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場外的失敗(下)

天氣一點點變熱,北京城內卻人心漸涼,由於民國定都南京已經定了,所以大家都清楚,隨着首都遷徙北方落寞是遲早的事。

當官的早就開始南下跑路子了,所以茶樓酒館內的客人明顯少了很多,八大胡同的盛景也逐漸散去,據說好些個姑娘已經打算南下去秦淮河繼續操持皮肉買賣。現在城內議論最多的已經不是誰坐天下,而是袁世凱癱瘓臥牀不起的原因和中日是否會爆發戰爭兩件事。

段祺瑞穿好軍裝將勳章掛的滿胸都是,如今北洋勳章早就不值錢了,但他卻堅持每天佩戴整齊,好像少掛一塊就被會別人輕視一樣。等他穿戴整齊後,吳光新走了進來,見到他胸口這麼多零碎不由皺了皺眉,暗道姐夫什麼都好,就是這個習慣不好,現在是關係到北洋未來的統一談判,這般盛氣凌人往會議室一坐,難怪談了幾天都沒個章程出來。

不過他也沒多問,因爲現在北洋已經分成了兩撥,一波是交通系的樑士詒、楊度和第一軍陳宦等人,認爲應該徹底放權。一波就是段祺瑞、段芝貴、陸建章和曹錕這些人,認爲就算北洋併入國防軍,也應該確保各師原屬不變。

樑士詒搶了錢,段祺瑞有第二軍做後盾,所以兩派現在鬥得厲害。

吳光新是段祺瑞的義弟(小舅子),原本考慮安排他代替盧永祥接管20師,但山海關外扼守要道位置重要,這個小舅子吃喝嫖賭實在是不讓人放心,只得讓傅良佐去接任。見到他問道:“車子準備好了?”

“在樓下候着呢。”吳光新拍拍公文包:“這是今天和談的議案,我也都隨身帶着了。”

段祺瑞瞅了眼公文包,拿起配槍掛在腰間問道:“宮保那邊怎麼樣了?”

吳光新撇撇嘴,一臉的不屑:“還不是那樣子,躺在牀上已經不能動了,就楊士琦還守在邊上。家裡幾房姨太太現在爲了爭財產鬧翻了天,昨個袁克定還要把家裡的字畫都拿去賣,結果和袁克文打了起來。”

“無恥之輩!”段祺瑞咬着牙暗暗罵了一句,雖然袁世凱不能動了,可畢竟是自己的老上司,嘆口氣說道:“去關照一聲,誰要是再胡鬧亂來,別怪我不給面子。”

吳光新明白他的意思,袁世凱雖然倒了但還有不少人向着他,幫他好好處理家事也能拉攏那些人,剛要轉身去打電話又停住腳:“對了,剛纔伍文爵打電話來說,要咱們開放火車站讓國防軍兩個旅北上奉天,防止日本人偷襲東北。”

聽到這個要求,段祺瑞也不禁狠狠一拍桌子:“這個楊秋,真想逼死我們不成?”

吳光新沒敢答話,如果打開京漢線直隸段和京奉線放兩個旅過去,就和之前放一個旅支援東營一樣,等於包抄了北洋後路,但不放行嗎?現在國防軍說了算,要真惹毛了人家繼續打下去,誰也沒好果子吃。所以段祺瑞生氣歸生氣,最後還是點點頭:“放吧,放吧!反正都這樣了,沒必要死耗下去,到頭來還被人家戳了脊樑骨。”

交代好開放鐵路的事情後,兩人驅車來到了會談地,剛下車就見到樑士詒和楊度也到了,冷哼一聲自顧自的走了進去。

望着他的背影,楊度嘆口氣,這些老北洋還是沒搞懂一件事,以楊秋的手段怎麼會任由他們繼續存在?兵楊秋要,但人老老實實合作或許還能保住飯碗,想立小山頭就是第二個民黨的下場。

和樑士詒一起走進會議室後,一個好久沒見的人影讓他猛然停住了腳步,就連先進來的段祺瑞也緊皺眉頭。

馮華甫!

這個老傢伙來幹什麼?

伍廷芳和王正廷正拉着馮國璋有說有笑,見到四人立即起身:“呵呵,大家都是老熟人了,也沒必要寒暄,不如開始今天的會吧?”

段祺瑞心頭忽然升起一絲不妙的感覺,扭頭去看馮國璋,可馮老頭居然扭了過去權當沒見到,不由沉下聲來:“文爵兄,華甫他?”

王正廷先一步微笑道:“馮老將軍已經接受了大總統和副總統委任,答應出任陸軍副總參謀長一職。”他說完後,假裝一拍腦門提高了幾度聲音:“看我這記性,此次會談中關於第一軍的改編方案,和徐州都可以除去了,因爲陳宦將軍已經攜第一軍全體與昨晚答應了改編方案,徐州昨晚也打開了大門。”

馮國璋出任副總參謀長?陳宦已經繳械!徐州也沒了?三個消息,震得段祺瑞半響沒說出話來,望着嘴角含笑的伍廷芳和王正廷,真有直接去武昌將楊秋揍一頓的想法,這個傢伙把自己路全堵死了。

用馮國璋來制衡段祺瑞的楊秋沒半點得意,此刻他正在漢口拖拉機廠和幾個技術員討論生產情況。

經過改進,採用了湖北工業公司率先使用的流水線方式後,漢口拖拉機廠已經隱隱有了些現代化大工廠的影子。廠房內二十幾臺拖拉機底盤成兩列縱隊排列,工人們正在用進口組件組裝拖拉機。

作爲第一家引進的拖拉機廠,這裡目前生產的是美國輪式和履帶77式蒸汽拖拉機,和所有新建重工廠一樣,缺乏設計的情況下這裡只能暫時用美國製造的散件進行組裝,已達到鍛鍊工人,培養自己設計隊伍的目的。

一字排開的底盤讓楊秋彷彿見到了老照片上某些坦克工廠的影子,不過他也知道沒有三五年鍛鍊這裡就算能造一戰的“水櫃”也無法成規模,還好對這些吞金怪獸他也不急迫,反倒是隨着河南、陝西等地紛紛統一後,急需大型開墾機械發展農林纔是最重要的。

“目前每月能造幾輛?”楊秋找個地方坐下後,詢問身邊的兩位年輕技術員。

吳青度和袁鍾銓今年都是26歲,是1906年第一批庚子年賠款的赴美留學學生,分別在伊利諾伊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學習電機和機械工程。

晚清和民國初期不是沒有人才,光是三批庚子年賠款的留學生總人數就達到170人。機械、化學、生物醫藥、石油礦藏、農林水利、工商管理甚至船舶軍艦設計等等,各行各業都有不少,加上民間自行赴歐美的學生、海外華人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子弟,如果全加起來數量非常龐大。

所以他很早就注意重點吸收這些人才,不僅早早派人去美國和三批庚子年賠款留美的學生全部簽訂了歸國後的優厚合同,還通過不同渠道引進了500多民間和外海華人子弟,這些人年紀普遍在20至35歲之間,其中很多已經加入西南新建設的各家工廠,僅他私營的湖北、重慶和江南三家公司內,就有超過三百餘人。

根據他的想法,加上還沒畢業的庚子年留學生,自己陸陸續續外派的留學生和民間渠道引進的人才,就能初步建立起漢陽、重慶、上海、福建馬尾和萍鄉湘潭化工圈這五大人才基地,如果再加上西南幾所大學和全國各地大學,技術學校等等自己培養的人才,十年後建立起一支數萬規模的華人技術團隊毫無問題,這些人配合引進的奧匈、俄國等技術專家,就基本能擺脫對外依賴,確保國家建設需要。

兩人也對一回國就能負責這麼大的項目很激動,介紹道:“用組裝件的話,目前每月能製造20輛左右,因爲美國提供了圖紙,所以我們正在慢慢向完全自建過渡,預計最遲一年後就可以實現所有零配件自產。”

每月20輛真不算什麼,就算湖南第二家廠一年後投產也不過翻個倍,所以他起身走到一個底盤前指着鋼樑說道:“我們的工人沒法和歐美比數量,所以不能在這個方面太苛刻要求工人,必須通過工程設計優化和挖掘目前的人力資源。打個比方,這樣一臺拖拉機上有很多零配件,我剛纔聽你們介紹時說絕大多數配件都準備自產,其實這完全沒必要。”

楊秋將後世零件標準化的辦法詳細介紹一遍,說道:“這樣做現在工作量的確很大,因爲你們需要將所有零件都標準化,但底子打好後,就可以將零件發包給全國其它廠來做,就比如江南,金陵、馬尾,甚至私人的求新造船廠,漢陽鸚鵡洲機器廠、廣東協和廠、天津大沽等等。你們只要嚴格卡好標準件質量,這樣他們也能有工作有錢賺,你們只負責主要部件和組裝,人力輕鬆速度也能快很多。等將來自己研製新型號的話,也要多考慮使用標準件,儘量做到老型號和新型號部分設備能互換,這樣才能將企業發展起來,形成我們自己的民族品牌。”

別說他們兩人了,陪同來參觀的蔣方震和劉慶恩等人也個個聽得眼睛放光,後世人人都知道的工業標準化和流水化將大家鎮住後,楊秋才微微一笑,讓雷猛取來厚厚一個公文包遞給兩人:“這是我買來的幾種小型拖拉機的底盤圖紙,使用的是內燃機,給你們做參研吧。大型蒸汽拖拉機在西北和北方能推廣,南方水網密集小型更有優勢。”

楊秋那有空去買什麼小型拖拉機底盤圖紙,他給的直接是平行世界裡包括法國雷諾FT-17、德國1號坦克、美國M3、M24、捷克LT35等等幾種輕型坦克的底盤,不過它也沒說錯,坦克底盤和拖拉機本來就能通用,給他們先研究起來總不至於將來手忙腳亂。

兩人立刻就被這些詳細的圖紙吸引了,其中的獨立式螺旋彈簧、全鋼單銷式的履帶板、板簧平衡式懸掛、變速箱和傳動設計更讓他們直瞪眼。不說別的,光是粗大的螺旋狀彈簧就不是剛買回一套瑞典二手軟鋼設備的重慶工業公司特種鋼廠能製造出來的。

楊秋也知道造不出來,但不妨礙先研究。

兩人本來就對機械電機癡迷,所以抓着圖紙都不願鬆開,後來連陪同來參觀的湖北工業公司技術員都捲了進去,見到他們滿眼冒星星的模樣後楊秋乾脆讓他們自己去研究,只交代必須派專人看管圖紙嚴防泄露,才和蔣方震一起離開了拖拉機廠。

對於楊秋提供的技術劉慶恩最清楚意味着什麼,所以又特意交代了幾遍,見到他都如此謹慎,大家紛紛點頭。

“沒想到總司令懂這麼多技術,散件標準化採購,統一組裝。”出了大門蔣方震還在回味他那番話,喃喃自語的模樣讓楊秋哭笑不得:“我的大校長,你就別攙和這些事了,還是幫我想想怎麼應付日本吧。”

說起日本蔣方震嚴肅了很多:“從目前日本國內情況看,大規模戰爭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小規模報復存在,不過想要正確做出判斷,首先要明白日本陸軍這次爲何要冒險。”

“是啊,我也想不通這件事呢,按理說他們應該知道進入山東會遭到我們反對,就算我們不動手德國也不會善罷甘休,所以。”楊秋自言自語說到這裡,忽然想到了什麼,猛然看向蔣方震,後者看到眼神後也有些凝滯。

“我知道了!”

楊秋一拍手,想明白爲何在國際環境不同的情況下日本要進入山東,應該說這根本是日本陸軍自演自導的苦肉計!理由就是徘徊在日本陸軍上空幾十年的怪圈。

關東軍!

如果說日本海軍的幽靈就是所謂的八八艦隊,那麼日本陸軍中的軍國主義者自從甲午後就一直夢想建立關東軍,以保衛關東州(日本自稱遼東半島和南滿爲關東州)並作爲出兵中國的前哨,但由於日俄戰爭後國力衰減厲害,憲政會攪局等因素日本陸軍一直沒能實施在朝鮮組建兩個新師團的計劃,爲此西園寺公望、桂太郎兩屆政府都被迫辭職,直到西門子事件爆發,山縣有朋支持的大隈重信上臺後才通過增加兩個駐朝鮮師團的編制,正式確定了關東軍的雛形。

關東軍後來不僅成爲了中國的噩夢,也傾吞了日本陸軍大量資金,導致有限資源被消耗在廣袤的東北和西伯利亞地區,後來關東軍被抽調太平洋戰場也意味着日本正式走向衰敗。

見到蔣方震還有些不明白,楊秋正要說出他的分析時,蔡公時匆匆跑了過來:“剛收到南京電報,根據最新消息,日本政府和國會昨天下午正式通過了組建第19和20師的議案,這兩支部隊都將被部署到南滿和朝鮮。”

看着電報,楊秋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心底陣陣苦笑。

自己還是輸給了山縣有朋這些老傢伙,區區一個大隊的犧牲就換來了兩個師團和關東軍的出現,換做自己也會做這筆買賣。

反觀自己,吃掉一個大隊,卻提早把一頭猛虎放進了東北!要想對抗就至少要部署3到4個師的兵力,把4個精銳師放在東北,等明年青島開打自己又需要至少5個師,西北也需要至少3個師,再加上腹地自己根本沒那麼多部隊。

什麼1914年日本才做出攻打青島的準備,都是扯淡!山縣有朋那幫老狐狸怎麼會看不到目前一觸即發的歐洲局勢,所以早就在悄悄部署。自己不過是人家拿來要挾政府和國會的工具罷了!如果自己不出現,中國繼續保持分裂和軍閥割據,這個老傢伙也不會在乎立刻多組建兩個師,但現在中國統一了,他就必須考慮牽制住部分兵力,然後等待兩大集團開戰後拿下青島甚至整個山東!

“他媽的!去告訴段祺瑞,給他十天十天後談判還沒結束,就不談了!”蔣方震和蔡公時等人的注視下,爆了句粗口的楊秋將電報狠狠捏成一團。

外場他這回敗得一塌糊塗……

第973章 十度對火炬第422章 戰西線(三)第378章 在歐洲(上)第289章 神話破滅(八)第879章 從西貢開始第894章 胡志明的心思第60章 大清朝的最後一次決斷第349章 停戰第1038章 以全體蘇維埃的名義第550章 奠基的年份第494章 國家的角逐(四)第967章 威克島(二)第218章 鬆坡歸來第79章 血火武勝關(中)第53章 崛起的一天(八)第394章 卡薩布拉卡的流言第545章 外援來了第1030章 赫爾的憂慮第9章 國家罪人?第115章 逼第869章 裝甲豬突!第516章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第992章 颱風(一)第528章 蘭辛和石井都來了第863章 撒馬爾罕的火焰(下)第330章 支援金胖子第402章 國會山(下)第323章 海東青出世第50章 崛起的一天(五)第169章 暗戰滇桂黔(三)第330章 男兒向天笑(八)第169章 暗戰滇桂黔(三)第197章 泄密第754章 爭奪伊朗第925章 日本的反擊(三)第154章 分崩離析(上)第295章 錦州的消息第617章 精銳對老兵(一)第696章 揭開大幕第581章 胡佛來了第579章 楊秋的心思第997章 颱風(六)第1001章 颱風(十)第368章 從琉球開始第307章 蓋州,我的命!(三)第442章 背叛(五)第465章 大國之路(完)第909章 老哈坎的建議第364章 國社(三)第929章 日本的反擊(完)第592章 奇想第384章 神話破滅(三)第241章 落幕(五)第972章 強音(下)第828章 莫斯科的麻煩第12章 給大帥磕頭?第731章 剩餘物資第250章 呂宋資源調查啓動第24章 標統的第一課第32章 敲開德國大門的磚頭第666章 美國帶來的變局第910章 自信的戈林第476章 怒海(三)第1039章 啓程第974章 空擊,誰與爭鋒!(上)第945章 印度四件事第79章 血火武勝關(中)第911章 鷹隼折翼第331章 男兒向天笑(九)第362章 國社(一)第795章 戰波斯(五)第53章 崛起的一天(八)第126章 撿到寶了!第117章 詹天佑的笑聲第870章 單向屠殺!第486章 中亞的風(五)第339章 工業的另類玩法第741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67章 艱難的新裝備第640章 陣痛第869章 裝甲豬突!第713章 叛逃(三)第459章 大國之路(二)第159章 美國介入第366章 爭奪歐洲第157章 石原莞爾來考察了第430章 戰西線!(十一)第637章 大轉折!第152章 美洲致公堂的能量第483章 中亞的風(二)第342 加藤高明來了第353章 火山第921章 突襲(六)第213章 鐵血孤軍第967章 威克島(二)第213章 鐵血孤軍第236章 歷史會不會提前?第474章 怒海(一)第730章 希特勒的戰略第185章 悲憤交加
第973章 十度對火炬第422章 戰西線(三)第378章 在歐洲(上)第289章 神話破滅(八)第879章 從西貢開始第894章 胡志明的心思第60章 大清朝的最後一次決斷第349章 停戰第1038章 以全體蘇維埃的名義第550章 奠基的年份第494章 國家的角逐(四)第967章 威克島(二)第218章 鬆坡歸來第79章 血火武勝關(中)第53章 崛起的一天(八)第394章 卡薩布拉卡的流言第545章 外援來了第1030章 赫爾的憂慮第9章 國家罪人?第115章 逼第869章 裝甲豬突!第516章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第992章 颱風(一)第528章 蘭辛和石井都來了第863章 撒馬爾罕的火焰(下)第330章 支援金胖子第402章 國會山(下)第323章 海東青出世第50章 崛起的一天(五)第169章 暗戰滇桂黔(三)第330章 男兒向天笑(八)第169章 暗戰滇桂黔(三)第197章 泄密第754章 爭奪伊朗第925章 日本的反擊(三)第154章 分崩離析(上)第295章 錦州的消息第617章 精銳對老兵(一)第696章 揭開大幕第581章 胡佛來了第579章 楊秋的心思第997章 颱風(六)第1001章 颱風(十)第368章 從琉球開始第307章 蓋州,我的命!(三)第442章 背叛(五)第465章 大國之路(完)第909章 老哈坎的建議第364章 國社(三)第929章 日本的反擊(完)第592章 奇想第384章 神話破滅(三)第241章 落幕(五)第972章 強音(下)第828章 莫斯科的麻煩第12章 給大帥磕頭?第731章 剩餘物資第250章 呂宋資源調查啓動第24章 標統的第一課第32章 敲開德國大門的磚頭第666章 美國帶來的變局第910章 自信的戈林第476章 怒海(三)第1039章 啓程第974章 空擊,誰與爭鋒!(上)第945章 印度四件事第79章 血火武勝關(中)第911章 鷹隼折翼第331章 男兒向天笑(九)第362章 國社(一)第795章 戰波斯(五)第53章 崛起的一天(八)第126章 撿到寶了!第117章 詹天佑的笑聲第870章 單向屠殺!第486章 中亞的風(五)第339章 工業的另類玩法第741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67章 艱難的新裝備第640章 陣痛第869章 裝甲豬突!第713章 叛逃(三)第459章 大國之路(二)第159章 美國介入第366章 爭奪歐洲第157章 石原莞爾來考察了第430章 戰西線!(十一)第637章 大轉折!第152章 美洲致公堂的能量第483章 中亞的風(二)第342 加藤高明來了第353章 火山第921章 突襲(六)第213章 鐵血孤軍第967章 威克島(二)第213章 鐵血孤軍第236章 歷史會不會提前?第474章 怒海(一)第730章 希特勒的戰略第185章 悲憤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