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開拓者

“將時鐘撥回大約布爾戰爭之後的1900年,在新興工業化國家紛紛崛起的背景下,英國在全球市場的出口已現頹勢,對各殖民地出口額的下滑幅度尤其巨大。

而十四年後,剛剛實現民族自由的中國趁老牌殖民國家忙於戰爭,以迅速增長的實業經濟爲基礎,開始加強了同非洲的經濟往來,利用棉紡織品和鞋子、服裝等廉價商品,迅速佔領非洲市場,對歐洲列強的對非貿易產生嚴重衝擊。

在這場戰爭之中“日不落”帝國的日漸式微,讓東方的“第一共和國”看到了藉助通商實現國家工業實業經濟迅速崛起的天賜良機。

中國與南非的貿易始於17世紀荷屬東印度公司成立,該公司爲將獸皮出口到遠東,於1652年在南非設立辦事處。此後近3個世紀,中國與南非的貿易額只能用“微小”來形容,主要集中於茶葉、瓷器之類的傳統產品,貿易額至多的年份不過只有十數萬元。

但第一次世界大戰成了局勢的轉折點。兵戈交錯之下,英、法等南非日用品的傳統供應者自顧不暇,中國商人們卻能瞅準時機,向南非大批輸入紡織品,自此在生意場上站穩了腳跟。1915年,中國對南非的出口額將近400萬元,相當歐戰前的近10倍,增幅可謂是極爲驚人,而這恰恰和其戰前極度依賴歐洲商品有着分不開的關係。

在英國擁有衆多殖民地和附屬國的非洲地區,人們逐漸喜愛上了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巧合的是,中國出口到非洲的主要也是棉和人造絲製品,對英國在這片大陸的紡織品出口構成了巨大挑戰,但誰都知道,這種挑戰並不僅僅侷限於非洲……”

《開普頓郵報》

從上海港啓程的“吉順號”輪船起程之後,一出揚子江口,便徑直朝着遙遠的西洋駛去,沒錯。是朝着西洋,而不是南洋,下西洋,或許是剛剛出現的一個字詞。

船在海上走着。空中沒有風,天藍藍的,天上有幾朵白雲在飄着。

對於一輩子從未走出過安徽的黃浩澤來說,他一輩子從來沒有見過那樣大的輪船,可這輪船雖說大,很大,聽說有上萬噸。可是對於這個甚至從未見過海的皖北人來說,他發現一件怪事,事爲什麼會怪?

因爲船比老家的莊子還要大,船裡的人要頂上幾個莊子,可是,地方卻不大,這個地方指的是船艙,更準確的來說。是他居住的船艙。

三等艙的船艙裡分上中下三層,層與層之間甚至不到半人高,人要進艙裡。只能彎着腰走路。每個人分一張窄窄的帆布吊牀,可以躺着,正好一個人寬,可雖說如此,但是由於空間太小了,想坐在那,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麼一條船男男女女一共擠下了三千多號人,那些人大都是要出洋謀生的,當然,他們的目的地卻多有不同。更多的人則是去南洋的婆羅洲,在兩年前,中央和英國簽署了中婆移民協定,《中婆移民協定》是一份由中華民國政府與英國政府簽訂的招募華工條約。簽訂時間?此條約於民國2年9月20日在北京簽訂。條約背景?英屬北婆羅洲政府欲開發北婆羅洲,於是先後在中國各地招募華工開發此地,並給於優待。此簽訂條約後。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派官員護送華工,並在北婆羅洲亞庇設立領事館。此條約的主要特點在於招募對象中有一批是天津人,約八百多人。

在隨後的兩年間,這一移民協定幾乎處於中止狀,直到民國四年5月,中央政府方纔再次同英屬婆羅洲當局補籤協議,以爲移民爭取更多的權益,除去舊有的享有最惠國待遇和其它待遇之外,還爭取到一百五十元安家費和一百英畝土地所有權以及五年免租等多項權益,隨後,在政府的引導下,便開始加大對英屬婆羅洲的移民力度,一年間,近五萬移民從中國各地輸往英屬婆羅洲,開墾土地。

此時,當輪船就像是一個可以移動的島嶼,慢慢地離開廣州碼頭的時候,離開這一座中國的最南端的港口,繼續向南洋的方向開去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還在甲板上呆着,不願意到船艙裡去。那種心情很奇怪,儘管大家對就要到來的生活充滿期待和興奮,儘管大家平時對自己的故鄉多多少少懷有怨氣和不滿,但當現在真正要離開她的時候,大家的心情又特別的不捨起來。

許多人都面對碼頭的方向久久地在甲板上跪着不願意起來,他們都哭了。儘管過去從未哭過,也許是受到這種情緒的感染,黃澤浩也淚流滿面,嗚嗚放聲哭起來,他看着那遠去的江口,看着那祖國的河山慢慢的消失於海平面上的時候,他的心裡突然明白了,爲什麼老師會告訴他們,在離開中國的時候,除去一包鄉土之外,應該帶一面國旗,至少,那可以提醒他們一些事情。

“吉順號”輪船一出珠江口,風就變大了,海浪不停地拍打着船舷,被風吹起的浪花像雨一樣灑落在大家的臉上,流到嘴裡,又鹹又澀的,在甲板上的人這才紛紛回到船艙裡去。

“你知道嗎,剛纔那一瞬間我就好像是心被人家給割走了似的,覺得整個人都空落落的。”

孤身一人的黃澤浩,儘管什麼也沒有說,可在聽到別人如此說的時候,他知道自己的心情和他們的心情卻是一樣的。

不然爲什麼要說故土難離呢?

在心下感嘆的同時,他同樣也知道,其實大多數人都是讓生活給逼的,要是日子能夠過得下去,誰還願意去那麼遠的地方?

黃澤浩望着那些拖家帶口移民婆羅洲的同胞們,從現在起,再也沒有皖省、浙省、閩省、廣東之分了,有的只是一個名詞——中國人。

在輪船於大海上航行的時候,黃澤浩的腦海中,所思所想卻是對未來的憧憬,他並不是無地之農。不需要被“一千多畝地”誘惑着去婆羅洲,對於他來說,他還有更爲遙遠的一個夢,一個淘金夢。那個夢,在幾個月前,從來都沒有在他的腦海中生成過,甚至對於他來說,之前,他唯一的夢想就是將來有朝一日成爲一個工人,然後。然後成爲什麼呢?似乎沒想過。

可是現在,在幾個月前,從車站夜校的老師第一次拿出地圖,在課堂上告訴他世界有多大,告訴他,還有“下西洋”這個名詞的時候,告訴他,賣一雙鞋可以掙到一塊大洋的那天起。似乎,他的夢就發生了改變。

他開始夢想着自己成爲鄭和,成爲……

這時聽坐在他對面的一個小男孩所唱的一首歌謠。儘管小男孩的話聲他聽不太懂,但是經過這十幾天的航行,他還是聽懂了一些:

火船駛進七洲洋,是好是歹全是命,時來金銀用船載,運倒連命都丟掉……

“火船駛進七洲洋,是好是歹全是命,時來金銀用船載,運倒連命都丟掉……”

豪邁而粗獷的歌曲在荒原上回蕩着,烈日當空。灼陽對這片荒蕪的大地全沒有一絲同情之意,似乎,不過,對於穿着一件短袖襯,皮膚曬的如同黑人一般黝黑的黃澤浩而言,這一切他早已經習慣了。

南部非洲的烈日早已經改變了這個十九歲的農家子弟。現在的他,頭上戴着一頂布爾式的牛皮軟帽、手拿着西部式馬鞭,腿上又是美國式的牛仔褲,趕着一輛雙拖大輪馬車,如果不仔細看,如果不聽他的歌聲,很難讓人相信,這就是半年前,那個稍顯靦腆的鄉下小子,嗯,其實現在,他還是一個鄉下小子,或者說——鄉下貨郎。

沒錯。

現在的黃澤浩就是一個鄉下貨郎,半年前,他乘着“吉順號”到了好望角,到了南非,然後他便開始了他的“下西洋”之旅,和很多“懷揣發財夢”下西洋的年青人一樣,到達開普頓後,他就到了當地的中華商會,那時,這個商會並不大,不過只有幾十個人,而他不過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夥計。

他一邊學着英語,一邊在商會裡做着夥計,就這樣,過了五個月後,掌櫃的告訴他——出師了。

這倒不是因爲他學會了做生意,而是因爲他學會一個東西——團結。

四海之內皆兄弟。

分佈於全世界各地的“中華商會”的總會、分會、貿易站、貿易行內,都有這麼一句話,但這句話卻不是真的指“四海”,而是指同胞,如兄弟般相守相護,這是商會唯一的要求,甚至於商會制定的第一條款就是——“我華人於海外務需團結,否則,立錐之地尚不存也!”

團結,是一個新鮮的詞彙。

至於團結是什麼?那就是所有的中國人,都要抱成團、結成結,永不內鬥,如果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強,當然,更爲重要的是,大傢伙團結了,洋鬼子也就不敢欺負了。

爲此,商會還有一條行規,如果一人內鬥,則羣起攻之,如何個攻法?

商會會斷他的貨,運輸公司拒運他的貨,總之,有各種各樣的法子懲治他,最後,領事館還會取消他的護照,甚至在回國之後,他也會被拉上“黑名單”,等待他的恐怕,也就只有“自盡以贖其過”了。

對此,商會的解釋很簡單——商場如戰場,我等於海外拓商已非不易,若內部有人長內鬥,無疑於戰時通敵,對此等卑劣之徒,絕不容情。

這只是口頭上說說?

當然不是,黃澤浩曾親眼見識過,一位從浙江溫州來的小商,爲了佔據一地市場,和外人勾結一氣,試圖打擊當地其它華商的結果,商會追回所有的賒貨,銀行收回貸款、領事館取消其護照,並將其遣返回國,在回國的船上,他跳海自盡了。

真的是他自己跳海了嗎?

沒人知道,反正,所有人卻知道一個道理,如果他不跳海的話,回國後,等待他的命運會更爲悲慘,他不會再獲得那怕一分錢的銀行貸款,不會再有任何人和他做生意。因爲他的名譽盡毀。

嚴厲的會規,使得像黃澤浩這樣的“下西洋”人不敢越雷池半步,原因非常簡單,從民國四年起“海外拓商”是由“中華商會”這個總理在民國二年創辦的商會組織一力促成的。而國內的商品出口是由中華貿易公司和工商部負責,對“損害國商聲譽、利益”的內部行爲,從來都是持以“零容忍”態度。

也正是這種國家和商界的共同的“商業自律”,使得在短短一年半內,貼有“made?in?a”的中國製造,就迅速打開了很多國外市場知名度,當然。在這其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正是像黃澤浩這樣的“行腳商”。

不過對於黃澤浩來說,他當然不知道,也不見得認同報紙上所謂的“made?in?a”依靠質量樹立聲譽,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價格。

“made?in?a!”

幾乎是馬車一駛進新南威爾士鎮,這座小城的居民便注意到馬車車廂上用油漆書寫的大字,隨後,這座地處內陸腹地的布爾人、甚至黑人。然後他們纔看到趕着馬車的是一位皮膚黝黑的亞洲人,同時,他們出看到這個亞洲人穿的很是整齊。一身白色的襯衫上的,甚至都沒有一絲塵土,也許是之前剛換的。

當馬車在小鎮鎮中的廣場邊停穩之後,黃澤浩首先用溼毛由擦去臉上的一些浮灰,然後臉上帶着誠摯的笑容,向那些神情詫異的白人點頭致意。

“東方人?”

“made?in?a?”

在人們的驚訝中,黃澤浩很快便展開了他的攤位,按照商會的“行商指南”他可以在這裡擺攤,而不需要擔心警察來收攤,市政廳並未禁止在這裡擺攤。

“驚爆價——0.3鎊小店!”

當一塊布曼被搭起來之後。人們便看到了白布上寫着這麼一句大字。

“鞋,無論大小尺碼0.3磅!”

“襯衫,無論大小尺碼0.3磅!”

……

小鎮人原本對這個亞洲人的到來極爲驚訝的人們,這會的神情變得更是驚訝了,這個人出售的商品,原比他們想象的更爲便宜。準確的來說,要遠比雜貨店裡的東西更便宜。

“快來看啊,來自中國的商品,質優價廉……”

黃澤浩一邊用英文吆喝着,一邊用左手拿着衣架向人展示着0.3磅的襯衫,右手拿着一雙鞋,對於如何打開市場,經過五個月的實習和一個月的“行商”之後,他早就極爲熟悉,首先,必須要讓人們知道,什麼是中國製造。

當然,中國製造的代名詞極爲簡單——質優價廉,可以說,這是行腳商們開拓市場時,無往不利的“法寶”。

近中午的嬌陽甚烈,慢慢的,市政廳廣場上的攤位上來了幾個人,他們擠到這裡,開始挑選那些看起來質量似乎不錯,但是價格卻更爲低廉的商品。摺疊雨傘、襯衫、裙裝、絲綢布匹等等,雖說不過只是一個小攤位,但是這裡的的貨物卻是極爲齊全,任何生活物品都可以在這裡買到。

而在人羣中,哈姆斯克從攤位上拿起一雙皮鞋,或者更準備的來說是“皮布鞋”,作爲一個商人,他只需要隨手一摸,就能分辨出皮鞋的用料,看上幾眼就能分辨出用料的好壞,而這種深腰皮靴的腰身卻是布制的,只不過他處理的很像皮革,只有鞋頭和鞋後跟纔是布制的。“先生,我可以看一下你的鞋子嗎?”

“當然,當然可以……”

黃澤浩並沒有拒絕這個人的要求,在對方查看着鞋子時,他已經賣出了十幾件商品,速度雖然不是很快,但是按照這種速度,一天掙十鎊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打量着這麼一雙廉價皮靴之後,哈姆斯克這位在小鎮上開着一個雜貨鋪,卻因爲貨物供應問題而陷入半停業的他,看着這一輛貨物,尤其是那個黃種人的時候,一個念頭卻在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來。

“亨利警長!”

在酒吧內,哈姆斯克將一疊鈔票遞到亨利警長的面前,足足有一百鎊之多。

“這是一點兒小意思,如果您能幫忙的話,到時,一定會表示重謝!”

哈姆斯克的臉上帶着小商人特有的極爲謙卑的笑容,可是在內心深處,這個曾經是布爾國民軍少尉的小商人,卻極爲鄙視眼前的這位亨利警長,他是英國人,在這片殖民地,這些該死的英國佬,除去貪污受賄,又會幹什麼?

嗯!他們還會屠殺布爾人!還會掠奪本應屬於布爾人的財富。

不過現在,他卻希望對方能夠收下他的行賄,然後按照他的“要求”達成他的目的。

眼前這厚厚的一疊五鎊面值的鈔票,只是讓亨利眼前一亮,隨後他便非常隨意的用警帽壓住那些鈔票。

“哈姆斯克先生,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

第13章 父與子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145章 憂慮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221章 印象第210章 期待第4章 兩條街間浮想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4章 楊度第47章 他們敢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戰第97章 連污巷第30章 南苑校場練兵忙 瘋子淬練軍人魂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230章 拖不得第8章 車廂內的討論第92章 解決之道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55章 港口第274章 匪與兵第375章 國家、國民都盼望着你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81章 盛老四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戰第109章 德華大學第343章 普及第65章 地中海上的龍第120章 至高點第2章 夢想啓航第75章 馮如第19章 九里山上第239章 絕不妥協第61章 長記性第8章 車廂內的討論第13章 挖個坑等你跳第56章 施以謀第127章 我等你第179章 南京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136章 邀請第42章 地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152章 尚蒂伊將軍怒意濃 前沿處欲把名來揚第214章 一堆玩具第102章 張三的建議第229章 奇蹟第9章 說客遊說華盛頓 議員所重唯私利第165章 強攻時刻血與火第46章 建議第99章 現形記第64章 善與狠第221章 印象第128章 奸商第341章 長寶第125章 應該如此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5章 繞不開的人第85章 大戰前夜第363章 欲哭無淚的老袁第276章 改變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64章 東洋之變變於後第90章 利益至上第168章 兄弟第17章 制約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337章 改變第382章 就職儀式第37章 肉票的開始第158章 德國的變化第313章 作畫第3章 囑咐第40章 籌劃(下)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303章 心思第320章 拖他幾天第33章 楊度之才更!第31章 條件第66章 開創第245章 好好幹第23章 打破一致爲我用第29章 質物第342章 出“奇”第36章 魯南鐵道大劫案第55章 港口第239章 絕不妥協第309章 暗戰伊始第326章 學會敬畏第134章 不得已間二人擇第85章 槍第51章 借刀一用第262章 覺悟第125章 應該如此第182章 風雲際會第263章 一個民族的覺醒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218章 西山臥佛寺第166章 徐州
第13章 父與子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145章 憂慮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221章 印象第210章 期待第4章 兩條街間浮想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4章 楊度第47章 他們敢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戰第97章 連污巷第30章 南苑校場練兵忙 瘋子淬練軍人魂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230章 拖不得第8章 車廂內的討論第92章 解決之道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55章 港口第274章 匪與兵第375章 國家、國民都盼望着你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81章 盛老四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戰第109章 德華大學第343章 普及第65章 地中海上的龍第120章 至高點第2章 夢想啓航第75章 馮如第19章 九里山上第239章 絕不妥協第61章 長記性第8章 車廂內的討論第13章 挖個坑等你跳第56章 施以謀第127章 我等你第179章 南京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136章 邀請第42章 地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152章 尚蒂伊將軍怒意濃 前沿處欲把名來揚第214章 一堆玩具第102章 張三的建議第229章 奇蹟第9章 說客遊說華盛頓 議員所重唯私利第165章 強攻時刻血與火第46章 建議第99章 現形記第64章 善與狠第221章 印象第128章 奸商第341章 長寶第125章 應該如此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5章 繞不開的人第85章 大戰前夜第363章 欲哭無淚的老袁第276章 改變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64章 東洋之變變於後第90章 利益至上第168章 兄弟第17章 制約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337章 改變第382章 就職儀式第37章 肉票的開始第158章 德國的變化第313章 作畫第3章 囑咐第40章 籌劃(下)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303章 心思第320章 拖他幾天第33章 楊度之才更!第31章 條件第66章 開創第245章 好好幹第23章 打破一致爲我用第29章 質物第342章 出“奇”第36章 魯南鐵道大劫案第55章 港口第239章 絕不妥協第309章 暗戰伊始第326章 學會敬畏第134章 不得已間二人擇第85章 槍第51章 借刀一用第262章 覺悟第125章 應該如此第182章 風雲際會第263章 一個民族的覺醒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218章 西山臥佛寺第166章 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