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偏向虎山行

民國四年五月十五日晚上,在隴海鐵路總醫院後院內的一棟原本爲外聘醫生修建的別墅附近,十幾名保安部的特工或陷落於角落,或在別墅周圍保持着警戒,這裡就是李誠的“特殊病房”。iHonG.

在“病房”的客廳內,當李誠伸向梁啓超後,手被對方緊緊握住的瞬間,一種強烈而神聖的歷史使命感便縈繞了李誠的胸膛,不錯,今天將開啓一個全新的歷史,這個國家的歷史,將在今天開啓。

在兩人會面之後,李誠便滿面笑容地和梁啓超聊着天,兩的聊天似乎沒有什麼目的,就像是老朋友之間的聊天一樣,隨意的聊着。聊着教育、聊着實業、聊着化,總之,在這一刻兩人似乎真的成爲了老朋友。

在梁啓超到達連雲之後,在過去的三天之,在穆、範旭東等人的陪同下,他在連雲港,參觀了機車製造廠、鋼鐵廠、造船廠、大藥公司以及其它多家企業,甚至還興致勃勃在德華大學上了幾堂。

可以說,這座城市的一切,都讓梁啓超感覺到有些興奮,甚至就連同他一直批判的,期待有所改變的“國民性”,在這裡也發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變,不過即便如此,他卻是沒忘記來連雲的目的,在同經略使公署的多人接觸後,終於在昨天,在參觀大藥公司時,他獲知李連雲進行新藥試驗非常成功,傷勢正在康復。

終於,在今天上午,梁啓超在參觀連雲圖書館的時候,得到經略使公署準確的答覆,下午,李連雲將在醫院同他進行會面。在同梁啓超之前,李誠已與身邊的親信、幕僚就各種問題進行了商談,而且有效的情報工作,也使得他掌握了袁世凱的底線,所以,這場會談,事實上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不過這卻是一場不可避免的會談,而袁世凱的讓步,同樣讓李誠舒展了眉頭。原來所有的擔心不必要了,現在,對於李誠而言,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一隻腳,已經站到了國務院的大門前,可以說,整個國家的大門已經向他敞開了。

也許正由於之前許多的擔心,才使得現在李誠在和梁啓超談話時,顯出整個人大好的心情,現在,梁啓超來連雲港,是作爲袁世凱的特使,表面上固然是爲了看望他,事實上,卻是借梁啓超之口向他傳遞一個信號——國務院不會成爲一個虛設機構,他會成爲一個新的央權力機構。

在梁啓超同李誠進行談話的時候,雖說和李誠的談判很輕鬆,而且正如外界的人所說的那樣,和李誠談話,總讓人感覺很輕鬆,因爲他的話語誠懇,毫無一絲坐做,這種赤情懷,是在其它很多人身上難得一見的。

在心下欣賞着李誠的這種赤情懷時,梁啓超不時的將視線投向那張年青的稍顯蒼白的臉龐,正如一些外界人說的那樣,他的模樣很能吸引女人,儘管他刻意的留着八字鬍,但任誰都能看出那年青的有些出奇的年齡。

而現在歷史真的要把李誠,這個只有二十五歲的年青人推到一個舉足輕重的位置了,這種舉足輕重,將不只限於國事務,而且已經大大影響了世界事務,在膠澳戰場被江蘇陸軍擊敗的軍隊,是曾擊敗俄國陸海軍的日本陸海軍。目前,戰爭雖已經結束,但是那場衝突的影響卻足以改變未來亞洲,甚至世界十年的格局。

下一步將如何辦?這是李誠考慮再三的事情,也是梁啓超不斷思索的的事。對於梁啓超而言,他對這個年青人充滿了期待,他相信這個年青人在出任國務總理之後,會這個國家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整個國家的未來都將交到他的手,而最讓梁啓超感到心安的是,李誠同袁世凱不同,或者說,兩人的觀念截然不同,在連雲港,通過參觀隴海自治會,梁啓超便認準了一點,如果當年是李誠推行“開明**”的話,那麼國的國會依然是國會,國會仍舊會監督政府,這不是因爲李誠可以接受很多事物,而是因爲在他看來,監督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不知爲什麼,在等待梁啓超到來前的那幾天,李誠忽然想起了過去,想起了未來,想起了很多事情,在這種思索,他可以感覺到自己身上發生的變化。可以說,從見到梁啓超的第一刻起,現在早已不是一個普通人了,萬種國事,很快就會壓在他的肩頭,從此之後,不會再有哪怕一刻的輕鬆閒暇。

而且,在接下來的一年之,可以說是對國最爲關鍵時刻,國內的一系列問題解決好了,將直接有利於國的未來的建設。而如何迅速解決,倒確是需要下個大的決心。最好一勞永逸,一次解決所有的問題。

但是,那些問題真的可以那麼輕易的解決嗎?在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那一個個涉及到國內諸方、各國列強的問題,都需要去解決,都需要去協調,而歷史並沒有給自己太多的時間,只有一年的時間,那些問題必須要在袁世凱死去之前加以解決,……

歷史在每一個轉折時刻,都慷慨地賦予了某一個主人翁一副決斷而無畏的魂魄。成大事業者必有大氣魄。既便失敗也要失敗得驚天動地。在國的歷史長河,那些英雄一時的人物,在主導這個國家的命運、歷史的時候,其間要面臨多少次危難,多少次轉折?

歷史或許給李誠一些啓示,但是李誠清楚的知道——歷史本來應該是另一個樣,但是現在,在這個時空之,這個國家的歷史,將由於李誠的決斷,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因而他李誠存在於這個時空之,而他將主導這個國家的一切,主導這個國家的發展,主導這個國家的命運,所以,這個國家的命運、歷史都將發生改變。

永遠不與懦夫作伴,改變是勇者的事業……但是,當面臨這個責任的時候,面對要承擔起一個國家的責任時,誰能有勇氣說,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陛時,當李誠抽着香菸,望着梁啓超那雙盡顯其睿智的眼睛,李誠的內心卻顯得有些激盪,在未來,這些在歷史上的人物,都將會被他“驅使”到一個目標之下,爲一個目標努力着。

在這個過程,自己必須要做到一點,那就是絕不能接受任何人的落後,落後者會被歷史淘汰,任何懈怠都是不可原諒的!

“這裡的一切總讓人感覺很興奮,”

在提及過去三天的考察,梁啓超整個人便顯得很是興奮,不停的地稱讚道,

“那些產品着實不錯……”

而這時,隨同梁啓超一起來的插話道:

“我在法國的一些朋友告訴我,現在在法國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國製造的工業品,他們寫信告訴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在很多地方,都能感受到國的存在,這對於旅外的僑民而言,非常重要,他們覺得民國和滿清的大不同,就在這種地方……”

“工業品製造可以改變一個國家,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如果沒有現代化的工業,那麼這個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同樣也是沒有前途的!”

面對他們的稱讚,李誠到是沒有一絲謙虛的模樣。

“在當初和央談判,索要附屬地的特權時,很多人不理解,有一些人叫我假洋鬼,在他們眼,我是喝牛奶長大的,所以心靠着洋鬼,要那些特權是爲洋鬼要的,當我準確在這些附屬地上建立工廠,發展工業的時候,一些洋人,到是覺得不太可能,甚至一些國人,也認爲不可能,所以在過去三年,我在隴海,埋頭苦幹,靠得是一股氣,一股證明給所有人看的氣,去做這些事情,現在終於做出了一些事情……很多時候,做事情,就是要告訴那氣,外國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你看,現在,我們做到了很多事情,很多過去,他人未曾想像的事業,現在我們正在努力的去做到,卓如先生,你看到了這裡的一切,你覺得,我成功了嗎?”

“成功了,這是大大的成功,前所未有的成功……”

梁啓超點頭說道,他的言語顯得有些誇張,顯得有些過份,不過在他看來,這是應該的,李誠的確做到了他人難做之事。

“不!”

臉上帶着笑,李誠搖頭說道。

“我只能說,現在,我們只是開了一個頭,距離成功依然還很遙遠!”

這時,李誠的臉上顯露出一種憂國憂民之色。

“就我個人而言,或許現在是某種事業上的成功,但是相較於整個國家,現在,國的工業底依然太薄,國依然太落後,我們甚至還談不上算是什麼工業國家,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這只是剛剛開始!”

“是啊,剛剛開始,對於你個人來說,這是事業上的成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只是開始,這很對,想更好的主掌這個開始,就要換個位置!”

梁啓超看一眼李誠,先是表示贊同,然後認真的說道。

“致遠,這次,我來到這裡,就是爲了一件事,大總統,希望您在傷愈後,能夠前往京城……”

接着,梁啓超認真的盯視着李誠,看着那雙總讓覺得很是誠懇,沒有一絲虛假的眼睛,他認真的說道。

“前往京城,主持國務院,主持全國的實業經濟建設,這纔是真正的爲國爲民,這可遠比你居於隴海一地,更能爲國盡責啊!”

“嗯……”

面對梁啓超扯入的正題,李誠稍做沉思,然後說道,

“的確,整個國家的實業發展,需要站在國家的角度上去全盤規劃考慮……”

“是的,”

梁啓超點頭說道,

“致遠,你擅於實業、長於經濟,這點可謂是舉國公認,現在你可謂是負天下之盛名,有知之士無不贊同由你主持國務院。而且,大總統也是這個問題,大總統已經同意由你出任國務總理,主持國務院。到那時,你可要擔負起全國的實業建設啊!”

梁啓超的直接,換來的卻是李誠的沉默,注意到他的沉默,梁啓超又開口說道。

“現在央一共有十個部,大總統認爲,目前國雖是實行總統制,但國務院仍需主掌其五部,在來時,大總統曾特意叮囑我,如果您願意前就任國務總理的話,那就請您準備一下財政、教育、農林、工商、內務五部總長的名單!”

“哦……”

正如情報提及的那個五個部,李誠沉呤片刻。

“這件事容我再考慮一下……”

許是怕梁啓超誤會自己的意思,李誠隨後又解釋道。

“卓如先生,你來連雲已經三天了,應該已經看到,這裡的一切工作,不過剛剛步入正軌,這裡有我的責任,所以我必須要考慮到這裡,卓如,你是知道的,畢竟這裡……”

望着梁啓超徵,李誠不無誠懇的說道。

“就我個人來說,能夠爲國效力,那是我個人的榮幸,但是……”

但是剛一出口,梁啓超的心下頓時暗叫不妙。

“過去,我希望爲國效力,在國家的面前,個人可以犧牲很多事情,個人全心爲國,國家回報個人,這是值得的,也是應該的,可是,你看到了,有很多時候,一些事情,我們必須要去考慮。”

接下來,李誠到是沉默不語了,他只是靜靜的將菸蒂按滅於菸灰缸,隨後用一種沉思的神色望着窗外。

梁啓超自然明白李誠的顧慮,那三槍,換做任何人都會心存顧慮。

“致遠,你是擔心……”

不待梁啓超說完,李誠卻搖頭說道:

“我所擔心的是……。”

笑了笑,李誠指了一下自己。

“相比很多人,我太過年青人了,像我這個年齡的很多人,現在不過是剛剛畢業,所以,我覺得,冒然居於高位,恐於國不利!”

這時李誠到是明智的選擇了“讓步”,至少在表明一種態度。

“致遠,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今日連雲之成,已經足以讓我輩汗顏!”梁啓超接着笑說道,

“別的不說,只要致遠你能將連雲之成,推之全國,這國不出十年必可大改變,而且,大總統另掌五部,可同你相互配合,國務院與總統府互相配合,致遠你長於實事,大總統長於全局,這便是有內有外,有合有分。”

聽到樑啓這麼講,李誠呵呵笑了起來,不過,很快他又蹙緊眉頭——那不過只是說辭罷了,任何人都知道,表面的配合之後,卻將是府院雙方的爭鬥。

“卓如先生,“張園案”……幾乎各大新聞社都有報道,不知您對此如何看?”

終於,李誠還是主動提到了“張園案”,這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事實上,李誠知道,自己越是不提,袁世凱只怕越是擔心,與其如此,不如直接提到此事,只有如此,才能讓袁世凱暫時放下心來,如此纔有可能建成未來的利益同盟。

“這個嘛,”

稍做沉吟,梁啓超看着李誠,然後認真的說道。

“我個人以爲,那是狗急了跳牆之舉,絕不會是大總統所爲,如果所料不差的話,應該是孫等革命黨人所爲,要知道,革命黨人可是長於刺殺之道,清末時,其暗殺之舉可謂是數不勝數,而這正顯其當前之絕望……”

“現在談話真兇爲誰,還爲時過早,目前案件還在調查之,我相信會查出真相!”

李誠到是沒有在“真兇”的問題上扯下去,而是直截了當的說道。

“此事在國內引起恐慌最大,幾天前,我剛回到連雲時,連雲有多達十萬人簽名請願,要求我留在連雲,不能前往京城與大總統會面……”

“但是,國家的利益,纔是最高的!”

梁啓超這時選擇用李誠過去的話,去勸說他,

“當然,致遠你是“張園案”的受害者,不過,也正因如此,現在主動權已經掌握在你的手裡,現在,你應該利用當前這一大好時機,前往京城,同大總統會面,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爲國家做更多的事情。”

“嗯……”

沉默着,李誠站起身來,開始在客房內踱着步,而梁啓超則看着他繼續說道。

“在未來,我會全力支持致遠,你是一個幹大事的,也是一個成大事的人,事情的輕重緩急,你必要分清!”

“卓如先生……”

梁啓超的話,倒是讓李誠停下腳步,燈光映亮了他的臉龐,他將深沉的目光盯視梁啓超,“你是否知道,大總統爲何想重設國務院,並願意任命我爲國務總理?”

一聲反問之後,不待梁啓超回答,李誠卻又苦笑着說道。

“殺李啊!”

一聲長嘆,李誠閉上了眼睛,良久之後才說道。

“罷了,爲國,誠,只能偏向虎山行了!”

#

第87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269章 拼死而爲第20章 設想更!第339章 陸軍海戰隊第145章 大風起第139章 保安部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118章 捧殺第162章 戰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26章 咬鉤的魚兒更!第86章 蠕動第56章 施以謀第150章 官邸思考今明日 芝泉顧慮重重難第168章 如何回報第194章 揚州第33章 楊度之才更!第139章 保安部第318章 未來第127章 災,百姓苦,豐,百姓憂第125章 怪叔叔第249章 航母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324章 何遂的聯想第66章 策馬歐羅巴第64章 善與狠第119章 開拓者第3章 有意思的人第256章 紅海第234章 激發第144章 弱國之大國民第381章 芒種第71章 向六合致敬第378章 離心離德第116章 殺招第3章 囑咐第309章 暗戰伊始第129章 買一送一第85章 大戰前夜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78章 告訴他,守住凡爾登第39章 籌劃(上)第229章 奇蹟第43章 駐京辦主任第106章 投機第36章 魯南鐵道大劫案第155章 佩羅納死地攻防 輜重兵誓入作戰隊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154章 燒雞與榮譽第62章 人性第351章 廣州第334章 制定者第127章 災,百姓苦,豐,百姓憂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117章 電第262章 覺悟第111章 進一步第6章 他不是第75章 前哨第170章 兄弟第175章 失望之心第137章 實幹興邦第270章 父與子第20章 設想更!第75章 前哨第2章 第四帝國的迷團第199章 絲第46章 鷹降抱犢崮第134章 爲什麼選我第309章 暗戰伊始第356章 鬧劇第375章 國家、國民都盼望着你第337章 改變第120章 另類行銷第47章 擔保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354章 上海第51章 借刀一用第110章 文化遠征第29章 質物第92章 元帥心思第6章 大總統的煩惱第40章 袁氏兄妹議奇事 致遠謀定內務事第12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85章 槍第325章 俘虜第18章 舊金山第363章 欲哭無淚的老袁第41章 漢森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7章 匹茲堡第261章 只有……第17章 制約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133章 東瀛之地奢風顯 食虎大會首相憂第84章 短視第54章 送瘟神第65章 地中海上的龍
第87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269章 拼死而爲第20章 設想更!第339章 陸軍海戰隊第145章 大風起第139章 保安部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118章 捧殺第162章 戰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26章 咬鉤的魚兒更!第86章 蠕動第56章 施以謀第150章 官邸思考今明日 芝泉顧慮重重難第168章 如何回報第194章 揚州第33章 楊度之才更!第139章 保安部第318章 未來第127章 災,百姓苦,豐,百姓憂第125章 怪叔叔第249章 航母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324章 何遂的聯想第66章 策馬歐羅巴第64章 善與狠第119章 開拓者第3章 有意思的人第256章 紅海第234章 激發第144章 弱國之大國民第381章 芒種第71章 向六合致敬第378章 離心離德第116章 殺招第3章 囑咐第309章 暗戰伊始第129章 買一送一第85章 大戰前夜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78章 告訴他,守住凡爾登第39章 籌劃(上)第229章 奇蹟第43章 駐京辦主任第106章 投機第36章 魯南鐵道大劫案第155章 佩羅納死地攻防 輜重兵誓入作戰隊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154章 燒雞與榮譽第62章 人性第351章 廣州第334章 制定者第127章 災,百姓苦,豐,百姓憂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117章 電第262章 覺悟第111章 進一步第6章 他不是第75章 前哨第170章 兄弟第175章 失望之心第137章 實幹興邦第270章 父與子第20章 設想更!第75章 前哨第2章 第四帝國的迷團第199章 絲第46章 鷹降抱犢崮第134章 爲什麼選我第309章 暗戰伊始第356章 鬧劇第375章 國家、國民都盼望着你第337章 改變第120章 另類行銷第47章 擔保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354章 上海第51章 借刀一用第110章 文化遠征第29章 質物第92章 元帥心思第6章 大總統的煩惱第40章 袁氏兄妹議奇事 致遠謀定內務事第12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85章 槍第325章 俘虜第18章 舊金山第363章 欲哭無淚的老袁第41章 漢森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7章 匹茲堡第261章 只有……第17章 制約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133章 東瀛之地奢風顯 食虎大會首相憂第84章 短視第54章 送瘟神第65章 地中海上的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