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英雄末路

居仁堂的氣候,在這初冬的第一場雪下來之後,自然的又冷了許多。草坪是白皚皚的,房頂是白皚皚的,黎明時的一場大霧把高高下下的樹木也披上一層白紗;北方吹來的風,掛着哨響朝窗縫裡鑽,過去的幾個星期中,似乎沉寂了許多。

大總統病了,雖說這勉強算是一個機密,可在京中這卻是衆所周知的事情,從進了七月起,大總統的身體便一日不如一日,一開始,袁世凱雖說有病了,雖然吃着中藥,卻還是相樓辦公和會客,直到進了九月之後,隨着病情日益加重,纔不再下樓,但是他在樓上臥室裡,仍舊下牀坐着看公文 ,有的時候還會接見一些重要的來課,這種情況延續到十月,病情卻進一步加重了,纔不能下牀,也不再辦公。

從那一天起總統府的事物,方纔由總統府秘書長處理,而在過去的幾天之中,他的病得最重的時候,不過只是這兩天的功夫。

連日來飽受病痛折磨的袁世凱,昨夜又是不曾閤眼。他不想思索什麼事了,但他腦際聚積的事多得令他尾打不掉;他究竟又思索了什麼?

他自己也不知道。因爲他什麼事也沒有思索成功。

就在昨天,三兒媳婦偷偷割了臀部的一塊肉,熬成了一小碗湯,送給他喝。袁世凱卻警覺地意識到了什麼,推開那碗湯,連聲說:

“不喝,不喝!”

袁氏家族有割肉療疾的傳統,一門數代都有爲親人割肉療疾者挺身而出。袁世凱的叔父輩中,叔祖袁登三曾爲母親割股療疾;父輩中,生父袁保中生病,生母劉氏曾割肉療疾;四堂叔袁保齡的側室劉氏、十堂叔袁保頤的妻子白氏,都曾爲丈夫割股療疾;他的二姐,那個一輩子守活寡的袁讓,爲了治好母親牛氏的病。也曾經剁下一節手指放進中藥裡煲湯。

雖說那是兒媳婦的孝心,可袁世凱卻不願意喝那肉湯,或許正因如此,他纔會一夜未能入睡。他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

黎明時,風緊了;風裹着雪粒,打得門窗“吵啦啦”響。可是躺在牀上的袁世凱思緒更亂了,到底在想着什麼?這恐怕只有袁世凱自己才知道,或許是在牀上躺了太長時間,忍着胯腹間的劇痛,袁世凱強撐着身體站起身來。然後輕輕地推開門,走到長廊上,想透透空氣,舒舒胸悶。可是,當他剛伸出頭來,那呼嘯着的北風,竟像一把刀子刺向他的腦門,他陡然打了個寒顫。頭也覺得暈了一下。

“大總統!”

門旁的侍從連忙過去扶着袁世凱,將其扶進屋同時關上門。不過是數十秒的功夫,袁克定、袁克文兩人便從侍從那裡得到了消息。

在運的幾天之中的。爲袁世凱的病情,爲治療方案,他們兩人一直都在爭執着,其大兒子袁克定主張用西醫,通過動手術治病。二兒子袁克文則竭力反對用西醫,主張用中醫,再加上袁世凱從來不相信西醫,所以雙方便相持不下。

而現在,從侍從那裡得知父親的病情更重了,原本應該前往天津。以隨軍遠征的袁克定看着二弟弟,猛的站起身,看着袁克文說道。

“就這麼定了,請西醫!”

做爲長子,袁克定惱怒時倒是顯出了幾分兄長之威來,看着兄長。袁克定卻是吱聲說道。

“那,至少也要請一箇中醫吧!”

原本的,兩人爭持不下的另一個原因,卻是因爲袁世凱要求保密,對他的身體狀況加以保密,他怕因自己的身體引起什麼亂子,自然的,袁世凱也不想從總統府外請什麼醫生,可現在袁克定卻顧不得那麼多了,現在最緊要的是他爹的身體。

“就這麼着吧!”

點下頭,袁克定倒是沒有反對,還反對什麼呢?

幾個鐘頭後,法國醫生卜希爾和中醫蕭龍友被請入總統府,負責給袁世凱治療,診斷爲尿毒症,而此時,因爲耽誤了治療,袁世凱的尿毒漸漸在全身蔓延開來,對此所有中醫都已經束手無策了。

卜希爾,這位袁克定請來法國醫生在爲袁世凱作了一番診治之後,在走出大總統的臥室後,看着迎上來的袁克定輕輕的搖了搖頭,他這一搖頭,只讓袁克定的臉色一白,頓時只覺一陣暈眩。

“卜希爾醫生,怎……怎麼樣!”

面色煞白的袁克定的語間盡是恐懼之意,如果爹不行了,那他……

看着這位大公子,卜希爾醫生思索片刻後說道。

“現在,大總統的病情已經耽誤不得了,在這裡已經沒有辦法治療,需要住院動手術!”

去醫院做手術?

卜希爾的話只讓袁克定一愣,去醫院,爹有可能去醫院嗎?

“不去,不能去……”

搖着頭,袁世凱的語氣顯得很是肯定。

“爹,可你的身體……”

“不去,就是死在這,也不能去……”

不能去!

面對兒子的勸說死活不肯到醫院去的袁世凱這會卻是非常清楚,一但他到了醫院,他的這病情也就等於宣揚了出去,現在京城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着他死了,等着他……這會可千萬不能出什麼亂子啊。

更何況……陸軍總院,那是李致遠的地盤,京城的那幾家大醫院,可不也都是李致遠的地盤,到了那,可就是——自投羅網了!

“克定,你,你去告訴樑秘長,讓,讓他通知李致遠,現在,現在就去天津,遠,遠征軍,是時候出征了!讓他明天就去,最遲明天下午……”

稍加思索,袁世凱還是做出了一個決定。

“爹……”

袁克定卻是不明白,爲什麼爹在病重的時候,還在想着那李致遠,他,他這是要幹什麼!可是對於袁克定來說,他卻沒有閒情逸致考慮那麼多,現在,沒有什麼比他爹的病情更重要的了。

半個鐘頭後。樑士詒來到居仁堂二樓,對於袁世凱雖說有一些不滿,可對他的心中卻同樣有很深的知遇之感,而在此時。大總統病重的時候,每天,也就只有他這位秘書長能夠進入大總統的臥室。

在得知大總統的病情之後,樑士詒的心緒顯得沉重,他不過只是一進屋,袁世凱便有些急切的問道。

“傳出了?他答應了嗎?”。

“嗯!”

站在牀邊,樑士詒對臥在病榻上的說:

“大總統不必爲此而憂鬱。此事想來,李致遠也會明白大總統的一番苦心!”

一番苦心,在被人知會大總統的命令時,樑士詒的心下卻是微微詫異,而現在,在得知大總統的病情之後,他卻明白了大總統的這一番苦心。

樑士詒的回答讓袁世凱的嘴角邊流露出一絲悽笑:

“現在,這京城。不知道多少人在等着我嚥氣,你這還看不出!”

聽大總統這麼一說,樑士詒連忙說道:

“大總統。您這些年忠心爲國,可是有目共睹的,那些人,不過就是……”

雖說嘴上這麼安慰着大總統,可是樑士詒對國內外政治局勢較爲清楚,他比別人看得透一點,甚至比眼前的這位大總統看的通透一點:

“不過就是野心勃勃之人罷了,他們那裡知道國事,有的只是私心罷了,那裡像大總統這樣公而無私。”

如果換做平常。或許樑士詒不會這麼說,可是現在他卻是知道,最後,大總統總算是做了一件公而無私之事,讓李致遠這個時候去天津,可以省掉許多麻煩之事。儘管,仍然難免還有一些私心,可能做到這份上,已經着實出乎他的意料了。

聽着樑士詒的話,袁世凱卻是虛弱的搖搖頭,聲息微弱地插話道:

“燕蓀,其實,這件事裡頭,我的私心比誰都大,現在好了,這戲臺子估計我是站不住了。戲臺只有一個,他們要上臺,你就得下臺。有錯是錯,沒有錯也是錯。這中國的戲叩,可能還正在敲開場鑼哩!”

說罷,閉住雙眼,一臉的枯槁陰黑。

“戲臺”,

大總統的比喻,只讓樑士詒心裡一驚,看來,現在這一場病後,大總統的確是大不相同了。

看到父親這副模樣,袁克定的心裡涌出一絲恐懼來。他強打精神安慰道:

“爹,這中國的事情離了您可是辦不了的,他們想唱這個戲臺,也得有那個本意不是?爹,您去醫院做手術,犯不着現在與他們計較,等您的身體好了……”

在心下微嘆一聲,袁世凱睜開眼睛來對兒子說:

“克定,你不明白,若是……“

若是我再能活十年,不,那怕五年的話,這國家沒準也就強大了,那些個人也給收拾個差不子,即便是這大總統之位不能留給克定,可是至少能留下一下穩定的國局,不論是誰當這大總統,這國家總不至衰敗下去,可現在……

“好了,你退出去吧!”

心下憂着,袁世凱示意袁克定退出去。此時袁世凱似乎已意識到自己病情的嚴重,話停了一會,他又對樑士詒吩咐道:

“李致遠,讓他……“

原本想在李子誠離開前見上他一面,可話到嘴邊,袁世凱還是吞了回來,隨後又對樑士詒說道。

“這些年,多虧大家提攜,纔有項城今日,不知多少老朋友,怕是今生今世怕不能見面了。”

“大總統,別胡思亂想了,您的病很快就會好起來的。好好保養身體,老朋友見面時,纔有精力說話哩!”

雖如此勸慰着,但樑士詒心裡對大總統現在的病況着實擔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或許正是如此吧。

“老朋友相見……”

搖着頭,袁世凱的語氣中似乎帶着一種絕望。

“怕是沒機會了!”

“大總統,你這些年來辦事不易!”

這會樑士詒卻沒有直接去勸大總統,而是直接把話題錯開去。

“你這話是真的知心之言。”

感嘆道,袁世凱看着樑士詒說道。

“病榻上,我曾經把自己自旅朝以來這三十二年間所作所爲,作了細細的回顧,發現除開在彰德期間還略有點閒暇外,在朝鮮,在小站、在山東、在朝野這三十多年裡竟無一刻安寧。不只是忙,更是累,形累尚次之,心累更令人痛苦。幾乎有每日都在荊天棘地間行走似的感覺。”

此時,在道出這番話時,袁世凱的語氣中卻帶着一種英雄末路的感嘆。

“是啊!”

淺淺一笑,樑士詒卻是感嘆的說道。

“大總統英雄一世,爲國操勞一生,誰人能解。”

話至此處,樑士詒同情地望着這躺於牀上的幕主。項城爲國事操勞一生,卻無人能解,前清時以其爲賣友之人、盜國之輩,而國朝卻又是以其爲奪利之人、獨裁之夫,無人理會其心中所揣國事,無人能解其謀國之心。

“多年來,隨公在荊棘中走了十幾年間,外人損公也好、毀公也罷、贊公亦可。可卻不止你爲國辦事之心,公之孤獨誰人能解。公許多良苦用心不爲人所理解,耗盡心血在拚搏。做的許多事,都是別人不能做不想做,或者說不敢做的事,中國能有今日,他人道致遠居功甚偉,可……”

這幾句話說得袁世凱身上的血熱了起來。多少年來,他從來沒有聽到如此貼心知己的話。這會他很想將雙手伸過去,緊緊地抱住這位幕府僚友,但他已沒有這個氣力了,而在他提到李致遠時。袁世凱卻是插話打斷他說道。

“致遠,是個人才!”

“是的,致遠是人才,可致遠能其事,皆因大總統所開之局,當年大總統所做的事。皆非中國傳統治國術中所夫的,中國現代之事,皆興於大總統、源於大總統,大總統之功,豈是致遠所能想比。”

這倒不是樑士詒爲安慰袁世凱而言,其所言皆爲事實,當年《紐約時報》把袁視爲“改革家”李鴻章的最佳接替者,“袁當然不是大清改革運動之父,但他能讓改革持續下去。”,而袁世凱的地方“新政”,無疑是整個清末新政中一個最典型的範例

早在百日維新期間,光緒帝召見袁世凱,命他提交改革方案,隨後袁遞上一份13000字的改革建議,分爲儲才9條、理財9條、練兵12條、交涉4條,主張學習外國、變更舊法,並提出具體的變法策略,比如理財9 條,包括鑄銀錢、設銀行、造紙幣、振商務、修鐵路、開礦藏、辦郵政、造機器、飭釐稅等。“儲才”中的設立館院,與維新變法所開辦的京師大學堂相類似。

袁世凱雖然提出了一攬子改革計劃,但並沒有足夠的權力來實施。這一切直到十五年前,他一當上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就開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積極推行地方新政,使直隸地區成爲“新政權輿之地,各行省鹹派員考察,藉爲取法之資”。 其推動創立官辦、官督商辦經濟機構和新式經濟社團,在他的支持下,天津成爲整個華北的金融中心和商貿集散中心,大大促進了華北地區現代生產體系的形成。其又在直隸推行地方憲政運動,以日本官治、自治相結合爲藍本,可以說是他日中國實施憲政之先聲。

而後來,在入樞後,袁世凱又想把地方憲政運動升級爲中央立憲,更加艱難而充滿風險,而這正是導致其以足疾爲由開缺回籍的誘因之一,若沒有袁世凱十餘年如一日推動新政,即便是以李致遠之能,其又豈能成今日之就?

“這麼多年,事,是辦了不了,但是大都費力不討好,有很多人在罵我。”

話及此,袁世凱非常難得的的神情又顯得沮喪起來。看着老幕主先是沮喪,隨後卻又是面無表情,如一段朽木似的呆癡之態,樑士詒卻是爲剛纔這番直言後悔起來。

“大總統……”

“沒什麼!”

打起精神說,袁世凱卻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道。

“時人說我、羞我、辱我、罵我、毀我、欺我、笑我、量我,只顯時人眼光之短淺,我袁項城,上不負國家,下不負黎民!”

一番自語之後,袁世凱那張病態的臉上卻是浮現些許精神來,似乎這時他又回覆了那個不爲外界所動的袁項城來。

“千秋功罪,自有後人評說。”

樑士詒勉強安慰道。

他的話給袁世凱以鼓勵,原本有些抑鬱的心情開朗了許多,他看着樑士詒說道。

“時人不解我項城之心,他日世人必解項城之意。”

說到這,袁世凱卻掰着指頭說道。

“不過時人之中懂我之人,也就只有一個李致遠啊……”

提到曾與李致遠多次商談國事之景,袁世凱臉上現出難得的一絲笑容,無論府院如何暗潮涌動,他李致遠都是體會自己苦心的,雖說,他從未像樑士詒說的這麼真白,可袁世凱卻知道,李致遠能看出來,他今日所做正像是當年自己接過中堂之手,以新政繼以洋務一般。

“到底,還有一個人懂我之心啊!”(未完待續。。。)

第284章 澧水號子第133章 雲與肉第258章 海軍的憂慮第300章 人心第18章 車廂之內起爭持 鷹遊門內睹新艦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81章 盛老四第39章 籌劃(上)第162章 戰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24章 持以公無偏私收軍爲已有第298章 初戰第274章 匪與兵第55章 港口第29章 質物第10章 幫我坑人吧 更!第82章 白里安的心思第102章 利字當頭第227章 風雲起第325章 俘虜第182章 風雲際會第53章 試探第255章 野望第3章 郵輪上第29章 居仁堂內父子談第242章 首釁不由我發第32章 金融亂引幣制第92章 解決之道第245章 好好幹第5章 貸款第318章 未來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97章 連污巷第293章 大國領袖的滋味第102章 張三的建議第71章 向六合致敬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20章 設想更!第292章 壓力與狂喜第19章 新的設想第114章 啓航第224章 颱風第7章 江海關稅務司浮想 京城內風雲變幻第335章 新的遊戲第109章 公債風潮第6章 盤點第4章 兩條街間浮想第17章 以資獎勵第40章 籌劃(下)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86章 老朋友第54章 送瘟神第85章 槍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267章 男人的……第35章 算計第139章 他人短視吾不計 吾欲看遠留遺產第93章 已變之局第163章 意外收穫第353章 陰謀第238章 回答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25章 列強談判持以強第296章 元老會議第300章 人心第75章 馮如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147章 刺宋第299章 期望第108章 富貴險中求第275章 遊說第381章 芒種第76章 改變第143章 比銀子更有力量第155章 佩羅納死地攻防 輜重兵誓入作戰隊第257章 困境第362章 變局第126章 罪過連連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116章 殺招第135章 這就是天堂第84章 “內憂外慮”第151章 官兵初戰顧慮重 丈夫迎戰不回頭第275章 遊說第174章 軍如匪、政如盜第125章 應該如此第65章 聯想第279章 電子戰第330章 敲打第2章 欲取先予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190章 京城變第337章 改變第319章 衆人心思第115章 成功的機會第126章 罪過連連第382章 就職儀式第122章 晉身之道
第284章 澧水號子第133章 雲與肉第258章 海軍的憂慮第300章 人心第18章 車廂之內起爭持 鷹遊門內睹新艦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81章 盛老四第39章 籌劃(上)第162章 戰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24章 持以公無偏私收軍爲已有第298章 初戰第274章 匪與兵第55章 港口第29章 質物第10章 幫我坑人吧 更!第82章 白里安的心思第102章 利字當頭第227章 風雲起第325章 俘虜第182章 風雲際會第53章 試探第255章 野望第3章 郵輪上第29章 居仁堂內父子談第242章 首釁不由我發第32章 金融亂引幣制第92章 解決之道第245章 好好幹第5章 貸款第318章 未來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97章 連污巷第293章 大國領袖的滋味第102章 張三的建議第71章 向六合致敬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20章 設想更!第292章 壓力與狂喜第19章 新的設想第114章 啓航第224章 颱風第7章 江海關稅務司浮想 京城內風雲變幻第335章 新的遊戲第109章 公債風潮第6章 盤點第4章 兩條街間浮想第17章 以資獎勵第40章 籌劃(下)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86章 老朋友第54章 送瘟神第85章 槍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267章 男人的……第35章 算計第139章 他人短視吾不計 吾欲看遠留遺產第93章 已變之局第163章 意外收穫第353章 陰謀第238章 回答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25章 列強談判持以強第296章 元老會議第300章 人心第75章 馮如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147章 刺宋第299章 期望第108章 富貴險中求第275章 遊說第381章 芒種第76章 改變第143章 比銀子更有力量第155章 佩羅納死地攻防 輜重兵誓入作戰隊第257章 困境第362章 變局第126章 罪過連連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116章 殺招第135章 這就是天堂第84章 “內憂外慮”第151章 官兵初戰顧慮重 丈夫迎戰不回頭第275章 遊說第174章 軍如匪、政如盜第125章 應該如此第65章 聯想第279章 電子戰第330章 敲打第2章 欲取先予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190章 京城變第337章 改變第319章 衆人心思第115章 成功的機會第126章 罪過連連第382章 就職儀式第122章 晉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