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淮軍初現(一)

淮軍這是要出來了麼?

這是吳可接到淮北密信後,心中生出的第一個想法。

“姓李的這傢伙,還真以爲鄉勇隊是吃素的啊,想拉就拉哪那麼簡單?”

密信中還說了李鴻章竟然跑到淮北來拉人了,結果自然是無功而返,除了幾位遲遲難以出頭心生不滿的中低層軍官之外,其餘所拉之人沒一個答應跟他混的。

這也不難理解,原本歷史上李某人組建淮軍之時,淮北之地還是一片混亂,地方團練還有清軍跟太平軍打得不可開交,李某人從地方團練上着手自然一挖一個準,這纔有了後世鼎鼎大名的淮系人馬。

可惜這一世吳可和鄉勇隊提早了好幾年入駐安徽,淮北更是被鄉勇隊牢牢掌控局勢穩定,至於那些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淮系名將,大部分都老老實實參加了安徽清軍,從底層一步步爬起。

真有本事的,此時已經做到了從二品副將之職,差一點的也是五品千戶執掌一個大隊人馬,至於那些沒本事的依舊還在吳品以下苦熬,或者乾脆在連綿大戰中魂歸西天一命嗚呼。

而且鄉勇隊內部也沒出現那種派系林立互相傾扎的局面,只要真有能力想要出頭其實不難,以大清眼下的混亂狀態仗還有得打。

再說了吳可對手下弟兄大方得很,雖然極力約束讓手下將官失去了不少撈偏門的好機會,但是額外給出的福利待遇那真的不用說。

凡是熬出了頭的淮系將官,基本上已經成家立業,並在鄉勇隊系統的幫助下成了淮北名副其實的大戶人家,一個個富得流油家資豐厚,擁有新開闢田地和商鋪不在少數,更是在那些新式工廠中佔有或多或少的分子,每月的穩定收入就是一筆極爲誘人的數字。

在這樣的情況下,別李家正是廬州豪族在當地影響力不小,可是此次李鴻章的拉人行動並不順利。

沒誰是傻子,怎麼可能放着好好的日子不過,又跟着‘白手起家’的李某人去打天下從頭再來?

再說了,李某人也沒有朝廷正式任命的官職,之所以興沖沖跑來淮北拉人入夥,也只不過奉了曾國藩的命令而已,真要說起來一干已在鄉勇隊出頭的淮系將官,此時的身份地位可比李鴻章高多了,怎麼好意思屈尊降貴的投靠?

此時的淮北可是鐵板一塊,就是安徽巡撫翁同書都沒膽子輕易招惹鄉勇隊留守人馬,李某人被拒絕之後短時間內也沒膽子打擊報復。

至於說曾國藩爲什麼要派李鴻章另起爐竈,這事其實跟吳可也不無關係。

要說清軍真真是爛泥扶不上牆,吳可帶着三萬鄉勇隊這才離開了多長時間啊,兩江清軍的戰鬥力便一落千丈慘不忍睹。

不知是不是吳可在兩江時逼迫得太狠,總之當他剛一離開兩江任上,原本戰鬥力被逼得還算湊合的兩江清軍像是放了羊,一鬆懈下來戰鬥力滑坡得厲害,這才過了多長時間,原本能和金陵太平軍打得有聲有色的兩江清軍,竟然在李秀成不在的情況下,被金陵太平軍打得擡不起頭。

常州和蘇州兩地百姓嚇了一跳,尼瑪的這墮落的速度也太快了點吧?

尤其是兩地的土豪富紳們,一見清軍這麼不頂事,他們可不敢把身家性命賭在這上頭,二話不說帶着家財細軟就跑到了上海租界避難,導致吳可當初好不容易營造的良好氛圍一朝喪盡。

太平軍也不是啥好鳥,之前被兩江清軍壓制得那麼慘,就是李秀成率部大破江南大營之時,面對常州城也只能無可奈何,現在眼見兩江清軍頹勢已顯,這時不痛打落水狗更待何時?

儘管主帥李秀成出門不在家,可是留守太平軍將領依舊沒讓戰鬥力下滑迅猛的兩江清軍好過,甚至還派出小股部隊繞過常州防線,大搖大擺的跑到蘇州甚至是上海外圍招搖過市,引發蘇南百姓一陣恐慌情緒。

上海灘早已是開放的通商口岸,也許是有賴於此間的洋人,以及洋人在這個上傷所設立的一處處獨立的租界,太平軍一時尚未涉足其間,但是突然出現在附近的太平軍給租界敲醒了警鐘,要是不做點什麼的話情況可能要糟。

暫避在上海租界的一些士紳爲了免遭最後倒黴的命運,一邊迅速成立“中外會防局”,以期依賴洋人的武力來保衛上海;一邊又選出士紳代表、前清名臣錢寶琛(浙江巡撫)的兒子錢鼎銘,帶着募集來的20萬兩白銀,僱用了幾艘外國輪船,率人前往安慶,向曾國藩求援。

他們倒是想找鄉勇隊幫忙,可惜吳可已經將素難地區所有鄉勇隊將士全部帶走,至於去淮北求援顯然不在這些鄉紳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而曾國藩身爲新任兩江總督,有義務也有責任保護兩江鄉紳的人蔘安全。

說起老曾很有些讓吳可不恥,尼瑪的你一兩江總督不坐鎮總督衙門統調全局,反而揪着太平軍盤踞的安慶不放,甚至還不辭勞苦的親臨前線指揮,這種對功勞誓不放手的執着精神實在讓人說不出話。

再說錢鼎銘到達安慶,對着曾國藩聲淚俱下,說上海士紳們渴盼曾帥,猶如久旱之地盼甘霖。錢鼎銘哀求曾帥早早派兵彈壓蘇南,以解上海士紳之危。

繼而,錢鼎銘又掏出一封信。信是蘇州名人、李鴻章的同年進士馮桂芬寫的。馮桂芬在信中稱,上海是江南的膏腴之地,商業發達。在那裡,每月可籌到銀餉60萬兩以上,這對正缺少銀子的湘軍來說,可算是最大的誘惑了。

當然,這一誘惑對“長毛”也同樣存在,誰不想咬走一塊肥肉?

另外,錢鼎銘還通過其父錢寶琛與曾國藩、李鴻章之父李文安是同年進士的關係,走後門套近乎,勸說二人及早東援。

面對這種形勢,曾國藩感到頗爲棘手。上海確實是南方軍事和經濟重鎮。

按理說,他作爲兩江總督應全力支援。但上海距安慶千里迢迢,兵派少了,無濟於事;派多了,湘軍也沒那麼大實力。

更爲麻煩的是,萬一大本營安慶出現險情,即便是往回調兵,又談何容易!

再說,當時駐紮在安慶的湘軍並非實力雄厚,派兵去上海,無異於拆東牆補西牆,對於整個戰局是沒有一點好處的。

況且,太平軍總部已設立在鄰近的南京,南京與上海孰重孰輕,曾國藩比誰都清楚。

老實說,他原本還準備抽調兩江清軍加入安慶圍攻戰中。怎麼說兩江清軍之前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能獎將金陵太平軍主力壓制成那副德性,換做是湘軍他也沒這個底氣。

可是沒想到兩江清軍墮落得如此之快,他才接手了兩江總督衙門多長時間,兩江清的實力便已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下滑?

這時,他真有些佩服前任那位出身不高的吳大總督,能把兩江清軍那幫油滑傢伙整成那副摸樣,可惜到了他手上卻不能繼續下去。

湘軍雖強,可沒到鄉勇隊那種蠻橫霸道的地步,而且鄉勇隊本就是兩江清軍中的一員,前任吳可更是威名赫赫的兩江名將,那些油滑的兩江清軍老油條還真不一定敢在他跟前放肆。

可是放在曾國藩身上,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正在曾國藩感到左右爲難之際,朝廷催促曾國藩發兵增援蘇州和上海的指令到了,這就由不得曾國藩再猶豫了。

他知道,這已不僅僅是上海士紳們的邀請和求援,而是來自朝廷的命令了。派誰去合適?曾國藩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胞弟曾國荃。

曾國荃是曾國藩的九弟,人稱曾九,乃湘軍的主要將領之一。

1856年,他在湖南老家招募鄉勇3000人赴江西吉安,援助哥哥曾國藩鎮壓太平軍。該鄉勇組織稱“吉字營”,成爲曾氏湘軍的嫡系。在以後幾年的征戰中,曾國荃戰功赫赫:在1857年底,曾國荃在江西吉安擊退前來增援的太平軍勁旅石達開部;1858年,攻陷吉安,升任知府;1859年,佔領景德鎮,火燒全城,升爲道員;1860年,圍攻安慶,屢屢擊敗太平軍。

朝廷指令曾國藩派兵東援時,曾國荃正積極備戰,準備沿江而下進攻南京。如果拔掉太平軍的這一老巢,當然是頭等軍功,因此,曾國荃對東征上海並無興趣。

見老弟不情願,曾國藩也不勉強,他第二個想到的就是他手下的宿將、也是他的同鄉陳士傑。

陳士傑29歲時通過拔貢,被選職爲戶部七品官。咸豐元年(1851)丁父之憂,回到老家,旋即投入老家鎮壓農民起義的鬥爭,成爲鎮壓團丁的首領。

咸豐三年,加入曾國藩湘軍。以後,一直率領鄉勇平定家鄉的各種農民起義。陳士傑平素以辦事穩健、有謀而得到曾國藩的信任。

直到這時,曾國藩還沒想過要李鴻章出面組織人馬支援蘇南……

第四百三十五章 激戰之廬州戰線第一百二十五章 紛紛擾擾喧鬧忙第六百零一章 再交鋒第七百一十八章 優勢第七十五章 一山還比一山高第三百一十六章 殺雞駭猴第五百一十章 瘋搶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夜火光擾敵動第四百零五章 不爽第四百零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二百一十二章 擴大戰果分兵忙第三百三十一章 目標第一百四十六章 副將拉攏送上門第二百四十五章 路有埋伏第三百五十四章 擔心第一百九十章 戰鬥突停忙掃尾第四百八十九章 驚聞第九十二章 千金買骨攪風雨第五百四十四章 湘軍在江西(一)第二百二十章 年末大較熱且鬧第四百五十七章 喜與憂第二百七十一章 驚訝第二百九十八章 匪情如火第二百六十八章 抓捕第三百零四章 半途而廢第四百七十六章 艱難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地雞毛第九十七章 新選營地事務繁第七十八章 疑惑重重衆沸騰第三百零七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風’第三百五十九章 特別訓練(三)第五百三十章 起死回生?第五百二十六章 承德面聖(給書友們拜年拉)第三百六十九章 意見不一第七十一章 馬不停蹄兩連勝第二百三十三章 招攬第五百六十九章 西南聯盟第四百七十三章 激烈對抗第二百零六章 你來我往半輸贏第一百八十三章 親自出手援友軍第三百八十四章 反響第二百六十六章 密謀‘驚喜’第一百一十七章 衆人心思各不同第三百二十一章 調動第一章 匆匆旅客正年少第九章 未雨綢繆思對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長毛戰報圍長沙第四百三十三章 劇變第三百七十一章 迫不及待第六百一十八章 見聞第五百九十七章 激烈衝突第三十章 疾言厲色訓懶徒(求收藏)第八十八章 欲謀大事尋援手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沽口大捷第二百三十七章 引人關注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征程第六百八十八章 不和第六百三十二章 覆滅第六百六十五章 矛盾尖銳第六百七十四章 倒臺第二十八章 傷筋動骨言訓練(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七章 沙盤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四百六十七章 紛亂第五百一十章 瘋搶第六百五十八章 雲南‘故’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領事裁判權第四百五十五章 明潮洶涌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明所以第二百八十六章 輕鬆第三百五十一章 回援第七十六章 傳言四起定人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待價而沽第五百六十八章 驚聞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面教材第六百二十六章 熟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拉攏不成心意冷第二百八十五章 不爽第八十六章 自立門戶困難多第三百九十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第四十二章 緊鑼密鼓親做餌(求收藏)第六百七十五章 突然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沽口大捷第六百八十九章 經驗第三百九十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零七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平等條約第六百六十三章 發現第三百九十九章 收尾第六百五十七章 雲貴戰亂第五百九十二章 啓動第六十七章 暗流洶涌波瀾現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雲突變大敵來第九章 未雨綢繆思對策第二百六十七章 突然的任務第四百零一章 變化第五百四十九章 漢奸‘誤國’第四百零二章 盤底
第四百三十五章 激戰之廬州戰線第一百二十五章 紛紛擾擾喧鬧忙第六百零一章 再交鋒第七百一十八章 優勢第七十五章 一山還比一山高第三百一十六章 殺雞駭猴第五百一十章 瘋搶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夜火光擾敵動第四百零五章 不爽第四百零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二百一十二章 擴大戰果分兵忙第三百三十一章 目標第一百四十六章 副將拉攏送上門第二百四十五章 路有埋伏第三百五十四章 擔心第一百九十章 戰鬥突停忙掃尾第四百八十九章 驚聞第九十二章 千金買骨攪風雨第五百四十四章 湘軍在江西(一)第二百二十章 年末大較熱且鬧第四百五十七章 喜與憂第二百七十一章 驚訝第二百九十八章 匪情如火第二百六十八章 抓捕第三百零四章 半途而廢第四百七十六章 艱難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地雞毛第九十七章 新選營地事務繁第七十八章 疑惑重重衆沸騰第三百零七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風’第三百五十九章 特別訓練(三)第五百三十章 起死回生?第五百二十六章 承德面聖(給書友們拜年拉)第三百六十九章 意見不一第七十一章 馬不停蹄兩連勝第二百三十三章 招攬第五百六十九章 西南聯盟第四百七十三章 激烈對抗第二百零六章 你來我往半輸贏第一百八十三章 親自出手援友軍第三百八十四章 反響第二百六十六章 密謀‘驚喜’第一百一十七章 衆人心思各不同第三百二十一章 調動第一章 匆匆旅客正年少第九章 未雨綢繆思對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長毛戰報圍長沙第四百三十三章 劇變第三百七十一章 迫不及待第六百一十八章 見聞第五百九十七章 激烈衝突第三十章 疾言厲色訓懶徒(求收藏)第八十八章 欲謀大事尋援手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沽口大捷第二百三十七章 引人關注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征程第六百八十八章 不和第六百三十二章 覆滅第六百六十五章 矛盾尖銳第六百七十四章 倒臺第二十八章 傷筋動骨言訓練(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七章 沙盤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四百六十七章 紛亂第五百一十章 瘋搶第六百五十八章 雲南‘故’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領事裁判權第四百五十五章 明潮洶涌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明所以第二百八十六章 輕鬆第三百五十一章 回援第七十六章 傳言四起定人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待價而沽第五百六十八章 驚聞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面教材第六百二十六章 熟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拉攏不成心意冷第二百八十五章 不爽第八十六章 自立門戶困難多第三百九十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第四十二章 緊鑼密鼓親做餌(求收藏)第六百七十五章 突然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沽口大捷第六百八十九章 經驗第三百九十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零七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平等條約第六百六十三章 發現第三百九十九章 收尾第六百五十七章 雲貴戰亂第五百九十二章 啓動第六十七章 暗流洶涌波瀾現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雲突變大敵來第九章 未雨綢繆思對策第二百六十七章 突然的任務第四百零一章 變化第五百四十九章 漢奸‘誤國’第四百零二章 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