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第三次了

……秦晉西山七大家,喬常李王渠曹張。”

這句話在山西大地人盡皆知,說的是山西晉商中最有名望的七大家族,所以奉命籌銀的閻錫山一下火車就快馬直奔祁縣喬家堡。閻省長重回山西,喬家大院內熱鬧非凡,執掌喬家中堂的喬映霞更是早早等在門口相迎。不僅喬家倒屐,同爲七大家之一的李家掌門李子用也聞訊趕來。

無論是喬映霞還是李子用,年紀不大卻都已經扛起家族興衰的重任。此次上海白銀危機出現後他們也是格外關注。作爲晉商中最富有的家族,他們各自都擁有龐大地白銀儲備,也正是這些儲備幫他們在滿清退位後依然能縱橫商業,將如今的山西銀行辦得紅紅火火,成爲僅次於西南華西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的第三大商業銀行。

但在這片紅火下也隱憂不絕,尤其是此次白銀危機,更讓他們如坐鍼氈。

一邊是各門各戶都因爲有巨量現銀所以家資暴漲,一邊卻是不敢輕易出手生怕惹火了南京。要知道楊秋可不是善主,辛亥年起家到現在死在他手裡的有多少?別以爲這兩年他把手伸到外面對國內不聞不問,但要真惹火了,那就是血流成河的下場!

所以得知閻錫山回來,哪敢怠慢連忙親自奉茶問道:“閻大人,上海和南京那邊如何了?”

“很不好。”對這些人精閻錫山只能實話實說:“這不南京特意派閻某來找兩位幫忙,希望諸位能借出白銀,已解燃眉之急。”

既然閻錫山來,兩人都知道借錢是肯定的了。從滿清起晉商就沒少被當局抽水(借款),所以也早做好了準備。但來龍去脈和白銀安全還是要問一問,所以李子用插嘴問道:“大人,學生也在英國待過幾年,那些洋人雖看中銀子,卻還沒到如此離譜地步。此次到底是爲何呢?”

閻錫山也知道要借出白銀,總要告訴人家來龍去脈,所以將整個事情娓娓說了一遍:“閻某不太懂金融之道,此事也是聽徐部長說了個大概。前不久的重慶會議你們都該耳聞了吧?會上副總統和財政部就提出要幣改。因爲我們之前是金銀幣三者通兌通用,大家又都喜歡壓住手裡的金銀,所以每每到辦大事時就流通不足發不出民元。此次幣改就是要收掉金銀換成紙幣,然後立法把民元和金銀的價格固定下來,免得造成現在這樣的混亂和波動。”

兩人聽得連連點頭,幣改不是什麼新鮮事,歐美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也沒大驚小怪。

閻錫山繼續說道:“卻沒想幣改還沒開始,洋人就搶先一步,利用我們金銀幣都可流通之際,大肆擡高銀價,收取金銀造成擠兌。這麼做一來是賺取差價,二來是逼我們無法收回金銀,沒辦法幣改,使得很多要用大錢的地方就只能眼巴巴看着動不了工。乘機打壓我們換好處。”

“這幫洋鬼子,太可惡了!這不是趁火打劫嗎?!”

喬映霞年輕氣盛,聽到這裡狠狠一拍桌子。李子用到底比他年長。而且還在英國留學多年,苦笑道:“喬老弟何必發火,滿清以來哪次不是如此?當年胡雪巖是怎麼倒的?還不就是這招嘛。”

“是啊,這正是南京最擔心的。不怕亂,就怕收不回洋人手裡的金銀,要真那樣的話,你們這些開銀行的恐怕日子也不好過了。”閻錫山點點頭。這回白銀之亂出乎預料,卻也給了他好機會,只要能籌到白銀,這個津京大總管的位子勢必就能再往上挪一挪。所以拱拱手道:“閒話不說了,南京還等着閻某的消息,兩位不妨透個底吧。”

兩人既然做好了打算借出白銀,所以沒再問就說道:“不瞞閻大人,您來前我已經和喬老弟商量好了,我們兩家拼拼湊湊拿出600萬兩不成問題。就是......這個銀子怎麼借呢?”

閻錫山明白他們的意思,說道:“南京的想法是,用1:19的價格全部兌走。但這筆錢不是直接給你們,而是充作山西銀行的儲蓄保證金,多出部分則給你們國債,或者其它股份,由你們自己任選。”

不給現金而是充作儲蓄保證金和國債?這讓兩人有些難接受,這樣做不就是用白銀危機做由頭,故意收繳白銀嘛!兩人對視一眼,忽然發現這裡面的貓膩了,白銀危機確實是棘手,可又何嘗不是假借危機加速收攏民間的金銀呢?

閻錫山見兩人悟明白了,臉色一改呵呵笑道:“我知道兩位有難處,不過來之前副總統已經向我保證,只要渡過此次危機,他親自出面讓你們山西銀行設立呂宋、新加坡、婆羅洲和馬來亞分行。”

四個南洋分行!

這可不是小事啊!要真能借機會進軍南洋,別說區區600萬,就是再多一倍也是值得的。只是這靠譜嗎?萬一輸了血本無歸怎麼辦?

閻錫山翻翻白眼,攤開手道:“此事別問我,做不做在你們。我只說一句,幣改是大勢所趨,金銀退出交易是必然,你們手裡攥着將來也只是麻煩。而且副總統此人一貫視國如命,真要到了發急的時候,你們當那幾百萬大兵是假的不成?”

兩人沉默不語,雖然借出銀子已成必然,但經閻錫山這麼分析,明顯是楊秋把全國大商號都當猴子給耍了!把銀子都給國家,說好聽了就是送銀子去救國救難,抵抗洋人,說難聽了就是讓人家開印鈔機。可笑的是全國上下都被蒙在了骨子裡,就算有閻錫山這種聰明人,可誰敢說個不字?恐怕立刻就會被打成賣國賊了。

閻錫山不語,半晌後纔拿出隨身帶的紙和筆放在桌上:“該說的我說了,該聽的你們聽完後一輩子爛在肚子裡!至於這篇山西救國籌銀的通電,子用喝過洋墨水不如由你來執筆吧。”

籌銀通電?

李子用和喬映霞你看我我看你,半天后才明白過來,苦笑道:“閻大人,這不是把我們放在火上烤嘛。”閻錫山望着兩人,呵呵大笑幾聲放下筆自顧自走到外面,欣賞起這棟享譽山西的大豪宅。在他身後。兩人嘀咕幾句後咬牙堵上了所有前途和未來。

“白銀風潮,舉國皆亂。吾山西喬李二氏遍訪各界得知,此次白銀作祟實乃人禍,西洋列強瀆我中華自強。憤而打壓民族產業,可氣可恨!今日之中國已非當年滿清,舉國上下無不聞振興之聲!得祖蔭啓蒙,少小便知金融之戰雖無血灑疆場之色,卻事關民族榮辱存亡!有朋勸說應靜觀其變,然吾心已堅,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卻也非坐視國民不存之輩!今通電全國,山西喬李二氏上下千餘口,共募集白銀600萬兩,自願借與中央對敵胡虜!

不求舉國共襄,但求問心無愧。

奉勸洋蠻莫要欺人太甚,早早收手勿傷國體!若欲亡我中華,吾輩寧散盡家財血戰到底……洋洋灑灑兩百餘字。在電報員的敲擊聲中遍傳全國。尤其是最後那句“寧散盡家財血戰到底”更激起了全國上下一片憤慨和支持聲。在報紙電報的渲染下,學生和工人走上街頭,高舉橫幅抗議洋商。封鎖銀行,焚燒洋貨。到6月15日,南京再三研究後也出手強行關閉全國金銀幣的通兌業務,嚴令不得私下兌換金銀。

連口碑不怎麼樣的晉商都參與進來了,這算是刺激了全國上下的商人社團,之前還在觀望的人都加入白銀自救行動。山西、北京、天津、四川、廣州、上海等等,全國各地的愛國商人和社團全都自發開展募銀行動。幾日後連南洋等地華僑都行動起來,迅速籌集1000萬兩白銀和50噸黃金交給海軍保護運往上海。爲感謝華僑和國民的拳拳報國之心,中央政府當即通電全國表示不會讓大家吃虧,以1:20的官價全部兌換下來。並且第一時間支付,還直接將民元紙幣運往南洋,並帶去了專門面對南洋華僑的中華民國中央銀行金銀特別國債。

有意無意的渲染和刺激下,整個中國都羣焰滔滔,民氣沸騰!短短數日內全國各地方政府就報告收到白銀數千萬兩之巨!黃金數十餘噸!上海爆發的白銀危機終於攀升到最濃烈的時刻,無數的人和心思都被這場危機捲了進去。

張文景已經連續一個月沒睡好了。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尋找辦法,雙目通紅人也瘦的不成樣子,但即使這樣通曉最新情況後還是連忙趕到楊秋家裡。可到了後才發現,鄺煦堃在書房內等待,楊秋卻不見蹤跡。

正心急時,忽然見到楊秋居然穿着深青色軍裝,和貝祖貽交談着走了過來,連進門時楊秋都不忘附耳關照幾句,後者更是兩眼放光連連點頭。這幕情形讓發掘出這位年輕人的張文景很開心,明白依靠開創性的華人經濟圈倡議,並在白銀危機中身處一線指揮的年輕人已經得到信任,一飛沖天只是時間問題。

渡過最初慌亂階段後,曾經焦躁不安地大家終於冷靜下來。

鄺煦堃抱着清單,神色興奮的彙報道:“這是唐總理讓我給您的。他說閻市長昨夜來電,晉商的首批白銀已經上路,剩餘也在清點裝車,預計總籌銀有3100萬兩。南洋華商籌銀也到了廣州,正在運回的路上。喬李兩家發出通電後,現在全國上下都在籌措白銀,四川、湖北、湖南都已經送來首批。從目前的態勢算,月底前肯定能籌足3000噸白銀,300噸黃金來應付危機。”

天天擔憂終於看到希望後,張文景也很激動:“民心沸騰!民心沸騰啊!哈哈......能抓住我們幣改前金銀紙幣通兌通換的破綻又有何妨?漢格爾想打擊我們,必定要籌集大量民元,現在銀行停止通兌,不僅把剩餘白銀凍結爲我所用,他們想要拆借民元也沒那麼容易了!他們現在是典型地買空賣空,只要切斷民元來路,堅持到8月底合約到期,肯定拿不出那麼多白銀來賠,不得不清倉認虧了。”

“是啊。”楊秋微微點了下頭,可臉上卻沒有半點高興的跡象。這讓張文景非常奇怪。剛要詢問時他卻突然向門外的雷猛和鄺煦堃揮揮手:“雷猛,伯和。你們去外面守着,沒有命令任何人都不準靠近書房。”

要談大事了,雷猛連忙拉着鄺煦堃鎖閉房門。親自把二樓全部封鎖起來。

張文景看看貝祖貽,發現他滿臉凝重,而楊秋更是陰霾的可怕,暗道不妙連忙追問:“怎麼,出什麼事了?”

“沒出事。”楊秋指指沙發,示意張文景坐下後自己點了支菸,然後望着他看了許久突然問道:“文景。你覺得這場仗還有必要打下去嗎?”

這什麼意思?張文景心裡咯噔下,屁股剛沾到沙發又跳了起來,盯着楊秋的眼睛追問道:“副總統,你這是什麼意思?仗已經打到一半,投下去幾千噸白銀平抑銀價,眼看最後一搏難道還能放棄不成?”

楊秋避開他的目光,向貝祖貽使了個眼色。後者深吸口氣,緩緩說道:“張部長。再打下去意義已經不大了。”

“什麼叫意義不大?!淞蓀。你怎麼了?現在全國上下民心都被激起來了,洋人即使還有民元能有我們多嗎?只要庫存足夠,我們就能發行幾倍於他們的貨幣!要是贏了。就是壯舉!是勝利,大勝!”張文景越說越急,看向貝祖貽的目光也凌厲起來。也不怪他如此激動,眼看全國上下已經擰成一股繩,白銀危機化解指日可待,這個時候卻突然說不玩了,之前所做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這還怎麼向四萬萬同胞交待?一個能兩敗日本,打敗德軍的國家輸給區區白銀,世界各國會怎麼看自己這些人呢?!

貝祖貽無懼的望着他,也不生氣娓娓說道:“部長。您算錯了!之前爲平抑銀價我們總計投入4000噸白銀,現在這些白銀的合約都他們手裡,雖然他們手中的民元也不多了,我們的庫存加上重新籌集的白銀約還有8000噸,看似足以撐死他們手中的民元,問題是.......您沒發現這幾天交易所的白銀價格已經不動了嗎?

一來說明市場沒有銀子了。二來說明他們在吃下我們4000噸儲備後已經做好停戰準備!現在他們什麼都不用幹,只要耐心等8月底合約到期,我們就必須支付實物銀!加上他們手中的三成,等於掌握了我國近半的白銀儲備!您應該理解,金匯兌制下的貨幣發行是約三倍於金銀儲備的,這回從國內補充上來的相當於我們消耗掉的,窟窿填住了但卻不能用來發行新貨幣,所以只能用國債和股份去給商人和老百姓,但如果繼續投入實物銀平抑銀價,又要出現新的窟窿!市場能動的銀子都動了,已經收不到一分一毫,再用就真填不上窟窿了!那時他們只要向報社抖抖,無論是幣值還是國債,都會大幅縮水!”

“住口!你給我住口!”沒等貝祖貽說完,張文景便眼睛通紅指着他破口大罵:“淞蓀!我念你在金融上頗有天賦,才提拔出任財政秘書,你就是這樣做事的嗎?記得你第一天來我對你說過什麼嗎?我們的前,每分每元都是百姓的,我們只是看管它,用好它!如果不打下去,那些白銀豈不是更沒希望收回來嗎?你也知道我國差不多一半的白銀都在他們手裡了,如果沒這批白銀,貨幣流通量要縮減三成!那就是幾十億!幾十億老百姓的血汗錢!”

“文景……張文景激動萬分,他實在是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雖然他承認貝祖貽說的有道理,英美完全可以從外部輸入白銀來殊死一搏,因爲除非動用黃金儲備,不然全國民元總幣值加起來都不夠買下人家全部白銀的,所以最終結果就是投多少進去被抽乾多少!但他不甘心,真的不甘心!這些天爲了抑制銀價,財政部、央行和民間銀行各界整宿整宿的研究情況,到頭來卻是這個結果,誰能接受?正準備繼續罵他,殊死一搏時,卻被楊秋打斷了。

楊秋狠狠吸兩口煙,瞪紅眼睛掐滅說道:“我知道你的心情,但我可以這樣說,除非強行關閉交易市場,將所有交易清零,否則我們就擋不住他們!關閉市場清零作廢所有交易很簡單,但即使我們做了,對他們來說不過是花了點時間玩了場遊戲罷了,傷不到一根毫毛!所以貝祖貽說的很對,因爲......我可以下令關閉交易市場,將全部交易記錄清零,但後果你想過沒有?如果民元將來只是國內貨幣,我可以這樣做,但我們未來是要把民元推廣到整個華人區,建立華人經濟圈的!

你知道德國馬克和法郎爲何不如英鎊和美元嗎?因爲他們沒有英國那樣廣大的殖民地,也沒有美國能超過一整個國家的金銀儲備來徹底壓垮對手!我們要想建立起這個華人經濟圈,就必須要學會在夾縫中生存。”

張文景被這番話說的總算冷靜了些,但轉頭目光又凌厲起來,甚至比剛纔更勝幾分,盯着楊秋問道:“不對!既然已經知道這個結果,爲何還要鼓動全國募集白銀呢?現在放棄,又拿什麼買回被英美收購走的白銀呢?!”

“很簡單。”

楊秋緩緩站了起來,目光毫不避讓道:“第一,因爲我發現危機已經變成了機會!你不覺得現在全國白銀收繳的速度快很多嗎?如果市場運作,沒有一兩年能收到這麼多白銀嗎?南洋那筆白銀回來後,我們就支付了一億民元,你知道意味什麼嗎?意味我們民元已經成爲當地的輔助貨幣!這就是機會,所有危機都會帶來機會。至於被買走的白銀.......漢格爾和他身後的人看不上這點白銀的,他們需要的是其它東西。他們現在的架勢已經很明顯,如果我們要搏,他們就傾盡全力徹底壓死我們!這就是勢!是錢!英美現在最大的資本!”

這番話說出來後,張文景臉上猛然血色全無,不由自主往後倒退幾步,胸腔內似乎有什麼東西在燃燒般,瞪着楊秋,就像再看一個幾乎完全不認識的人!半晌後陡然哈哈厲笑起來,片刻後竟指着鼻子罵了起來:“機會?哈哈......機會!你這是利用!利用了國民的愛國之心,利用了他們支持你打贏的決心!欺騙了人民!難怪你那天在車上欲言又止,原來早就想好了要政治解決!你想賣什麼?賣掉漢陽還是重慶?是環中國鐵路!還是國家?!”

“啪......住嘴!”

楊秋猛地狠狠一拍桌子,臉色漲紅雙拳緊握,胸膛起起伏伏。

兩人突然地對峙嚇得貝祖貽臉色煞白,剛要上來勸阻卻被楊秋粗暴地一把推開。他走到張文景面前,距離伸手就能觸碰後停了下來,聲音低沉的有些可怕:“我比你們任何人都愛這個國家!所以我不能看着老百姓的血汗錢白白往裡面填!而且我沒有欺騙他們,每一克黃金和白銀都是用官價兌換回來的!”

“你不讓閻錫山去山西,不讓喬李兩家發通電,百姓商人會那麼積極拿出金銀嗎?說到底,你利用了他們!利用了愛國的心!這已經是第三次了,第三次了!”張文景最終不敢看楊秋的眼睛,捂着臉癱坐在沙發上。

“是的,第三次了!第一次孫逸仙下臺,第二次程城法案通過,第三次......了。”楊秋抓起軍帽戴在頭上,對着鏡子一絲不苟整理完軍裝後,帶着貝祖貽走出書房,當他關門前最後看了眼角血紅的張文景,重重的跺了跺腳:“我向你保證,不會有第四次了……未完待續)

第155章 分崩離析(下)第666章 美國帶來的變局第278章 當你的面打!第373章 爆炸(二)第627章 空軍要送大禮第754章 爭奪伊朗第285章 神話破滅(四)第371章 勞工換鋼廠第976章 流血的地中海第439章 背叛(二)第558章 只有五天!第765章 南海狂瀾(七)第942章 英國的大麻煩第1068章 警報再起第574章 和第三帝國說拜拜第207章 南京的不安第825章 合圍(9)第556章 加拉罕上門第506章 對決!這是宿命!(上)第892章 湄公河不是天譴(上)第925章 日本的反擊(三)第439章 背叛(二)第955章 首戰次大陸(八)第839章 朱可夫的建議第1056章 隕落,德國海軍!(下)第131章 1912年的開始第278章 當你的面打!第553章 破壞和豐收第67章 艱難的新裝備第1069章 出擊,維內託!第619章 精銳對老兵(三)第240章 落幕(四)第868章 鋼鐵龍騎兵第1025章 大戰役(九)第562章 走向大海第22章 洋錢賺不賺?第955章 首戰次大陸(八)第672章 沙特建國(四)第366章 爭奪歐洲第1050章 血灑雨林第278章 當你的面打!第477章 怒海(四)第1016章 最艱難的時刻來臨了第342 加藤高明來了第280章 從這裡搶回國運!第702章 瘋狂(四)第132 南北雙刺(上)第915章 劍指日本第911章 鷹隼折翼第565章 都看上了南洋第510章 倒黴的田中第752章 希特勒的小算盤第362章 帶回一座金山第1057章 變局開始第829章 援菲通道第827章 合圍(完)第682章 沙特建國(十四)第661章 着急的海軍第927章 日本的反擊(五)第757章 清晰的世界第920章 突襲(五)第328章 男兒向天笑(六)第494章 國家的角逐(四)第399章 訪美第637章 大轉折!第1074章 可怕地雛菊切刀第365章 漸濃的硝煙味第456章 風波起第840章 忙碌的冬季第三思四章 民八條出爐第536章 改革和危機第1030章 赫爾的憂慮第649章 第二波,掃人!第200章 無視美麗第417章 再增兵?第210章 各謀出路第675章 沙特建國(七)第392章 三言兩語定基調第853章 轉折(完)第三思四章 民八條出爐第582章 大人物的生意第240章 落幕(四)第135章 他們要幹嗎?第398章 斷交第279章 動手了?第406章 摟草打兔子第290章 神話破滅(九)第72章 同盟會的大腿第204章 撬動了時代第95章 夜襲第482章 中亞的風第676章 沙特建國(八)第675章 沙特建國(七)第207章 南京的不安第159章 美國介入第768章 預置船和慕尼黑協議第711章 叛逃(一)第53章 崛起的一天(八)第572章 就剩英國了第432章 戰西線!(完)
第155章 分崩離析(下)第666章 美國帶來的變局第278章 當你的面打!第373章 爆炸(二)第627章 空軍要送大禮第754章 爭奪伊朗第285章 神話破滅(四)第371章 勞工換鋼廠第976章 流血的地中海第439章 背叛(二)第558章 只有五天!第765章 南海狂瀾(七)第942章 英國的大麻煩第1068章 警報再起第574章 和第三帝國說拜拜第207章 南京的不安第825章 合圍(9)第556章 加拉罕上門第506章 對決!這是宿命!(上)第892章 湄公河不是天譴(上)第925章 日本的反擊(三)第439章 背叛(二)第955章 首戰次大陸(八)第839章 朱可夫的建議第1056章 隕落,德國海軍!(下)第131章 1912年的開始第278章 當你的面打!第553章 破壞和豐收第67章 艱難的新裝備第1069章 出擊,維內託!第619章 精銳對老兵(三)第240章 落幕(四)第868章 鋼鐵龍騎兵第1025章 大戰役(九)第562章 走向大海第22章 洋錢賺不賺?第955章 首戰次大陸(八)第672章 沙特建國(四)第366章 爭奪歐洲第1050章 血灑雨林第278章 當你的面打!第477章 怒海(四)第1016章 最艱難的時刻來臨了第342 加藤高明來了第280章 從這裡搶回國運!第702章 瘋狂(四)第132 南北雙刺(上)第915章 劍指日本第911章 鷹隼折翼第565章 都看上了南洋第510章 倒黴的田中第752章 希特勒的小算盤第362章 帶回一座金山第1057章 變局開始第829章 援菲通道第827章 合圍(完)第682章 沙特建國(十四)第661章 着急的海軍第927章 日本的反擊(五)第757章 清晰的世界第920章 突襲(五)第328章 男兒向天笑(六)第494章 國家的角逐(四)第399章 訪美第637章 大轉折!第1074章 可怕地雛菊切刀第365章 漸濃的硝煙味第456章 風波起第840章 忙碌的冬季第三思四章 民八條出爐第536章 改革和危機第1030章 赫爾的憂慮第649章 第二波,掃人!第200章 無視美麗第417章 再增兵?第210章 各謀出路第675章 沙特建國(七)第392章 三言兩語定基調第853章 轉折(完)第三思四章 民八條出爐第582章 大人物的生意第240章 落幕(四)第135章 他們要幹嗎?第398章 斷交第279章 動手了?第406章 摟草打兔子第290章 神話破滅(九)第72章 同盟會的大腿第204章 撬動了時代第95章 夜襲第482章 中亞的風第676章 沙特建國(八)第675章 沙特建國(七)第207章 南京的不安第159章 美國介入第768章 預置船和慕尼黑協議第711章 叛逃(一)第53章 崛起的一天(八)第572章 就剩英國了第432章 戰西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