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袁世凱當總統(上)

西曆一九一二年三月十日

北京石大人衚衕原大清外務部公署被修葺一新,綵帶和鮮花將這裡裝點的美輪美奐。記者的鎂光燈閃的人眼花,鞭炮和禮炮的煙霧將整條街籠罩在一片氤氳之中。

袁世凱一身簇新的大元帥軍裝,腰間配着狹長的洋刀,面南背北而站。生命中重要的場景像過電影一樣,快速的在腦海中閃回。以十三歲的沖齡寫下“中原鹿正肥,大澤龍方蟄”的那種少年的豪氣,在遼東平叛震懾倭寇令朝鮮王公俯首帖耳的英武,甲午之後投閒置散被ji院的鬼奴羞辱卻又被紅倌人沈五娘垂青的悲喜交加,在賢良寺被李鴻章罵的狗血淋頭時的狼狽,小站練兵時的雄心萬丈,開創中國警察制度被洋人讚歎時的志得意滿,接替李鴻章擔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時的顧盼雄飛,被清廷以腿疾攆出朝堂險些被載灃等人殺害時的倉惶

直到今日登上臨時大總統的寶座,成爲民國第一人

這一切他恍如隔世,令他百感交集,直至眼圈發紅聲音哽咽。

北洋的軍官、南方各省的議員、西藏的喇嘛、回疆的阿訇???有的人禮帽西裝,有人長袍馬褂,有人軍裝佩刀,有人拖着辮子有人則是剛剃的光頭,一時間五光十色,不一而足。

各地代表一百多人蔘加了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典禮。特意站在袁世凱身邊的是他的老友,英國公使朱爾典,他親身蒞臨就職儀式就說明了大英帝國的態度。

袁世凱手拿着講稿宣讀誓詞,麥克風將他的聲音放大,偌大的院子只有他的聲音在迴響。

“世凱深願竭其能力,發揚共和精神,滌盪**之瑕穢。謹守憲法,依國民之願望,祈達國家於安全強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樂利”

不曉得是因爲過度興奮還是有些傷感,袁世凱的聲音斷斷續續,帶着些許哭腔。

在一片掌聲中,蔡元培代表臨時參議員接受他的誓詞,並代表原任臨時大總統的孫文致賀詞。

袁世凱連連道謝,並答道:“凱衰朽,不能勝總統之任,猥承孫大總統推薦,五大族推戴,重以參議院公舉,固辭不獲,勉承斯乏。願竭心力,爲五大民族造幸福,使中華民國成強大之國家。”

這些話不過是官樣的套話,但是依然博得在場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大部分人都認爲,民國建立這半年來,英雄並起羣魔亂舞,天下混亂不堪,只有袁世凱纔是唯一能迅速終結這種亂象的人選。

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在天下人看來,是民國真正鼎定,天下大治的開端???一個嶄新的共和國將屹立在世界東方,於西洋列強並立於大洋兩端。

就職當天,袁世凱以臨時大總統名義頒佈“大赦令”和“豁免錢糧令”,宣佈凡民國元年三月十日以前除殺人犯及強盜外,“一切罪犯無論輕罪重罪、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者,皆除免之”;“所有中華民國元年以前應完地丁、正雜錢糧、漕糧實欠在民者,皆予除免”。隨後又發佈補充令:豁免錢糧範圍以宣統二年(1910年)爲限,辛亥年應完錢糧徵收期限“不在免除之列”。同日,袁連發數道命令,強調“破除私見”,“服從中央命令”,“以期實行統一”。並令“所有從前施行之法律及新刑律,除與民國國體牴觸各條應失效力外,餘均暫行援用”。

大赦令和豁免錢糧令發出之後,舉國歡慶,那些被前清的貪官污吏盤剝的有家不能回,在外面躲皇糧的百姓,紛紛攜妻帶子舉家回遷,一路上逢人就頌揚着袁大總統的恩典。

這天下,似乎就要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的好日子似乎馬上就要來臨了。

但是在六國飯店,有人偏偏不信這個。此人就是作爲孫文的特使,北上迎接袁世凱去南京就職的宋教仁。

宋教仁,字遁初,臨時政府法制局的局長。他雖然年僅三十一歲,卻已經是和孫文、黃興並列的同盟會三元首。他有兩撇精巧的小鬍子,三七分頭梳的一絲不苟。

宋教仁拍着桌子道:“你們的立場哪裡去了?這麼簡單就讓袁世凱當上了臨時大總統?他爲什麼非得在北京就職?不就是想擺脫臨時參議院的控制嘛”

歡迎團的團長,同盟會元老蔡元培抽着煙,不以爲然的道:“好了,遁初老弟,事已至此多說無益。袁世凱在北京就職,這是天意也是民心所向,咱們爭取過了,袁世凱本來也答應了,結果北京發生兵變,他走不成了,這不是天意是什麼?再說了,今後臨時參議院肯定也要設在北京,袁世凱還是在參議院的監督之下嘛,你也不必小題大做了???孫文那裡,我去和他解釋。”

宋教仁痛心疾首道:“鶴老(蔡元培字鶴卿),你是忠厚長者,總把人往好處想”

蔡元培一撩長袍,翹起二郎腿笑着道:“這不把往好處想,總把人往壞處想,恐怕不是君子所爲吧?”

宋教仁苦笑連連:“鶴老,這憲政就是把當官的都當賊來防,就算是孔夫子當了總統,也得當他是盜拓,權力這個東西一旦稍微放縱一點,就會膨脹,就會危害社會況且袁世凱是什麼人,你和我一樣清楚,當年出賣維新派,六君子頭懸國門投靠李鴻章又出賣李鴻章,被人從賢良寺像狗一般攆了出去???就說這次北京兵變吧,袁世凱頭天答應去南京就職,第二天就發生兵變,這也太巧了吧?”

蔡元培哈哈大笑道:“遁初怎麼拿這些陳穀子爛芝麻的事情來說事兒?你還是過分的多疑了,袁世凱本來是想讓孫先生收編北洋軍的,是你們不肯相信人家。”

宋教仁一臉苦澀,在他們來北京之前,袁世凱是曾經說過,讓南方臨時政府收編北洋軍作爲國家軍隊,問題是這話連小孩子都不會信。到北京收編北洋?還有命回去嗎?

但是袁世凱這個姿態,令天下人都爲之稱頌,反倒是力主讓他去南京就職的孫文,顯得小家子氣,威望大受損失。

宋教仁見蔡元培等人壓根不當回事兒,跳着腳道:“你們不信我就算了,這參議院設在北京,隨時處在北洋的槍口威脅之下,今後怎麼可能制約袁世凱?”

蔡元培突然冷冷的打斷道:“遁初,你這話說的過了,袁世凱何時用槍口威脅過我們?倒是在南京,我親眼看見**同志派出的軍警包圍臨時參議院,至今老朽還脊樑骨發冷啊”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不語。

作爲光復會的創始人之一,蔡元培對陳英士用手槍威逼上海訾議局取得滬軍都督一職,又暗殺陶成章的事情,本來就憋了一肚子的火,這次到北京促駕他是不願意來的,實在是經不住孫文三番五次的勸說才勉強擔任了這個歡迎團的團長。

爲了讓袁世凱來南京就職,孫文在參議院揚言要自殺,黃興更是直接把軍警派了出來威逼各省代表投票,這些事情令蔡元培心裡很是糾結。

要知道,即使是顢頇的滿清朝廷,攝政王載灃被資政院彈劾質詢的時候,也從來沒幹出過用軍隊威脅的事情。

南方臨時政府的合法性,在蔡元培眼裡已經跌落到了極點。對孫文在同盟會中一向跋扈的作風,他也相當的看不慣,只是出於共和初肇不宜內亂的考慮,才勉強答應來北京。

孫文在南京臨時政府實行的總統制,而且是權力幾乎不受制約的總統,現在卻要讓袁世凱接受內閣制,當一個權力被壓縮到幾乎等於零的空頭總統。蔡元培總覺得有點虧心,南邊做事確實不夠厚道。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袁世凱不但沒有翻臉,而且全盤接受了條件,只是因爲北京發生了兵變,各國駐北京公使和中國各界名人,紛紛呼籲袁世凱不得離開北京,否則會令北中國發生動盪??在這種條件下,袁世凱纔在北京就職。

既然憲政要求把總統當賊來防,把孔夫子當作盜拓,那爲什麼不把孫文當賊防呢?而要授予他無限的權力?就連他和黃興威逼臨時參議院都不追究,這和陳英士用流氓手段搶奪滬軍都督有什麼分別?靠着手槍和斧頭當官,這還不如大清朝廷賣官鬻爵明碼實價來的光明正大

孫文當總統幹什麼都可以,輪到袁世凱當總統了,就拿人家當賊防,這事情明顯的說不通啊

現在袁世凱已經就任臨時大總統,木已成舟眼看着天下就要安定了,宋教仁還要節外生枝,蔡元培心中的不滿幾乎要溢於言表了。

宋教仁跌足道:“你們不說我自己去說,這《臨時約法》必須馬上通過,否則袁世凱成爲獨夫民賊的那一天,有你們後悔的”

說罷,氣哼哼的去外面擬電文給南京臨時政府發電報了。

蔡元培看着他的背影冷哼了一下,然後笑着對其他人道:“來,喝茶把棋盤擺上,哪位和老朽手談一局?”

第51章 密室虧心第242章 將孫文開除黨籍第286章 袁世凱的反撲第277章 趕盡殺絕第314章 進京(上)第103章 黃雀在後第219章 大飛機和鋁合金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347章 要兒子還是要閨女第317章 世界大戰爆發的前夜第34章 演講第301章 全殲一個聯隊第283章 備戰第287章 提前出臺的二十一條第180章 工人運動第69章 弔唁(中)第83章 抓捕(下)第122章 日本人必須說不第192章 青樓密謀第346章 陰謀論和潛規則第122章 日本人必須說不第211章 大開殺戒第26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90章 抵制日貨(下)第226章 反目成仇第8章 危機四伏第103章 黃雀在後第12章 打仗我不行,打牌你不行第78章 被精神病第273章 袁世凱尿褲子第217章 民憲黨第120章 塹壕戰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49章 土改風暴(中)第2章 詐彈奪城(上)第194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中)第21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154章 希望第81章 穿越者的責任第43章 蘿蔔當官印第349章 削藩第65章 小算盤第55章 初見成效第135章 作繭自縛第175章 推波助瀾第113章 秘方第125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下)第114章 三喜臨門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74章 你有張良計第77章 成熟的代價第33章 書友羣靠不住第17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248章 海軍之父第123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上)第10章 暗流洶涌第30章 上位者的滋味第22章 最長的一天(四)第114章 三喜臨門第141章 戰爭準備第108章 退無可退第55章 初見成效第161章 蒙古潘金蓮第20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下)第247章 叛徒第274章 江山一統第253章 加速發展(上)第278章 素質與體制第227章 新的篇章第23章 最長的一天(五)第84章 王朝末日第153章 伯利恆合同第339章 北京總統府裡的日本天皇第158章 收復國土的第一槍第322章 我們的青島(一)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232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313章 無利不起早第189章 抵制日貨(上)第134章 五年計劃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316章 進京(下)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284章 五毛一巴掌第160章 包圍第206章 困獸猶鬥(下)第64章 引狼入室第289章 兩難的抉擇第15章 宴無好宴第272章 軟實力第126章 巡閱江淮第180章 工人運動第225章 反叛與革命第218章 氨苯磺胺的誕生第104章 一箭三雕(上)第220章 餘波未平第245章 硝煙未散第58章 人走時運馬走膘(中)第92章 龍虎鬥
第51章 密室虧心第242章 將孫文開除黨籍第286章 袁世凱的反撲第277章 趕盡殺絕第314章 進京(上)第103章 黃雀在後第219章 大飛機和鋁合金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347章 要兒子還是要閨女第317章 世界大戰爆發的前夜第34章 演講第301章 全殲一個聯隊第283章 備戰第287章 提前出臺的二十一條第180章 工人運動第69章 弔唁(中)第83章 抓捕(下)第122章 日本人必須說不第192章 青樓密謀第346章 陰謀論和潛規則第122章 日本人必須說不第211章 大開殺戒第26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90章 抵制日貨(下)第226章 反目成仇第8章 危機四伏第103章 黃雀在後第12章 打仗我不行,打牌你不行第78章 被精神病第273章 袁世凱尿褲子第217章 民憲黨第120章 塹壕戰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49章 土改風暴(中)第2章 詐彈奪城(上)第194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中)第21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154章 希望第81章 穿越者的責任第43章 蘿蔔當官印第349章 削藩第65章 小算盤第55章 初見成效第135章 作繭自縛第175章 推波助瀾第113章 秘方第125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下)第114章 三喜臨門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74章 你有張良計第77章 成熟的代價第33章 書友羣靠不住第17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248章 海軍之父第123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上)第10章 暗流洶涌第30章 上位者的滋味第22章 最長的一天(四)第114章 三喜臨門第141章 戰爭準備第108章 退無可退第55章 初見成效第161章 蒙古潘金蓮第20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下)第247章 叛徒第274章 江山一統第253章 加速發展(上)第278章 素質與體制第227章 新的篇章第23章 最長的一天(五)第84章 王朝末日第153章 伯利恆合同第339章 北京總統府裡的日本天皇第158章 收復國土的第一槍第322章 我們的青島(一)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232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313章 無利不起早第189章 抵制日貨(上)第134章 五年計劃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316章 進京(下)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284章 五毛一巴掌第160章 包圍第206章 困獸猶鬥(下)第64章 引狼入室第289章 兩難的抉擇第15章 宴無好宴第272章 軟實力第126章 巡閱江淮第180章 工人運動第225章 反叛與革命第218章 氨苯磺胺的誕生第104章 一箭三雕(上)第220章 餘波未平第245章 硝煙未散第58章 人走時運馬走膘(中)第92章 龍虎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