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瘋狂的備戰

新式坦克不是在同一時間全部取代舊式坦克,整個大換裝持續了近兩年時間,陸軍的坦克需求仍舊沒有得到滿足。現役的4500輛豹式坦克全部出現在六個裝甲軍裡,老式的t01坦克仍舊在其餘部隊中服役,機械化部隊、步兵部隊、山地部隊都有坦克存量。

3200輛t01坦克中,除了仍舊裝備部隊的500輛外,超過1500輛被出售給其他國家。在德國、英國、美國、法國、朝鮮等國家的軍隊中都有t01坦克的身影,這些被出售的坦克大多用於換取政治利益。朝鮮軍團中就有100輛t01坦克,臺灣軍團裝備150輛,甚至因爲石油財富變成暴發戶的沙皇俄國也購買了200輛。

不過t01坦克在華軍中的壽命基本到此爲止了,舊式坦克生產線正在被豹式坦克生產線取代,以新式坦克底盤爲基礎製造的裝甲車輛也充斥着華軍裝甲部隊和其他部隊。豹式突擊炮、豹式運兵車、豹式裝甲突擊車、豹式掃雷車、豹式火焰噴射車、豹式指揮車、豹式維修車等等,戰場上裝甲車零件的通用性讓人驚喜萬分,也大大減輕了後勤壓力。

如何攻克日本列島在戰爭史上是全新的課題,這個島國曆史上從未被征服,小鬼子有一個無比友好的鄰居,農耕文明下的華夏根本沒有對外擴張的欲-望,在遊牧民族的威脅下自保就不錯了。除此之外,竟然沒有一個國家能對日本構成威脅,這也造就了日本人狂妄的民族性格。生產力落後也讓攻克日本變得困難無比,運載蒙古騎兵的海船全部傾覆,這是中原統治者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試圖征服日本。生產力水平提高後,歐洲殖民者和美國人的勢力相繼進入日本列島,和華夏不同,這個國家很快就從落後中醒悟過來,通過艱苦無比的倒幕戰爭實現中央集權,並開始了從上而下的維新運動,然後通過多次賭博性質的戰爭逐漸崛起,避免了國家淪爲殖民地的命運。原時空中即使是二戰後期,美國人也是用核彈才讓日本人投降,之前美國大兵也不敢登陸日本本土。陸軍總參謀部預計完全佔領日本需要付出十萬人左右華軍士兵的傷亡,這只是一個保守數字,而且是建立在相當充分的情報支持上作出的分析,最終的傷亡數字讓人不敢想象。

不過這一次日本人還是選錯了投靠的對象,賭-博不可能總是會贏,橫須賀事件後日本人徹底失去了對抗華國的籌碼。敏銳的日本高層意識到災禍不可避免,狹隘的民族性格、兇悍的本性、軍國主義政府的推動和賭一把的心理促使日本人走上了軍事對抗的道路。

其實日本人的備戰早就開始,從軍國主義勢力保持政府權力的那一刻開始,日本人的全部生產生活的差不多全部指向軍事目的。鋼鐵廠的產品少部分用於經濟流通,大部分用於改善國內交通、建造槍炮彈藥和構築防禦工事。失去了華夏市場,日本最發達的紡織業急劇萎縮,還要在美國紡織品的擠壓下艱難求生,於是日本政府和軍方成爲紡織業最大的買主,軍裝、帳篷、棉衣等軍用物資的儲備十分充足。大財團和政府密切合作,整合兼併大中型企業,使日本工業集中程度驚人,工業產能轉換爲戰爭體制的效率非常高。畸形的經濟模式造就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也造就了數量驚人的中下層貧民,即使沒有戰爭,日本也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徹底崩潰。

日軍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隻有陸軍這一個軍種,當年支撐起日本地位的海軍因爲華日戰爭徹底覆沒,海軍戰艦被摧毀,海軍人才青黃不接,造船廠也在轟炸中損失殆盡。美國人進入日本後出於控制這個國家的需要,不允許日本擁有海軍軍事力量,海軍學院被關閉,造船人才移民美國。諾大的日本領海只能靠300多艘巡邏艇和魚雷艇保護,橫須賀事件後日本人更是失去了對海岸的控制權,極端的不安全感充斥着日本高層的內心,他們渴望通過陸軍來保護自己的性命。

失去了海軍,便宜了陸軍。沒有了戰艦這個吞噬鋼鐵資源的怪獸,日本人得以將全部資源用於陸軍的擴張,他們有足夠的鋼鐵生產武器裝備和彈藥。要知道戰爭爆發前日本鋼鐵產量在美國的幫助下已經達到250萬噸這個驚人的規模,這個數字的三分之二都用於製造武器裝備,讓日本陸軍的實力急劇膨脹。

此時日本擁有常規陸軍250萬人,其中四分之三都是橫須賀事件後緊急招募的預備役人員和普通人,雖然訓練水平有限,但日本政府竟然有能力將這兩百多萬人全部武裝起來。火炮、坦克、卡車等的數量也很驚人,比如日本第一代05式坦克就有三百多輛,第二代08式坦克一千一百多輛,而且08式坦克性能還很不錯,根據華國情報部門的分析,竟然接近了德國三號坦克的水平。

讓華國比較放心的是這種坦克並不能對豹式坦克和t01坦克造成多大威脅,資源的匱乏也會讓日本工業在戰爭開始後即將陷入可怕的停頓,大部分工廠將因爲缺少原材料而停產,生產坦克需要的鋼鐵、橡膠等資源斷絕,驅動發動機的油料無法供應。日本的戰爭機器不會維持太長時間,也就是說他們開頭三板斧過後,就會陷入沒有重武器的尷尬。

幸運的是華國還不想招惹英國,因此來自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天然橡膠等原材料正源源不斷的穿過華國封鎖抵達日本港口。日本人對於原材料的渴求使其開出了驚人的價格,聞着金錢味道迅速趕來的西方商人用盡一切力量滿足日本人的需求,超過五千艘商船、運輸船打着協約國國家的旗號航行在大海上。受制於戰略需要,華國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無數資源抵達日本,不過日本的工業產能能否及時的將資源轉化爲軍事物資還是個未知數。

日本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爲了彌補資源短缺的問題,日本政府提出了“全民皆兵”的策略。全日本13歲以上的男子都要編入陸軍後備兵體制,並進行訓練,軍工廠不斷擴充步槍和彈藥的生產規模,一條一條的生產線被分散安置在全國各地,以防戰爭開始後被華國集中摧毀。戰爭時期日本總共生產了四千多萬條步槍,差不多每一名日本預備兵員都有一條,這些被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武裝起來的士兵,或者說武裝平民給華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只重產量的生產策略當然會導致質量問題,事實上由於大量工人加入軍隊,導致軍工廠大量使用女工和童工,他們將步槍生產出來,交給自己的男人或者父親,然後很可能讓他在戰鬥中因爲炸膛而死亡。

這種事日本高層不在意,將領不在意,甚至使用這種槍械的士兵們也不在意。整個日本都被軍國主義思想徹底武裝起來,甚至十歲大的小孩都在叫喊着“殺死華夏人!”的口號,在教官的督促下進行基礎軍事訓練,用木頭做成的槍支刺向華軍士兵模樣的稻草人。五十多歲的老人也拿起武士刀,繼續爲大日本帝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時期的老兵成爲軍隊中堅,在“節約彈藥”的原則下努力訓練士兵們的刺殺水平。女人們被命令放下孩子和老人,進入工廠取代成爲士兵的男人們進行生產,成爲耕種農田的主力。

這段時間岡村寧次大佐忙得腳不沾地,面對堆積如山的文件頭疼不已,讓他頭疼的不是巨大的工作量,而是軍隊的情況不足以應對華軍大規模進攻。身爲陸軍總參謀部作戰處副處長,他清楚地知道日本軍隊的實力,也知道日本的底氣。工業實力、人口基數、軍隊裝備,所有的指標日本都處於絕對下風,和全日本玉石俱焚比起來,直接投降華國似乎是一個更加明智的選擇。

日本人從來就沒有明智過,岡村寧次也處於瘋狂之中,軍事政變後他就和東條英機、山本五十六並稱爲日本軍部“三傑”,東條英機大佐在軍隊中擔任主力旅團長,山本五十六在政府內部任職。

傍晚時分,岡村寧次離開參謀部,前往附近的酒吧。在這風雨欲來的關鍵時候,能夠喝酒休閒的日子越來越少,工作的繁忙也讓岡村寧次抽不出時間。不過這一次是例外,因爲他的好友東條英機因爲軍隊換防經過浦口,正好有時間進入市區,於是岡村寧次叫上在不遠處辦公的山本五十六,三人準備在戰爭開始前最後聚一次。

軍部駐地、政府駐地和財團總部駐地的浦口市中心在這個時候顯得異常繁華,也許整個日本也只有這裡纔有繁華的景象。什麼時候都有活躍的上層人士,大發戰爭財的財團上層活躍在各個酒吧、歌舞伎町,高官將領也喜歡在工作結束後出來娛樂一下,再返回家中面對可惡的黃臉婆。(未完待續。)

第二百二十九章 炮轟東京第二百五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九十二章 總理的演講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克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僵局第二百九十章 僧侶的反擊第四百八十三章 投降儀式第三百五十五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航母編隊第一百六十七章 艦隊對峙第八十二章 啼笑皆非的戰鬥第六十八章 山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鄧尼茨艇長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三百五十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德國的騷動第一百五十二章 緬甸泥潭第三百五十二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艦交付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九十章 誰是孬種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裝暴動第四百一十二章 遠程高空偵察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日本人的決絕第二百三十八章 初定第三百二十六章 軍國主義第六十六章 廣州見聞第九十九章 開戰第二百二十章 指手畫腳第二百二十四章 貴州光復第三百零四章 北京之議第三百一十三章 鬧劇第三十章 伏擊第二百八十七章 安達曼海蛇 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安達曼海蛇 四第三百五十六章第四百零五章 豹式坦克第二百二十章 希爾頓爆炸案第三百零四章 北京之議第二百一十三章 合作意向第二百四十六章 饑民圍城第八十二章 啼笑皆非的戰鬥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國覆滅第四百四十四章 最大的練兵場第一百六十八章 華俄密謀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割第二百三十九章 回國第二百八十三章 日月之歌 八第四百一十八章 縱火第四百一十一章 第一個王牌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四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八章 山地旅第四百四十章 將高傲踩在腳下第四十八章 賣隊友第四百九十五章 你打我,我打你!第八十章 登陸第二百六十章 戰信陽第四百九十九章第二十八章 朝廷第二百六十八章 退位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圍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退位第三百一十六章 口袋陣第一百零九章 國人的脊樑第一百四十九章 找點事兒做第一百九十七章 津門風波第三百三十五章 笑話第三百九十四章 臺灣軍團第一百八十章 美國公使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劃分第四百七十二章 莽撞的坦克兵第二百零六章 德國考察團第二百六十三章 困獸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 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安達曼海蛇第三百四十八章 坦克連第三百零七章 咽喉之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斯通坦克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尼古拉二世的驚喜第三百零四章 北京之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四大戰區第九十二章 總理的演講第四百一十一章 第一個王牌第三百一十九章 退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坦克連第四十五章 海戰 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炮轟東京第三百五十四章 薩拉熱窩第七十六章 無法抹去的傷痛第三百九十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蛋糕第三百章 大海戰 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安達曼海蛇第三十七章 特戰隊第一百六十章 海戰落幕第三百章 大海戰 三
第二百二十九章 炮轟東京第二百五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九十二章 總理的演講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克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僵局第二百九十章 僧侶的反擊第四百八十三章 投降儀式第三百五十五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航母編隊第一百六十七章 艦隊對峙第八十二章 啼笑皆非的戰鬥第六十八章 山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鄧尼茨艇長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三百五十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德國的騷動第一百五十二章 緬甸泥潭第三百五十二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艦交付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九十章 誰是孬種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裝暴動第四百一十二章 遠程高空偵察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日本人的決絕第二百三十八章 初定第三百二十六章 軍國主義第六十六章 廣州見聞第九十九章 開戰第二百二十章 指手畫腳第二百二十四章 貴州光復第三百零四章 北京之議第三百一十三章 鬧劇第三十章 伏擊第二百八十七章 安達曼海蛇 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安達曼海蛇 四第三百五十六章第四百零五章 豹式坦克第二百二十章 希爾頓爆炸案第三百零四章 北京之議第二百一十三章 合作意向第二百四十六章 饑民圍城第八十二章 啼笑皆非的戰鬥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國覆滅第四百四十四章 最大的練兵場第一百六十八章 華俄密謀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割第二百三十九章 回國第二百八十三章 日月之歌 八第四百一十八章 縱火第四百一十一章 第一個王牌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四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八章 山地旅第四百四十章 將高傲踩在腳下第四十八章 賣隊友第四百九十五章 你打我,我打你!第八十章 登陸第二百六十章 戰信陽第四百九十九章第二十八章 朝廷第二百六十八章 退位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圍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退位第三百一十六章 口袋陣第一百零九章 國人的脊樑第一百四十九章 找點事兒做第一百九十七章 津門風波第三百三十五章 笑話第三百九十四章 臺灣軍團第一百八十章 美國公使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劃分第四百七十二章 莽撞的坦克兵第二百零六章 德國考察團第二百六十三章 困獸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 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安達曼海蛇第三百四十八章 坦克連第三百零七章 咽喉之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斯通坦克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尼古拉二世的驚喜第三百零四章 北京之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四大戰區第九十二章 總理的演講第四百一十一章 第一個王牌第三百一十九章 退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坦克連第四十五章 海戰 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炮轟東京第三百五十四章 薩拉熱窩第七十六章 無法抹去的傷痛第三百九十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蛋糕第三百章 大海戰 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安達曼海蛇第三十七章 特戰隊第一百六十章 海戰落幕第三百章 大海戰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