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你打我,我打你!

坦克戰並不精彩,甚至可以說沉悶,二十五坦克師三百多輛豹式坦克一擁而上,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戰場上就只剩下英軍坦克的殘骸,而華軍只付出了十五輛坦克的代價。英國裝甲部隊指揮官鬱悶的向紐約的軍事研究委員會電,稱最新式的坦克在華軍豹式坦克面前不堪一擊,他們需要更加強大的坦克。

第一階段的進攻取得令人滿意的戰果,華軍殲滅俘虜敵軍過五十萬人,佔據法屬印度支那北方地區、加裡曼丹島的英國馬來西亞領地、英屬馬來西亞半島北方地區,協約**隊只能不斷退守,而且尚不知道後撤的極限在什麼地方。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悲劇傳來,在荷屬印尼、英屬馬來西亞、法屬印度支那、泰國等地接連爆慘無人道的屠殺華人事件。

事情的生讓人猝不及防,各地的殖民者因爲要動員龐大的軍隊,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富,而當地掌握大量財富的華人成爲他們的選目標。從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華國就動員東南亞的華人回國創業、落葉歸根,但華人已經在這裡紮根很長時間,將這裡作爲家鄉的他們故土難離,而且他們在這裡有巨大的產業,不可能說走就走。

華國又在東南亞地區組織華人自助協會,試圖用武裝當地人的形式保護當地華人的安全,卻由於當地華人拒絕而不了了之。他們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華夏道德,認爲與人和善才是華人安全的根本,殊不知這種道德觀念本身就存在缺陷,而且當地土著和殖民者奉行的是叢林法則,哪裡會管華夏道德!

另一方面,大量土著青年成爲殖民地軍隊的一員,他們獲得了武器和權力,並得到了殖民當局的讓步,使其野心膨脹。許多組織出現在殖民地軍隊之中,他們爲了擴張勢力、增強自身的話語權和實力,也將目光對準了富有的華人階層。

殖民統治者和土著階層一拍即合,從一開始的強行沒收華人產業,很快就展爲對所有華人的人道毀滅。實施者從土著士兵迅擴展到所有土著階層,在雅加達的街道上甚至可以見到十幾歲的少年手持砍刀追逐華人婦女。

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的華國決定將東南亞土著列爲非人類人種,地位低於肉豬、耕牛和雞鴨等牲畜,並督促第三戰區加快進攻步伐,加強了第三戰區的兵力。

二十萬朝鮮軍團士兵被送上蘇門答臘島,二十萬日本軍團士兵被送上爪哇島,另外還有二十萬日本軍團士兵被送往荷屬印尼其他島嶼。這些盟友國士兵揮出色,尤其是日本軍團士兵,登6爪哇島後的第三天就基本控制了局勢。明面上他們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屠殺華人的舉動,暗地裡他們被要求屠殺所有的土著,而且屠殺數量越多、效率越高,戰後本國獲得的利益就越大,朝鮮軍團和日本軍團的士兵被允許獲得繳獲的物資和財富,這使得他們戰鬥熱情高漲。

復仇行動不僅僅限於印尼和馬來西亞,第三戰區中南半島部隊加快進軍度,突破順化法軍防線,三十多萬大軍先後進入越南南部和柬埔寨。從萬象出的七萬大軍先攻佔清邁,並迅向曼谷推進。泰國人愚蠢之極,竟然相信了英國人的謊言,加入對抗華國的大軍,甚至參與到屠殺華人的行動中,罪不可恕。

一個月的時間內,除了吉隆坡到新加坡之間的地域尚被協約**隊控制外,整個東南亞都被華軍掌控,這期間一切外界新聞工作人員都不得進入,一旦被華軍現,將被視爲敵人予以消滅。嚴密封鎖並不能完全阻止外界人員進入,英國人和法國人、美國人相繼派出人員偷偷潛入,其中大部分被華軍現並死亡。只有三個人獲得了東南亞地區這段時間來的情報併成功返回,之後他們揭露的信息在西方引起軒然大波,華軍竟然在東南亞有組織、有效率的屠殺當地土著和少數沒有離開的西方人!其罪惡難以描述!

雙重標準下西方人下意識的忘記了他們對華人所做的一切,忘記了大航海時代以來西方人屠殺的土著,忘記了美洲幾千萬印第安人只剩下幾個人,忘記了他們殘忍的本性,用文明的外衣來掩蓋自己的殘忍。

事情敗露,華國總統呂梁乾脆向外界宣稱,華軍正在東南亞地區進行種族清理行動,目的是清除那些地區的非人類物種——因爲他們屠殺了華人!

嘴皮子上的鬥爭是呂梁最討厭的東西,他乾脆了當的承認,讓正在磨嘴皮子的西方媒體和政客啞然失聲,他們想不到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竟然會光明正大的承認這種事!這種事只能暗地裡乾的嘛!簡直就是一個流氓,而不是政客!

沒人能夠阻止呂梁的決定,也沒有人能夠阻止華夏的復仇,沒有人能夠阻止華夏人的怒火。嘴皮子上說說的年代一去不復返,只有最殘暴的復仇才能讓世界正視這個民族,在奉行叢林法則的世界上,儒家道德沒有用武之地。

種族清理行動直到世界大戰結束都沒有終止,包括相對文明的泰國在內,東南亞國家人口降低至五十萬人的水平,而且都集中在印度尼西亞羣島東南方的阿魯羣島上,其他地區都被華夏移民充斥。

一百五十萬日本軍團士兵和五十五萬朝鮮軍團士兵輪換執行了這個龐大持久的任務,也就是說他們平均每人屠殺五十個以上的當地土著。令人驚奇的是這些士兵返回國內後絲毫不提在東南亞的事,反而因爲帶回來的鉅額財富成爲日本的中堅階層,至於心理陰影之類的東西,從未在他們身上出現過。

失去理智的華國讓協約國感到害怕,口頭上他們仍舊在竭盡所能的污衊、漫罵華國,實際上內心已經膽顫驚驚。因爲呂梁明確表示,屠殺華人的幕後黑手就是英美主導的協約國,華夏的復仇不會停止,一直到華夏人的怒火平息爲止。

呂梁的承諾先在吉隆坡和新加坡應驗,十五萬協約**隊被包圍在吉隆坡地區,華軍沒有強攻這個工事堅固的城市防禦區,將其包圍後兩個步兵師加一個坦克師的部隊直撲防守薄弱的新加坡地區。

英軍總司令命令駐紮在此的艦隊離開新加坡前往孟買後,帶領十五名將軍和三萬士兵向華軍投降,這個城市面向海洋的一側可以稱之爲要塞,但面向6地的一面防守薄弱,頂在前方的吉隆坡被包圍後,新加坡就失去了最後一道屏障。而且沒有來自6地方向的淡水和補給,新加坡作爲一個孤零零的島嶼堅持不了太長時間,綜合考慮,英軍司令乾脆下令投降,與此同時,吉隆坡的十多萬軍隊放下武器,向華軍投降。

這是英軍總司令做出的最大的錯誤,華軍將這些投降的西方人視爲大屠殺的罪魁禍,他們沒有人進入戰俘營,受到一番虐待後就被華軍士兵槍決。華軍的子彈不會區分對象是不是文明人種,更何況那些西方人根本不是文明人,而是比土著更可惡的畜生。

華國對西方的敵視引起了整個西方的憤慨,在之前所有西方人就稱呂梁爲惡魔,稱華國爲黑暗的大本營。現在這個論調重新泛起,英國人秘密聯繫威廉二世,聲稱必須停止戰爭,攜手應對華國對西方文明的挑戰,但被威廉二世拒絕。現在正值同盟國洋洋得意的時候,他們攻佔了大部分歐洲領土,怎麼會與協約國言和?

英國人也只是說說罷了,他們還是將希望放在自己的行動上。在緬甸,英軍已經集結了五十多萬殖民地軍隊,不過這些人的訓練和裝備非常差。實際上英國人將十多萬精銳士兵和一百六十萬經過訓練的印度殖民地士兵放在了緬甸和印度交界處,在這裡構築堅固防線,試圖將華軍擋在印度之外。

在馬六甲海峽出口的安達曼羣島、尼科巴羣島,英國人在這裡佈置了六個野戰機場、三百多架飛機,成爲南亞第一道防線。

東南亞攻略需要佔據大量的華國海上運輸力量,過五十萬大軍從海洋方向進攻,而6地方向的大軍攻佔中南半島後,華國也需要通過曼谷、金邊、金蘭灣、新加坡等港口運輸物資,以減輕6地運輸帶來的後勤壓力。

過三分之二的海上運輸力量參加了東南亞攻略戰役,不過戰鬥結束後後勤壓力稍減,華軍主力在馬來半島集結,等待第二階段的緬甸戰役和南亞攻略。除了輪換的士兵和彈藥等物資儲備外,華軍可以從當地獲得數量龐大的物資補充。故而,華國可以抽調很大一部分海上運輸力量,補充到第四戰區之中。

按照先南後北的大戰略,華軍攻略東南亞後將目光對準了太平洋上的島嶼和澳洲大6,爲此第四戰區準備了六十萬大軍,其中包括海軍6戰隊的十五萬士兵、6軍一個裝甲軍和三個裝甲旅、兩個機械化步兵軍和二十五萬步兵。

如此龐大的作戰集羣當然需要更加龐大的後勤運輸力量,不過第四戰區第一階段的戰鬥不需要全面動員,因爲他們的目標是那些航線節點上的島嶼。在這些荒涼的島嶼上,很少存在英軍或者美軍士兵,就算有也阻擋不了華軍海軍6戰隊的登6。事實上英美在戰爭開始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就開始部署太平洋防禦,但除了巴布亞新幾內亞島和幾個航線上的島嶼,英美沒有在其他島嶼佈置防禦,因爲他們的飛機無法覆蓋太大的範圍,導致那些島嶼失去戰略意義。

但對於華國來說,那些島嶼的作用極大,華軍飛機可以從那些島嶼上的機場起飛,覆蓋很大一片範圍,從而轟炸敵軍島嶼,截斷敵人海上航線。

防守策略上的失誤使協約**隊猝不及防,大量無人島嶼被華軍攻佔,並在上面構築機場和軍營。利用那些島嶼,華軍輕而易舉的攻佔了大量關鍵島嶼,海軍6戰隊以損失一百二十餘人的代價,將戰線推進到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羣島一線,直接威脅澳洲大6的安全。

而從雅加達出的運輸船隊,搭載海軍6戰隊士兵和6軍士兵,直接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登6。廣闊的海域使協約國兵力分散,在西北部駐防的兩個師的澳大利亞軍隊和一個師的美軍軍隊分散在幾百公里長的可能登6海岸線上。華軍利用戰艦艦炮和海航飛機的掩護,輕易突破協約國的海岸防線,並迅向內6地區擴展。

華軍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在廣袤的澳洲大6上如魚得水,推進度快得驚人,並在步兵的掩護下,接連攻克澳大利亞西北幾個重鎮。殲滅俘虜協約國聯軍兩萬多人,其餘逃往內6地區。

華軍當然不會穿越澳洲大6,那廣袤的國土上,除了草原沙漠和隔壁之外,根本沒有人影,袋鼠和毒蛇滿足不了華軍的後勤需求,沒有鐵路和公路也會讓後勤運輸困難重重。在西北部登6的部隊沿着東部和南部的海岸線推進,沿途可以利用海岸線上的港口補充物資,至於澳大利亞核心的東南部區域,還得進行登6作戰,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補給難度。

戰前美國人向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運送了一個軍七萬人的部隊,英國人在這裡也有兩個師的部隊,防守澳大利亞的主力則是本土十五萬澳洲士兵。從裝備上看,這二十六萬大軍已經達到了協約國頂尖部隊的水平,坦克飛機火炮應有盡有,物資儲備還算充足,而且具備本土作戰的優勢。(未完待續。)

第四百七十五章 宿命的對決第二十一章 造船廠第一百七十七章 運輸線第一百六十八章 華俄密謀第七十五章 潛艇第五十章 得逞第二百四十九章 混入隊伍第四百九十五章 你打我,我打你!第一百八十四章 日本人的決絕第二百五十五章 風起倫敦第十五章 鋼鐵,鋼鐵第三百六十二章 虎、虎、虎第四百九十八章第五章 第一匹棉布第四百零八章 蔣方震的信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英帝國的考驗第四百七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八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九十四章 臺灣軍團第二十八章 朝廷第四十七章 海戰 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級戰列艦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五十九章 謀劃第四百七十四章 洗頭房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伐結束第三百七十一章第三百五十三章第三十章 伏擊第七十章 滿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沙漠之蠍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五章 第一匹棉布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狩第五十二章 大戰將至第二十一章 造船廠第二百零五章 史上第一詐騙第二百六十章 戰信陽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圍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農村第三百六十章 命運之門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南旱災第八十二章 啼笑皆非的戰鬥第二百三十二章 天府之國第二百八十三章 日月之歌 八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噴井第二百四十五章 苦旅第九十九章 開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右勾拳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線吃緊第三百三十八章 阿拉伯騎兵第三百七十五章 施裡芬計劃第二百七十五章 紫荊花開 六第四百八十三章 投降儀式第三百五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 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橫須賀大餐第二十一章 造船廠第三百六十一章 橫須賀大餐第二百三十一章 報復攻擊第四章 吳家美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風起倫敦第八十六章 殲滅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武漢三鎮的槍聲第四百一十八章 縱火第四百七十八章 坦克大會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一戰第二百三十章 炮擊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二百零四章 三方混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坦克大會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亂 二第二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二十二章 金色的陽光第十四章 減租減息第三百三十三章 訂單第三百零四章 北京之議第二百二十七章 洪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瀏陽第二百三十章 炮擊開始第二十九章 出兵第四百章 貴族軍官第二百七十二章 紫荊花開 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誇誇其談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家第二百六十章 戰信陽第三百五十五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國覆滅第三百八十四章第一百零四章 官商勾結第七十二章 海鷂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德國的騷動第三百七十三章 誇誇其談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伐結束第二百三十二章 燃燒的東京第三百三十一章 接收第一百八十四章 日本人的決絕第三百九十二章第四十二章 鬼子進村
第四百七十五章 宿命的對決第二十一章 造船廠第一百七十七章 運輸線第一百六十八章 華俄密謀第七十五章 潛艇第五十章 得逞第二百四十九章 混入隊伍第四百九十五章 你打我,我打你!第一百八十四章 日本人的決絕第二百五十五章 風起倫敦第十五章 鋼鐵,鋼鐵第三百六十二章 虎、虎、虎第四百九十八章第五章 第一匹棉布第四百零八章 蔣方震的信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英帝國的考驗第四百七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八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九十四章 臺灣軍團第二十八章 朝廷第四十七章 海戰 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級戰列艦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五十九章 謀劃第四百七十四章 洗頭房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伐結束第三百七十一章第三百五十三章第三十章 伏擊第七十章 滿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沙漠之蠍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五章 第一匹棉布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狩第五十二章 大戰將至第二十一章 造船廠第二百零五章 史上第一詐騙第二百六十章 戰信陽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圍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農村第三百六十章 命運之門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南旱災第八十二章 啼笑皆非的戰鬥第二百三十二章 天府之國第二百八十三章 日月之歌 八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噴井第二百四十五章 苦旅第九十九章 開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右勾拳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線吃緊第三百三十八章 阿拉伯騎兵第三百七十五章 施裡芬計劃第二百七十五章 紫荊花開 六第四百八十三章 投降儀式第三百五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 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橫須賀大餐第二十一章 造船廠第三百六十一章 橫須賀大餐第二百三十一章 報復攻擊第四章 吳家美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風起倫敦第八十六章 殲滅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武漢三鎮的槍聲第四百一十八章 縱火第四百七十八章 坦克大會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一戰第二百三十章 炮擊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二百零四章 三方混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坦克大會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亂 二第二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二十二章 金色的陽光第十四章 減租減息第三百三十三章 訂單第三百零四章 北京之議第二百二十七章 洪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瀏陽第二百三十章 炮擊開始第二十九章 出兵第四百章 貴族軍官第二百七十二章 紫荊花開 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誇誇其談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家第二百六十章 戰信陽第三百五十五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國覆滅第三百八十四章第一百零四章 官商勾結第七十二章 海鷂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德國的騷動第三百七十三章 誇誇其談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伐結束第二百三十二章 燃燒的東京第三百三十一章 接收第一百八十四章 日本人的決絕第三百九十二章第四十二章 鬼子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