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下)

北京城要修有軌電車的消息不臉而走,這個洋玩意在十多年前就曾經出現過。一九年的時候,清政府從德國西門子公司引進有軌電車數量,打算從永定門外馬家堡直到崇文門修幾條電車軌道,結果還沒等建成通車就趕上了庚子國變。義和團的師兄師姐們看到這種洋玩意頓時義憤填膺,“挑鐵道、拔電杆、海中去翻火輪船”本來就是他們的理想,到波濤洶涌的大海上去翻鬼子的火輪船他們做不到,在北京城拆幾條有軌電車道路,砸爛幾輛洋鬼子的鳥龜殼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從那之後,有軌電車在中國各大城市大行其道,唯獨在京城卻不見了蹤影。

北京老百姓生活在天子腳下,自有一份天然的桀驁不馴,可偌大的京師首善之區連個電車都沒有,確實有點寒顫。聽說北京城準備修建電車軌道,老百姓翹首以盼,都想看看這個洋龜亮跑起來是什麼樣子。

他們很快就失望了,規戈中的電車不是修在四九城內的,而是在城外的西北方向,朝順義、懷柔的方向修,更令他們驚詫的是,城外據說要修建最豪華的電影院、戲園子、跑馬場、鬥狗場、足球場。從山西、安微、淅江、上海來的商人們一擁而上,拿着成打的銀票,挑着成筐的現銀子,向京郊的老百姓購買土地。

北京城的百姓見多識廣,一看就知道形式不妙,城外如果真要修建的那麼漂亮,那城裡的富戶不搬走纔怪呢!京城的商人也加入了搶購京郊土地的隊伍,原本無人問津的荒地價格直線上升以前十塊八塊錢就能買一畝的“和”字號下等旱田,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價格就已經打着滾的翻到上百塊銀元一畝,而且最近有價無市,那些泥巴腿子們也學精了,給多少錢都不賣。

京郊百姓心花怒放,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原先那些荒蕪的山坡地、鹽鹼地,現在都成了香餑餑,畝產百個的“和”字號下等旱田的價格,硬是超過了畝產四百個的“天”字號的上等水田。

搶購土地的商人,一小部分是打算等新城區建設起來之後在這裡做買賣,大部分則是待價而沽,等着柴東亮的中央政府按照在安微、江西、奉天的日例用工業股票和土地債券來置換這些不毛之地。

商人的信息是最靈通的,當初蕪湖、九江的地主,憑藉着手中的土地換來的工業股票,各個都發了大財,這次北京城大舉搬遷搞這麼大的動靜,政府自然也要徵收土地。這些人拿着用大筆現銀子購買的地契美滋滋的做着發財夢,睡着的時候嘴角都流着哈喇子。

中南海懷仁堂裡笑語歡聲,柴東亮和吳錦堂、虞恰卿吃的興高采烈。

柴東亮從火鍋裡撈出一片羊肉,不停的讚歎:“這口外的羊肉真是好,一點腚味都沒有阿德哥、蔭府兄,你們倆多吃點!”

虞恰卿挑大拇指讚歎道:“大總統真是英明,提前兩個多月放出消息,京郊的地皮打着滾的漲價咱們當初五十塊錢一畝收購的地,現在值兩百塊一畝了!”

柴東亮笑道:“這算什麼?上海租界的地皮多少錢一畝?”

虞恰卿笑道:“那不能比,法租界的地皮現在一畝十五萬左右,公共租界更貴十八萬一畝。”

上海租界的地價之高,已經不能用天價形容了簡直是火星上的價格!一畝地十多萬銀元,這麼多的錢放在內陸省份的話,能把全村的地都買回來!

柴東亮笑了笑:“上海郊外的土地才十幾塊一畝,租界十幾萬一畝,價格差一萬倍啊!京郊現在才兩百塊一畝,還是太便宜了!”

虞恰卿笑着道:“京郊多大啊!上海租界彈丸之地,最大的地主就是英國的沙遜兄弟,他們哥倆的財富都過億了,也只有四十多畝地!在京郊,一個小地主起碼都有百十畝土地,大地主都是掛千頃牌的,您不能拿上海租界和京郊比啊!”

柴東亮又夾了一塊肥羊肉,在料碗裡蘸了蘸,吸溜着就送進了嘴裡:“這東來順的醬油真是太棒了,只用曬出的豆醬上的一層油,又香又鮮。”阿德哥說的有道理,京郊確實不能和租界比,你們想過沒有,憑什麼租界的地能賣到十幾萬一畝?不就是租界有洋人的法律保護和洋兵保護,裡面相對比較安全嘛!另外就是租界的公共設施弄的好,自來水、電燈、電車、交通、衛生都搞的好,所以中國人都想在租界裡生活!說穿了,租界的地價不是洋人推高的,而是中國有富人把價錢擡起來的,對吧?”

平平常常的一句話,卻令虞恰卿突然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他忙站起身來道:“大總統,虞某慚愧!”

柴東亮笑着撫慰道:“阿德哥不必如此,其實我覺得你們在租界做買賣,並沒有半點過錯!大清朝廷成年累月的搞什麼聖諭宣講,說的比唱的好聽,但是商人卻寧可花大價錢在租界裡租賃房屋做買賣,都不願意在華界受大清官員的管束?這是爲什麼呢?還不是朝廷的話如同放屁,誰敢信誰倒黴!”

虞恰卿擦擦額頭的冷汗:“大總統說的透徹!”

柴東亮給他失了一筷子的墨魚仔,遞到虞恰卿的盤子裡:“吃這個,你們寧波人應該喜歡這一口…阿德哥,我在安微、江西搞的這幾年算是看透了,甭管政府說的再天花亂墜,老百姓好像是什麼都不懂挺好糊弄,實際上哪個人都不傻!誰對他好,誰給他好處,他心裡就向着哪個…這次,我就是要提前放出消息,讓京郊的老百姓發一筆大財,通過這件事兒,讓所有人都知道跟着咱們走,信咱們的話,就會有好燦,京郊百姓發財,這也是給北京城三百萬人一個信號,讓他們對新政府樹立信心,讓他們知道,咱們和大清朝廷是不一樣的!”

虞恰卿、吳錦堂連連點頭稱是。片刻之後吳錦堂問道:“大總統,我們替您收了一萬畝地,還繼續收下去嗎?”

柴東亮搖頭道:“夠了,有這一萬畝就足夠建公共娛樂場所了,你二位建一個大型的娛樂公司先把人吸引過來再說,跑馬場、鬥狗場的博彩牌照我許給你們,你們要把全部收入的三成當作稅收另外再交一千萬銀無算作十五年的牌照費…新城區只要有了人氣,新城建設就好辦了!”

虞恰卿大喜過望,博彩業日進斗金,十五年的專營權賺個上億都是小事情,他笑呵呵的問道:“那各地商人和京郊百姓手裡的土地怎麼辦?”

柴東亮胸有成竹的道:“讓他們把土地交出來,換取商業園區和娛樂公司的股票你們從娛樂公司裡拿出兩成股份,佔用誰的土地就用股權補償給誰!”

虞恰卿心有不甘:“兩成?這點地皮哪裡值兩成的股份?”

柴東亮淡淡的笑道:“既然阿德哥覺得吃虧,那就算了,你也不用交那一千萬的牌照費了…”

不等柴東亮話音落地,吳錦堂瞪了虞恰卿一眼急忙喊道:“別,別,大總統甭生氣,這兩成我們願意出願意出!若是阿德哥不願意介入,我吳家單獨承辦!”

虞恰卿生怕柴東亮一怒之下變卦,急忙站起來道:“全都按大總統說的辦,我這就往上海發電報讓他們準備現錢!”

柴東亮笑了笑道:“那就好,就這麼說定了!二位和我同丹共濟多年有好處我自然會先想着你們!可是這好處也不能讓你們都佔了去,你們也不想想,如果便宜都被商人獨霸,當地百姓能不恨你們嗎?周圍的老百姓如果都窮的衣食無着,你們卻金山銀海的,不出事兒纔怪!這兩成的股份,一年起碼就是兩三百萬銀元,這筆錢拿出三成分給被佔用了土地的農民,一家人每年分個幾百塊錢,都是小財主了!其餘的七成,用來給當地建中小學堂、建醫院、修公共廁所、公共浴室,還可以用你們的名字給學堂命名,讓京郊的所有百姓普遍受惠…博彩業來錢快,但確實不是什麼正道,肯定會有人今後爲這個傾家蕩產,你們拿出點錢做善事也是消弭一下罪孽,算是給子孫後代積陰德了,也省的當地老百姓記恨你們,你們說是不是?”

商人逐十一之利,哪裡管什麼積德不積德!虞恰卿和吳錦堂心裡暗暗說柴東亮迂腐,但是臉上卻依然喜逐顏開。

反正是不是都被柴東亮說了,他們還能說什麼刁只能點頭如小雞吃米。

柴東亮勸了兩杯酒之後,慢悠悠的道:“如果北京新城搞好了,能在十年到十五年的時間內,吸納一千萬農民進城謀生,可謂是功德無量!今後還要搞大上海、大廣州、大武漢!只有大量的農民進城,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否則的話,中國發展就是一句空話…現在陝西、河南、甘肅、熱河等省份,鴉片種植面積幾乎超過了小麥,這還了得?若是這種局面再延續十五年的話,駭人聽聞的大饑荒就要全面爆發,華夏也將國將不國了!可是老百姓每家七八口人,只有三五畝的土地,畝產百個,不種大煙全家都要餓死,就算是土改分給他們土地又能如何?只有讓農民進城謀個活路,讓種田的人降低到兩億之下,讓每戶農民起碼種植幾十畝土地,纔有可能徹底在中國剷除鴉片流毒!”

虞恰卿點頭道:“可不是嘛!當年是英國人往中國輸入鴉片,現在倒好,中國的鴉片產量已經超過了印度,中國煙土大量返銷英國,倫敦的水上緝私隊都來不及查私酒了,天天查禁中國的鴉片走私船都忙來…這和當年林則徐禁菸的時候,已經翻了個啦!”

柴東亮點頭道:“阿德哥說的不錯,現在中國癮君子就有三千多萬,快趕上法國的人口了!本土大量種植鴉片,危害程度遠超洋鬼子走私!可是要是現在立刻禁絕鴉片種植,各省光是要救濟的人口就能讓政府的財政崩潰,所以土改刻不容緩,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城市化進程,否則的話農民種地養不活自己,還會偷偷種大煙的!…”

吳錦堂倒是有些憂慮,他壯着膽子道:“大總統,你想過沒有,這麼多農民進城,城裡的治安必然受到影響,城裡人也會和鄉下人矛盾重重,今後麻煩恐怕不少。”

柴東亮笑道:“麻煩肯定會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不會沒有麻煩!農民集中大量進城之後,免費教育的問題就好辦了,否則的話哪怕政府願意出錢,也得有老師肯到窮鄉僻壤去教書,再說了,西北、西南很多地方,老百姓的可耕地少的可憐,這此人開墾荒山修梯田,截斷河流灌溉,搞的山休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黃河、淮河泥沙淤積年年氾濫,長此以往,華夏九萬里關山就要被毀了!農民進城之後,只要有條活路,一般都不會鬧事兒,我們只要把免費教育搞好,讓進城的農民家的孩子有書念,娃娃能讀書有個前途,當爹媽的哪怕去擦皮鞋、拉洋車,他們都不會鬧事,中國人是最老實最勤快的民族,只要有個盼頭,他們再苦再難都能忍!孩子上學讀書,將來能出人頭地,就是父母最大的希望!日子有指望,中國農民就會踏踏實實的在城裡好好過日子。”

吳錦堂不禁咂舌:“如果是太平盛世,二十年時間之內,中國再多滋生兩三億人口也是尋常事,等到全國有七八億人口的時候,農村只有兩億,那城裡就要容納五六億人,得多少個城市才能裝的下?再說,兩億人種田,能養活八億人口嗎?”

柴東亮笑道:“你們多慮了,現在小麥畝產三百個,水稻良田畝產五百,等到將來,小麥不打六七百個,水稻不收害百個,那就算年景不好了!再說了,種田的人雖然少了,可土地面積並沒有減少!有了拖拉機這些大型農機具,一家人種百十畝土地算個什麼?”

說着說着,柴東亮的笑容斂住了,他鄭重的道:“我擔心的不是種地的人少,而是種地的人太多了!人多地少,種糧食養不活全家,老百姓只能是家家戶戶都靠種大煙過活,長此下去,慘絕人寰的大饑荒將爲時不遠了,我絕對不能允許出現這樣的事情…爲了讓中國人能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哪怕是拆平了北京城,拆掉中南海的總統府,我也要把農民趕進城裡來!”

第342章 改造民族性從文人抓起第210章 奪門之戰第242章 將孫文開除黨籍第228章 內戰陰霾第153章 伯利恆合同第78章 被精神病第249章 南京第287章 提前出臺的二十一條第185章 黃金榮的屁股第141章 戰爭準備第33章 書友羣靠不住第282章 中州大俠第287章 提前出臺的二十一條第343章 先拿北大開刀(上)第145章 世事如棋第325章 我們的青島(四)第16章 鴻門宴(上)第272章 軟實力第116章 袁世凱當總統(下)第297章 江淮人民志願軍第217章 民憲黨第276章 民憲黨的發展第293章 玩火自焚(上)第41章 摩登時代第233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06章 一箭三雕(下)第337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下)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206章 狂飆突進第178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118章 漢風一型步槍第278章 素質與體制第124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中)第262章 心腹大患第253章 加速發展(上)第282章 中州大俠第25章 最長的一天(七)第249章 南京第31章 袁世凱第262章 心腹大患第239章 兒戲般的革命第40章 敲竹槓第91章 大工業時代第120章 塹壕戰第273章 袁世凱尿褲子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15章 宴無好宴第39章 長江水師第183章 俄國人的陷害第248章 海軍之父第232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301章 全殲一個聯隊第298章 血火大沽口第227章 聰明的一休(下)第123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上)第145章 世事如棋第345章 骨頭愛上狗第23章 最長的一天(五)第175章 推波助瀾第320章 彼之二逼,吾之臥底第272章 軟實力第235章 進退兩難第325章 我們的青島(四)第271章 仇恨的力量第11章 新軍易幟第34章 演講第296章 渤海風雲第335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上)第73章 大買賣第113章 秘方第228章 狗咬狗一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229章 我們的青島(八)第311章 南北合流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51章 密室虧心第297章 江淮人民志願軍第82章 抓捕(上)第284章 五毛一巴掌第260章 盟友第229章 血光團第120章 塹壕戰第265章 奇貨可居第92章 龍虎鬥第229章 我們的青島(八)第42章 工業園第230章 錦囊妙計第223章 宋教仁之死第351章 歐洲的危,中國的機第174章 三座大山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165章 甲骨文和青蒿素第13章 邀買人心第103章 黃雀在後第342章 改造民族性從文人抓起第229章 血光團第278章 素質與體制第248章 海軍之父
第342章 改造民族性從文人抓起第210章 奪門之戰第242章 將孫文開除黨籍第228章 內戰陰霾第153章 伯利恆合同第78章 被精神病第249章 南京第287章 提前出臺的二十一條第185章 黃金榮的屁股第141章 戰爭準備第33章 書友羣靠不住第282章 中州大俠第287章 提前出臺的二十一條第343章 先拿北大開刀(上)第145章 世事如棋第325章 我們的青島(四)第16章 鴻門宴(上)第272章 軟實力第116章 袁世凱當總統(下)第297章 江淮人民志願軍第217章 民憲黨第276章 民憲黨的發展第293章 玩火自焚(上)第41章 摩登時代第233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06章 一箭三雕(下)第337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下)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206章 狂飆突進第178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118章 漢風一型步槍第278章 素質與體制第124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中)第262章 心腹大患第253章 加速發展(上)第282章 中州大俠第25章 最長的一天(七)第249章 南京第31章 袁世凱第262章 心腹大患第239章 兒戲般的革命第40章 敲竹槓第91章 大工業時代第120章 塹壕戰第273章 袁世凱尿褲子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15章 宴無好宴第39章 長江水師第183章 俄國人的陷害第248章 海軍之父第232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301章 全殲一個聯隊第298章 血火大沽口第227章 聰明的一休(下)第123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上)第145章 世事如棋第345章 骨頭愛上狗第23章 最長的一天(五)第175章 推波助瀾第320章 彼之二逼,吾之臥底第272章 軟實力第235章 進退兩難第325章 我們的青島(四)第271章 仇恨的力量第11章 新軍易幟第34章 演講第296章 渤海風雲第335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上)第73章 大買賣第113章 秘方第228章 狗咬狗一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229章 我們的青島(八)第311章 南北合流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51章 密室虧心第297章 江淮人民志願軍第82章 抓捕(上)第284章 五毛一巴掌第260章 盟友第229章 血光團第120章 塹壕戰第265章 奇貨可居第92章 龍虎鬥第229章 我們的青島(八)第42章 工業園第230章 錦囊妙計第223章 宋教仁之死第351章 歐洲的危,中國的機第174章 三座大山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165章 甲骨文和青蒿素第13章 邀買人心第103章 黃雀在後第342章 改造民族性從文人抓起第229章 血光團第278章 素質與體制第248章 海軍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