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新世紀文學

湯化龍是日本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和日本政界的幾個大佬還有些來往,對日本的情況他也非常清楚。西園寺公望、犬養毅等政客元老人表面上溫和,似乎對中國主權沒有侵犯的意圖,實則是包藏禍心,他們沿襲了伊藤博文的既定方針,要吸乾滿蒙的血液養肥日本,然後等到中國最虛弱的一刻,再像野狼一樣撲上來,一口咬斷中國這頭大象的脖頸。

清末民國初年,中國留學生中有個極爲奇怪的現象,凡是留學歐美的無不愛上了歐美,個個都是言必稱希臘、羅馬,恨不得把皮膚都漂白,凡是留學日本的則幾乎就沒有不討厭日本的,恨不得中國早日富強起來,然後發一支勁旅滅此朝食才痛快。湯化龍就是這種留學日本又極端厭惡日本的典型案例。湯化龍和孫文等黨人不對付,除了彼此政見不合之外,黨人身邊大批的“日本友人”令他極爲厭惡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送走了湯化龍,柴東亮打開了筆記本電腦,再次尋找關於日本的資料。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如果對敵人一無所知就胡吹大氣,那不是勇敢而是腦殘了。

先是從甲午戰爭的資料看起,再看到日俄戰爭的資料,看的柴東亮唏噓不已,也對伊藤博文、山縣有朋這些日本明治維新的元老重臣更多了幾分警惕。雖然伊藤博文死了,但是他的精神傳人頭山滿還活着,至於山縣有朋則活的硬硬朗朗的,在御前會議中還用柺棍敲過打瞌睡的大正天皇。

中日甲午戰爭的時候,英國出於遏制俄國的目的,明裡暗裡還支持過李鴻章。但是北洋和淮軍也實在是扶不上牆的爛泥。按照當時的規矩,交戰國雙方大打出手的時候,第三國的武官可以觀戰,第三國的記者也可以隨軍採訪,獲取第一手的資料。伊藤博文對西洋各國的記者和參戰武官表示了極大的歡迎,而李鴻章則明令不許西洋人採訪淮軍,更不許隨軍。

這就捅了馬蜂窩了,西洋各國報紙上充斥着批駁清軍野蠻行徑的新聞,把淮軍醜化到了極點,而對日本則極盡美化,給西洋各國百姓造成了日本是文明之師,而清軍則是野蠻人的錯覺,一時間支持日本的聲音響徹了整個西方。伊藤博文做的最絕的事情則是派人大肆宣傳,中國在明末早已陸沉,華夏人被野蠻的通古斯酋長統治,日軍則是來傳播華夏文明的。

日軍的佔領區到處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傳單和告示,這令很多中國人也將他們視作了同類,不少中國老百姓打着旗幟歡迎“大明皇軍”。

好厲害的宣傳手段,這一擊算是打到了清廷的死穴上了。異族入主中原,本就是中國人心頭的毒刺,從清初的剃髮令、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到清中期的文字獄,直到清末的蘇州殺降等種種劣跡,令中國老百姓對滿清本來就缺乏認同感,到了道光年間之後,清廷又一次次的割地賠款,丟盡了中國人的臉,朝野的有識之士對清廷就更加鄙夷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之下,指望日軍趕走滿清,這種以毒攻毒的想法氾濫也就不難理解了。

甲午戰爭,日本抓做了中國異族入主中原的死穴,而在日俄戰爭中,日本人則逮到了俄國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都很尖銳的要害,亡國的波蘭、芬蘭、波羅的海三國都企圖復國,列寧等社會主義者則試圖推翻沙皇的統治伊藤博文批給了明石元二郎上百萬銀元的鉅款,讓他在俄國和周邊各國煽風點火,在日俄戰爭打的如火如荼的時候,俄國國內的之火也已經有燎原之勢。

日俄戰爭中,被稱爲十月總預演的俄國一九零五年,就是在明石元二郎的策動下發起的。一月二十二日彼得堡的“星期日慘案”,一日之間四千六百名請願的工人被打死打傷。六月戰艦“波將金號”譁變的“六三”政變”,都可以找到明石元二郎的暗影。除此之外,他還佈置情報通信網、策反俄官、煽動波羅的海三小國獨立運動、會見芬蘭獨立領袖,阻礙兵力的運輸、秘密偷渡武器給反帝俄組織、與英國政府密切合作、引導歐洲輿論對日友好等,工作量及困難度均超乎想像。他的功績被稱爲一個人可以頂的上十個精銳師團。

但是如果沒有伊藤博文的賞識,明石元二郎縱有飛天遁地的本領,也得老死家中不得伸展。

尼古拉二世沙皇雖然早年在日本遇刺的時候,腦袋受過傷,留下了嚴重的頭痛後遺症,但是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他起碼還懂得,所以俄國承認戰敗。日本以微弱的國力,一場豪賭戰勝了俄國這樣的巨孽。

一個國家的興起,必然有它興起的道理,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頂尖的政治家、外交家幾乎是扎堆冒了出來,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戰敗的大清和俄國,不僅僅是敗在戰場上,而是軍事、外交、內政的完敗

看的準,打的狠日本有高人啊

柴東亮越研究,就對日本越多了幾分忌憚

現在已經是一九一三年的十一月了,再過八個月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的時候,歐洲列強殺的血流成河,誰也沒功夫搭理遠東,這是柴東亮的機會,同時也是日本人的機會三國干涉還遼這種事兒再也不可能出現了。

在這種局面下,中國必須單獨面對日本,不能再指望依靠玩弄“以夷制夷”的老把戲,來制衡野心勃勃的日本。

柴東亮的統治區域日漸增大,控制的資源也數倍的增長,但是實力比起日本還是大大的不如,想在八個月就超越日本,顯然是不現實的。首先就是海軍的軍官培養,這個沒有三年是不可能見到成效的。

而中日之戰,海戰是關鍵中的關鍵

要想戰勝日本,就必須學習伊藤博文的做法,找出敵人的死穴然後給予痛擊,令敵人從內部土崩瓦解。

大清的死穴是異族入主中原,滿人和漢人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俄國的死穴是民族和階級的仇恨那麼,日本的死穴在哪裡呢?

柴東亮一邊翻閱着網上的資料,一邊苦苦的思索,突然,他靈光一閃,一個人名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熊澤大然

日本明治維新打出的旗號是“尊王攘夷”,日本人將天皇視作神靈,是天照大神的子孫總之,這廝不是人,而且世世代代都不是人。

正是天皇的存在,令四分五裂的日本統一了起來,也正是天皇的旗號令日本人能夠聚集起民族情緒,成爲擊敗大清和俄國,並在二戰中對抗強大的美國的利器。

那麼,如果天皇的地位受到質疑呢?如果天皇是篡位者呢?如果另外一個血統更純正的傢伙冒出來,大正天皇的地位還能那麼穩固嗎?

“熊澤大然,雜貨鋪掌櫃,日本民間歷史學者,明治四十三年被明治天皇封爲‘遵憲王’,南朝後龜山天皇的後裔,血統純正超過了北朝後裔的明治天皇明治四十四年,日本教科書做了修改,廢除了北朝五位血統不夠純正的天皇封號,改宗南朝爲正朔”

“南朝爲日本正朔,北朝爲搶奪了三神器的篡逆,北朝小松天皇更被懷疑爲足利義滿將軍的私生子,明治、大正天皇是北朝後裔”

“熊澤寬道,一八年出生,繼承了其父熊澤大然的雜貨鋪,破產之後”

資料出現的內容令柴東亮咋舌不已,熊澤寬道這廝從一九二零就開始向執政的荒木貞夫、東條英機等日本重臣,令人驚訝的是,居然在那個時代都沒有受到懲處,只是被特高科暗中監視罷了,日本國內甚至有大批的人簇擁到了他的身邊,在日本“二二六”兵變的時候,一批叛亂的日本軍人,甚至打算擁戴他作爲天皇。

二戰的時候,裕仁天皇在日本人看來就是神啊,放個屁就是“神鶴天音”,即使在那麼嚴苛的環境中,整個日本就沒有人敢動熊澤寬道這個雜貨鋪掌櫃一根毫毛的

令柴東亮驚訝不已的資料彷彿是有靈性一般,從書友羣的共享區被找了出來。

一九一零年即明治四十三年的五月,在日本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兒,幸德秋水等和社會主義者試圖刺殺天皇遭到逮捕。

在審判中,當御用審判官義正詞嚴的指責幸德秋水“你的行爲是天人概莫能許的大逆行爲”

幸德秋水反脣相譏道:“當今的天皇難道不是從南朝天皇手中搶奪三種神器的篡逆的子孫嗎?”

一言出口舉國皆驚,內閣首相桂太郎聽聞此事嚇得魂不附體,馬上命令這個案子不要再審了,交給天皇裁決。作爲北朝後代的明治天皇迫於形勢,宣佈南朝爲正統,北朝歷代天皇不列入天皇譜系,但天皇地位不變。同時,對於南朝後裔熊澤氏的身份地位,明治天皇也予以承認,就在此時熊澤大然提交了要求承認皇嗣的請願書,被明治天皇認可,封爲“尊憲王”。

日本當時已經有了“不敬”罪,如果熊澤大然沒有明確的證據,他也不敢這麼底氣十足,事實上他確實有證據,他拿出了族譜。

日本明治維新之前,普通人是沒有姓氏的,只有大貴族才能擁有姓氏,明治維新之後,普通的日本人才用了姓名權。這些沒有文化的小日本,哪裡懂得怎麼給自己起個姓?反正住在山下面的,就姓山下,屋門口有棵松樹就姓松田,如果家門口對着茅坑,那就恭喜了,那就走狗屎運了,子孫後代從此就姓御手洗(廁所)了。

發黃的族譜是誰也不敢否認的證據,熊澤大然這個雜貨鋪老闆頓時名聲大噪。

這些資料令柴東亮徹底改變了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的印象,同時也感到萬分難以理解。如果放在中國,熊澤大然、熊澤寬道父子早死一萬次了,而且株連九族斬草除根,這廝居然在二戰的時候,向東條英機、荒木貞夫上書要求廢除裕仁天皇,讓自己登基

根正苗紅的多了,明成祖朱棣就是篡位當上皇帝的,如果建文帝的子孫敢向明朝的後代皇帝堂而皇之的要求他們退位,恐怕千刀萬剮都是輕的

柴東亮想起當初清末的時候,孫文在日本爭取犬養毅和內田良平的幫助,黑龍會的大龍頭內田良平說過一句名言:彼乃無用之人,但我將飼之以備將來

而目前蝸居在雜貨鋪中的熊澤大然、熊澤寬道父子,可是非常有用的啊如果挖過來爲我所用,能否成爲分裂日本政壇和軍界的一顆重磅炸彈呢?聯想到熊澤寬道在二戰中就屢次上書要求廢除裕仁天皇,以及他在戰後上書麥克阿瑟,柴東亮感覺這種可能性極大

日本最強的一點就是可以令舉國統一在天皇的旗幟下,哪怕是男人去當炮灰,女人去當ji女也在所不惜,同樣天皇一聲令下,負隅頑抗的日軍立刻繳械,比家養的狗還乖的多,甚至體貼的在日本搞了無數ji院,準備用來慰安美軍結果被訪日期間的杜魯門總統的夫人痛斥了一頓,熱臉貼了美國佬的冷屁股。

這種舉國以一人的意志爲轉移的民族性格是中國人無法做到的,也是柴東亮絕對不允許中國人走的邪路。

但是,最強的一點也是最弱的一環,一旦擊碎了天皇的合法性外衣,也就將他從天上拖到了地下什麼天照大神的子孫,足利義滿的孽種罷了凡是看過《聰明的一休》的人,對足利義滿這個名字,都不會感到陌生他不就是那個被一休小和尚玩弄於股掌之上的傻嗎?他的子孫也配當天皇?

當這種觀念在日本傳播開來之後,那後果是什麼就可想而知了明治維新的元老重臣用來維繫日本民族情緒的紐帶,就成爲一根腐朽的草繩,日本也將重新回到幕府時代那種一盤散沙的局面

甲午戰爭的時候,日本人攻擊滿清異族入主中原,不具備統治的合法性造成了中國的混亂,那老子就拿天皇是篡逆者的後裔說事兒來分裂日本政界和軍界這也算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了吧?

想到這裡,柴東亮興奮的一拳砸到桌子上,冷笑的自語道:“老子終於找到你的死穴了”V!!

第188章 一石二鳥第50章 土改風暴(下)第57章 人走時運馬走膘(上)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48章 土改風暴(上)第44章 血色長江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262章 心腹大患第119章 邪門的擲彈筒第341章 我養了一隻天皇(下)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279章 天下英雄盡在吾彀中第205章 困獸猶鬥(上)第165章 好漢第152章 揚威海外第60章 浩劫第240章 今月照古人第251章 去他媽的民國第11章 新軍易幟第79章 審訊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120章 塹壕戰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135章 作繭自縛第52章 止戈爲武第45章 餓殍遍野第219章 大飛機和鋁合金第231章 我們的青島(十)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216章 紅色娘子軍來的不是時候第115章 袁世凱當總統(上)第67章 真相第286章 袁世凱的反撲第136章 作秀第17章 鴻門宴(下)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348章 開科取士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122章 日本人必須說不第333章 空前的勝利第246章 白狼的困擾第195章 血火奉天城第16章 鴻門宴(上)第22章 最長的一天(四)第107章 虛張聲勢第209章 奉天西門第155章 制服第218章 氨苯磺胺的誕生第240章 今月照古人第32章 初見第2章 詐彈奪城(上)第346章 陰謀論和潛規則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78章 被精神病第127章 一夜成名第264章 矢野浩二第308章 耐心的對決第51章 密室虧心第165章 甲骨文和青蒿素第78章 被精神病第327章 我們的青島(六)第110章 復仇的火焰第225章 反叛與革命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201章 兩線作戰第201章 兩線作戰第26章 城頭紛亂大王旗第292章 你們都還嫩第233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104章 一箭三雕(上)第337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下)第73章 大買賣第131章 衝突第167章 兩個世界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124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中)第160章 包圍第231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60章 浩劫第185章 黃金榮的屁股第193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上)第315章 進京(中)第248章 海軍之父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302章 發展的彎路第51章 密室虧心第17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221章 躺着也中槍第128章 安慶陸軍士官學校第209章 奉天西門第218章 氨苯磺胺的誕生第36章 毒士?國士?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82章 抓捕(上)第27 殺一儆百第46章 革命的意義第138章 天空屬於中國第182章 南滿鐵路的爆炸聲第84章 王朝末日
第188章 一石二鳥第50章 土改風暴(下)第57章 人走時運馬走膘(上)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48章 土改風暴(上)第44章 血色長江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262章 心腹大患第119章 邪門的擲彈筒第341章 我養了一隻天皇(下)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279章 天下英雄盡在吾彀中第205章 困獸猶鬥(上)第165章 好漢第152章 揚威海外第60章 浩劫第240章 今月照古人第251章 去他媽的民國第11章 新軍易幟第79章 審訊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120章 塹壕戰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135章 作繭自縛第52章 止戈爲武第45章 餓殍遍野第219章 大飛機和鋁合金第231章 我們的青島(十)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216章 紅色娘子軍來的不是時候第115章 袁世凱當總統(上)第67章 真相第286章 袁世凱的反撲第136章 作秀第17章 鴻門宴(下)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348章 開科取士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122章 日本人必須說不第333章 空前的勝利第246章 白狼的困擾第195章 血火奉天城第16章 鴻門宴(上)第22章 最長的一天(四)第107章 虛張聲勢第209章 奉天西門第155章 制服第218章 氨苯磺胺的誕生第240章 今月照古人第32章 初見第2章 詐彈奪城(上)第346章 陰謀論和潛規則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78章 被精神病第127章 一夜成名第264章 矢野浩二第308章 耐心的對決第51章 密室虧心第165章 甲骨文和青蒿素第78章 被精神病第327章 我們的青島(六)第110章 復仇的火焰第225章 反叛與革命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201章 兩線作戰第201章 兩線作戰第26章 城頭紛亂大王旗第292章 你們都還嫩第233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104章 一箭三雕(上)第337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下)第73章 大買賣第131章 衝突第167章 兩個世界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124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中)第160章 包圍第231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60章 浩劫第185章 黃金榮的屁股第193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上)第315章 進京(中)第248章 海軍之父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302章 發展的彎路第51章 密室虧心第17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221章 躺着也中槍第128章 安慶陸軍士官學校第209章 奉天西門第218章 氨苯磺胺的誕生第36章 毒士?國士?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82章 抓捕(上)第27 殺一儆百第46章 革命的意義第138章 天空屬於中國第182章 南滿鐵路的爆炸聲第84章 王朝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