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要忍讓

第585章 要忍讓

劉鈺和甲必丹、雷珍蘭鬧得很不愉快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總督府邸。強龍不壓地頭蛇,這裡是荷蘭人的地盤,一舉一動都會有人來打小報告。

“然後呢”

“回總督大人,然後劉鈺去了慈善堂濟貧院,甲必丹等人也跟了過去,不斷認錯。劉鈺說,濟貧院的初衷是慈善,是善意,但現在已經是惡政了。他說……”

打小報告的人看了一眼瓦爾克尼爾,正在侍弄盆栽的瓦爾克尼爾放下手裡修剪枝丫的剪刀,問道:“他說什麼?要建議我廢棄濟貧院?”

“他說……他引用了聖經的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種的是什麼,收穫的就是什麼’。但他說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沙漠裡種不出水稻、昆布也不可能長在雪山上,有些東西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

打小報告的知道新教徒反對的只是天主教,可絕不反對聖經,相反比之天主更要遵循聖人之言。他聽到的原話,可比這個難聽多了,這裡是加了一些修飾的。

瓦爾克尼爾聞言,笑道:“所以他是說,華人根本就是一個冷血的民族,建不起任何的慈善機構?還是說,巴達維亞本身就是一座罪惡之城,無法進行任何的慈善活動?”

“不是的,總督大人。他說的是,如果在中原搞這種捐助模式的濟貧、義學等慈善,最終肯定會把錢用在買地出租、放貸、當地主收租子、放高利貸靠利息來維繫。”

“而在巴達維亞,因爲土地所有制和貸款限制的關係,買地出租和放貸的模式都不適合,那麼早晚要走到依靠行政力量收稅的模式。亦或者是濟貧院這個組織成爲包稅人,通過包稅來維繫資金的持續。”

“但無論是在中原把慈善款買地收租放高利貸災年收地;還是在巴達維亞用慈善款買包稅權,或者動用行政力量增稅……卻忽視了那些需要救濟的人,本身就是現有制度的受害者——中原需要救濟的人,正是因爲地租和放貸以及災年收地;巴達維亞需要救濟的人,正是因爲包稅制和行政增稅。”

“在中原,這種善舉的最成功的體現,是讓被救助者成爲收租、放貸和在災年買地的地主;而在巴達維亞,這種善舉義學的最成功的體現,也是讓被救助者成爲包稅人。”

“而地主和包稅人,正是苦難的根源。”

“所以這種慈善越成功,也就讓更多的人陷入苦難。”

聽完這份小報告的瓦爾克尼爾一怔,臉上的笑意頓時消失。

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不由自主地嚥了口唾沫,冷汗從額頭涔涔而下。

他之前只是以爲劉鈺是個狂熱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前,荷蘭隨處可見的那種“愛國者”。

這種人狂熱而不持久,癲瘋而易唆使。

只不過,大順不是被法國放了一次血,就被放的徹底喪失了愛國熱情的小國,這種人背後的國家實力,讓簡單的狂熱和癲瘋,都變得格外可怕。

然而從小報告說的這幾句話來看,這個人不止如此。這不是一個只會打仗的糙漢,也不是想象中的粗魯貴族。

既不談人性,也不談道德,只是冷冰冰地帶着一種渾然天成的不屑,如同奧林匹斯山頂上的衆神在看人間的爭鬥。

這種人要宣慰南洋,必是個大麻煩。本來想着接待的時候,大局已定,對方並沒有做出過激的舉動,反倒是好似自己之前過分緊張了。

可現在看來,這人實在是比自己之前想的還可怕,鬼知道這一次中國宣慰南洋,又會搞出什麼不可預料的舉動。

“總督大人?”

打小報告的溫順地遞過去一張絲織手帕,不知道爲什麼這幾句話會讓總督大人這麼緊張。

“總督大人?您……您對濟貧院很在意?”

再叫了一聲,瓦爾克尼爾纔回過神來,接過手帕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濟貧院?不,我不在意。我在意的是他對巴達維亞濟貧制度的看法。如果中國的擴張派,都是這種思維方式,這將是整個基督世界的一場災難。”

監視的人不懂,問道:“他只是說了一下濟貧院制度。”

瓦爾克尼爾揚起疲憊的頭,反問道:“那麼,用這樣的眼睛,去看稅制、貿易、以及我們在東南亞的統治呢?他可以看到可怕的東西,但我們沒辦法讓他只看濟貧院。”

“好了,去吧,去繼續監視他們,看看他這今天到底都在做什麼,繼續彙報。”

“我要一切!他說的任何話,他在巴達維亞的任何行蹤,以及那些中國人在巴達維亞到底在幹什麼,任何小事都不要遺漏!”

監視者雖不知道到底那句關於濟貧院的話,爲什麼會引得總督大人如此慌張,卻也知道這件事在總督眼裡事關重大,急匆匆離開了總督府邸。

傍晚時分,監視的人回來了,拿着一張記錄了種種事情的紙張,依次向瓦爾克尼爾彙報。

“下午1點半,他派了一些年輕小夥子前往巴達維亞城南的華人社區,詢問華人的生活狀況。這些人應該不是軍官,也不是朝廷官員,而像是他的侍從。”

“3點鐘,之前泊靠的科學考察船的船長和軍官,前往甲必丹連富光的莊園、也就是劉鈺現在暫居的地方。那裡召開了宴會,不過是內部宴會,我們無法知道他都說了什麼。”

“5點鐘,在城南華人社區考察的那些小夥子返回了莊園。我們詢問了華人,那些小夥子詢問的問題五花八門。包括稅種、收入、稅收佔據收入的比例、歷年來生意情況、這幾年直航貿易和之前轉口貿易狀態下生意好壞的對比。”

“實際上,在濟貧院事件之後,我們就沒有機會接近他了。您知道的,他是大順帝國的欽差大臣,只要他不希望我們接近,我們是沒有辦法接近的。”

緊張不安的瓦爾克尼爾拿過那張紙,單從這張紙上,似乎看不出什麼。

只看這張紙,似乎這就是一個比較務實的官員,並不像傳聞中廣州等地的海關官員那般,只是琢磨着多收一些賄賂、或者擺出一副天朝上國登船檢查必須讓船長下跪的高傲態度。

但派到城南華人區的那些年輕人問的問題,讓瓦爾克尼爾感覺到了一絲不安。

今天似乎看不出什麼了,但濟貧院事件的陰影還籠罩在他的頭頂,如果明天就要進行一系列的談判,這將是個極爲難纏的對手。

誰知道他會不會根據城南華人回答的那些問題,又提出什麼可怕的建議?

帶着這種不安,明知道明天要和這種極爲難纏的人打交道,需要好好休息,但一直到半夜,瓦爾克尼爾纔算是睡着。

可第二天一早,天才亮,就有人叫醒了瓦爾克尼爾。

“總督大人!總督大人!碼頭上的中國軍艦正在升帆,準備起航。詢問他們,他們說是例行訓練,按照規定,補給完成後,他們不能夠在沒有炮臺掩護的地方長久逗留。”

昨夜睡得不好,瓦爾克尼爾的頭有些疼,可聽到這個彙報後,就像是彈簧一樣彈了起來,連聲問道:“那麼,劉鈺呢?”

“他還在莊園休息。說是水土不服,身體有些不適,需要靜養幾日。大約二百五十名中國的陸戰隊士兵在莊園附近嚴陣警戒,其餘人難以接近。一些人正在向城外的糖廠、以及沒有居留證的華人聚集的城西北趕去,不知道要去做什麼。”

這種有些反常的舉動,讓瓦爾克尼爾驚出了一身冷汗。也不顧這是大清早,抓起旁邊桌子上的酒瓶,倒了一杯酒灌下去,讓狂跳的心穩住之後,即刻下達了命令。

“告訴城中的軍隊,立刻集合。各處城門加強戒備。”

“港中的軍艦也立刻起航,遠遠跟在中國艦隊的後面,不要過於接近以免出現碰撞,要隨時保持戰鬥隊形。”

“通知華人甲必丹和雷珍蘭,今天暫停一切公堂的活動,必須在總督府待命。”

“派人去連富光的莊園,詢問侯爵大人的病情。”

副官忙問道:“那麼,是否要像上次城外烏衫黨暴亂一樣,讓全城進入戒備狀態?”

“蠢貨!當然不可以!”

罵過之後,副官剛要離開,瓦爾克尼爾又想到了什麼,叮囑道:“告訴艦隊,在港口附近,如果中國艦隊有挑釁行爲,要儘可能地忍耐,盡一切可能地忍耐。一旦起航後,不要和中國艦隊貼的太近,不要接觸就好。但也要防備中國艦隊的突襲開戰。”

“讓城裡集結的士兵,都集結在總督府附近。”

副官得令離開,評議會的人也趕來彙報,詢問這件事該怎麼辦。

瓦爾克尼爾無可奈何地給出了一個解決辦法。

等待。

現在主動權完完全全在劉鈺手裡,城外還有數萬處在爆發狀態前的華人,這些人還沒有被運送到錫蘭。

城內劉鈺哪怕只有50個人,瓦爾克尼爾也不敢主動先把這50個人抓起來,或者先行開火。

大順不是那些弱小的封建酋長,莊園附近的那250人的陸戰隊,當然不可能是大順的全部力量。

這250人就算能打,但巴達維亞還有數百士兵,還有大量的土著士兵和僱傭騎兵,只要開打這些人佔不到便宜。

但這250人的背後,是個剛剛擊敗了日本、剛剛在西北方向狠狠咬了一口俄國、擁有上億人口的帝國。哪怕就算是奧斯曼水平,可荷蘭有本事在克里米亞打贏奧斯曼嗎?

無故攻擊帝國的欽差大臣,那將是一場無休止、不考慮投入和回報比的報復。

瓦爾克尼爾最怕的,就是劉鈺想要逼寇自重,或者獨走佔據巴達維亞。

這時候真的是生怕讓劉鈺找到什麼藉口,從而開戰。

只能下令讓艦隊面對大順海軍可能的挑釁行爲,儘量忍耐。

因爲劉鈺並沒有表達出直接的敵意,理由也給的很恰當:海軍只是例行訓練、他自己水土不服在莊園休息,不見客。

(本章完)

第1024章 割裂(二)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509章 回報率第1167章 備戰(六)第340章 宿命第954章 釣魚第863章 妄想第1165章 備戰(四)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782章 身份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32章 佈置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464章 立碑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703章 海戰(一)第1334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五)第29章 雪盲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1024章 割裂(二)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234章 打小抄第636章 雞肋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1427章 必死之局(下)第862章 好事第9章 翻譯問題第1440章 分歧(六)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59章 四兄弟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1050章 坐莊(中)第712章 反擊第1182章 剃鬚 易服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552章 理想國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931章 覺醒(三)第113章 小人哉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17章 天誅!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247章 海參崴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970章 給錢第1023章 割裂(一)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1010章 另一種表達第1229章 開戰(八)第1079章 爭功(四)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
第1024章 割裂(二)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509章 回報率第1167章 備戰(六)第340章 宿命第954章 釣魚第863章 妄想第1165章 備戰(四)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782章 身份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32章 佈置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464章 立碑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703章 海戰(一)第1334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五)第29章 雪盲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1024章 割裂(二)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234章 打小抄第636章 雞肋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1427章 必死之局(下)第862章 好事第9章 翻譯問題第1440章 分歧(六)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59章 四兄弟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1050章 坐莊(中)第712章 反擊第1182章 剃鬚 易服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552章 理想國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931章 覺醒(三)第113章 小人哉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17章 天誅!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247章 海參崴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970章 給錢第1023章 割裂(一)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1010章 另一種表達第1229章 開戰(八)第1079章 爭功(四)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