2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1)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49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1)第27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3)第49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1)第21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2)第19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2)第26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2)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20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1)第14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4)第18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1)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18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1)第25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1)第60章 微·小說 兩隻玉鐲(胡玲)第39章 爭鳴 青瓷(馬拉)(5)第27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3)第17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7)第54章 短篇小說 前三門四號樓(艾克拜爾·米吉提)第32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4)第40章 爭鳴 青瓷(馬拉)(6)第1章 閱讀與闡釋第39章 爭鳴 青瓷(馬拉)(5)第41章 評論:在感性與理智之間(丁亞平)第48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2)第6章 創作談:留在故事裡的人(魯敏)第16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