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

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

既然朝廷只是假裝關心南洋華人的生存狀況,那麼等着荷蘭人這邊告知了史世用準備遷民錫蘭的計劃後,史世用壓住內心的激動,而是繼續裝作關心南洋華人的生存狀況。

再度見面,這一次心裡已經十拿九穩,態度上拿捏的也就更加自如。

瓦爾克尼爾解釋了一下,這些華人去錫蘭做什麼工作。

考慮到當年阿拉伯人壟斷肉桂的時候,常講的那個鼓吹肉桂、實則有些恐怖的故事,瓦爾克尼爾還專門提了一句,這個故事是編造的。

“特使先生,你們從唐朝的時候,就和阿拉伯人有貿易往來。我想您一定聽說過阿拉伯人關於肉桂的傳說。”

“傳說肉桂,就像是你們食用的燕窩一樣。是一種巨大的鷹隼用來築巢的材料,而這種材料傳說長在人不能攀爬的高山上,只有這種巨大的鷹隼才能採集築巢。”

“商人們就用大塊的肉、或者羊羔、牛犢,放在巢穴的下面引誘大鷹。大鷹把這些大塊的肉、或者羊羔牛犢叼走,叼到它們的巢穴裡。因爲這些肉太重,所以會把巢穴墜塌,商人就撿起地上落下的肉桂。”

“也所以,肉桂的價格,堪比黃金,因爲摩爾人的故事裡,每一截肉桂,可能都需要一頭羊羔、牛犢的獻祭。”

“當然,一些別有用心的壞人,就說,東印度公司的肉桂,都是用當地小孩子作爲誘餌的。每一截肉桂,都會讓老鷹吃掉一個小孩子、或者肢解成年人的大腿。”

“但事實並非如此,肉桂只是採集的。”

這個傳說,雖然歐洲人認爲這是阿拉伯人編造的,但從老鷹、割肉之類的要素來看,多半這個故事的原產地是印度。

阿拉伯人編造的故事,一般不會和老鷹、割肉什麼的聯繫在一起。印度倒是挺喜歡割肉、老鷹的。

之所以要強調這個故事是編的,因爲確實有傳聞,採肉桂要用小孩當誘餌、或者直接用人肉,這樣省錢。

再加上“走到半途就把華人全都扔海里淹死”之類的半真半假的故事,要是不說清楚,瓦爾克尼爾着實擔心有人藉機在人羣裡傳播這些負面的消息。

這種類似的傳聞,在華人內部尤其容易傳播。雖說半途把人扔海里這事確實是有,但拿小孩當誘餌去釣肉桂的事兒,真沒有。

只是,瓦爾克尼爾沒想到,史世用做賊心虛,聽到肉桂的故事,心裡頓時咯噔了一下。

因爲……在他來之前,皇帝也和他講過肉桂的故事,故事的版本也是阿拉伯人編造的那個版本。

只是,皇帝不是商人,不需要炒作價格;而中國曆來都有“故事蘊哲理”的傳統習慣。

所以這個被劉鈺鼓吹奪取錫蘭、一年至少50萬英鎊利潤、至少頂70箇中等縣田畝稅的故事,經皇帝的嘴復講出來後,中心思想不是“所以肉桂才這麼貴”;也不是“打下錫蘭大有賺頭”。

而是“那些補繳的人頭稅,就像是做誘餌的肉;而錫蘭,就是大順想要的肉桂。讓荷蘭人叼走這塊肉,把窩給墜下來”。

本就內心有鬼,做賊心虛,史世用聽到瓦爾克尼爾講這個故事時的心態,可想而知。

好在同一個故事、不同的結論,聽到瓦爾克尼爾只是在說清楚,去採摘肉桂並不是拿人去獻祭後,心虛的史世用呵呵地乾笑了兩聲。

這兩聲心虛後的乾笑,反倒讓瓦爾克尼爾心虛起來。

以爲這兩聲呵呵的乾笑,是在嘲諷荷蘭的肉桂工廠的殘酷壓迫和高強度勞動。

兩邊都心虛,都不安,呵呵之後便是一陣漫長的冷場。

好在史世用呵呵之後,也沒有繼續揪着肉桂的問題,而是說道:“此事我看多半可行。但朝廷肯定會派人監督的。這一次天朝做保人,南洋的唐人信的是天朝,這才同意遷徙。”

“人無信而不立。天朝古時有個賢人,老婆爲了哄孩子不哭,就說不哭不哭回家殺豬吃。賢人明知道是哄孩子,就把豬殺了。”

“作爲朝廷,若無信譽,更是不行。既然你們說幹幾年後可以分到土地,那麼這件事朝廷必須要派人監督執行。當然,具體的細節,需要雙方共商。我只是特使,並非真正的欽差大臣,過些日子朝廷會派欽差大臣前來的,這些細節就需要總督和欽差大人談了。”

瓦爾克尼爾對此,倒是沒有什麼異議。

大順拿着幾十萬銀幣投進來,要求監督,就像是股東要看看東印度公司的賬目一樣,很合理。

不能說拿着幾十萬銀幣當凱子,錢給了、人沒了,到時候不只是損失了錢,朝廷的信譽也沒了。

這都是可以預料的情況,這個情況其實也好應對。

只要把具體的實施細則都明確地寫在紙面上,按照規定執行便是。

也只能繼續在那邊找甲必丹、雷珍蘭們管轄這些華人。

只要安撫一下大順派去的監督官員,實在不行給點賄賂,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大老遠地來這種炎熱之地,瓦爾克尼爾就不信,大順的官員不貪財?

而且這事操作的好,公司總部怎麼不得給了一萬銀幣的行賄報銷額度?到時候稍微弄一弄,到手也能有個千把個銀幣。

“特使先生,我們可以接受這個條件。既然貴國的欽差大臣會全權負責,級別也應該足夠高才是。”

史世用此時倒是不知道到時候來談正事、細則的欽差已經內定是劉鈺了,只是因爲此時還在和俄國劃界,用劉鈺來威懾俄國,所以並無幾人知曉劉鈺要下西洋。

但他估計,朝廷肯定會派一個通曉外事、懂得變通、也知道怎麼和西洋人打交道的。到時候如何把握好度,朝廷自有人選,他也不用操心。

於是道:“這你放心,級別一定足夠。我只是談個大概。”

說罷,又琢磨着現在大局已定。如今要做的,便是要求荷蘭人儘快覈查清楚人數,以此拖住荷蘭人的精力,使得南邊起事的那羣人得到喘息之機。

就以中國的歷史來看,造反這種事,最難的就是剛開始。一旦剛開始那段時間挺過了,就算不成事,也得照着糜爛數省、震亂數年的成色來。

“總督閣下,既然大略已經定下,這件事就要抓緊了。欽差大臣可能會在一兩個月後抵達,在欽差大臣抵達之後,一定要搞清楚需要繳納人頭稅的具體人數、前往錫蘭之後的具體安排、以及監督執行的種種細則。”

“這件事,朝廷也擔心。畢竟拖而不決,如總督所言,這些人又沒有謀生活計,早晚還是要出事的。再者,朝廷這一次膺懲日本,收歸貿易,必有許多原本冒充天朝商人的船主,鋌而走險,成爲海寇。若是這裡亂了,可恐一些人投奔海上賊寇……朝廷的白銀都指望對外出口,南洋絕對不允許出現大規模的海盜。”

與荷蘭、葡萄牙,近年內聯合打擊南洋海盜,這是朝廷的既定政策。

大順壟斷了對日貿易之後,很多自稱天朝但實則是越南的商船,失去了貿易,海盜肯定會多起來的,這都不用想。

這個理由用在這,既是爲了示好、麻痹荷蘭人。也是給大順“這麼着急”,找一個冠冕堂皇、說得過去的理由。

史世用想讓荷蘭人把精力分散,急着趕緊統計人口。

但其實瓦爾克尼爾這邊也急,甚至更急。

人不是花草樹木,澆澆水曬曬太陽就能活、哪怕冬天葉子沒了卻也沒死。

人得吃飯。

今年的蔗糖貿易已經可以預見是完蛋了。

雖然說英西開戰了,互相在大西洋劫船,肯定影響貿易。然而現在大西洋上第一產糖地,是海地,法國人的。法國人既沒和英國開打、也沒和西班牙開戰,今年怕是賣糖都能發一筆大財。

一旦到了每年慣例收糖的時候,可以預見,暫時還能幹下去的這些蔗部,都要削減奴工數量。

而且,伴隨着大順朝廷插了一腳,一旦開始統計人口數量,那麼各個蔗部隱藏的沒有居留證的奴工,就需要全部統計出來。

可大順又不可能給這些人教一輩子的人頭稅,只是繳三年的,那麼作爲糖廠老闆、蔗部承包人,自然而然要考慮這些人身份合法化之後的用工成本問題。

總而言之,就是無利可圖、倒閉破產、削減工人。

不是說種糖就慘到這個份上了,但種糖的是種糖的、東印度公司是東印度公司。

公司想盈利,就得靠着壟斷,壓低價格收購。

壟斷之前,你可以坐地起價有議價權;壟斷之後,你還可以坐地起價有議價權;那特麼公司不是白壟斷了嗎?

再說看得清形勢的華人富商,早溜了。

現在承包蔗部的,都是接盤俠。

手裡其實也沒幾個錢,靠借城裡華人甲必丹、雷珍蘭的高利貸維繫着,就盼着賣了糖還高利貸呢。

比如連富光,幾十個蔗部、糖廠,實際上早在大大前年,基本都轉手承包出去了,自己一個沒留。作爲高等華人有自己的信息渠道,自不會還盤在手裡。

其實在處置巴達維亞蔗糖業和華人問題之前,東印度公司上層開過一次會,探討了一下產業路線問題。

也有人提出過,公司出錢,高價收糖,公司保底,穩住巴達維亞的蔗糖業。

萬一過幾年,蔗糖又貴了呢?

但公司沒長前後眼,他們不會想到奧王繼承戰爭之後的七年戰爭會打成波及美、歐、非、亞的世界大戰,會讓中立的荷蘭再度搶佔了歐洲的蔗糖市場。

他們不想花錢賭這個毫無根據的“萬一”。

所以沒有先知的情況下,其實東印度公司高層做出的決斷其實是正確的:削減巴達維亞的製糖業,產業轉型,不可再用政策扶植,儘可能讓其破產。

公司的政策一貫,從未改變。

只是原本歷史上,荷蘭人面對數萬失業工人,選擇的解決方式是把人都殺光。把人都殺光,不就沒有失業工人了嗎、不就沒有失業工人選擇武裝反抗的威脅了嗎?

這個時空裡,是劉鈺打日本殺雞儆猴的炮艦外交,逼得荷蘭不敢殺人,逼着荷蘭想辦法,讓失業工人再就業。

如今蔗糖業在公司壟斷、包稅人和高利貸利息的三重壓迫下,本就已經處在破產的邊緣。

大順現在來送人頭稅,這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瓦爾克尼爾好說也是從商業之國荷蘭出來的,很清楚現在這個消息還沒傳開,一旦達成了一致傳開,後果是什麼。

某夕陽行業,瀕臨破產,固然來了政策,所有用工人員每年多交2個銀幣的人頭稅,由企業主直接交給政府,不得虛報。而這個行業,又是當地的支柱產業,幹活的不要說“布爾喬亞”、連“布爾格”都不是,純粹是一羣“拉查隆尼”,連回去種地都沒地可種,那麼下一步是發生什麼?

不言而喻。

尤其是天朝的皇帝家族祖輩,還帶了個“好頭”:當安安餓殍死了白死;振臂一呼說不定還能謀個王侯噹噹。

一個想讓對方急,另一個本來就着急,兩邊可謂是一拍即合。

(本章完)

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1427章 必死之局(下)第283章 想幹實事的官僚也有不少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807章 閹黨(上)第65章 報捷第191章 預想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702章 備戰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233章 壟斷權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177章 機遇期第793章 憧憬(上)第783章 作死第117章 天誅!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585章 要忍讓第33章 邊軍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735章 咱們(下)第1250章 鑽石灣屠殺(六)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633章 斡旋家第994章 鹹餌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470章 試錯第346章 埋雷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138章 良家子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250章 欺瞞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1225章 開戰(四)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208章 記憶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838章 賭國運(下)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171章 萌芽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1045章 平衡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439章 回援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
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1427章 必死之局(下)第283章 想幹實事的官僚也有不少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807章 閹黨(上)第65章 報捷第191章 預想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702章 備戰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233章 壟斷權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177章 機遇期第793章 憧憬(上)第783章 作死第117章 天誅!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585章 要忍讓第33章 邊軍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735章 咱們(下)第1250章 鑽石灣屠殺(六)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633章 斡旋家第994章 鹹餌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470章 試錯第346章 埋雷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138章 良家子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250章 欺瞞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1225章 開戰(四)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208章 記憶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838章 賭國運(下)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171章 萌芽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1045章 平衡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439章 回援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