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

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

炮臺射程之外的旗艦上,李欗兔死狐悲地看着遠處交戰的硝煙,感慨萬千。

“幸好我朝已有海軍。若無,西洋人也可如此,以艦炮配合登陸,截斷漕運,只恐我朝危矣。”

放下望遠鏡,親眼見識到這種場面後,即便他沒聽過當年劉鈺和皇帝的秘密談話,也不由自主地生出這樣的想法。

然而一旁的軍官卻安慰道:“大人放心。”

“我等早已測量了長江口的航路水深。就算西洋人將我等海軍全滅,也無法靠艦炮支持截斷運河。”

“江口水道狹窄,又是逆流而上,難以掉頭。就算我等海軍全滅,西洋人能攻入長江,如此狹窄的水道,風向稍微一變,則效鄭氏以火攻船突襲、截斷退路。其海軍必然全滅於大江。”

“如今世上,還沒有可以不靠風帆航行的船隻。只要還靠風帆,便不會如咱們打倭國這麼簡單。難不成西洋人能搞出不靠風帆的船,卻要靠水手划槳十萬裡來攻?”

“不過,海軍若無,則沿海百里之內,皆不安寧。這倒是真的。陸戰的話,軍改之後,當也無憂。”

軍官侃侃而談,以此時的經驗而言,他說的絕對正確。

只要世上還沒有一種不靠風帆就能航行的船,大順的海軍就算全滅,有軍改後的陸軍,也不足以傷筋動骨。

李欗笑道:“這倒也是。但你這麼說,怕被有心人聽到,卻去以此理由保漕運。到時候鷹娑伯豈不是要訓你一頓?”

軍官只笑笑也不說話,心道這等人的想法果然古怪,難道聽到這話得出的結論不應該是大造海軍,保證不敗纔對嗎?

漕運省了、炮臺省了,這錢建海軍綽綽有餘。

再說炮臺多費錢啊,好好修可是一大筆錢,就像是威海和劉公島的那一批,足夠再造幾艘大艦了。

修成米子這邊的這種破玩意,倒是省錢,可是沒什麼用。

海軍不要和岸炮對射是靖海宮官學艦長的第一課,但面對這種射程還是一百五十年前的老爺爺輩分的炮,海軍也可自如地將這些教條扔掉……對射了快半個時辰了,軍艦和岸炮對射,軍艦居然毫髮無損。

遠處,炮戰還在繼續,登陸的軍隊已經在艦炮的掩護下,在空曠地展開。

正將大炮拉向炮臺的射擊死角,米子這幾座老舊炮臺的陷落只在頃刻之間。

而米子是鳥取藩的下屬,一國一城令之下,曾經的米子城也已經荒廢,炮臺一旦陷落,米子所處的弓濱半島就盡在掌握。

大順在米子登陸的消息,傳的沒有那麼快。

但之前大順的軍艦大張旗鼓地在出雲、江津、米子等地武裝偵查的消息,早就傳了出去。

幕府這邊,已經陷入了一片混亂。

江戶城太遠,德川吉宗所能得到的消息,都是延後將近半月以上的。

大順攻佔了對馬、大順攻佔了蝦夷福山城、大順炮擊了仙台石卷港、仙台大米今年可能無法供給江戶、大順海軍在九州島外海面上耀武揚威……

面對這些消息,德川吉宗有些麻木,可還要裝作心驚肉跳。

之所以是假裝心驚肉跳,是因爲劉鈺之前給他的信裡,已經警告過了。

現在只不過像是證實一下,當初不是在嚇唬他而已。

日本國土狹長,四面環海,日本自鎖國之後卻只有武士組成的陸軍,根本不是一個海權國,也沒有海權意識。

大順有海軍的配合,只要跑得快,幾千人就能把幾萬人耍的團團轉。

幾千當時土佐水平的軍隊,除了江戶,可能各處的國城都守不住,土佐一戰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雖然德川吉宗對劉鈺恨得牙根癢癢,雖然德川吉宗明知道劉鈺的信就是故意在調動他的兵力。

但思來想去,集思廣益,似乎也只有劉鈺給出的“分多個兵團、沿線駐守便於調動”的戰略,算是唯一可用的選擇。

天朝講究以史爲鑑,日本也以史爲鑑,可是過去的史書在此時,無法鑑了。

蒙元入侵的時候,只能從對馬攻平戶等地,水師沒辦法跑太遠。

日本把主力堆在九州島就好。

然而大順這一回是從長崎到北海道,到處轉了一圈,哪一處都可能登陸。

即便登陸的人可能不多,造成的影響卻是毀滅性的。

最可惡之處,就在於劉鈺在土佐搞得那件事。

若無那件事,大可“存人失地”,死戰不退,誘敵深入,從而圍殲。

可土佐這件事之後,存人失地,意味着人地皆失。

大順也根本不需要什麼均田免糧,因爲封建制還未解體、土地買賣纔剛起步的江戶時代,均田二字倒不需要;免糧二字,也無需全免,把五公五民、甚至六公四民,降到二公八民,百姓也會贏糧景從。

存人失地的前提,是人人皆兵。

而農兵分離的武士制度下,失了地的武士,還是武士嗎?

賠款也好、開關也罷,在德川吉宗看來,這只是放血。

而仁義、禮法、減賦這些東西,這是刨根。

號稱四十萬在籍武士,能調動的機動野戰兵力,也就七八萬,這還是良莠不齊。他倒是組織過一兩次鷹狩,那效果也就那麼回事,承平百年就會欺壓一下百姓的本事。

土佐的事一出,各處大名都擔心自己的領地先被“仁義”了。

九州各藩,都希望留出足夠的兵力防守自己的本丸,集結出的野戰機動兵力,也就一萬出頭。

誰知道大順會在哪登陸?自己的本城丟了怎麼辦?百姓知道了什麼叫“仁義”,哪怕只是喊喊,日後還好統治嗎?

幕府也知道九州島極爲重要,支援了一部分旗本,可加在一起,也就兩萬不到的機動兵力。

四國島各藩,正在竭盡全力鎮壓土佐的起義,殺的血流成河,能集結出的野戰兵團都在和土佐的農民開戰。

此風斷不可長,不然大順派人再來土佐,那可真是有了立足點了。

長州藩那邊做主力,首先要保的是下關海峽,那裡若是被攻破,大順的海軍就能直接威脅到瀨戶內海,威脅大阪。

那裡也要派遣一部分旗本防守,那裡絕對不能丟。

而且等大順的海軍大張旗鼓地在出雲、石見等地搞武裝偵查,長州藩的藩主都快哭了:長州藩的主城萩城,可是就在海邊,而且面向北方,完全在大順海軍的攻擊範圍之內。

仙台那邊,被大順炮擊了石卷港,主力又都被大順騙到了北邊津輕海峽處駐守,仙台的兵力怕是難以抵擋幾千人的攻擊,也在請求幕府把旗本調動一些支援。

劉鈺早就去江戶轉了一圈,德川吉宗的調動也早已開始,江戶城還要留人手,九州島要去人、長州長府要去人、仙台要去人……且不說被人牽着鼻子走各處分散,就是這麼把兵力集結起來耗上一年,幕府的財政就要崩潰。

鑑於劉鈺給他送的那封信,德川吉宗之前倒沒有過度緊張,他內心還是盼着劉鈺信上的條件是真心的。

那樣也就是能出一點血,但卻不會動搖幕府體制,也不會傷筋動骨。

事到如今,其實他早就想和談了。

這仗根本沒法打。

總不可能緊繃着神經,把武士都集結成一個個機動兵團,和大順拼耐心和消耗。

且不說大順的國力和富庶本就遠勝日本,就說消耗,大順這種類似“倭寇”的打法,能有多少消耗?

耗一年,大順只怕不但沒什麼消耗,反而勒索了不少金銀糧米,自己這邊的財政就要崩了。

然而,政治上,他又不可能主動和談。

一仗不打就和談,肯定壓不住那些大名,幕府統治的合法性也會岌岌可危。

所以仗還得打,要借大順的軍力,讓幾處大名的領地被“仁義”一下,大名纔會死心塌地的支持幕府和談。

而且,和談這事,他不能說。

得讓大名們集體上書,主動要求幕府和大順和談才行。

內心裡雖然恨劉鈺,但也覺得劉鈺還是和他配合的不錯——打九州島上的諸大名,正合幕府的心意;在土佐搞仁義,是讓大名對幕府更加支持;四處襲擾是爲了讓大名們主動提出和談要求。

他也已經在儘量配合劉鈺了,仙台那邊一出事,他是看懂了劉鈺給他的默契眼神,便有了正當的理由不往九州島駐派更多的自己直轄的旗本武士。

按他覺得,雙方默契地配合一下。

大順登陸九州島,大名們受不了了,主動要求幕府和談。

臺階鋪好,一氣呵成,這就完事了。

結果呢,大順這邊一開始配合的不錯。

可搞到現在,去搞出雲、石見了,這就讓德川吉宗有些鬱悶。

他又覺得劉鈺信上的話,純屬放屁了。

雖然信與不信,都只能按照劉鈺教他的辦法防禦,可要是大順想要的不只是劉鈺信上的那些東西,他就要真的頭疼了。

石見銀山是不能丟的,丟了的話,幕府的財政要受到極大影響。石見國是幕府的直轄地,銀山所在之處,怎麼可能讓大名佔着。

更關鍵的是,米子所在的鳥取藩,正在鬧這些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一揆。歷史上這場被稱作元文一揆的一揆,鳥取各地六分之一的農民參加。

此時此刻,德川吉宗是真想不明白劉鈺到底想要幹什麼了。

這到底是準備放血呢?還是真的要刨根?

他自然不會知道,這裡面涉及到海軍想要擴大影響力、海軍和朝廷之間的博弈、劉鈺想要變着花兒殺雞儆猴的種種。

既想不到這些,德川吉宗只能心裡暗罵幾句,心道:劉鈺啊劉鈺,你要是這麼搞一年,你幫老夫鑄幣改革積攢的銀子,可就要花光了,到時候可沒錢賠給你。

這個時代又沒有銀行,德川吉宗自然也只能想到,劉鈺想要的賠款,得他能出得起才行。

…………

德川吉宗焦頭爛額、不知劉鈺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之際,大阪城代太田資晴,聽聞大順海軍炮擊米子、佔據米子的消息後,更是幾近崩潰。

大阪城代是流官,江戶城遠在東邊,西邊的大名們一個個全都野心勃勃,故而弄了個大阪城代,監視西國諸侯。

只是需要大阪城代監視西國諸侯,又擔心大阪城代自己幹出一番大事,所以脖子上的鎖鏈也一直拉的很緊。

理論上,大阪城代是西國諸大名管控的最高負責人,理論上也有軍事指揮權。

但是,現實是鎖國之後,日本就沒有超過封國封藩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哪怕農民造反,那也是反自己頭頂上的封建主,根本竄不到全國。

當年島原之亂的時候,大阪城代阿部正次就覺得,等着江戶那邊傳來消息,島原的天主教徒連地上天國都建起來了。

但是他的屬下都勸他,這是僭越行爲,恐要引起幕府將軍的猜忌。不如任其起義,反正也打不到大阪,等江戶那邊傳來消息,再做行動。

他力排衆議,一邊給幕府彙報、一邊要求九州那邊趕緊行動,集結兵力把島原之亂平息。

結果他的命令下了,九州目付卻根本不動,等不到幕府的命令,是真不敢動。

提前鎮壓了,又沒啥獎勵,到時候幕府反倒覺得你是聽大阪城代的?還是聽江戶幕府的?到時候自己再受猜忌……

故而一直等到江戶那邊傳來消息,這邊纔算是動起來。

所以本來可以很容易剿滅的起義,愣是拖成了四萬多人的大起義。

自那之後,大阪城代脖子上的鎖鏈也算是鬆了鬆。

這一次與大順開戰,幕府更是直接授權了大阪城代,協調西國各藩防禦,也就承擔了西國各藩安危的責任。

責任在身,於是,太田資晴真的不知該怎麼辦了。

(本章完)

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1204章 太子難當(上)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644章 細思恐極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970章 給錢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1427章 必死之局(下)第23章 扎心的話第552章 理想國第1041章 國運(上)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72章 參謀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663章 推諉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46章 哈士奇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422章 突入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876章 還是利益問題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247章 海參崴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23章 扎心的話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5章 落後第123章 小團體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028章 割裂(六)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251章 壓力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585章 要忍讓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148章 魚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579章 廢物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27章 臨行第1024章 割裂(二)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73章 法理問題第586章 中轉港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1155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93章 破題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415章 願天下無有武穆三閭第414章 找出路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
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1204章 太子難當(上)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644章 細思恐極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970章 給錢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1427章 必死之局(下)第23章 扎心的話第552章 理想國第1041章 國運(上)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72章 參謀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663章 推諉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46章 哈士奇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422章 突入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876章 還是利益問題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247章 海參崴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23章 扎心的話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5章 落後第123章 小團體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028章 割裂(六)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251章 壓力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585章 要忍讓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148章 魚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579章 廢物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27章 臨行第1024章 割裂(二)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73章 法理問題第586章 中轉港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1155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93章 破題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415章 願天下無有武穆三閭第414章 找出路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