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

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

這種認知也很正常,因爲當經濟問題不爆發之前,小生產者、自耕農、小資產者,總會相信這些東西。

而此時的北美,只算白人……確切地說,是隻算非愛爾蘭裔、非德裔的新教徒白人的話,此時北美的平均生活水平,比英國是要高不少的,比全世界都高不少。

真正的矛盾要等戰後蕭條、新鑄幣法導致的地主和商人窖藏白銀造成通縮、禁止跨越阿拉巴契亞山脈墾荒之後,底層的不滿才徹底被激發出來,也纔有了北美十三州革命的廣泛動員的條件。

但現在,這個條件顯然還早。

最起碼,對底層傷害最大、影響最大的鑄幣法案和禁止跨越西部墾荒問題還未發生。

漢考克對此也不好說什麼,只能點點頭道:“或許吧,或許這是個陰謀。但是,做甜酒生意的,開種植園的,土地投機的,意圖自耕收種的,種菸草的、種稻米的……彼此間的利益本就不同。對於同一個政策,肯定是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

“但顯然,中國人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一種多數人受益、但少數人反對的可能。”

“比如,國債問題,這已經是不可忽視的問題,英國爲了償還國債,一定會想辦法徵稅。”

“而中國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似乎可能讓多數人都滿意的償還國債的方案……降低茶葉、棉布、瓷器、金屬製品、絲綢、藥材等所有中國商品的關稅。用進口關稅償還國債。”

“而這,也就是中國人說的幫助英國政府糾正他們的錯誤貿易體系。這裡面,當然也包括幫助十三州爭取自由貿易。”

“至少,我認爲,這對於我們多數人都是有益的。因爲他們告訴我,中國的產業,和北美的產業並不衝突。中國人既不會來這裡賣酒、也不會來這些賣鞋、更不會來這裡賣玉米牛羊……”

“中國人的意思是說,他們會向英國政府施加軍事上的壓力。而十三州的人,應該藉助這個機會,拿出一個可行的、各個州都認可的方案,藉機實現。”

“但這個方案,不能過於離譜、或者過於不現實。所以他們纔要再三告訴我們,他們絕不允許我們向北佔據加拿大、更不許我們在俄亥俄擴張,向西就更不可能。”

“這其中,肯定會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我們需要的,就是說服反對的人,團結支持的人,幫助英國政府糾正錯誤的貿易體系……”

“或者我說的更清楚一些,他們反對英國政府對我們的貿易壓迫,但他們也反對我們對印第安人的殺戮,還反對我們蓄奴,也反對我們的土地投機問題……”

這些話,本身就有很大的爭議性。

蓄奴、屠殺印第安人、搶奪土地、土地所有權、荒地是私有還是公有……這些東西,哪一條都會引發一場冗長的辯論。

漢考克的轉述,也立刻引發了一些人的不滿,開始辯論奴隸是不是人、印第安人憑什麼說土地是他們的之類、之類的。

混亂中,一直沒有做聲的奴隸販子約翰·羅,清了清嗓子說道:“兄弟們,先生們,我們現在要面臨的問題,不是永恆的正義、至高的真理……而是,無可奈何的現實問題。”

“最簡單的來說,如果法國人沒有被驅趕出加拿大,如果中國人真的提供武器給印第安人……那麼,我們是否接受英國駐軍?”

“如果接受,我們是否要繳稅來維繫駐軍保護我們?”

“如果不接受,那麼我們鬆散的民兵,是否需要兵役制度?”

“即便有了兵役制度,如果弗吉尼亞的西部正在和印第安人交戰、或者我們正在和法國人交戰,那麼南方州是否要爲我們提供軍費?”

“先生們,現在討論永恆的正義、至高的真理,是無意義的。現實是,中國人已經圍住了直布羅陀,並且已經確定會絕對禁止我們翻越阿勒格尼分水嶺,並且法國人一定會在加拿大繼續駐軍……”

“現在,是我們有求於英國政府,請他繼續在這裡保持駐軍。至少,我們需要,尤其是我們這些參與了阿卡迪亞大驅逐和剝印第安人頭皮的人,需要母國的保護。”

“這纔是要討論的現狀。而不是空談永恆的正義、至高的真理。”

“雖然那些異教徒是敵人,但敵人有時候說的未必是錯的。國債問題,這肯定是要向我們徵稅的;還有關稅問題,駐軍軍費問題……這纔是此時更爲重要的事。”

“現實就是,法國人比英國政府更可怕。這一點,我想,保羅·利威爾應該比所有人更清楚。”

保羅·利威爾知道約翰·羅說的是什麼意思。

他站起身,認同約翰·羅的想法。

“我的父親,是胡格諾教徒。”

簡單的一句話,勝過千言萬語。

血統是法國人,但信仰是新教,他們在法國的遭遇,只需要“胡格諾教徒”這一個簡單的註釋,在場的人都明白。

三十年戰爭雖然早已過去,但即便是百年之後,馬薩諸塞州依舊圍繞着教派爭端,燒死過太多的人、絞死過太多的人。

他們甚至可以因爲英國的宗教寬容政策,而反對英國。因爲宗教寬容,則意味着對“正統”信仰的不夠虔誠。

此起彼伏的起義,英國政府的強硬施壓,擊敗了清教的公理會控制馬薩諸塞州搞政教合一的野心,但寬容也只是面向貴格會、長老會和公理會的,天主教可不包含在內。

只要法國人還在,那麼英國總是比法國人更親近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現在,徹底擊敗法國在北美的力量,在大順參戰之後已然絕不可能。

十三州的人口是足夠多,肯定比法國多。

法國的小日子現在過得還不錯,英國普通百姓只能吃燕麥麪包,法國的普通百姓已經是小麥麪包了。

移民數量雖然在這擺着,但還是那個問題:南部州的人,憑什麼出錢出人出槍,去打加拿大,讓北部州的土地投機商們得利?

而只靠馬薩諸塞州這點力量,或者說新英格蘭北部地區的力量,又是打不過法國的。

再加上法國還有印第安盟友。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英國在七年戰爭中,如果沒有印度和後續的工業革命這兩個意外情況,實際上是相當失敗的。

狂熱情緒綁架了英國的政治和外交。

皮特煽動的狂熱,使得任何想要退一步外交的人,都會被扣上賣國賊的帽子。

法國人知道,他們從加拿大一走,十三州必出事。

英國的一些政治家,其實也知道。

這是很明顯的。但到時候,誰也不可能來當這個賣國賊,再把加拿大還給法國。

大順出兵,則是用武力和現實,給英國的狂熱情緒降降溫,讓法國根本沒機會放棄加拿大。

由此,凝聚一下北美十三州,暫時對英國繼續效忠。

這不是在幫英國,而是把現在並不是過大的矛盾隱藏起來,繼續積累,妥協中讓矛盾繼續長大,爲以後炸個天崩地裂做準備。

共濟會要談永恆的正義、至高的真理、抽象的自由。

那麼大順就要談現實的無奈、稅收的細節、具體的經濟。

什麼是具體的經濟?

在北美的駐軍要花錢。

打仗借的國債得還債。

英國沒有金山銀山,這些錢、政府的債,除了靠稅收之外,從哪弄?

稅收,只要收稅,新英格蘭就要迎來經濟大蕭條。

因爲新英格蘭的釀酒業優勢,是因爲英國本島上的人得交稅,而他們可以拿到無稅的走私蜜糖。

拉平稅收,新英格蘭此時這麼高的生活水平,製造業怎麼和已經基本消滅自耕農的英國本土競爭?

而且,走私的問題,英國真要沒錢了,能也只能選擇一個辦法,那就是讓吃皇糧的海關來辦案,而不是讓本地的士紳陪審團和州議會自己辦自己。

一旦辦案的是吃皇糧的,那麼更多的走私問題都要浮出水面。糧食、牛馬、帆布、鞋……這些東西,南歐、西非、加勒比等地,纔是主要市場。

新英格蘭的產業,是和舊英格蘭脫鉤的。

一旦新英格蘭經濟蕭條,主要產業斷裂,影響的可不只是釀酒業。而是會直接影響城市絕大部分人的生活。哪怕你是個開旅店的,開飯店的,也得有實體產業在背後支撐。

這些東西,就非常現實。錢……至少現在,不是印出來的。英國的財政已經崩了,一年的財政收入已經不夠還利息了。而且很顯然的,大順這邊參戰後,英國想要借新債的利率一定飛昇,好容易從10%壓到3%的利息,眼看着就要大漲。

大順現在提出了一個方案,要北美的英國人支持。那就是靠東方貿易品的關稅,來取代特定的稅收,償還國債。

那麼,這當然是一種內部分化。

這種分化,源於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大家都是從哪賺錢的?

約翰·漢考克,是靠貿易、走私賺錢的。

喬治·華盛頓,反英的原因,是他投機了西部的土地,而英國禁止開墾西部、禁止私有公司在西部佔地。

南部種植園主奴隸主,反英的原因,是英國否定了紙幣,而他們欠了英國商人1500萬英鎊的債務,本來是準備印紙幣還一部分債,等於是把債務貶值的,英國一個禁止用紙幣還金銀債的法令,直接催動了南部種植園主的反英。

如果法國人走了,那麼,以漢考克爲代表的商人集團、以華盛頓爲代表的大地主和土地投機商集團、以亨利·米德爾頓爲首的南方種植園主集團,就會團結在一起。

而法國人不走,並且英國接受了關稅還國債的方案,那麼,北美的這些利益集團,瞬間就會炸開。

比如,法國人走了,華盛頓等大地主和土地投機商,纔會堅定的反英。而法國人不走,大順又逼着英國放開關稅——實際上也不用逼,東印度公司已死,這麼大的國債得還,大順提出的用關稅還國債的方案是此時最佳的方案——他便既要反英、又要反法,這種情況下,對漢考克等商人而言:關我吊事?我又不投機西部土地,我只是賣貨。我是抽象的爭取自由,具體的爭取貿易少納稅,具體的東西我都得到了,我爲什麼還要去爭取抽象的?

再無具體經濟利益的情況下,靠抽象的東西,能拉起多少殉道者?

奴隸販子約翰·羅講的就很實際,現在不要談什麼永恆正義、至高真理,還是務實一點,談談怎麼和大順那邊接洽,一起向英國施壓吧。你西部的農民、地主、土地投機商,想要和法國人、印第安人開戰,那是你們的事,我們沒有利益,也不會出錢出人。

都知道,打仗是爲了搶錢搶糧搶土地,54年那麼多民兵跟着去打仗,爲的還不是當初的承諾——凡參戰者,皆授田。

現在法國人沒打走,54年的承諾怎麼兌付?

後來華盛頓反英反的那麼激動,爲了啥?還不是因爲戰後54年承諾的15萬畝土地要分給當初參戰的民兵,他騙民兵說那些地都是爛地、丘陵,低價買下了14萬畝,入股到了土地投機公司?

英國這邊害怕法國人捲土重來,支持西部的印第安人,也實在打不起了,所以劃了線不要讓他們繼續往西了。這等於花錢加上騙來的十幾萬畝土地,外加公司圈佔的1500萬畝土地,一下子沒了,能不反英嗎?

可問題還是,當初54年去打仗的那批人的土地,關馬薩諸塞州的人屁事?難道讓馬薩諸塞州出錢出人,去幫着弗吉尼亞的人,把地搶回來?法國倒是可能最多支援一下西部印第安人點火槍大炮,可在北部,法國是真能把軍艦和正規軍開到波士頓的。

談違憲,那麼在33年《糖稅法》出臺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抓住違憲的大義。

這個大義早就可以用,而現在卻沒什麼動靜的原因,只能是“不免費、毋寧死”的人太少,而更多的人不過是芸芸衆生爲了各自利益的小資產者日子人而已。

既是如此,那麼約翰·羅的意思就很明確。

要麼,就直接扯大旗,幹了,既要幹英國,也要幹法國,還要一起把大順支持的印第安人幹了,順便也對大順開戰,伱們都是垃圾、都是貴族君主制、都是反動派,同時對內鎮壓賓家族等英國貴族大地主,均分土地,國有授田,就是要建山巔之城自耕農第一版,讓各國的干涉軍灰溜溜滾蛋。

要麼,就別扯大旗,直接談點具體的事,直接向英國妥協,各退一步,看看這邊能接受什麼樣的稅法、稅率。藉着大順,一起對母國施壓,達成對自己有利的條件。

(本章完)

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314章 綁定第229章 不可生搬硬套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557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三)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351章 舊相識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30章 立信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80章 開個小洞第5章 落後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612章 搶人才第1438章 分歧(四)第1055章 小麻煩第886章 恐嚇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40章 野心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991章 煙幕第712章 反擊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15章 居高臨下第1408章 土豆和向心力(上)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96章 未雨綢繆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314章 綁定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846章 雙贏(上)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99章 酒醉多言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1002章 獻禮
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314章 綁定第229章 不可生搬硬套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557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三)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351章 舊相識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30章 立信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80章 開個小洞第5章 落後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612章 搶人才第1438章 分歧(四)第1055章 小麻煩第886章 恐嚇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40章 野心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991章 煙幕第712章 反擊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15章 居高臨下第1408章 土豆和向心力(上)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96章 未雨綢繆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314章 綁定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846章 雙贏(上)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99章 酒醉多言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1002章 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