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藍狗子

第572章 藍狗子

“再說你還有一個天朝男爵的爵位,有這個身份,彼得堡那邊也不好對你有所動作。”

“法國人那邊也說了,法國大使館那邊也有你在巴黎軍校時候的同學。伊麗莎白公主也常在那邊活動,只要膽子大一點,其實還是很容易的。”

“我也和你分析過了。現在新黨、舊黨都頗多不滿。哪怕是舊黨,也是願意退而求其次,追伊麗莎白公主爲正統。再怎麼說,他也比那些連俄語都不會說的德國人,更俄羅斯一些。”

劉鈺的寬慰並沒有讓漢尼拔減輕多少焦慮,可見劉鈺的好意,也只好擠出笑容道:“只要我回答彼得堡的時候,伊麗莎白仍舊安康,剩下的事我並不擔心。”

“以前在歐洲的時候,我常聽人說‘拜占庭式的陰謀’。可是在京城讀了很多天朝的史書,發現拜占庭式的陰謀算不得什麼。”

“就像是天朝語言裡的‘勾心鬥角’,本來是用來形容阿房宮這個建築的,但如今卻成爲了權力鬥爭的意思。我在京城住了十幾年,成長了很多。”

聞此一言,劉鈺有些不知該怎麼接話了,這到底是誇呢?還是貶呢?

只好尷尬一笑,伸出手和他握了握道:“成長了就好。不管怎麼樣,日後咱們分道揚鑣,但願永無再見之日。”

“畢竟如果中俄再度開戰,你若是輔佐伊麗莎白登基成功,以你對中國的瞭解、以及雙方漫長補給線最適合的堡壘拖延後勤退兵戰術,你應該是俄方主將。”

“而我,作爲最會攻城的那個,免不了也要掛印出徵。但願,咱們日後一別,再無相見。”

漢尼拔也沒有說什麼感激天朝的話,算是徹底斷了自己迴天朝的退路,亦用力搖了搖劉鈺的手道:“我知道俄國的未來,正如我的父親所說的那般,在西方。也知道天朝的軍力和財力,不是俄國所能匹敵的。”

“如果我真的可以輔佐伊麗莎白公主登基,我會盡力勸說,放棄東西雙頭鷹的想法。俄國的未來,在波蘭和德國,而不是東方。”

“我也希望,我們再也不要見面,如你所言,再度開戰,恐怕你我都是雙方的主將。而我……打不過你。”

最後幾個字,把劉鈺逗笑了,也不管他是恭維,還是有感而發,鬆開手笑道:“好吧,我接受你的誇獎。”

兩個人相視一笑,面上看,算是徹底解開了當年黑龍江江畔的私人恩怨。

這時候還不能說真正掏心窩子的話,而且兩國外交就算掏心窩子說真話,對方也未必信。

劉鈺去到那邊是爲了逆轉外交態勢的,俄國的態度關係到大順是否可以把有限的財力物力都放在南洋。

這不需要十幾年的京城生活把漢尼拔培養成親中派。當然也不太可能。

此時大順的文化制度和先進性,不是不好,也不是沒有進步,而是不再如同漢唐時候對周邊民族有碾壓性的優勢。

漢唐時候,自己十三四歲,別人三五歲;現在是自己三十歲了,別人卻也二十了。

只要漢尼拔明白大順的戰爭潛力到底有多大,使之成爲一個清醒派就夠了。

俄國需要一個真正明白大順國力的人,才能讓他們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只要俄國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就會聰明地選擇正確的對華態度。

…………

等到該等的人都等到了,這一支規模遠不如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艦隊,緩緩駛離了廣州。

一艘戰列艦、四艘巡航艦、一艘運載陸戰隊的運兵船作爲護航力量,要一直跟隨劉鈺宣慰南洋華人,送到錫蘭。

順便測繪一下沿路的海圖、海況,蒐集沿途的情報,順便彰顯一下大順的海上力量,迫使荷蘭將有限的艦船用來和劉鈺攀比。

劉鈺這邊的隨行人員,一共搭乘五艘船,另外加三艘去往哥德堡貿易的大順方面與瑞典合資的商船。

五艘官方船裡,一艘裝着採參人、紡織工匠、鐵匠等一些技術工匠;一艘裝着漢尼拔在大順官軍裡招募的歸化哥薩克。

一艘是官方的正船,旗艦。

剩下兩艘,或是裝着隨行人員、大順朝廷給各國宮廷的禮物,以及一批去往錫蘭監督荷蘭執行移民計劃的官員。

從廣州起航的時候,一艘巴達維亞方面派來的荷蘭武裝商船也加入艦隊隨行,爲劉鈺一行在前面開路。

這艘荷蘭船要在劉鈺即將抵達巴達維亞之前,離開艦隊,先行前往巴達維亞,通知消息,爲佈置接待空餘出時間。

龐大的艦隊一路向南,抵達邦加島的時候,就在邦加島進行了短暫的停留,補給。

艦隊的規模越大,需要的補給也就越多。

邦加島對面,就是三百年前大明的舊港宣慰司,如今已然衰敗。

這裡處在馬六甲海峽的卡口,向南二百餘里就是巴達維亞和巽他海峽;向東百餘里婆羅洲。

艦隊在邦加停留的時候,很多當地的華人涌到港口,來參觀這支朝廷的艦隊。

當地華人豪紳也準備了酒菜、鑼鼓、特來歡迎。

軍艦鳴禮炮,隨行護衛的陸戰隊在邦加島舉行了一次會操演練。

對於朝廷的這支艦隊,當地的華人雖然表現的有些好奇,但更多的還是恐懼和害怕。

本想着艦隊炮聲齊鳴、陸戰隊軍操演練,會讓當地的華人百姓歡呼雀躍,卻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

看到軍隊操練之後,很多在這裡做工的華人恨的牙根癢癢。

人羣中,幾個渾身肌肉突出、後背嚴重佝僂的華人礦工,看着遠處在那操演的陸戰隊,忍不住罵了一聲。

“官商相護,這羣藍衣服的狗東西來了,咱們的日子更難過了。孃的,藍狗子跑到這裡來了?”

若是這些參加過東征日本的老兵們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怒髮衝冠,覺得自己受了侮辱。

但此時他們正在碼頭上,按照軍官的指令在那演操,並未聽到這樣的話。

當地的華人商賈,或者在這裡被稱作“tiko”、經理、大哥、或者是承包商的礦主們,正在碼頭處焚香放炮,迎接這些從天朝來的軍隊,其樂融融。

遠處罵人的幾個礦工,也正是看到了其樂融融這一幕,才破口大罵陸戰隊是“藍狗子”。

邦加這裡有豐富的錫礦,也是當地的經濟支柱。每年華人海商都會來到邦加,採購一些錫塊,送到蘇州,趕上過清明或者七月十五的時候燒錫紙用。

這些礦工之所以狂罵這些參與過徵日作戰、功勳卓著的陸戰隊,不是因爲私仇,僅僅是因爲在港口處的官員,正在和這些礦工恨到極點的華人經理們其樂融融。

他們在家鄉的時候,就見識過官官相護、官商相衛的場面。

如今到了這裡,受盡了同胞的壓迫,但終究這裡沒有官府,還能組織罷工和起義來反抗,卻沒想到朝廷的藍狗子居然跑到了這裡?

這還反抗什麼?如何打得過軍隊?

大順不是滿清,沒有出海不得超過兩年必須歸來的法令,除了那些在松江有數萬兩股份的大商賈外,對正常出海謀生的百姓並無這樣的要求。

所以在巴達維亞的糖廠,少了18世紀華人勞工的經典曲目:臨近年關,開始打砸搶要工資,逼迫糖廠老闆結算清楚自己的工資,以方便回國。

至於爲什麼要工資還要打砸搶?

百年後的美國資本家的套路,早在百年前就已經在南洋華人資產者中上演了:他們發的是內部通行的代金券,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只能在內部消費。而這種代金券、或者說貨幣,用的是鉛,別說拿回大順,就是拿到糖廠外面,一毛錢都不值。

吃喝拉撒只能內部購買,定什麼價,就是什麼價。

嫌貴?拿着代金券去外面買啊。

買不到?那就老老實實地買內部的貨物,一應俱全,賭局、鴉片館、妓館、吃飯、喝酒……只要你想要的都有,要是能讓你過年剩下一分錢,老子就不是布爾喬亞。

所以原本歷史上的巴達維亞,每年都會上演這麼一幕:快過年的時候,華人勞工們開始聚集、起事,焚燬甘蔗園、毀壞作坊,要求把一文錢不值的代金券、鉛幣,換成能花的銅子、銀幣,也好回家過年。

而大順沒有出海不得超過兩年必須歸來的法令,甚至鼓勵閩人出海謀生,歸鄉的願景沒有那麼迫切,在哪活着不是活着?也就很難組織起來團結一致的起事,自是少了18世紀爪哇的經典一幕。

單就這個套路來說,在1700年就已經追平了1870年美國大托拉斯集團內部槍手、內部代金券剝削的套路,這都已經不是萌芽了,而是直接飛昇到了托拉斯水準了。

這樣的套路,一樣在邦加上演着。

只不過要因地制宜,邦加是錫產地,所以不像巴達維亞那裡的糖廠用的是鉛幣,而是用邦加的特產錫,作爲貨幣。

當地的華人資產者,在這裡承包各自的地盤,開礦,其實就像是一個個賽博朋克公司。

有自己的武裝,有自己的疆域,有自己的礦場,有自己的槍手。

或者說,就是宋元買撲制在南洋的遺存。

當地的酋長或者首領,把某個地方包給華人經理,預付一定的款項。

比如預付8000銀幣的款項,按照8銀幣一擔錫的價格,需要在年末支付100擔的錫塊。

剩下的,則是多產多得,你要有本事挖出一萬擔,那是你的本事。

華人經理自然是希望勞工只幹活不吃飯,爲了把海陸豐勞工的最後一點價值都榨取乾淨,他們也學習了巴達維亞的先進經驗,給勞工發行內部貨幣。

人爲規定,40枚錫幣,可以兌換一枚西班牙銀幣。

而按照此時的物價,這一枚錫幣,至少要有12兩重,才能達到40枚錫幣換取一西班牙銀幣的兌換比。

誰會鑄造12兩重的錢?邦加的錫幣,都是銅錢大小的,怎麼可能12兩重?

所以,這錫幣基本就是白票,只能在內部流通。

招工的時候,是按照銀幣的價格招的,聽起來真的好賺錢呀,好好幹幾年,回家娶媳婦買地,好日子就來了。

但是,給錢的時候,是按照錫幣給的——一個銀元按照40枚錫幣支付。

很多勞工幹了一年,發現自己賺的這點錢,還不如等着七月十五給鬼燒紙的時候扒灰、偷錫來得多。

幾乎每一個海陸豐來的華人,都在同胞經理的核算下,成爲了負債累累的奴工。

幹了一年活,還要倒欠錢。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從1700年到1820年,這是邦加的常態——幾乎沒有一個華人勞工,可以拿着工資回家,完成買地娶媳婦的夢想。

相反,從剛來時候的自由勞工,混了三五年,就混成了倒欠公司一大筆錢的債務奴工。

伙食費得扣吧?憑什麼伙食費這麼貴?看看外面拿着火槍的公司槍手,誰有疑問,那些公司槍手會告訴你爲什麼。

賺了錢了,來賭兩局吧?搏一搏,銀元變金餅。不賭?你是不給經理面子啊,明天哪個礦道有塌方的危險,你就去吧。

鴉片館,來享受享受;妓館,來放鬆放鬆。

不管是賭場、鴉片館,還是妓館,都是公司產業,內部貨幣,完全可以流通,這倒是童叟無欺。

如果這樣下去,居然還能拿到錢?那還有最後一招:賬本。

來錫礦幹活的,有幾個認字的?賬本一抖,伙食費和平時消費都是記賬的,你要是能把一分錢拿走,這管賬的就可以捲鋪蓋回家了。

三五年下來,“tiko”拍拍礦工的肩膀,告訴礦工倒欠了公司一大筆錢,準備幹到死還賬吧。

在大順的艦隊即將抵達邦加的時候,邦加的礦工正在醞釀一場起義。當他們看到大順的官員和他們的“tiko”在碼頭其樂融融的時候,一句“藍狗子”罵出口,也就理所當然了。

“有人走漏了風聲?這是tiko們找了朝廷來鎮壓?”

看着碼頭上的朝廷軍隊,帶頭的礦工恨恨地罵了一句,心想……完了。

(本章完)

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1098章 工業革命(十一)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954章 釣魚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第922章 歸來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712章 反擊第89章 條約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426章 錯覺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1437章 分歧(三)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82章 賣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247章 海參崴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28章 初來乍到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187章 開戰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2章 枯燥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26章 鍍金第922章 歸來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一)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170章 絕路之泣第587章 不平等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994章 鹹餌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1052章 定性第886章 恐嚇第617章 許願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1441章 分歧(七)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1226章 開戰(五)第993章 直鉤第1163章 備戰(二)第206章 狠話第1092章 工業革命(五)第1227章 開戰(六)第702章 備戰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542章 惡毒第1468章 最後的鬧劇(十五)第946章 旗手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1182章 剃鬚 易服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1078章 爭功(三)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
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1098章 工業革命(十一)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954章 釣魚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第922章 歸來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712章 反擊第89章 條約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426章 錯覺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1437章 分歧(三)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82章 賣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247章 海參崴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28章 初來乍到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187章 開戰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2章 枯燥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26章 鍍金第922章 歸來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一)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170章 絕路之泣第587章 不平等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994章 鹹餌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1052章 定性第886章 恐嚇第617章 許願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1441章 分歧(七)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1226章 開戰(五)第993章 直鉤第1163章 備戰(二)第206章 狠話第1092章 工業革命(五)第1227章 開戰(六)第702章 備戰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542章 惡毒第1468章 最後的鬧劇(十五)第946章 旗手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1182章 剃鬚 易服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1078章 爭功(三)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